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13国家司法考试历届真题分类解读 3 理论法学 行政法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13国家司法考试历届真题分类解读 3 理论法学 行政法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0428144.jpg)
- 北京万国学校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4096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法律工作者-资格考试-中国-题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13国家司法考试历届真题分类解读 3 理论法学 行政法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理论法学1
第一部分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
一、基本理论1
(一)基本特征1
(二)本质属性2
(三)理论渊源3
(四)地位和作用4
二、基本内涵5
(一)依法治国理念5
(二)执法为民理念8
(三)公平正义理念9
(四)服务大局与党的领导理念11
第二部分 法理学12
第一章 法的本体12
一、法的本质与特征12
二、法的作用14
三、法的价值16
(一)法价值原理16
(二)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18
(三)价值冲突19
四、法律规范20
(一)法律规则20
(二)法律原则23
(三)法律语言24
五、法的渊源25
(一)法的正式渊源25
(二)法的非正式渊源27
六、法律体系29
七、法的效力30
(一)法的对人效力30
(二)法的溯及力30
八、法律关系31
(一)法律关系一般理论31
(二)法律关系主体34
(三)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35
(四)法律关系客体36
九、法律责任36
第二章 法的运行39
十、立法39
十一、法的执行41
十二、司法活动41
(一)司法的概述41
(二)司法的原则42
(三)法律证成43
十三、法律解释46
(一)法律解释一般理论46
(二)法律解释方法47
(三)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51
十四、法律推理54
(一)法律推理原理54
(二)法律推理方法56
十五、法的演进59
(一)法系59
(二)法的继承与法的移植61
第三章 法与社会62
十六、法与社会的一般理论62
十七、法与道德、宗教66
(一)法与道德66
(二)法与宗教68
十八、法治与人权68
(一)法治68
(二)人权69
十九、法律格言71
第三部分 中外法制史72
第一章 中国法制史72
一、先秦法制72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法制74
三、唐宋法制77
(一)唐宋立法77
(二)唐刑法78
(三)唐宋民法79
(四)唐宋司法80
四、明清法制81
五、清末法制84
(一)立法84
(二)司法86
第二章 外国法制史87
六、罗马法87
(一)罗马法的渊源87
(二)罗马法的内容89
(三)罗马法的复兴89
七、英美法90
(一)英国法的渊源90
(二)英国司法制度91
(三)美国法92
八、大陆法93
(一)德国法93
(二)法国法95
第四部分 宪法学97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97
一、宪法特征97
二、世界宪法发展历史97
三、中国宪法发展历史98
(一)中国宪法发展中的宪法性文件98
(二)现行宪法修正案100
四、宪法原则与宪法分类102
(一)宪法原则102
(二)宪法分类103
五、宪政与宪法作用104
六、宪法渊源与宪法典结构104
七、宪法效力105
第二章 国家基本制度107
八、基本经济制度与文化制度107
(一)经济制度107
(二)文化制度108
九、人大代表选举制度108
(一)选举机构108
(二)各级人大代表名额109
(三)选民登记与代表候选人提出110
(四)选举程序111
(五)对人大代表的罢免111
十、地方行政区域划分112
十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3
十二、特别行政区制度114
(一)特别行政区立法114
(二)特别行政区司法115
(三)特区基本法116
十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17
第三章 公民基本权利119
十四、公民基本权概述119
十五、政治权利和监督权119
十六、人身基本权121
十七、经济社会文化基本权122
第四章 国家机构123
十八、国家机构概述123
十九、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124
(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124
(二)全国人大会议制度126
(三)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126
(四)提案127
二十、国家主席、副主席128
二十一、地方各级权力机关129
(一)组织结构129
(二)会议制度131
(三)一般职权131
(四)监督职权132
二十二、各级人民政府134
(一)国务院134
(二)地方政府135
二十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136
第五章 宪法保障与立法137
二十四、宪法制定、实施及其保障137
(一)宪法制定137
(二)宪法修改137
(三)宪法实施138
(四)宪法监督138
二十五、国家立法权与法律139
(一)国家立法权139
(二)法律139
二十六、行政法规和规章140
(一)行政法规140
(二)规章141
二十七、地方权力机关立法142
二十八、法的冲突适用规则143
二十九、立法监督146
(一)监督处理权限146
(二)监督处理程序147
第二编 行政法149
第一部分 行政组织与公务员149
一、行政法原则与行政组织149
(一)行政法原则149
(二)国务院行政机构152
(三)地方行政机构153
(四)编制管理154
二、行政机关公务员155
(一)职务与录用155
(二)交流与回避156
(三)辞职与辞退157
(四)聘任制公务员157
(五)处分158
(六)申诉160
第二部分 行政行为161
一、具体行政行为效力161
二、行政许可163
(一)行政许可设定与具体规定163
(二)行政许可的审查、决定及决定期限164
(三)行政许可的听证165
(四)行政许可的延续167
(五)行政许可的撤销168
(六)行政许可的注销169
三、行政处罚170
(一)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170
(二)行政处罚的管辖与适用171
(三)行政处罚的决定与执行172
(四)治安管理处罚的决定173
(五)行政拘留的暂缓执行176
四、行政强制178
(一)行政强制措施178
(二)行政机关强制执行180
(三)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82
五、政府信息公开186
第三部分 行政复议191
(一)复议申请及撤回191
(二)复议管辖193
(三)行政复议中的附带审查195
(四)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196
(五)行政复议审理中的特殊规则197
(六)行政复议决定199
(七)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199
第四部分 行政诉讼201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201
(一)刑事司法行为不可诉201
(二)不影响权利义务的行为不可诉,但实际影响权利义务的行为可诉202
(三)行政调解不可诉,但行政裁决可诉206
(四)内部行为不可诉206
(五)行政诉讼审理对象206
二、行政诉讼管辖法院207
(一)级别管辖207
(二)地域管辖209
(三)提级管辖与指定管辖213
三、诉讼当事人214
(一)原告资格的确定214
(二)被告的确定218
(三)第三人220
四、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衔接关系221
(一)自然资源权属案件222
(二)税收案件227
五、起诉228
(一)起诉期限228
(二)受理不作为230
(三)受理后提出新的诉讼请求231
六、撤诉232
(一)对撤诉后作出的新行为可诉232
(二)被告改变原行为的处理233
(三)按撤诉处理234
七、行政诉讼与民诉、刑诉的关系234
八、行政诉讼证据236
(一)举证责任与举证期限236
(二)提出证据的要求238
(三)调取证据241
(四)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241
(五)证据的审核认定242
九、行政诉讼裁判244
(一)维持判决与驳回判决244
(二)撤销判决245
(三)情况判决247
(四)确认判决247
(五)行政诉讼二审裁判248
十、行政诉讼裁判的执行250
(一)先予执行250
(二)生效行政裁判的执行251
第五部分 国家赔偿252
一、行政赔偿252
(一)行政赔偿范围252
(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253
(三)行政赔偿程序254
二、司法赔偿256
(一)刑事赔偿范围256
(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范围258
(三)刑事赔偿义务机关258
(四)司法赔偿程序259
三、国家赔偿方式与计算标准261
(一)人身损害赔偿261
(二)财产损害赔偿261
(三)精神损害赔偿263
第三编 理论法学与行政法主观题解析265
一、2012年265
二、2011年267
三、2010年270
四、2009年272
五、2008年274
六、2007年278
七、2006年280
八、2005年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