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预防医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预防医学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5079316.jpg)
- 肖荣主编;高晓华,龙鼎新,白亚娜副主编;马莉,何丽华,王凯娟等编;孙志伟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8084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62页
- 文件大小:219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预防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预防医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预防医学概述1
二、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3
三、临床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与意义5
第一篇 环境与健康7
第一章 环境与健康概述7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7
一、环境的概念7
二、构成环境的因素8
三、生态环境9
四、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0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11
一、环境污染及其来源11
二、环境污染物的接触途径13
三、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4
四、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19
五、环境污染的防治21
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24
第一节 空气24
一、大气的理化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24
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26
三、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31
四、大气污染的预防与控制34
第二节 水35
一、水污染来源及主要污染物35
二、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36
三、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卫生防治39
第三节 土壤42
一、土壤污染及其来源42
二、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43
三、土壤污染的预防与控制44
第四节 地质环境与健康45
一、概述45
二、碘缺乏病46
三、地方性氟中毒51
第三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56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56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56
二、职业性损害58
三、职业性损害的预防与控制61
第二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64
一、概述64
二、常见的金属毒物69
三、苯及其同系物75
四、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79
五、刺激性气体82
六、窒息性气体85
七、农药89
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尘肺病93
一、概述93
二、几种常见的职业性尘肺病97
三、尘肺病的诊断104
四、尘肺病的治疗与处理104
第四节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105
一、职业性致癌因素105
二、职业性肿瘤106
三、职业性肿瘤预防的策略与措施108
四、常见的职业性肿瘤110
第五节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112
一、概述112
二、高温112
三、噪声115
四、振动117
五、非电离辐射119
六、电离辐射121
第六节 工作有关疾病123
一、工作有关疾病的特点123
二、工作有关疾病与职业病的区别124
三、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124
四、工作有关疾病的预防与控制125
第四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身疾病127
第一节 社会因素与健康127
一、经济发展与健康127
二、文化教育与健康128
三、家庭与健康128
四、生活事件与健康129
五、人际关系与健康129
六、行为因素与健康130
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健康131
一、概述131
二、个性与健康131
三、情绪与健康132
四、应激与健康132
第三节 心身疾病132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132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及发病机制133
三、心身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134
四、社会心理刺激的评估135
第二篇 膳食与健康137
第五章 营养学基础137
第一节 能量与营养素137
一、能量137
二、蛋白质139
三、脂类142
四、碳水化合物143
五、维生素144
六、矿物质152
第二节 合理膳食157
一、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157
二、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58
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宝塔158
第三节 特殊人群的合理营养160
一、孕妇与乳母的合理营养160
二、婴幼儿的合理营养163
三、学龄前儿童的合理营养166
四、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合理营养168
五、老年人的合理营养170
第六章 营养与疾病173
第一节 肥胖173
一、概述173
二、肥胖与健康175
三、肥胖的膳食调控原则176
第二节 糖尿病177
一、概述177
二、膳食因素与糖尿病179
三、糖尿病膳食调控原则180
第三节 高脂血症182
一、脂蛋白与高脂血症182
二、膳食因素与血胆固醇代谢183
三、高脂血症膳食调控原则185
第四节 痛风186
一、概述186
二、膳食因素与痛风187
三、痛风的膳食调控原则188
第五节 肿瘤190
一、概述190
二、膳食因素与肿瘤191
三、肿瘤的膳食调控原则192
第七章 临床营养治疗195
第一节 概述195
一、医院常规膳食195
二、医院治疗性膳食198
第二节 临床营养评价202
一、概述202
二、临床营养评价的常用方法203
第三节 临床营养支持208
一、概述208
二、肠内营养209
三、肠外营养214
第八章 食源性疾病与食品安全218
第一节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218
一、食品污染概述218
二、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219
三、N-亚硝基化合物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221
四、农药和兽药残留及其预防222
五、丙烯酰胺的污染及其预防224
第二节 食品添加剂与健康225
一、食品添加剂概述225
二、食品添加剂滥用及其预防226
第三节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226
一、食源性疾病概述226
二、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228
三、常见的非细菌性食物中毒234
四、食物中毒的诊断与处理237
第四节 食品安全238
一、食品安全概述238
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240
第三篇 人群健康的研究方法243
第九章 医学统计学243
第一节 医学统计学概述243
一、医学统计学简介243
二、医学统计学的若干概念244
第二节 资料的统计描述246
一、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246
二、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256
第三节 统计推断257
一、参数估计257
二、假设检验(t检验)260
第四节 方差分析263
一、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263
二、方差分析的步骤265
三、多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268
四、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和数据变换269
第五节 x2检验269
一、独立样本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269
二、多个独立样本行×列(R×C)列联表资料的x2检验272
三、配对2 ×2列联表设计资料的x2检验273
第六节 秩和检验274
一、定量变量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275
二、有序分类变量两组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276
三、定量变量多组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277
四、有序分类变量多组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278
第七节 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279
一、直线相关分析279
二、直线回归分析282
三、相关和回归分析中的注意事项283
第八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284
一、统计表284
二、统计图285
第十章 临床流行病学291
第一节 临床流行病学概述291
一、临床流行病学的概念291
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291
三、临床流行病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293
第二节 疾病分布294
一、疾病频率常用的测量指标294
二、疾病流行强度297
三、疾病的三间分布298
第三节 描述性研究301
一、概念与应用301
二、分类与特点302
三、现况调查的设计与实施304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306
五、现况调查的优点与局限性307
第四节 队列研究307
一、概念与应用307
二、分类与特点308
三、设计与实施309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312
五、队列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315
第五节 病例对照研究315
一、概念与应用316
二、分类与特点317
三、设计与实施318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321
五、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324
第六节 临床试验325
一、临床试验的定义及应用325
二、临床试验的基本特征325
三、临床试验设计的原则326
四、临床试验的基本类型329
五、临床试验的分期330
六、临床试验研究的实施330
七、临床试验的注意事项334
第七节 诊断试验的研究与评价335
一、诊断性试验概述335
二、诊断性试验的设计336
三、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指标337
四、诊断阈值及确定341
五、诊断试验的收益343
第八节 疾病预后的研究与评价344
一、疾病预后的基本概念344
二、疾病自然史344
三、疾病的病程345
四、影响预后的因素345
五、疾病预后研究常用方案346
六、疾病预后研究的评价标准347
第九节 病因及其推断349
一、病因的定义349
二、病因分类349
三、疾病发生类型350
四、病因研究的程序350
五、疾病因果关联推断351
第十一章 转化医学的概述与应用355
一、转化医学的概述355
二、转化医学的发展简史356
三、转化医学的应用358
第四篇 疾病预防与控制360
第十二章 疾病预防的策略与措施360
第一节 疾病预防的策略与措施360
一、疾病预防策略的概念360
二、预防策略与预防措施的辩证关系361
三、预防保健策略和措施361
第二节 疾病监测365
一、疾病监测概述365
二、疾病监测的组织与实施367
三、疾病监测工作方法和内容368
第十三章 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371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病学概述371
一、传染源371
二、传播途径与机制373
三、人群易感性375
四、疫源地与流行过程375
五、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376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382
一、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382
二、病毒性肝炎的危险因素384
三、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对策与措施385
第三节 结核病386
一、结核病的流行特征386
二、结核病的危险因素387
三、结核病的防治对策与措施387
第四节 艾滋病388
一、艾滋病的流行特征388
二、艾滋病的危险因素389
三、艾滋病的防治对策与措施390
第五节 手足口病392
一、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392
二、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393
三、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393
第六节 新发传染性疾病395
一、新发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395
二、新发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396
三、新发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对策397
第十四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400
第一节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401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征401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403
三、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对策与措施405
第二节 恶性肿瘤预防与控制406
一、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406
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407
三、恶性肿瘤的防治对策与措施409
第三节 代谢性综合征预防与控制410
一、代谢综合征概述410
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410
三、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411
四、代谢综合征防治对策与措施412
第四节 伤害的预防与控制413
一、伤害概述413
二、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414
三、伤害的预防策略与控制措施418
第十五章 临床与社区预防422
第一节 临床预防服务422
一、临床预防服务概念及其意义422
二、临床预防服务的主要内容423
三、健康危险因素评价427
第二节 社区卫生服务428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及特点428
二、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工作429
三、社区预防服务效果评价431
第十六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33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433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433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与等级434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与处置436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436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443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444
附录 统计学界值表446
中英文索引455
参考文献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