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35090658.jpg)
- 李主其,修长柏,曹建民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1413377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我国新时期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1
1.1现代化及其内涵1
1.2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4
1.3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理论界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5
1.3.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5
1.3.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世纪末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7
1.3.3 21世纪初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讨论与认识8
1.4对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与界定11
1.4.1新时期的农业现代化11
1.4.2侧重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理解和研究农业现代化12
1.4.3农业现代化是一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14
第2章 新时期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要性16
2.1新时期农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16
2.1.1注重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率,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主流16
2.1.2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加快农业生产的高科技化,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依托17
2.1.3本国农业的国际化,成为各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8
2.2新时期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意义19
2.2.1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迫切需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19
2.2.2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22
2.2.3农业现代化是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22
第3章 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26
3.1纵观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26
3.1.1原始农业26
3.1.2封建社会农业27
3.1.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业27
3.1.4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的发展28
3.2环视一些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进程32
3.2.1法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经验32
3.2.2荷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经验32
3.2.3丹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经验32
3.3从生产关系入手,创新生产方式和组织制度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33
第4章 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问题与机遇36
4.1我国农业总体发展状况36
4.1.1第二、第三产业高速增长36
4.1.2农业虽快速发展但仍相对滞后38
4.2农业内部各产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40
4.2.1种植业生产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40
4.2.2畜牧业生产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43
4.2.3林业生产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46
4.2.4水产业的生产与发展及存在的问题49
4.3我国发展农业的资源约束51
4.3.1农业自然资源现状51
4.3.2农业社会资源现状52
4.3.3人多地少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难题56
4.4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拥有的条件与面临的机遇57
4.4.1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容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57
4.4.2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制定法律、政策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58
4.4.3国际合作领域的扩大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59
第5章 创新耕地使用制度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61
5.1创新耕地使用制度、促进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61
5.1.1部分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62
5.1.2新中国成立以来耕地制度变迁66
5.1.3对新中国耕地制度变迁的评价71
5.1.4新中国耕地制度变迁的历史经验75
5.2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迫切需要创新当前的耕地使用制度76
5.2.1我国当前耕地使用制度76
5.2.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就78
5.2.3我国当前耕地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81
5.2.4当前耕地使用制度创新的方向是规模化经营耕地83
5.2.5创新我国目前耕地使用制度的几种思路85
5.3耕地私有化不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项86
5.3.1耕地私有化实行难度大、成本高86
5.3.2耕地私有化必将导致“两极分化”87
5.3.3耕地私有化不是规模经营所必需的87
5.3.4耕地私有化不符合我国基本国情88
5.4耕地有序流转是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89
5.4.1耕地有序流转是我国基本国情的产物89
5.4.2耕地有序流转更符合现阶段生产力水平90
5.4.3耕地有序流转是规模经营的必要条件93
5.5明晰耕地产权制度、实现“三权”有序分离是耕地有序流转的关键96
5.5.1我国现行耕地产权制度96
5.5.2耕地流转的实质是耕地使用权流转100
5.5.3我国耕地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102
5.6耕地有序流转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证分析105
5.6.1我国耕地流转方式与发展趋势105
5.6.2耕地流转对提高耕地产出率的作用114
5.6.3耕地流转对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122
5.6.4耕地流转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132
第6章 创新生产组织制度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137
6.1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制度促进农业发展的国内外经验137
6.1.1新中国农业生产组织制度回顾及启示137
6.1.2一些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147
6.2新时期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迫切需要创新当前的农业生产组织制度152
6.2.1我国当前生产组织制度创新的经典理论基础153
6.2.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生产组织制度的局限性155
6.2.3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158
6.3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分析166
6.3.1整合和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促进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166
6.3.2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167
6.3.3提高农民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劳动者现代化167
6.3.4推动农业生产社会化,促进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168
6.4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证分析169
6.4.1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提高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169
6.4.2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提高土地使用效率177
6.4.3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提高农产品商品率180
6.4.4有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183
第7章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发展与资金支持研究195
7.1农业现代化对生产力发展与资金支持的要求与发展分析196
7.1.1发展生产力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分析196
7.1.2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资金支持197
7.2新时期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对生产力的要求与发展199
7.2.1新时期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发展分析199
7.2.2新时期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分析203
7.2.3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研究207
7.2.4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210
7.3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资金支持研究214
7.3.1我国农业发展资金支持现状与问题分析214
7.3.2资金来源多元化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219
7.3.3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资金多元化设计221
7.3.4我国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的措施与建议223
第8章 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宏观政策的思考225
8.1制定我国农业现代化宏观政策的依据227
8.1.1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27
8.1.2从客观实际出发229
8.1.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33
8.2制定我国农业现代化宏观政策的原则234
8.2.1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234
8.2.2审时度势,因势利导235
8.2.3不要重蹈覆辙,再犯过去曾经犯过的错误236
8.3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重点要抓什么237
参考文献243
后记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