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胶南历史文化概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胶南历史文化概要](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5102783.jpg)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胶南市委员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青岛:青岛出版社
- ISBN:978754368018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胶南历史文化概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地理环境1
二、区域沿革2
三、历史文化概述4
第一章 东方曙光——灿烂的远古文化11
第一节 远古东夷文化11
一、东夷文化遗存11
二、东夷与华夏的融合13
第二节 旸谷与四时主祠16
一、古人祭祀太阳神之处——旸谷16
二、琅琊四时主祠与古代天文历法17
第二章 海上文明——底蕴深厚的港口与海洋文化23
第一节 历史上的琅琊23
一、琅琊邑、琅琊台23
二、琅琊郡、琅琊县25
三、琅琊古港的兴盛27
第二节 安陵邑与安陵港29
一、“安阳之法化”与“齐国三量”29
二、重要山海门户——安陵邑、安陵港32
第三节 越王勾践徙都琅琊33
一、越国徙都琅琊的史料记载33
二、越都琅琊与勾践筑台33
第四节 秦始皇东巡琅琊35
一、秦始皇三登琅琊台35
二、秦始皇东巡琅琊的历史意义37
第五节 徐福东渡38
一、方士徐福与东渡航线38
二、徐福东渡与文明远播42
第六节 汉武帝巡游琅琊45
一、汉武帝四临琅琊台45
二、汉武帝巡游与祭祀文化46
第七节 遣唐使与新罗商人的海上通道47
第八节 宋金时期的张仓榷场50
一、张仓镇的设置51
二、榷场的作用51
三、张仓镇榷场铜记53
四、张仓榷场的兴衰53
第九节 胶莱运河与马濠运河55
一、元代胶莱运河55
二、明代胶莱运河与马濠运河57
三、清代胶莱运河重开的动议与搁置58
第十节 琅琊故地“便鱼盐之利”60
一、著名渔港——董家口60
二、盐业与明代信阳场盐课司62
第三章 社会推力——源远流长的军事文化67
第一节 齐长城67
一、中国长城之父——齐长城67
二、齐长城的胶南境内段70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著名海战72
一、春秋齐吴琅琊海战72
二、宋金唐岛湾海战75
三、两次海战的历史意义78
第三节 明代卫所制度与灵山卫80
一、明代卫所制度80
二、灵山卫的设立及建置82
三、灵山卫的裁撤84
四、苏潜修与《灵山卫志》85
五、夏河寨备御前千户所86
第四节 明清农民起义87
一、明末小珠山农民起义87
二、清末捻军在胶南一带的斗争89
第五节 吴大洲与山东护国军91
一、投身革命转战南北91
二、周村独立就地筹款96
三、改编纠纷身陷图圄99
第六节 胶南早期中共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103
一、早期党员和党小组103
二、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106
第七节 杨家山里抗日武装的形成114
第八节 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战119
一、“讨李战役”119
二、泊里战役120
第九节 支前功勋——“陈毅子弟兵团”124
一、官庄抢运125
二、乔店抢救126
三、泰西转运127
第四章 多元并存——道教、佛教文化的传入131
第一节 道教文化131
一、琅琊方士文化与道教的兴起131
二、汉代于吉与《太平经》131
三、域内主要道教庙观133
第二节 佛教文化135
一、隋唐佛教文化和寺院的兴盛135
二、大珠山隋唐佛像石窟138
第五章 融汇四方——移民潮与移民文化143
第一节 先秦移民143
第二节 秦代移民145
第三节 明代移民146
一、移民原因146
二、移民来源147
第四节 移民对当地文化的影响152
第六章 文化兴盛——瑰丽多彩的文学艺术157
第一节 石刻艺术157
一、琅琊刻石与其蕴涵的文化意义157
二、秦代瓦当篆书161
三、苏东坡与琅琊刻石163
四、颜悦道与《登琅琊述》碑165
第二节 名人诗作167
一、李白诗一首167
二、白居易诗一首168
三、汪遵诗一首168
四、李商隐诗一首169
五、独孤及诗一首169
六、熊曜赋一篇169
七、赵完璧诗三首170
八、赵任诗二首171
九、丁惟宁诗二首172
十、法若真诗二首172
十一、丁耀亢诗十首174
十二、刘翼明诗十四首176
十三、张谦宜诗八首179
十四、王僴诗十首181
十五、平山和尚诗十七首183
十六、周于智诗四首187
第三节 散曲小令189
一、丁前溪小令十三首189
二、丁耀亢小令十六首193
第四节 书画艺术197
一、法若真书画197
二、刘翼明书法203
三、丁耀亢书法204
第七章 乡土乡音——山海特色的民间文化207
第一节 民间文学207
一、琅琊台传说207
二、大珠山传说210
三、灵山岛传说213
第二节 民间美术217
一、胶南年画217
二、剪纸219
第三节 传统戏剧、民间舞蹈、曲艺222
一、茂腔222
二、宝山地秧歌227
三、藏马大鼓229
第四节 传统手工技艺232
泊里红席编织技艺232
第八章 域内群英——胶南历史文化名人237
第一节 古代名人237
一、秦汉方士安期生237
二、东渡使者徐福238
三、阳武侯薛禄238
四、明末重臣高宏图242
五、散曲大家丁前溪245
六、明代清官丁惟宁248
七、文学大师丁耀亢252
八、书画名家法若真256
九、山东学究张谦宜260
十、琅琊名士刘翼明261
十一、著名诗人王僴263
第二节 近现代名人267
一、山东讨袁护国先驱吴大洲267
二、原齐鲁大学校长杨德斋267
三、中国著名昆虫学家肖采瑜269
第三节 革命英烈272
一、徐坤田272
二、刘步云273
三、丁笑秋、丁荣贵、丁荣娇275
四、杜雨280
五、孟光彦282
六、高泗林282
七、徐本盛283
八、于云光283
第九章 人文历史——重要文化遗址及历史文物289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289
一、向阳龙山文化遗址289
二、西寺龙山文化遗址290
三、郭家河岩龙山文化遗址290
四、东皂户商代文化遗址291
五、董大庄周代文化遗址291
第二节 古城邑、古炮台292
一、琅琊故城292
二、安陵城292
三、祝兹城292
四、古炮台293
第三节 古墓295
一、吉利河汉墓群295
二、田家窑汉墓295
三、海青廒上汉墓296
四、高宏图墓296
五、法若真墓296
第四节 重要历史文物297
一、馆藏文物297
二、黑陶蚌形响器298
三、齐国三量298
四、琅琊刻石298
五、秦千秋万岁瓦当298
六、汉琅琊相印298
七、汉“西舍”灰陶罐299
八、汉双系釉陶壶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