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传统美德之今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传统美德之今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5059387.jpg)
- 吴鸿政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2799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品德教育-中国-通俗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传统美德之今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 论 薪火相传 德荫今世1
一、源远流长的文明结晶1
(一)文明结晶 行为规范1
(二)源远流长 兼容并蓄2
(三)“仁”是核心“爱”为根本3
二、博大精深的宝贵财富5
(一)“国之四维”礼义廉耻5
(二)“三达德”说 知仁勇也6
(三)孟子“四德”仁义礼智6
(四)“五伦十义”亚圣之说6
(五)“五常之道”道德纲领7
(六)朱熹“八德”儒家精髓7
三、影响深远的现实价值12
(一)修身为本 通达人生12
(二)管理家庭 共享天伦17
(三)治国以正 为政以德18
第一讲 以德立人 厚德载物21
一、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求21
(一)以德立人 人之根本22
(二)以德为先 为官之道23
(三)德惟善政 治国之要24
(四)天人合德 生态和谐25
二、提升素质的时代呼唤27
(一)凝聚人心 振奋精神27
(二)扬善抑恶 道德风尚28
(三)明辨荣辱 时代新风29
(四)礼仪之邦 良好形象30
三、润泽苍生的崇高品德31
(一)柔顺承天博厚载物31
(二)防微杜渐 积善修德32
(三)敬以直内 义以方外33
(四)含蓄内敛 谦虚谨慎34
四、学以致用的传承行为34
(一)古为今用 建设四德35
(二)中外结合 洋为中用36
(三)政府推动 率先垂范37
(四)全民参与 典型引导38
第二讲 仁者爱人 博施济众39
一、仁者爱人的道德核心39
(一)以仁存心 仁者爱人39
(二)爱人之心 始于亲亲41
(三)推己及人 泛爱大众42
(四)坚持原则 爱憎分明42
二、博施济众的仁爱之举43
(一)博施济众 天下大爱43
(二)高尚品格 人人可为46
(三)慈善精神 现实关怀49
第三讲 以教兴国 正风敦俗51
一、以教化人的兴国之路51
(一)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51
(二)教民化民 润物无声54
二、正风敦俗的求治之道56
(一)民风民俗 关乎盛衰57
(二)政教习俗 相顺而行59
三、移风易俗的长远之计61
(一)兴学崇教 立命继学61
(二)尊师重道 天人之意63
(三)身教为重 上行下效64
(四)养子必教 教以义方65
(五)学以至道 业精于勤66
第四讲 自强不息 志学践行68
一、积极进取的人格境界68
(一)革故鼎新 与时俱进68
(二)锲而不舍 勤奋不懈70
(三)遵道而行 不暴不弃71
(四)积善不止 终为圣人72
二、学行并重的科学态度73
(一)立志向学 学以致道73
(二)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74
(三)学思结合 思行并重75
(四)学以致用 躬行实践76
三、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77
(一)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77
(二)自立自强 奋发有为79
(三)知难而进 百折不挠81
第五讲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84
一、修齐治平的牢固根基84
(一)做人之本 成事之基84
(二)内圣外王 内外兼修85
二、宁静致远的心境修造87
(一)端正心性 清心向善87
(二)淡泊宁静 心静如水88
(三)宽心容物 平心定气90
三、勤俭节约的品格养成93
(一)俭为大德 奢为大耻93
(二)勤俭建国 艰苦奋斗95
(三)勤俭持家 适度消费96
第六讲 与人为善 以和为贵100
一、待人处世的传统美德100
(一)传统美德 与人为善100
(二)共同追求 引人向善102
二、与人为善的价值目标104
(一)价值目标 以和为贵104
(二)思想前提 和而不同106
(三)和谐精神 无所不在108
三、修善养德的致和之道112
(一)自尊尊人 宽人严己112
(二)恪守原则 行善有道113
(三)崇人之德 扬人之善115
(四)小善常为 积善成德116
第七讲 孝敬父母 百行之首118
一、百行之首的道德根本118
(一)孝为德本 百善之首119
(二)孝的含义 承上启下120
(三)孝顺父母 为人之根121
(四)孝顺父母 事业之基122
(五)孝顺父母 幸福之源122
二、昊天罔极的父母之恩123
(一)怀胎守护 孕育之恩123
(二)临产受苦生育之恩124
(三)含辛茹苦 养育之恩124
三、天经地义的孝亲行为125
(一)孝养父母 丰衣足食125
(二)孝养父母 娱亲顺心126
(三)孝养父母 扬名显亲128
(四)孝养父母 劝谏规过129
四、大孝治国的至德要道130
(一)治国理政 顺应天性130
(二)承传孝道 共建和谐131
第八讲 夫义妇德 兄友弟恭134
一、天清地宁的夫妻之道134
(一)婚礼意义 提起责任135
(二)夫妻相处 有道可循136
(三)丈夫有义 义正乾坤140
(四)妻子有德 德润家国142
二、天下大同的兄弟之情144
(一)同气连枝 关爱扶持145
(二)规劝过错同走正道146
(三)轻财重义 紫荆花开147
(四)兄友弟恭 天下大同148
第九讲 忠于职守 敬业乐业150
一、“忠”是业者的道德前提150
(一)“忠”德内涵 与时俱进150
(二)忠于职守 现代传承152
二、“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156
(一)兴业就业 民生之本156
(二)敬业勤业 责任要求157
(三)乐业勤业 趣味体现158
三、“忠、敬”缺失的百业之害159
(一)假象充斥 代价惨重159
(二)冷漠横行 丧尽天良160
(三)庸懒散贪 公信尽失160
(四)远离群众 与民争利161
四、践行“忠、敬”的育德之路162
(一)理想远大 信念坚定162
(二)敏而好学 服务社会163
(三)慎微严谨 兢兢业业164
(四)以吏为师 以身作则165
第十讲 言必忠信 行必笃敬166
一、源于天道的道德价值167
(一)源于天道 生存法则167
(二)“五常”之本“八德”之基168
(三)百行之源 处世之基170
二、忠信笃敬的行为规范171
(一)忠信笃敬 四字箴言171
(二)言行一致 行重于言171
(三)内诚外信 修身以诚173
(四)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175
三、诚学信德的经世致用175
(一)为人之道修“诚”养“信”176
(二)为事之要 笃实诚敬177
(三)经营家庭 谨遵信言179
(四)为官以诚 不可失信180
第十一讲 明礼守礼 容恭心敬182
一、外化于行的行为规范182
(一)人际交往 约之以礼183
(二)社会活动 律之以礼183
(三)治国安邦 齐之以礼184
二、内化于心的诚敬之心185
(一)诚敬之心 礼之根本185
(二)心存敬畏 言行有矩187
三、明礼守礼的实践机制189
(一)外化于行 规则至上189
(二)内化于心 诚敬辞让191
(三)表里相依 内外兼修194
第十二讲 见义勇为 见利思义198
一、义以为上的道德规范198
(一)道德德行 社会共识198
(二)道德义务 行为自觉199
(三)道德精神 人格追求201
二、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202
(一)始于善小 日常做起202
(二)舍己救人 英雄壮举204
(三)培育风尚 人人有责206
三、见利思义的崇高境界207
(一)利以养体 义以养心208
(二)义以生利 以义制利210
(三)明辨义利 尚义好礼212
四、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213
(一)成仁取义 利国利民214
(二)浩然之气 集义而成215
第十三讲 廉洁奉公 清正严明218
一、清正廉洁的为官美德218
(一)廉之品质 正直清白218
(二)廉洁自律 洁身自好220
(三)廉洁从政 克己奉公221
(四)秉公执法 尽忠国家223
二、反贪拒贿的为官准则225
(一)非我所有 一毫不取225
(二)清廉守正 以得人心226
(三)艰苦奋斗 戒奢尚俭227
三、廉洁奉公的为官正道229
(一)修养官德 守住底线229
(二)明晰是非 珍惜幸福230
(三)慎待权力 干净做事232
第十四讲 行己有耻 趋荣避辱234
一、为人处世的价值准则234
(一)明荣知耻 成人之本234
(二)行己有耻 义之端也236
(三)知耻后勇 善莫大焉237
(四)婴以廉耻 人矜节行240
二、古今一贯的荣辱之道240
(一)仁义礼伦 古之荣辱241
(二)八荣八耻 当世必崇242
三、必须正视的荣辱扭曲247
(一)是非混淆 荣辱颠倒247
(二)坐而论道 知行脱节247
(三)放弃自律追随无耻248
(四)麻木不仁 随波逐流248
四、尚荣知耻的修身之道249
(一)价值正位 目标引领249
(二)知行合一 重在实践249
(三)防微杜渐 形成习惯250
(四)学以贯道 勇于改过250
参考文献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