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钱三强年谱长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葛能全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8680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821页
- 文件大小:367MB
- 文件页数:841页
- 主题词:钱三强(1913~1992)-年谱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钱三强年谱长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编辑说明1
谱前(先世略表)1
正谱(要目)7
1913年10月16日 诞生7
1919年 入北平高师附属小学13
1920~1929年 孔德学校至高中毕业14
睹孙中山灵榇移碧云寺17
改“秉穹”名“三强”20
读《建国方略》立志学工23
1929年 提高英文考入北京大学预科24
1930年 读罗素《原子新论》25
1931年 听吴有训讲“振动与共振”。入北大物理系26
1932~1936年 清华大学物理系27
听赵忠尧讲中子发现28
钱玄同题勉“从牛到爱”30
于光远从大同大学转清华同班30
选修吴有训的“实验技术”,学会吹玻璃31
清华乒乓球队主力,获五大学赛冠军32
建议叶笃正改学气象,遂成一生事业32
参加游行反对当局出卖华北33
做毕业论文一度发生事故,重做获90分34
1937年36
在北研院发表第一篇文章《铷分子离解的带光谱和能量》36
考取赴法镭学研究生36
接待N.玻尔,听讲“原子物理中的因果律”37
于光远话别赠言37
在居里实验室听导师伊莱娜讲“放射学”基础课40
参观巴黎世博会,寄艾维超苏俄馆明信片41
1938年42
在东方饭店庆祝台儿庄大捷43
听伊莱娜讲错过发现裂变现象经过44
协助约里奥改建“可变压力云雾室”41
博士论文改由约里奥-居里夫妇共同指导46
1939年47
同伊莱娜做用中子轰击铀和钍的实验测量β射线能谱48
听约里奥介绍“链式反应”实验48
王大珩、彭桓武游欧历险49
1940年51
获法国理学博士学位(4月11日)51
巴黎沦陷,随难民逃亡51
获“居里-卡内基奖学金”重回实验室53
1941年55
完成两项实验,先后发表研究报告56
伊莱娜书写成绩和知识、能力评价文件56
和张德禄离巴黎回国,受阻里昂57
1942年58
任里昂中法大学“救亡歌咏团”指挥,宣传抗日救国58
指导里昂大学一名学生的毕业论文58
在里昂物理学会报告研究α粒子对照相底片的作用58
看望在瑞士边界疗养的伊莱娜59
1943年60
重回巴黎,任法国科研中心副研究员60
接到何泽慧25个单词的信61
1944年62
意外发现和暗中保护约里奥加入法共及假身份材料62
拒绝法籍苏联女子要弄到“链式反应”资料的要求63
升任法国科研中心研究员64
1945年65
被派往英国向鲍威尔学习核乳胶技术65
想到小汤姆逊实验室工作,未果65
英法宇宙线会议上报告何泽慧的正负电子弹性碰撞,《自然》称“科学珍闻”68
胡适、赵元任伦敦力邀回国去北京大学69
伦敦会见邓发,得《论联合政府》剪报69
伯明翰晤王大珩70
1946年70
在巴黎同何泽慧结婚(4月8日)71
搅散“拥蒋戡乱会”(7月7日)71
剑桥会议引发对“三叉形”径迹兴趣73
写出第一篇铀核“三分裂”文章《俘获中子引起的铀的三分裂》(11月18日)77
何泽慧发现首例铀核“四分裂”(11月22日)78
陪竺可桢等参观法兰西学院实验室(12月12日)78
1947年79
梅贻琦允在清华大学建原子物理研究中心86
升任法国科研中心研究导师87
胡适谋划邀钱、何等在北大进行“国家大计的事”88
发表个人研究论文《论铀三分裂的机制》90
被推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候选人96
1948年97
与刘宁一卢森堡公园谈回国97
约里奥-居里夫妇亲书十年评语(4月26日)100
偕何泽慧乘船抵沪,行李被扣留101
在上海首场演讲“原子核科学的最新发展”102
美国使馆函询钱主办北平原子物理中心(7月19日)105
在中国科学社主讲“欧洲研究组织的新动向”106
在南京受朱家骅、翁文灏、俞大维、钱昌祚等约见115
就任清华物理系教授、北研院原子学所所长。招黄祖洽为研究生116
拒登机南往,坚持留北平123
1949年124
获周恩来批准带五万美元购科学仪器(3月22日)126
致信美国学友动员回国服务131
布拉格世界和平大会适逢南京解放,各国友人祝贺131
陪同郭沫若、丁瓒访问苏联科学院(5月6日)134
缺席选为全国民主青联副主席134
参与起草《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140
为毛泽东、周恩来会见意大利记者当翻译(9月28日)150
1950年154
同竺可桢等接收、调整研究机构,调查各科专家155
近代物理所成立,先任副所长,后任所长163
推荐王大珩负责筹建仪器馆169
同吴有训主持近代物理所第一次所务会,确定主要研究领域。提出“一切从零开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75
陪同郭沫若出席华沙第二次世界和平大会,顺访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科学院175
1951年176
争取到近代物理所每年可进10名大学毕业生,亲往北大选定于敏178
亲赴西郊勘定新建近物所所址179
当选首届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181
提出入党申请181
杨承宗回国告带来约里奥“要反对原子弹,就要有原子弹”的话182
参加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分区学习,任东区召集人184
1952年187
在陪郭沫若出席奥斯陆世界和平理事会执行局会议190
在布拉格组织细菌战调查团192
陪同调查团实地调查,写成报告书194
陪同毛泽东、周恩来会见国际调查团196
陪同宋庆龄、郭沫若出席维也纳第三次世界和平大会。在莫斯科陪同郭沫若等候斯大林会见198
1953年200
向党组织写“自传”(2月20日)201
率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苏二月余201
向苏科学家试探援建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214
在科学院常务会议上作访苏报告(6月20日)215
在《中国青年》上发表《向苏联学习,更有效地为祖国服务》218
1954年221
列席政务院204次会议,报告访苏代表团工作总结222
政务院同意科学院建立学部和学术秘书处222
近代物理所迁入新建中关村所址228
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秘书长236
支部大会通过入党(2月7日)236
向彭德怀讲原子弹知识,提议建反应堆246
1955年248
毛泽东主持书记处会决策发展原子能(1月15日)250
作原子能通俗讲座首场演讲(2月4日)253
赴苏谈判达成协议援建“堆”和“器”256
选聘为数学物理化学部首批学部委员257
成立专责建“堆”和“器”的建筑技术局,任副局长259
率热工实习团40余人赴苏对口学习260
1956年263
参加政府代表团同苏谈判援建原子能工业264
在苏主持讨论制定《和平利用原子能科学远景规划》265
出席党的“八大”会议,作努力发展原子能的发言268
成立专管原子能的三机部(后改二机部),任副部长271
在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大会上作居里夫妇生平演讲271
原子能所由二机部和科学院双重领导273
1957年275
主持会议介绍杨振宁和李政道宇称不守恒成果(2月2日)275
首先在研究所主持副博士论文答辩,通过于敏、黄祖洽等四人277
在学部委员大会上报告我国参加杜布纳联合研究所278
参加郭沫若代表团就制订科学规划办听取意见283
1958年284
在二机部党组会上先后受到五次批判(2月和3月)284
推荐邓稼先到核武器所工作288
听苏联专家涅金介绍原子弹原理,所做记录成为参考289
陪同周恩来等参观反应堆工程(8月22日)292
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建成移交生产(9月27日)294
原子能所改由二机部为主双重领导,实行党委领导制295
1959年300
为全权代表出席杜布纳联合所成员国会议305
推荐朱光亚到核武器所工作305
接待杜布纳联合所所长访华,举行学术座谈306
同苏联科学顾问讨论原子能所今后科研工作,听取意见308
1960年309
撰文悼念库尔恰托夫逝世309
同宋任穷、刘杰赴苏作关系破裂前的最后争取313
找钱学森推荐郭永怀到核武器所工作315
抵制浮夸“超声波运动”315
组织王方定等研制氘化铀小球(点火中子源)316
布置并主持联合攻关铀浓缩的“甲种分离膜”317
推荐周光召到核武器所工作319
组织丁大钊等开展轻核实验数据测量330
1961年324
组织黄祖洽、于敏等开展氢弹理论预研324
布置王承书进“615”项目,抓铀分离理论结合实际研究327
推荐王淦昌、彭桓武到核武器所工作328
组织科学院力量攻克原子弹、氢弹许多关键难题331
发明“红专矢量论”337
1962年340
出席“广州会议”,对“教育改革”、“拔白旗”提出意见341
向原子能所干部传达周恩来、陈毅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的讲话345
同中国科大学生座谈,提出“应该有所为而有所不为”345
推荐程开甲、吕敏等组建核试验所,提出试验方案350
列席周恩来主持的专委会,汇报原子弹“两年规划”351
1963年352
在二机部党组会上对“书记挂帅”、“一人说了算”提出意见352
审阅程开甲、朱光亚提出的原子弹试验大纲354
向聂荣臻要求回科学院工作354
原子能所制成两颗合格的氘化铀小球357
“甲种分离膜”在上海联合攻关制成,年底量产357
1964年358
铀浓缩成功,“615”实验室称为铀浓缩摇篮358
偕于光远颐和园会坂田昌一360
列席周恩来专委会,研究原子弹试爆时间(9月16日)360
被派往河南农村“四清”,过阶级感情关(10月18日)362
1965年363
氢弹预研人员和成果转入核武器所363
法国报载“公报”,称“中国原子弹之父”366
受张劲夫委托组织探讨基本粒子内部结构,提出“层子模型”369
1966年369
二机部作鉴定报中央,称钱“世界观基本是资产阶级的”370
被作为“靶子”抛出公开批判,几天动员出数千张大字报(6月)371
“层子模型”在北京暑期物理讨论会报告后受关注374
周恩来邀赴西花厅庆祝氢弹原理试验成功(12月28日)375
1967年~1969年9月 被隔离审查375
1969年10月~1972年 在陕西郃阳干校劳动380
1973年~1974年 经批准偶尔见外宾385
1975年386
关系从二机部转回科学院(尚未作审查结论)386
受胡耀邦委托主持系列“百家争鸣座谈会”(9~11月)387
1976年400
同何泽慧着手写原子能发展的历史回顾400
与周培源夫妇同诉苦闷和分享喜悦401
1977年403
二机部作审查结论,仍称“错误地认为党不能领导科学技术”(6月29日)410
率团(童第周、王应睐、王守武)出访澳大利亚411
同周培源在黄山主持基本粒子座谈会。会后陪华国锋、邓小平见杨振宁414
陪邓小平先后见阿达姆斯、邓昌黎和朔佩尔,分别与外宾详谈建高能加速器事418
1978年428
出席科学大会,听邓小平讲“科技是生产力”和“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深有所感430
率团出访法国和比利时440
同周培源在庐山主持物理学会年会和基本粒子会议446
在桂林主持微观物理思想史会议447
组织人工合成胰岛素成果申请诺贝尔奖450
1979年460
兼任浙江大学校长赴杭州调研460
陪华国锋见李政道。李和杨支持开国际性粒子物理会475
主持学部委员增补工作481
出席第一次全国科学学学术讨论会481
主持青岛“生物学未来”会议490
1980年495
同周培源主持从化粒子物理讨论会,邓小平讲会议成功495
在核学会讲“温故而知新”506
任奖励委员会副主任,主抓自然科学奖评审511
给中央书记处讲《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7月24日)515
同梅益率两院代表团访美,与NSF签合作协议等523
1981年528
因心脏病改拟任科学院院长为副院长528
在全国科学学理论讨论会上讲“谈谈科学学和科研管理”537
促进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任副理事长551
促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获自然科学一等奖551
1982年554
在科学院工作会上讲《人生能有几次搏》555
促成影印出版吴大猷《理论物理》系列教科书560
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谈建立学位制的意义和作法563
出席党的十二大,作以攻“两弹”精神实现翻两番的发言575
当选第三届物理学会理事长591
1983年592
《经济日报》刊访谈,讲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601
为《居里夫人传》再版写序604
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谈培养和选拔学术带头人606
1984年617
复发心脏病住院618
《科坛漫话》出版619
与兄为《钱玄同年谱》写跋620
1985年623
就接待万德里耶斯谈话,请外事局写材料623
在交叉科学讨论会议上作“迎接交叉科学新时代”的演讲626
接受“法国兰西荣誉军团军官勋章”(5月20日)627
于《教育报》刊文《难忘的教诲由衷的感谢》,纪念首设教师节634
撰文《纪念尼尔斯·玻尔一百周年诞辰》636
1986年644
与茅以升、侯祥麟、罗沛霖等联合提案重视工程技术644
在青年学者会上演讲《锻炼身体扩展视野培养拼搏精神》649
1987年653
与朱洪元合写《新中国原子核科学技术发展简史(1950—1985年)》654
主持“粮食与社会问题座谈会”664
主持完成天文学名词审定并发布669
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科学”条目674
同李昌等上书中央,提出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四靠管理677
1988年679
撰文纪念周恩来90诞辰《新中国原子核科学技术事业的领导者》680
先后主持三次“科学与文化论坛”,各界到会踊跃,气氛热烈687
出席“核裂变现象发现50周年纪念会”上作核裂变发现前后的回忆演讲692
1989年697
先后主持两次“科学与文化论坛”,作《科学·民主·现代化——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总结讲话697
接受军工史专访,细谈《十五年的回顾》701
1990年711
和王淦昌等就发展核电致信江泽民、李鹏712
为党员重新登记撰写个人总结713
致信李鹏恳请批准增选学部委员并实行制度化716
同组长钱正英等进行调研,写成改进知识分子工作和待遇报告报中央718
出席江泽民召开的座谈会,发言讲农业和新农村建设720
在《紫荆》创刊号撰长文《中国原子核科学发展的片段回忆》723
任科学院院史文物征集委员会主任,并结合个人经历讲征集和研究的意义729
1991年735
接受出《钱三强文选》要求并开始整理资料739
应中办调研室约稿写出《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挑战的几点认识》739
回信北京乒乓球协会,回答早年参加乒乓球比赛诸事743
同清华大学郭奕玲谈物理学史教育747
就早期核科技发展回顾同朱光亚通信748
1992年750
撰写庆贺周培源90寿辰文章《记周培源老师几件事以志应向老师学习的精神》750
阅读邓小平南巡讲话深有感触757
出席缅怀聂荣臻座谈会讲“科技工作者的知心领导人”几度哽咽(5月29日)758
心脏病再发,病情危重(5月30日)758
6月28日零时28分在北京医院逝世,温家宝赶往告别758
7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讣告和遗像759
江泽民电话慰问何泽慧及各界怀念759
谱后763
1993年763
张劲夫撰文《怀念钱三强同志》763
80诞辰纪念会彭恒武等回顾讲话765
《钱三强论文选集》出版,周光召作序769
1999年772
张劲夫撰文《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772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追授钱三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9月18日)779
2003年779
钱三强90诞辰纪念会暨“钱三强星”命名仪式(10月17日)779
主要引征文献781
钱三强科学论文目录791
人名索引795
后记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