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
  • 陈之罡,李惠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978750807753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41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中医学-康复医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简史1

二、中国传统手法医学简史9

三、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康复医学20

四、怎样学好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22

上篇 基础理论篇27

第一章 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27

第一节 中国古代哲学中“精气”的观念27

一、气是构成天地万物最基本的物质28

二、气与形质的转化28

三、气的运动方式28

四、中医学理论中“气”的含义29

第二节 阴阳学说29

一、阴阳观念的产生29

二、阴阳属性30

三、阴阳交感的观念30

四、阴阳的相互关系31

五、在中医学中如何运用阴阳理论31

第三节 五行学说33

一、五行观念的产生33

二、五行的属性33

三、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34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35

第二章 脏腑经络学说37

第一节 五脏38

一、心39

二、肺39

三、脾40

四、肝41

五、肾42

第二节 六腑45

一、胆45

二、胃45

三、小肠45

四、大肠46

五、膀胱46

六、三焦46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47

一、精47

二、气48

三、血49

四、津液50

第四节 经络51

一、经络系统的构成51

二、十二经脉52

三、奇经八脉62

四、十五络脉67

五、十二经别68

六、十二经筋68

七、十二皮部69

八、经络的生理作用与经络学说的应用69

第三章 病因病机71

第一节 病因71

一、外因72

二、内因76

三、不内外因77

第二节 病机78

一、正邪交争78

二、阴阳失调79

第四章 诊法81

第一节 问诊82

一、问病人的一般情况82

二、问诊的要领(十问歌)82

第二节 切诊87

一、切脉87

二、切肌肤91

第三节 闻诊91

一、听声音91

二、嗅气味92

第四节 望诊92

一、望神色93

二、望形态95

三、望头面部96

四、望排泄物97

五、望舌98

六、望小儿指纹100

第五章 辨证101

第一节 八纲辨证101

一、表里102

二、寒热103

三、虚实105

四、阴阳106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八纲辨证的运用107

第二节 六经辨证108

一、太阳病证108

二、阳明病证109

三、少阳病证110

四、太阴病证110

五、少阴病证110

六、厥阴病证111

七、六经病的合病、并病、传经与直中111

第三节 脏腑辨证112

一、心与小肠辨证112

二、肝与胆辨证114

三、脾与胃辨证116

四、肺与大肠辨证117

五、肾与膀胱辨证118

六、两脏辨证120

第四节 气、血、精、津液辨证121

一、气病辨证121

二、血病辨证121

三、津液病辨证122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122

一、卫分证123

二、气分证123

三、营分证124

四、血分证125

第六节 三焦辨证126

一、三焦辨证的概念126

二、温病的传变规律127

第六章 治则与治法129

第一节 治疗原则129

一、未病先防129

二、标本论治130

三、扶正祛邪131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131

第二节 正治与反治132

一、正治132

二、反治132

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133

中篇 临床基础篇 137

第七章 中药康复疗法137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137

一、中药的性能137

二、中药的用法139

第二节 方剂学基础知识142

一、方剂组成的原则143

二、方剂组成的变化144

三、方剂的剂型144

四、方剂的内服及外用146

第八章 针刺康复疗法153

第一节 腧穴概论153

一、腧穴的名称和主治作用153

二、腧穴的分类154

三、特定穴及其意义155

四、针刺治疗的选穴原则157

五、腧穴的定位方法158

第二节 针刺方法161

一、针刺的工具161

二、针刺前的准备161

三、毫针刺法162

四、得气与行针164

五、针刺补泻167

六、留针与出针168

七、常见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及预防168

八、针刺的注意事项170

第三节 腧穴各论171

一、手太阴肺经腧穴171

二、手阳明大肠经腧穴173

三、足阳明胃经腧穴177

四、足太阴脾经腧穴183

五、手少阴心经腧穴187

六、手太阳小肠经腧穴188

七、足太阳膀胱经腧穴192

八、足少阴肾经腧穴202

九、手厥阴心包经腧穴206

十、手少阳三焦经腧穴208

十一、足少阳胆经腧穴212

十二、足厥阴肝经腧穴219

十三、任脉经腧穴222

十四、督脉经腧穴226

十五、经外奇穴230

第四节 头针疗法235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235

二、焦氏头针刺激区和主治237

三、头针的操作方法239

第五节 灸法240

一、灸法的作用240

二、灸法的种类241

三、灸法的注意事项244

第六节 其他腧穴疗法简介245

一、三棱针法245

二、皮肤针法245

三、皮内针法245

四、电针疗法246

五、水针疗法246

第九章 推拿康复疗法248

第一节 推拿的医疗作用248

一、对神经系统的作用248

二、对循环系统的作用249

三、增加免疫功能作用249

四、整复和松解作用249

五、有利于创伤组织的修复249

六、止痛作用249

第二节 推拿手法和要领250

一、按法250

二、摩法251

三、推法253

四、拿法254

五、捺法255

六、缠法255

七、?法255

八、捏法255

九、揉法256

十、搓法256

十一、掐法257

十二、振法258

十三、擦法258

十四、弹点法259

十五、拍打法259

十六、刮拨法260

十七、抖动法261

十八、摇动法261

十九、松动法262

二十、伸屈法262

二十一、引抻法262

二十二、踩踏法264

二十三、其他推拿手法265

第三节 流派手法的选用265

一、一指禅265

二、拍击法265

三、伤科推拿266

四、点穴法266

五、按压推拿266

下篇 康复临床篇 269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康复治疗269

第一节 脑血管病后偏瘫的中医康复治疗269

一、病因病机270

二、辨证用药272

三、针刺治疗274

四、推拿治疗276

五、并发症的中医康复治疗277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中医康复治疗283

一、脊髓损伤概述283

二、病因病机283

三、类症鉴别284

四、辨证论治284

五、并发症的中医康复治疗287

第三节 脑瘫的中医康复治疗291

一、病因病机292

二、辨证用药293

三、针刺治疗296

四、其他疗法299

五、并发症的中医康复治疗301

第四节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康复治疗306

一、病因病机306

二、辨证用药307

三、针刺治疗310

第十一章 循环及呼吸功能障碍的中医康复治疗311

第一节 高血压病的中医康复治疗311

一、病因病机312

二、辨证用药316

三、针刺治疗317

四、其他疗法319

第二节 冠心病的中医康复治疗322

一、病因病机322

二、辨证用药323

三、针刺治疗327

四、其他疗法327

第三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康复治疗328

一、现代医学概述328

二、中医学对COPD的认识330

第十二章 代谢障碍的中医康复治疗335

第一节 糖尿病的中医康复治疗335

一、糖尿病的分类与分型335

二、糖尿病的诊断336

三、病因病机337

四、辨证用药339

五、针刺治疗344

六、其他疗法345

七、并发症的中医康复治疗356

第二节 高脂血症的中医康复治疗370

一、病因病机371

二、辨证用药371

三、针灸治疗374

四、其他疗法374

第三节 肥胖的中医康复治疗377

一、病因病机377

二、辨证用药377

三、针刺治疗379

四、其他疗法379

第十三章 运动系统疾病的中医康复治疗381

第一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康复治疗381

一、病因病机381

二、辨证用药382

三、针刺治疗383

四、灸疗384

五、推拿治疗384

六、中药外用385

七、针刀微创疗法385

第二节 退行性骨性关节病的中医康复385

一、病因病机386

二、中药治疗386

三、针刺治疗387

四、灸法治疗387

五、推拿手法治疗387

六、针刀治疗388

第三节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388

一、病因病机388

二、中药治疗389

三、针刺治疗390

四、灸法治疗390

五、中药外敷治疗391

六、推拿治疗391

七、颈部的运动锻炼392

第十四章 肿瘤的中医康复治疗393

第一节 常见肿瘤的中医治疗393

一、肺癌393

二、胃癌395

三、原发性肝癌398

四、乳腺癌400

五、大肠癌402

六、食管癌404

第二节 常见的抗肿瘤中药406

一、清热解毒药406

二、活血化瘀药410

三、软坚散结药413

四、以毒攻毒药414

五、扶正培本药417

第三节 放、化疗副作用的中医康复治疗420

一、化疗时及化疗后的调理420

二、放疗时及放疗后的调理423

三、癌性疼痛424

第十五章 康复临床中常见合并症的中医康复治疗427

第一节 失语症427

一、病因病机428

二、辨证用药428

三、针刺治疗429

第二节 患肢痉挛430

一、病因病机431

二、辨证用药432

三、针刺治疗433

四、其他疗法433

第三节 骨质疏松434

一、病因病机435

二、辨证用药435

三、针刺治疗436

四、其他疗法436

第四节 体位性低血压437

一、病因病机438

二、辨证用药438

三、针刺治疗440

主要参考文献4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