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女性的精神历程 从冰心到张爱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韩立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8197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现代文学-文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女性的精神历程 从冰心到张爱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第一编 冰心时代——女性主义的理性启蒙37
第一章 皈依女神的心灵絮语——冰心诗歌解读37
一、女神·自然·童心——冰心诗的意象38
二、“万全的爱”——冰心诗的哲学内涵40
三、心灵的絮语——冰心诗的文体特征41
第二章 女性主义意识觉醒的呐喊——冰心小说解读45
一、哲学问题小说45
二、家庭问题小说48
三、妇女问题小说54
第三章 女性主义哲学阐释——冰心散文解读57
一、以生命哲学为基础的生命主体观念和母性宇宙观念58
二、以心灵情感体验为基础的女性情感观念和审美观念62
(一)母爱和爱母之情63
(二)同情和友情65
(三)皈依之情66
三、以女性主体意识为特征的人格观念和社会改造观念72
(一)贤妻良母型性格内涵阐释73
(二)贤妻良母型兼事业型性格内涵阐释74
(三)“精爽英豪”型性格阐释75
第四章 时代主题的交响(一).——冰心时代的庐隐84
一、性爱主义——庐隐女性主义的内涵84
(一)平等的性爱自由观84
(二)平等的新性道德观88
(三)平等的两性社会分工观95
二、感伤主义——庐隐作品中女性人物性格的情感倾向98
(一)时代情绪的影响99
(二)自我气质的注入99
第二编 丁玲时代——女性主义的艰难实践105
第五章 在黑暗中抗争与求索——女性主义实践的开端105
一、开端时期女性主义实践的特征105
(一)个性主义的奋斗与反抗105
(二)实践的艰难性与悲剧性106
二、开端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107
(一)“娜拉走后怎样?”——梦珂道路诠释107
(二)无爱的孤独——莎菲型性格诠释110
(三)在女性主义边缘世界里——阿毛和阿英悲剧命运解析118
第六章 从黑暗走向光明——女性主义实践的发展126
一、发展时期女性主义实践的特点126
(一)女性主义实践观念的转换126
(二)性爱观念的转变127
(三)女性人格美的升华127
二、发展时期女性主义文学创作128
(一)爱因信仰而升华——《韦护》对“爱”的阐释129
(二)知识女性的分化——美琳和玛丽性格的时代意义133
(三)光明就在前面——斗争中的革命女性和劳动妇女135
(四)一个女性主义者的伟大人生——《母亲》的构思及曼贞形象的意义141
第七章 在残酷斗争和艰难环境中铸炼成长——女性主义实践的深化160
一、深化时期女性主义实践的特点160
(一)对男性法权批判的深化160
(二)民族灾难深重和斗争环境极度艰难残酷162
二、深化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164
(一)在残酷斗争和艰难环境中铸炼成长——陆萍型性格解析165
(二)背负时代苦难前行的伟大母性——贞贞型性格解析170
(三)枯木逢春——土改运动中的翻身妇女175
第八章 女性主义理念在实践中深化与升华——丁玲散文解读185
一、历经苦难,忠心不改——革命知识女性人格实践反思186
(一)革命者的悟性187
(二)“韦护精神”189
(三)大地母亲190
二、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解放和铸炼人格——劳动妇女人格实践反思193
(一)在生存斗争实践中形成坚忍的生命力193
(二)在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斗争中获取民主权利和主体意识194
(三)在生产建设实践中铸炼人格195
三、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创造女性人格多元美——国际主义女性人格实践反思197
(一)不熄的信仰之火——国际主义革命女性人格阐释197
(二)龙的血脉,美国精神——旅美中华女性学人人格阐释201
(三)幸福的孤独者——贵妇人格质疑204
第九章 时代主题的交响(二)——丁玲时代的萧红208
一、挣扎在爱情生死场上——萧红女性主义实践之路208
(一)以出走反抗包办婚姻209
(二)为人格理想和爱情理想而艰难跋涉211
二、为男权社会下层妇女苦难和愚昧而呐喊——萧红创作的主题222
(一)男性法权社会是妇女苦难深重的“生死场”223
(二)原始宗教与封建迷信是乡村妇女悲剧的文化根源227
第三编 张爱玲时代——女性主义的痛苦反思238
第十章 金钱扭曲爱的灵魂——张爱玲作品的反思主题(一)238
一、恋爱心理的扭曲238
二、父女亲情的扭曲242
三、女性人格的扭曲250
第十一章 男性法权与金钱奴役下的女性苍凉人生——张爱玲作品的反思主题(二)262
一、挣扎和沉溺于半生姻缘的知识女性曼璐与曼桢姊妹262
二、在男性奴役罗网里跳来跳去的姘妇霓喜273
三、在非常磨难中为生存而煎熬的婢女小艾280
第十二章 物质主义支配下的女性感情世界——张爱玲作品的反思主题(三)287
一、物欲与情欲交织——梁太太及其侄女葛薇龙的感情世界287
二、从虚浮中的烦恼到恐怖后的怅惘——白流苏的感情世界292
三、节烈相济、情仇相依——王娇蕊和孟烟鹂的感情世界296
四、情场如战场——叶纬芳与叶湘容的感情世界305
第十三章 反思意识的深化——张爱玲散文解读315
一、从浪漫飞扬回到安稳平实的世俗人生——对女性人生的反思315
二、从圣洁的女神到世俗的地母——对女性理想人格的反思329
三、从道德批判到文化反思——女性主义反思意识的升华333
第十四章 时代主题的交响(三)——苏青与张爱玲之比较339
一、理想幻灭的悲哀——苏青自传体小说批判主题(一)340
二、物质与精神双重奴役的痛苦——苏青自传体小说批判主题(二)347
三、误入歧途后的绝望——苏青自传体小说批判主题(三)352
后记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