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西方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机制运行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西方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机制运行比较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5101150.jpg)
- 宋金花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51409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86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197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学校管理-对比研究-中国、西方国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西方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机制运行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教育理念与大学理念1
第一节 关于理念1
一、理念在西方的演变1
二、理念在我国的发展3
三、理念的含义5
第二节 教育理念6
第三节 大学理念8
上编 西方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机制运行15
第一章 西方大学理念及现代大学制度15
第一节 大学精神及西方大学理念15
一、大学精神15
二、西方大学理念的演进16
第二节 西方大学理念下的章程建设21
一、大学章程的概念及内涵21
二、西方高校章程样本选择的背景22
三、三所高校章程文本的内容结构及章节24
第三节 现代大学制度29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29
二、现代大学制度的特征30
三、现代大学制度的概念及层次37
第二章 牛津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发展历程39
第一节 牛津大学的历史嬗变39
第二节 牛津大学的教育理念41
一、人文科学教育的融合42
二、精英教育43
三、绅士的培养44
四、教育的国际化45
第三章 美国大学理念及哈佛通识教育47
第一节 美国大学理念47
一、个人本位价值观47
二、知识本位价值观48
三、社会本位价值观50
第二节 哈佛通识教育52
一、自由教育与绅士培养52
二、实用人才培养52
三、专博人才培养53
四、《红皮书》与公民的培养54
五、核心课程与人文素质的培养55
六、通识教育课程与世界公民的培养56
七、通识教育理念嬗变的特点57
第三节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革新与教育理念58
一、改革的原因58
二、改革的目标59
三、改革的方案60
四、改革的理念62
第四章 美国教育理念下大学内部体制的管理与运行70
第一节 哈佛大学70
一、决策体系71
二、人才培养71
三、经费来源72
四、师资队伍建设73
第二节 斯坦福大学74
一、权力制衡结构74
二、人才培养74
三、财务管理75
四、院系设置和学科建设75
第三节 麻省理工学院76
一、权力制衡结构76
二、人才培养77
三、教师队伍77
四、学科建设78
第四节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79
一、决策模式79
二、人才培养80
三、经费来源81
四、院系设置及学科分布82
第五章 美国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董事会与校长84
第一节 大学董事会权力与校长权力84
一、董事会对校长的制约84
二、董事会对校长的支持85
第二节 大学评议会权力与校长权力86
一、评议会对校长的制约86
二、评议会与校长的合作87
第六章 美国教育理念下大学研究型学院的运行机制90
第一节 研究型学院的概念90
第二节 大学研究型学院的运行特点91
一、院系设置的科学化91
二、院系权力的多元化91
三、院系管理人员职责明确92
四、院系组织结构分工细致93
第七章 美国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与创新人才培养95
第一节 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95
第二节 本科生科研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97
第三节 本科生的科研水平与实践能力98
第四节 西方教育理念的启示100
一、大学理念要与时俱进100
二、大学理念应服务于社会101
三、大学理念应崇尚学术自由101
下编 我国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机制建设105
第八章 我国大学理念的演变105
第一节 我国传统的大学理念105
第二节 民国政府的新大学理念107
一、传统文化的坚守107
二、革命精神的提倡108
第三节 我国近现代大学理念109
一、学术自由109
二、育才救国109
三、通才教育110
四、求是精神11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大学理念111
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112
二、必须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12
三、必须实行产学研结合113
四、必须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113
第九章 我国高水平大学理念115
第一节 我国高水平大学概念115
一、高水平大学的提出115
二、“211工程”115
三、“985高校”117
四、“2011计划”与协同创新117
第二节 高水平大学理念的本质特征119
一、高水平大学的比较特征119
二、高水平大学的模糊特征120
三、高水平大学的精神特征120
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特征121
第十章 我国教育理念下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回顾122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理念及其改革122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的理念及其改革123
一、校长负责制124
二、教师职务聘任制124
三、高校教职工工资制度的改革125
四、后勤社会化125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理念及其改革125
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126
二、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126
三、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126
四、学院制的实行与改革126
第十一章 我国教育理念下大学内部权力制衡和教授委员会128
第一节 大学内部权力制衡128
一、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制衡129
二、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不同130
三、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共存130
第二节 教授委员会131
一、教授委员会的地位131
二、教授委员会的运行机制133
三、运行机制的完善135
四、健全监督与考核制度136
第十二章 我国大学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138
第一节 通识教育理念及课程规划138
一、通识教育的演进与含义138
二、通识学分的比例143
三、通识教育的特点144
第二节 高水平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145
一、创新型人才特征145
二、相关理论146
三、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系151
第三节 质疑型学习理念与创新人才培养152
一、西方的学习理念与关注错误153
二、孔子的学习观与过的视角157
三、质疑型学习对创新人才培养环境的营造159
第四节 儒家教育理念与大学生文化自信162
一、仁厚之风的德政教育与大学生的文化自信163
二、有教无类的创新教育与大学生的文化创造力163
三、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与大学生的和谐文化意识164
第十三章 我国教育理念下大学学院制改革与管理中心下移167
第一节 大学学院制概述167
一、定义及分类167
二、学院制的科学内涵168
三、学院制的特点170
第二节 我国高等院校学院制改革与管理中心下移173
一、优化校内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173
二、组织结构加强174
三、促进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174
四、权力重心逐渐下移175
第十四章 我国高水平大学学部制改革、资源整合与交叉学科融合176
第一节 学部制的概念及发展176
一、学部制概念的提出176
二、学部制在中国的发展177
三、学部制的种类及职能特征178
第二节 大学学部制改革的动因180
一、经济和科教的因素180
二、管理机制转型的内在要求180
三、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协调的需要181
第三节 现代大学理念及精神与我国现代大学建设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