图书介绍

诊断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诊断学基础
  • 于凤秀,于景龙主编;孙晓琪,李霖,杨琪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18470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43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诊断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诊断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诊断学基础的内容1

二、诊断学基础的学习要领2

三、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4

四、学习诊断学基础的要求5

第二章 问诊6

一、问诊的重要性6

二、问诊的内容7

三、问诊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11

第三章 常见症状13

第一节 发热13

一、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13

二、病因与分类14

三、发生机制14

四、临床表现15

五、热型及临床意义16

六、伴随症状17

七、问诊要点18

第二节 水肿19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19

二、临床表现20

三、伴随症状21

四、临床意义21

第三节 咳嗽与咳痰22

一、病因22

二、发生机制23

三、临床表现23

四、伴随症状24

五、问诊要点25

第四节 咯血25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25

二、临床表现27

三、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27

四、问诊要点27

第五节 呼吸困难28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28

二、临床表现29

三、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31

四、问诊要点31

第六节 发绀32

一、病因32

二、发生机制33

三、临床表现33

四、伴随症状34

五、问诊要点34

第七节 胸痛35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35

二、临床表现36

三、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37

四、问诊要点37

第八节 腹痛38

一、病因38

二、发生机制39

三、临床表现40

四、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40

五、问诊要点41

第九节 恶心与呕吐42

一、病因42

二、发生机制43

三、临床表现43

四、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44

五、问诊要点44

第十节 腹泻45

一、病因45

二、发生机制46

三、临床表现46

四、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47

五、问诊要点47

第十一节 呕血与便血48

一、呕血48

二、便血51

第十二节 黄疸53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53

二、黄疸的临床分类54

三、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55

四、特殊检查58

五、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59

六、问诊要点60

第十三节 排尿异常61

一、少尿、无尿与多尿61

二、尿频、尿急与尿痛62

三、血尿64

第十四节 头痛66

一、病因66

二、发生机制67

三、临床表现67

四、伴随症状与临床意义68

五、问诊要点68

第十五节 意识障碍69

一、病因69

二、发生机制70

三、临床表现70

四、伴随症状与临床意义71

五、问诊要点71

第四章 体格检查73

第一节 体格检查概述74

一、视诊74

二、触诊74

三、叩诊76

四、听诊78

五、嗅诊78

第二节 一般检查79

一、全身状态检查79

二、皮肤86

三、淋巴结90

第三节 头部及其器官检查92

一、头发和头皮92

二、头颅93

三、颜面及其器官94

第四节 颈部检查105

一、颈部外形与分区105

二、颈部姿势与运动105

三、颈部皮肤与包块105

四、颈部血管106

五、甲状腺106

六、气管108

第五节 胸部检查108

一、胸部的体表标志109

二、胸壁、胸廓与乳房113

三、肺和胸膜117

四、胸部和肺体格检查的步骤和主要内容127

五、心脏检查127

六、血管检查140

第六节 腹部检查144

一、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144

二、视诊147

三、触诊151

四、叩诊164

五、听诊167

第七节 脊柱与四肢检查169

一、脊柱检查169

二、四肢与关节检查171

第八节 生殖器、肛门及直肠检查179

一、男性生殖器检查179

二、女性生殖器检查181

三、肛门与直肠检查182

第九节 神经系统检查184

一、脑神经检查184

二、运动功能检查186

三、感觉功能检查188

四、神经反射检查190

五、自主神经功能检查194

第五章 实验诊断196

第一节 血液检查196

一、血常规检查197

二、血型与交叉配血203

三、血栓与止血检查204

第二节 尿液及肾功能检查207

一、尿液检查207

二、肾功能检查215

第三节 粪便检测219

一、标本采集219

二、检测项目219

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222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222

二、脂类代谢功能检测224

三、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测225

四、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测227

第五节 浆膜腔积液检测231

一、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机制231

二、标本采集与送检231

三、检测项目231

四、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诊断233

第六节 脑脊液检测234

一、标本采集234

二、检测项目234

三、常见脑膜炎的脑脊液特点237

第七节 生殖系统体液检测238

一、阴道分泌物检测238

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239

三、精液检测240

四、前列腺液检测243

第八节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244

一、血糖及其代谢产物检查244

二、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246

三、血清电解质检测249

四、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250

第九节 内分泌功能检测252

一、甲状腺功能检测252

二、肾上腺功能检测254

三、性腺激素检测256

四、垂体激素检测256

第十节 免疫学检测257

一、免疫球蛋白检测257

二、补体检测259

三、肿瘤标志物检测260

四、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学检测261

五、自身抗体检测264

六、抗组织细胞抗体检测265

七、感染免疫检测267

八、其他免疫检测268

第六章 X线与磁共振检查269

第一节 X线与磁共振检查概述269

一、X线成像270

二、计算机体层成像272

三、磁共振成像274

四、不同成像技术的综合应用275

五、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与信息放射学276

六、X线防护276

第二节 呼吸系统检查277

一、呼吸系统总论277

二、呼吸系统疾病289

第三节 循环系统检查296

一、循环系统总论296

二、循环系统疾病301

第四节 消化系统检查306

一、消化系统总论306

二、消化系统疾病310

第五节 泌尿系统检查317

一、泌尿系统总论317

二、泌尿系统疾病320

第六节 骨与关节检查325

一、骨骼肌肉系统总论325

二、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各论329

第七节 中枢神经系统检查335

一、中枢神经系统总论335

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340

第七章 超声检查350

第一节 超声检查的基本知识350

一、超声波的定义350

二、超声的物理特性351

三、声像图的描述351

四、超声波伪像的识别352

五、超声图像的分析354

第二节 超声检查的类型及主要用途354

一、超声诊断法的种类354

二、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355

第三节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356

一、心脏疾病的超声检查356

二、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363

三、胆囊疾病的超声诊断365

四、胰腺疾病的超声诊断366

五、脾脏的超声检查367

六、乳腺368

七、甲状腺369

第八章 心电图检查371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371

一、典型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371

二、心电发生原理与心电向量概念374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376

四、立体心电向量环与心电图的关系378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379

一、心电图的测量方法379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特点和正常值382

三、小儿心电图特点385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电图386

一、心房肥大386

二、心室肥大387

三、心肌缺血与ST—T异常改变389

四、心肌梗死390

五、心律失常394

六、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405

七、心电图的分析步骤和临床应用406

第四节 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408

一、动态心电图408

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409

第九章 常用诊断技术411

第一节 胸腔穿刺术411

一、操作方法411

二、适应证412

三、禁忌证412

四、注意事项412

第二节 腹腔穿刺术414

一、操作方法414

二、适应证414

三、禁忌证415

四、注意事项415

第三节 骨髓穿刺术416

一、操作方法416

二、适应证417

三、禁忌证417

四、注意事项417

第四节 腰椎穿刺术418

一、操作方法418

二、适应证418

三、禁忌证419

四、注意事项419

五、腰椎穿刺的术后处理419

第五节 心包腔穿刺术420

一、操作方法420

二、注意事项420

第六节 淋巴结穿刺术421

一、操作方法421

二、注意事项422

第七节 导尿术422

一、适应证422

二、一次性导尿术422

三、留置导尿术424

第八节 中心静脉压测定425

一、适应证425

二、检测数值及临床意义425

三、检测方法425

四、注意事项426

第九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427

一、适应证427

二、禁忌证427

三、检查方法428

四、临床意义428

五、常见并发症429

第十章 诊断和病历书写430

第一节 诊断的步骤、内容和格式430

一、诊断疾病的步骤430

二、诊断的内容与格式431

三、诊断的书写要求432

第二节 病历书写432

一、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和规则432

二、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4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