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
  • 王令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51172075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66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马克思主义概念解说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4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展现6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研究框架7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及其与各种“主义”的碰撞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8

一、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提供了现实需求8

二、中国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创造了历史条件1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19

一、西来欧美20

二、东来日本21

三、北来俄国23

四、简单的结论3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遇到的挑战31

一、各种新思潮的涌现31

二、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论战36

三、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41

第二章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4

第一节 论战的背景44

一、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44

二、国民党政府开始对全国实行统治53

第二节 不同观点的对立55

一、资本主义说55

二、封建说56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说57

第三节 论战的意义59

一、认清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是非,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59

二、培养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1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毛泽东思想的创立63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63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63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现状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64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65

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文化基础65

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衰交替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国际环境66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与科学内涵66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67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同“左”右倾错误的斗争72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88

第三节 毛泽东的历史功绩96

一、正确认识毛泽东的晚年错误96

二、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绩98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102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102

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先导103

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103

四、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了引领作用104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106

第一节 中国国情决定:革命必须以暴制暴106

一、中国处于“国际帝国主义宰割下”107

二、中国封建军阀官僚实行残暴统治110

三、中国革命必须以暴制暴114

第二节 暴力革命道路的创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17

一、马克思主义传统革命道路:“城市中心论”117

二、适合具体国情的中国革命新道路:“乡村中心论”122

三、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意义131

第三节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坚持运用134

一、“农村包围城市”格局的逐步形成134

二、中国革命与反革命的战略决战139

三、“武装夺取政权”的最终实现141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误入歧途:“左”倾错误的泛滥145

第一节 “左”倾思潮逐步占据主导地位145

一、“左”倾思潮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145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误入歧途153

第二节 “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及分析159

一、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破坏了知识分子政策,影响了国家发展159

二、“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170

三、“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全国内乱,是非颠倒179

第三节 历史经验教训188

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不倒,共产党的本质未变188

二、掌握阶级斗争规律,不为表象所惑189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个人崇拜190

四、清除谬误,拨乱反正191

第六章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193

一、“两个凡是”的提出及其反响193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酝酿与发表195

第二节 进展的情况197

一、对真理标准问题的不同态度197

二、中央工作会议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向高潮201

第三节 讨论的意义203

一、解放了思想,清除了障碍,端正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203

二、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深远意义204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206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基础20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20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基础210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与现实213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213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16

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与重要意义220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与实践22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含义22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224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意义226

第四节 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28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含义228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31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32

第八章 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236

第一节 建设创新型国家236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236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涵238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241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41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242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242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243

第三节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244

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244

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245

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247

第四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48

一、中国梦的提出248

二、中国梦的内涵249

三、中国梦的意义251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生产力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253

第一节 毛泽东关于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理论253

一、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关于发展生产、建立工业化国家的论述253

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关于实现工业化、进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论述256

第二节 邓小平关于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理论259

一、关于工业现代化的论述259

二、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论述260

三、关于国防现代化的论述261

四、关于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论述262

五、关于实现现代化的综合论述266

第三节 江泽民关于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理论271

一、关于工业现代化的论述271

二、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论述274

三、关于国防现代化的论述276

四、关于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论述279

五、关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论述282

第四节 胡锦涛关于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理论289

一、关于工业现代化的论述289

二、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论述291

三、关于国防现代化的论述296

四、关于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论述299

第五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301

一、工业、交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302

二、农业、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306

三、国防、军事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310

四、科技、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313

五、文化、卫生、体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317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322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322

一、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质322

二、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326

三、实事求是的方法要求329

第二节 依靠群众,为民谋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目的334

一、群众路线的基本含义335

二、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342

三、群众路线的当前实践346

第三节 勇于胜利,不断进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347

一、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中国共产党人勇往直前,夺取了革命的彻底胜利348

二、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人历尽艰辛,取得了建设的辉煌成就352

三、改革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含义,中国共产党人披荆斩棘,赢得了改革的基本成功356

主要参考文献363

一、经典著作363

二、历史资料363

三、学术论著365

后记367

再版后记3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