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航空标准化与通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航空标准化与通用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5078278.jpg)
-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650310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890页
- 文件大小:526MB
- 文件页数:910页
- 主题词:航空工业-标准化;航空工业-通用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航空标准化与通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航空标准化1
1.1概述1
1.1.1航空标准化发展沿革1
1.1.2航空标准化的内涵4
1.1.3航空标准化的作用6
1.1.4航空标准的制定11
1.1.5航空标准的实施与监督24
1.1.6航空标准体系建设30
1.2型号标准化33
1.2.1型号标准化内涵与作用33
1.2.2“规范树”与型号标准体系34
1.2.3型号研制标准化工作分解37
1.2.4型号标准化文件体系41
1.2.5标准化大纲47
1.2.6型号标准化组织体系和工作系统55
1.3企业标准化57
1.3.1企业标准化的概念57
1.3.2企业标准的类别58
1.3.3企业标准化的任务与管理63
1.3.4企业标准体系建设69
1.3.5国外典型航空企业标准化现状73
1.3.6我国航空企业标准化的特点和定位77
1.3.7我国航空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82
1.4航空标准件85
1.4.1航空标准件的内涵与特点85
1.4.2航空标准件标准88
1.4.3航空标准件合格鉴定107
1.4.4航空标准件管理112
1.5航空标准化发展趋势与展望116
1.5.1民机标准化成为新兴领域116
1.5.2军民通用成为重要特点116
1.5.3综合标准化未来大有可为117
1.5.4全球性标准成为必然趋势118
1.5.5企业标准成为标准化主体119
1.5.6数据库形式标准优势显现119
1.5.7标准数据成为集成的关键121
1.5.8标准化支撑工具需要创新121
第2章 航空器适航性124
2.1概述124
2.2民用航空器适航性的内涵与特点125
2.3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和各国民用航空局126
2.3.1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126
2.3.2美国联邦航空局(FAA)127
2.3.3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134
2.3.4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138
2.4民用航空器适航性要求140
2.4.1概述140
2.4.2适航规章介绍140
2.4.3管理程序介绍148
2.4.4适航规章结构151
2.4.5适航规章制定151
2.5民用航空产品研制阶段适航性工作152
2.5.1概述152
2.5.2研制阶段适航性工作内容161
2.5.3其他204
2.5.4民用航空产品生产阶段适航性工作206
2.6民用航空产品使用阶段适航性工作213
2.6.1概述213
2.6.2使用阶段适航管理要求214
2.6.3使用阶段研制单位适航性工作概述214
2.6.4使用阶段研制单位适航性工作主要内容215
2.7材料、机载设备及零部件适航性工作216
2.7.1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217
2.7.2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PMA)220
2.7.3随航空器TC或STC审定222
2.7.4其他审定方式222
2.8军用航空器适航性222
2.8.1军用航空器的内涵与特点222
2.8.2军用航空器适航管理224
2.8.3军用航空器适航性要求237
2.8.4军用航空器适航管理实践244
2.8.5我国军用航空器型号适航工作245
2.9军、民用航空器适航性差异247
2.9.1适航性技术要求差异247
2.9.2适航性管理要求差异249
2.10航空器适航性发展趋势与展望249
2.10.1民用航空器适航规章要求趋于统一249
2.10.2航空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适航性问题253
2.10.3无人机系统适航性快速发展258
2.10.4军用航空器适航性工作大势所趋259
第3章 可靠性工程261
3.1概述261
3.1.1可靠性工程基础知识261
3.1.2可靠性工程的内涵与特点268
3.1.3可靠性工程在航空型号中的作用273
3.2可靠性工程要求275
3.2.1可靠性要求275
3.2.2维修性要求277
3.2.3测试性要求280
3.2.4保障性要求284
3.2.5安全性要求288
3.3设计与分析292
3.3.1可靠性设计与分析292
3.3.2维修性设计与分析319
3.3.3测试性设计与分析331
3.3.4保障性设计与分析347
3.3.5安全性设计与分析361
3.4试验与评价367
3.4.1可靠性试验与评价367
3.4.2维修性试验与评价390
3.4.3测试性试验与评价417
3.4.4保障性试验与评价437
3.4.5安全性试验与评估453
3.5可靠性工程管理459
3.5.1型号可靠性工作系统的管理459
3.5.2型号可靠性工作计划的制订462
3.5.3对转承制方和供应方的监督与控制463
3.5.4可靠性评审464
3.5.5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468
3.6可靠性工程发展趋势与展望469
3.6.1概述469
3.6.2国外可靠性工程技术发展现状470
3.6.3未来发展趋势481
3.6.4技术热点482
第4章 产品环境工程485
4.1概述485
4.1.1产品环境工程基础知识485
4.1.2产品环境工程内涵与特点492
4.1.3产品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状况502
4.1.4环境工程的作用504
4.2环境分析与预计507
4.2.1产品寿命期环境分析507
4.2.2环境数据测量与分析523
4.2.3产品寿命期的环境预计529
4.2.4环境适应性要求533
4.3环境适应性设计540
4.3.1环境适应性设计的概念540
4.3.2环境适应性设计工作的内容540
4.3.3振动和冲击环境适应性设计542
4.3.4温度环境适应性设计548
4.3.5三防设计551
4.3.6低气压环境适应性设计557
4.3.7防雨设计558
4.3.8防砂尘设计559
4.3.9防太阳辐射设计559
4.3.10抗声疲劳设计560
4.4环境试验562
4.4.1环境试验的分类562
4.4.2自然环境试验565
4.4.3实验室环境试验578
4.5环境工程管理627
4.5.1环境工程管理组织机构627
4.5.2环境工程工作规划629
4.5.3环境工程工作的过程管理632
4.5.4应用案例635
4.6环境工程发展趋势与展望638
4.6.1环境分析与预计更加倚重于内外场环境基础数据的积累和应用638
4.6.2环境适应性设计更加重视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639
4.6.3环境试验使用范围和技术能力不断拓宽641
4.6.4环境工程管理技术在装备研制中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643
第5章质量工程644
5.1概述644
5.1.1质量工程的定义与内涵644
5.1.2质量工程的特点644
5.2质量工程技术645
5.2.1质量策划技术645
5.2.2质量控制技术658
5.2.3质量改进技术676
5.2.4质量保证技术684
5.3航空产品质量工作695
5.3.1质量工作依据695
5.3.2质量工作体系707
5.3.3不同阶段的质量工作内容717
5.4质量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720
第6章 航空工业信息化725
6.1概述725
6.1.1航空工业信息化基础知识727
6.1.2航空工业信息化内涵与特点729
6.1.3航空工业信息化作用731
6.2航空产品研制生产数字化737
6.2.1航空产品设计数字化737
6.2.2航空产品制造数字化751
6.2.3航空产品试验数字化763
6.2.4航空工业数字化车间774
6.2.5国际航空工业创建的产业最优能力体系784
6.3 IT治理792
6.3.1企业架构技术792
6.3.2业务流程管理技术798
6.3.3信息资源管理技术803
6.3.4信息化规划技术806
6.4信息基础设施与信息安全811
6.4.1 SOA和基础平台811
6.4.2虚拟化与云计算816
6.4.3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824
6.5国际航空制造业信息化典型应用836
6.5.1波音DCAC/MRM计划836
6.5.2波音/空客协同平台845
6.5.3 GE航空集团信息化分析848
6.5.4 EADS PHENIX计划853
6.6航空工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展望858
6.6.1世界航空工业信息化发展趋势858
6.6.2我国航空工业未来信息化发展方向859
附录 航空工业常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863
参考文献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