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吉林省部门史 省农业委员会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吉林省部门史 省农业委员会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5067764.jpg)
- 尹峰文责任编辑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4108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长篇小说 言情小说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吉林省部门史 省农业委员会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创建农业厅,在为农业服务中践行新民主主义“共同纲领”(1948.10~1952.12)1
第一节 吉林省政府农业厅在解放战争中应势诞生1
一、吉林农业的历史发展状况1
二、历史上吉林省农业管理机构的变迁3
三、东北解放后,吉林省新型农业管理机构的创建4
第二节 建厅初期的吉林省农业形势和任务6
一、全省土地改革已胜利完成6
二、农民劳动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7
三、农村经济开始复苏8
四、吉林省政府农业厅成立时的主要任务9
第三节 贯彻落实以农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战略思想12
一、贯彻执行中共吉林省第一次代表会议方针12
二、总结先进经验,推广科学技术13
三、改良和使用新农具,改善土肥条件15
第四节 组织互助合作,加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6
一、坚持自愿互利原则,完善互助组16
二、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8
第五节 积极开展爱国丰产竞赛运动19
一、响应中共吉林省委提出的“创高产”的号召19
二、召开全省劳模大会21
三、大力推广崔竹松水稻丰产典型经验23
第六节 加强机关政治建设和行风建设24
一、积极支援“抗美援朝”24
二、在镇反、“三反”、“五反”和整党运动中加强机关建设26
第二章 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的吉林农业大发展(1953.1~1956.8)31
第一节 贯彻“一五”计划,参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31
一、贯彻执行中共吉林省委关于“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31
二、普及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4
三、全面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5
第二节 贯彻中共吉林省委加速农业发展方针,突出“一五”计划重点37
一、推行黑龙江省肇源县农业丰产经验和改革农业技术37
二、使用新式农具39
三、调整种植结构43
第三节 农业服务体系健康发展45
一、省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创立与发展45
二、农业拖拉机站的试办49
第四节 国营农场的创建和发展51
一、国营农场的创建52
二、国营农场的曲折发展54
第五节 省级农业行政管理机构的调整和队伍建设56
一、吉林省省级农业行政管理机构的调整56
二、农业厅的新三反运动和对干部的审查58
第三章 吉林农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进(1956.9~1966.4)63
第一节 贯彻党的八大路线和“一五”时期吉林农业的主要成就63
一、贯彻党的八大路线,全面开展吉林农业社会主义建设63
二、“一五”时期吉林省农业战线的主要成就65
第二节 省农业厅开展党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67
一、省农业厅开展党的整风运动67
二、省农业厅的反右派斗争69
三、整风运动进入整改、思想总结阶段和对右派分子的改正工作70
第三节 吉林农业“大跃进”和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75
一、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开展吉林农业“大跃进”运动75
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79
三、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和继续“大跃进”80
第四节 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恢复发展农业生产85
一、农业生产力遭到破坏,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85
二、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恢复发展农业生产86
三、开展甄别工作,调动积极因素99
第五节 部门机构变革和机关党的建设101
一、省农业厅机构变革101
二、省农业厅机关党的建设104
第六节 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胜利完成和十年吉林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109
一、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胜利完成109
二、十年吉林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110
第四章 十年“文化大革命,对吉林农业的破坏(1966.5~1976.10)114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省农业厅机关的瘫痪和省农业局革命领导小组成立114
一、贯彻“五一六通知”精神和省农业厅机关群众组织的产生114
二、省农业厅群众组织夺权和两派联合117
三、开展“斗、批、改”①和省农业局革命领导小组成立119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吉林农业学大寨运动121
一、“苦战奋斗的红旗生产队”的命名和全省农业学大寨的历程122
二、在学大寨运动中落实农业“八字宪法”125
三、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发展多种经营生产129
四、以集体经营方式为主,兴办农业机械化的实践131
五、认真贯彻中发[1971]82号文件精神,农业经营管理工作逐步恢复和加强133
第三节 “批陈整风”、“批林整风”、“批林批孔”与“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在省农业局138
一、“批陈整风”、“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在省农业局138
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在省农业局143
第四节 十年内乱对吉林省农业的破坏和省农业行政管理机构、职能的恢复144
一、农垦事业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遭受严重干扰破坏144
二、省农业行政管理机构、职能的恢复147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吉林农业的缓慢发展149
一、吉林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149
二、吉林农业在内乱中缓慢发展152
第五章 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吉林农业(1976.10~1982.9)155
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罪行和继续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155
一、联系实际揭批“四人帮”罪行155
二、在继续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中逐步纠正“左”的做法,实现粮食生产“两突破”159
三、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62
第二节 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的干部政策165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165
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166
第三节 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办好农业机械化事业170
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171
二、改革农业经济管理体制174
三、农业机械化事业在调整中发展178
第四节 落实农业“八字宪法”,提高科学种田水平185
一、“大打肥料之仗”,改善土壤条件185
二、推广良种良法189
三、开展财务整顿,加强农村社队经营管理194
第五节 开展农业基地建设,改善生产条件196
一、商品粮基地建设196
二、油料生产基地建设201
三、园艺特产基地建设204
第六节 农垦企业体制改革,技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农业对外开放的启动206
一、改革国营农场经济管理体制206
二、农业技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推广210
三、农业技术引进与科技交流212
第七节 省级农业行政部门的机构调整,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217
一、调整机构,充实领导班子,加强机关党的建设217
二、农业系统服务体系建设220
第六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吉林农业(1982.9~1991.12)226
第一节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发展226
一、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226
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227
三、调整种植业结构230
第二节 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开展农业服务体系改革232
一、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32
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236
三、农业机械管理体制的改革238
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241
第三节 深化改革,增强农垦企业活力244
第四节 省级农业管理部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全面整党250
一、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理想纪律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250
二、吉林省农业厅机关和厅直属事企业单位整党252
第五节 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开展对资产阶段自由化的斗争255
一、贯彻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255
二、开展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257
第六节 吉林农业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260
一、解放思想,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260
二、开拓致富领域,组织劳务输出264
三、选派出国研修生,培养新型农民266
第七节 以法治农,建立吉林特色的农业法制体系269
第八节 改革开放后吉林农业建设的巨大成就274
一、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化274
二、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276
第九节 省农业厅机关党的建设和队伍体系建设280
一省农业厅机关党的建设280
二、农业队伍体系建设288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的吉林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1992.1~2003.11)293
第一节 贯彻落实邓小平南巡谈话和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加快吉林农业改革开放步伐293
一、学习邓小平南巡谈话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293
二、开展科技效益年、丰产方活动和加速“两高一优”农业建设295
三、进一步深化农垦企业内部改革298
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省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再次调整300
第二节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农业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02
第三节 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304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304
二、农业现代化示范乡建设和农产品基地建设305
三、农业机械化水平跃上新台阶308
四、订单农业兴起和农业产业化的新发展310
五、农业信息网的建立和农业标准化的提高319
六、农科教结合深入开展科教兴农活动326
七、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依法加强农民负担的管理332
八、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培养一代新型农民336
第四节 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开展“三讲”教育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340
一、省农业厅机关与厅直属企事业单位“三讲”活动的开展340
二、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强机关廉政建设344
第五节 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组建吉林省农业委员会348
第六节 进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时期吉林农业取得的成就350
一、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350
二、农业科技取得历史性进步351
三、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352
四、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化不断加快353
五、农民收入不断增加353
结束语:进入二十一世纪吉林农业展望354
附录358
(一)吉林省农业大事记(1946.1~2003.11)358
(二)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党组织沿革及领导班子变化情况422
(三)中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党组织沿革及领导人名单427
(四)吉林省农业委员会行政组织沿革及领导班子变化情况430
(五)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厅)建立以来历届行政机构及领导人名单438
(六)吉林农业人物444
(七)主要参考文献470
后记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