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忠源集 王錱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江忠源集 王錱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5033290.jpg)
- (清)江忠源,(清)王鑫撰 著
- 出版社: 长沙:岳麓书社
- ISBN:978755380087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060页
- 文件大小:252MB
- 文件页数:1111页
- 主题词:江忠源(1812~1854)-文集;王錱-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江忠源集 王錱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江忠源集3
卷首3
江忠烈公遗像赞3
序3
原序并跋十一首4
上谕五道12
谕赐祭文16
谕赐祭文16
国史本传17
清史稿列传22
湖南通志列传29
新宁县志列传31
新宁县乡土志列传36
文录37
致彭晓杭学博书37
答刘霞仙茂才蓉书39
与徐制军广缙书41
答周敬修制军天爵书44
答曾涤生侍郎师书47
祭城隍神文49
解散胁从示50
文录补遗52
条陈军务疏52
陈明庐州获胜并请调兵拨饷疏58
致郭筠仙太史嵩焘书61
致郭筠仙太史书61
致黄麓谿书62
致郭筠仙太史书63
致冯树堂书64
致郭筠仙太史书64
致郭筠仙太史书65
答冯树堂书65
致郭筠仙太史书66
文录再补遗68
奏报贼匪回窜彭泽督带兵勇驻守九江疏68
请饬滇黔湘省派兵助剿并请添募乡勇片69
陈明防守南昌兵力单薄请饬向荣迅拨精兵应援疏69
奏报贼匪下窜已派戴文澜带兵跟追探其趋向率兵会剿疏70
奏报田家镇失守道员徐丰玉张汝瀛同时阵亡自请严加议处疏71
奏报贼匪上窜连陷黄州汉阳拟即率兵驰至汉阳以图收复并相机堵剿疏73
奏陈预防贼匪北窜由德安绕至汉川进攻汉口以固省防疏74
奏陈由鄂酌带兵勇绕赴庐州新任疏75
陈明中途病重暂留六安州城医治并奏报贼陷舒城工部侍郎吕贤基殉难情形疏76
奏报十一月初八日在六安州接受巡抚关防初十日驰抵庐州布置防务并陈明兵饷单绌及员弁不敷调遣疏77
附奏贼匪于十二日径扑庐州城守兵单已咨调就近带兵官赴援并恳恩饬派邻近带兵大员星驰赴庐并筹拨饷银以济急需片78
奏陈连日贼匪分攻各门经城守官兵击退同时援军伊昌阿等临阵逃溃致令总兵玉山阵亡请旨明定功罪以昭劝惩疏79
陈明贼匪接续攻城复用地雷轰塌大西等门经官兵击退现重围未解已咨行舒兴阿张印塘李鸿章音德布等速即援庐疏81
陈明自初一日以来贼匪叠次攻城节经城守官兵击退并咨行督臣舒兴阿及湖北援军刘长佑等迅向庐城进剿疏83
奏陈援军四集恳恩饬派和春总统各军以一事权片84
奏报十一日贼匪猛攻小东门复用地雷轰倒水西门月城多丈当经官兵击退仍望督臣舒兴阿克日进剿迅解重围疏85
刘琢斋先生时珀夫妇六十寿序86
诗录88
溆浦漫兴88
访舒寿宇同年 百龄88
沅州舟中88
投何文舫师88
黔阳谒灵佑伯祠二首89
读纪烈诗征题后89
赠曾天谷茂才 宝光89
宿洪江,梦赠人一律,醒后仅记宴安、纨绔二句,因足成之90
晓行90
途中喜雨90
寄汤海秋农部 鹏90
登齐河城楼90
大清桥91
奉寄刘云樵丈人91
与嵇荫滋游北城91
野望次嵇十一韵91
再叠前韵91
平原怀古92
秋怀十首92
秋日怀邓小耘同年 瑶93
寄张楠皆同年 经赞93
与嵇荫滋晚眺大清桥93
夜思93
与嵇荫滋登城楼,见河水洋溢,循溪上溯,至暮方归94
初月94
仙查94
送罗伯仙明府之任井陉94
赠黄鹤汀95
赠彭暄坞 旭95
赠杨春阶同年 孝麟95
赠曾涤生庶子,用东坡除夜赠段屯田韵96
叠前韵寄冯树堂卓怀二首96
赠家晓帆太史 国霖97
喜雨97
次韵涤生庶子见酬98
前诗既成,李竹屋如昆、邹春笙溥霖及彭暄坞旭皆和之,复叠前韵呈涤生庶子并简三君子98
叠前韵为柳溪驱病99
哭邹柳溪四首99
寄郭筠仙嵩焘意城崑焘昆仲100
久旱已而甚雨,用东坡次孔毅父韵呈涤生庶子100
发都门二首寄别涤生庶子101
柳溪灵柩,车载难行,一日死两马,人言死者为厉,吾不信也,今一马又病矣,诗以禳之102
哭邓铁松师 鹤龄102
渡黄河103
东明阻雨103
汴梁赠邹墨林大令 之翰103
朱仙镇104
襄城道中104
路庄104
草屯104
凤庄105
次韵暄坞送别四首105
樊城别春生三首106
余秋间南旋,袁漱六太史芳瑛以诗见送,舟行多暇,次韵寄呈106
哭曾春田同年 如?107
次韵曾温甫国华赠别108
得郭意城书暨诗,次韵奉酬,兼寄喆兄筠仙109
癸丑章门病中感怀109
题彭暄坞章门围城感怀诗后109
黄陂道中与郭筠仙太史同年别110
诗录补遗111
夜泊洞庭,念与树堂相见不远,喜而有作111
前诗未尽所怀再成一首111
诗录再补遗112
和谷疃集旅舍题壁原韵112
附录上113
皇清诰授荣禄大夫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安徽巡抚兼提督军门霍隆武巴图鲁追赠总督照总督例赐恤予谥忠烈新宁江公行状113
江忠烈公神道碑铭曾国藩137
江忠烈公墓表 黄彭年141
国朝先正事略江忠烈公传146
中兴名臣传略江忠烈公传151
附录下162
江表忠略江忠烈公传 陈澹然162
江忠烈公小传 严正基仙舫169
江忠烈公别传 李元度次青171
江忠烈公传略 杨彝珍性农176
江忠烈公别传 庄仲方芝阶179
庐阳战守记181
庐州府江忠烈公殉难碑记188
新宁县江忠烈公祠记 郭嵩焘筠仙189
宝庆府江忠烈公祠记 邓瑶伯昭190
祭江忠烈公文 彭洋中晓杭192
祭江忠烈公文193
送江岷樵孝廉归新宁序 邓瑶伯昭194
江氏义塾记 郭嵩焘195
江氏试馆记 邓瑶伯昭196
诰授中宪大夫例晋通议大夫即选道追赠按察使衔汝舟江君行状197
王錱集205
叙205
王诗正识语207
卷首209
御制碑文209
谕祭文209
谕祭文210
国史本传210
年谱213
王壮武公年谱卷上213
王壮武公年谱卷下238
卷一269
禀牍一269
剿匪竹坑兴宁连次获胜并上弭乱四策恳准添募湘勇赴援江西禀269
恳委员点验新招勇夫听候留撤禀274
恳酌给撤遣各勇路费并准假归养病禀276
搜剿新港余匪并恳添调湘勇前赴湘阴进剿禀277
进剿羊楼司先败后胜及转岳被围溃散复请招集溃散力图杀贼雪愤禀280
截剿湘潭逸匪获胜禀282
恳请究办劫犯优恤阵亡绅勇并保奖以前桂东兴宁战功禀283
会剿嘉禾土匪情形禀285
由嘉禾驰抵蓝山相机剿办禀286
剿办蓝山宁溪司所土匪获胜禀287
遵札改道驰往江华防堵情形禀288
粤西莲花匪徒窜楚迎剿获胜禀289
移驻锦田以便策应岭东蓝山并陈各县边防吃紧情形禀291
移驻岭东防堵禀293
全州败匪窜入道州请周护游击就近回援以便湘营专力防剿岭东禀294
由岭东驰援永明禀295
卷二297
禀牍二297
改援道州俟围解再行驰赴永明剿办禀297
湘勇回援道州苦战解围并请奖恤以昭激劝禀299
道州解围后探贼图窜江华卷甲疾趋先据县城大获全胜禀302
湘勇出龙虎关剿办广西恭城属栗木地方踞匪大获全胜禀305
十月初六日后至十二月剿办宁远蓝山临武道州各股窜匪分防龙虎关锦田岭东等处复回援零宁并沥陈湘勇痛苦情形禀309
请俟宁远剿匪事竣再行开呈保举清折禀322
赍呈保举清折并陈明胞兄劳绩恳请移奖禀322
去岁十二月在宁远境内四战皆捷及搜捕大概情形禀325
探报富川贼匪将大举犯楚拟拔营驰剿禀327
复陈堂弟开化未便来省亦无湘勇分遣禀328
攻富川踞城贼急切难下请拨劲旅会剿禀328
卷三331
禀牍三331
连日攻剿富川接江永宁道各处警报退守白芒营相机剿办禀331
探悉贼踪折回江华相机援剿并拟雇瑶勇恳调南楚勇会剿禀333
永明剿贼大捷夺获富川县印信并各件请赍送广西省核收禀334
探悉余贼溃窜恭城拟驰回道州宁远驻防并恳给银犒军禀337
探悉贼踪窜近道州边界驰赴防剿禀338
由道州雷口关进扎蒋家岭相机进剿禀339
会剿灌阳因果勇失利城贼出窜恐扰道州立即驰回密堵情形禀340
绕道趋赴永郡会同周参将截剿情形禀342
合剿东安五里牌贼匪已获大胜禀344
二十三四五六等日会督兵勇围攻东安县城情形禀345
四月二十七日至五月初一日攻剿东安暂退井头墟各情形禀347
由井头墟进扎五里牌攻剿情形禀350
会剿东安逆匪开仗获胜禀352
连日会剿东安情形禀353
探东安贼股出窜连日会合各营逼城围攻获胜禀354
初十至十七日会攻东安情形禀356
连日会攻城贼并湘左勇驰援石期市禀358
卷四363
禀牍四363
七月初三日开仗获胜并初九攻城开仗情形禀363
七月十二日东安大获胜仗禀366
会剿续获胜仗并探悉全州窜来伙贼情形禀368
会剿连获胜仗收复东安县城并拔营跟追逸匪各情形禀369
遵札由永郡回衡援剿郴桂禀373
进剿耒阳公平墟股匪获胜禀374
永兴花园墟大获全胜进援郴桂情形禀375
力战克复桂阳州城禀377
击招旅股匪大胜由羊舞坪进规郴城禀380
在郴境连日获胜并踏毁瓦窑坪贼垒禀382
连日进剿获胜并进攻郴城外贼营禀384
二十二十一两日连获胜仗禀385
剿贼大胜阵亡知县魏承柷恳奏请从优议恤禀387
遵札兼统凤海焃健各营并请给饷禀389
请颁发功牌俾得随时填给鼓励军心禀389
连日鏖战获胜忽报周副将赵署参将苦战阵亡分勇驰援永明宁远禀390
卷五393
禀牍五393
覆陈郴城克复需时未便移军永州禀393
二十六日力战克复郴城禀394
穷追郴城窜匪叠次大捷禀395
遵札保举永明东安出力员弁禀396
连日追贼大胜郴桂宜临一律肃清禀399
陈郴桂一带善后情形并报拔营赴永明江华日期禀401
焃凤两营进剿永明获胜禀402
请将按兵不救主将之陈杨二弁发交审办禀402
连日进剿获胜收复永明县城禀403
永明余匪窜江华追剿大获胜仗禀406
连日剿贼获胜并裁汰海左凤焃永锐各营以节饷糈禀407
克复江华县城并连日追剿及布置一切情形禀409
覆陈剿办连属股匪吃紧请缓造册保奖禀413
请调李将一军由宜赴江永一带驻防禀414
陈自正月二十三日以后六十八日搜捕土匪进剿连阳各处股匪及凯旋道州裁汰各勇即驻衡郡暂难遵札赴酃防剿禀415
遵示回籍养疴恳清饷项以便交卸营务禀421
覆陈驻衡湘勇久劳均须养息未便遽赴宜章剿御禀422
遵谕力疾赴草市堵剿因贼远窜率所部回衡仍请暂归养病难遽统领朱南桂一军各情形禀424
卷六426
禀牍六426
遵陈郴桂江永广东连州阳山诸役在事尤为出力将士劳绩拟保清折禀426
条陈援江事宜禀430
遵札调湘勇援岳并因病未能即刻起程禀432
恳添给齐胜营夫价禀433
探闻宁乡土匪滋事当经调勇堵散禀434
肃清崇通蒲各邑并布置善后事宜禀435
崇通各邑肃清请遴员署理禀437
九月十七日后赴岳防堵办成各县团练并越境剿贼肃清崇蒲二通四县情形禀438
覆陈南省腹地空虚势难复转崇通禀444
遵札旋驻岳州并陈崇蒲二通地方情形禀446
覆陈遵札驻岳督办临巴崇通各县团练以资控制禀448
遵札调洪千总一军由通城赴澧州防堵禀449
察验朱游击病状另委千总接带禀450
请开释白芒营团绅禀451
奉调援江刻即起程禀451
军驻临江泰坪墟陈攻剿机宜禀452
进军临江密陈攻剿机宜禀453
报抵江省日期并陈攻剿大概情形禀453
遵札拟保全军文武员弁及团防出力绅民禀455
请附案奏恤临湘黎受齐子媳殉节并湘营阵亡最惨杨邦杰等禀455
遵示拟保崇通蒲通四县出力团绅缮呈清折禀456
请改委断结冤案开释团绅骆时凯等禀457
会围临城叠次攻剿情形禀459
卷七461
禀牍七461
邀击吉安水东大股援贼擒斩贼酋连破贼垒七座禀461
续报沙溪藤田大捷并请暂留督办团练规复乐安禀464
五星石续获大胜贼众悉窜抚建乐安见筹进剿情形禀467
韶源上固大捷击破宁都大股援寇禀469
覆陈击退援贼由乐安进规抚州禀471
追剿宁都钓峰大股贼匪大获全胜禀472
邀击窜宁都古夏股匪大捷禀475
宁郡东山坝击福建窜股续获大胜禀477
追剿广昌县属头陂贼屯大获全胜禀479
恳调胡训导一军来江并陈周副将攘诬各节禀481
收复乐安闻吉安围军失利力疾布置各情形禀484
呈伤亡弁勇清册请领恤养银两禀486
分剿公陂贼屯获胜并探悉各路情形禀487
由乐安赴援永丰复闻警驰回妥筹进剿机宜禀489
连日诱剿崇宜巨股大捷并收复南丰县城请保出力各员禀491
永丰驻防湘勇进剿罗湖铺泰坪山等处大捷并乐安靳令在公陂阵亡恳奏请从优旌恤禀494
卷八498
书札一498
示友人书498
与谢春池茂才499
与曾涤生侍郎499
与朱石翘太守503
复曾季洪茂才504
复曾涤生侍郎505
复曾涤生侍郎507
与曾涤生侍郎508
与曾涤生侍郎514
复曾涤生侍郎515
上罗罗山夫子516
与邹杏崖刺史517
与孙阆青经历518
与江岷樵先生519
与邑侯唐苹洲明府520
与罗云浦大令520
与左季高先生521
复朱石翘太守523
复道州冯春皋刺史524
复谢甲楼广文525
复道州冯春皋刺史526
复蓝山张即山大令527
卷九529
书札二529
复永州朱寅庵镇军529
与朱铁桥大令531
复左季高先生532
与朱寅庵镇军533
复周光廷参戎534
与陈俊臣主政535
与道州冯春皋刺史535
复刘荫渠太守536
复李相堂参戎536
与朱寅庵镇军537
与易芝生茂才538
与朱铁桥大令539
与衡永道李春醴观察540
复朱寅庵镇军541
与李相堂参戎541
复朱寅庵镇军542
复李相堂参戎543
复李相堂参戎543
复周光廷副戎544
复李相堂参戎545
与李春醴观察545
与李相堂参戎546
与李春醴观察547
复李赤城547
与李春醴观察548
复陈俊臣主政548
与李相堂参戎549
复郴州戚少云刺史550
与李春醴观察551
复李春醴观察552
与梅煦初刺史陈俊臣主政553
与李春醴观察554
与带焃凤健海勇委员555
复李相堂参戎555
复冯春皋刺史556
复朱寅庵镇军557
与李春醴观察557
与刘荫渠太守558
复陈俊臣主政559
复李春醴观察560
复宁远刘子英大令561
复李相堂参戎刘荫渠太守561
卷十563
书札三563
复李春醴观察563
复彭晓杭先生564
复道州冯春皋刺史565
与左季高先生565
与道州冯春皋刺史566
与左季高先生567
复左季高先生568
复李春醴观察568
复左季高先生569
与储桓桓569
与严禽南570
与周小春明经570
与李春醴观察571
与李春醴观察572
复东安赖古愚大令572
与刘隐霞文丽峰573
复左季高先生574
复李春醴观察574
复朱石翘太守575
复连州张漪珊刺史575
复连州张漪珊刺史576
复刘荫渠太守576
复海南船577
与郭屯蕤577
复李春醴观察578
与吴翔冈579
与李春醴观察579
复李春醴观察580
复戚少云大令581
复李春醴观察582
复郭秋胡广文583
复陈俊臣主政583
复左季高先生584
复江华郭宝田大令585
复宜章李懋斋大令586
复张漪珊刺史586
复冯春皋刺史587
与左季高先生587
复郭屯蕤588
与左季高先生588
与杨石泉茂才589
复李春醴观察590
复郭屯蕤590
复李春醴观察591
与李芸屏丈592
与郭屯蕤593
复李春醴观察594
致张凯章司马594
与文丽峰595
复李春醴观察595
与左季高先生596
复冯春皋刺史597
复刘荫渠太守597
与左季高先生598
与段润身丈598
卷十一600
书札四600
与万春湖600
与丁月台600
与张子琪601
与严子北601
与左季高先生601
复李春醴观察602
复齐千总福珍603
复左季高先生603
与郭屯蕤604
与左季高先生605
复张漪珊刺史607
复勒怡田副戎608
复张霁堂参军608
与冯春皋刺史609
复王惺原先生610
与李察庵太守610
与湘阴黄用侯大令612
与成静斋茂才612
复黎生警斋612
复郭秋湖广文613
与张千总声训萧千总荣芳614
与陈叙堂都戎615
与丁煦堂丈615
与李春醴观察615
与左季高先生616
复海南船617
与李迪庵都转617
与吴翔冈618
与江华郭宝田大令618
与王子佩先生619
与丁煦堂丈619
与蒋芗泉司马620
复萧濬川太守620
复刘荫渠观察621
复李相堂参戎621
与张补诗太守621
复勒怡田镇军622
与李迪庵都转622
与朱铁桥大令623
与左季高先生623
复左季高先生624
与孙小石司马625
与张凯章司马朱芳浦游戎洪宜斋守备626
复巴陵黄东治大令626
与吴翔冈626
复张凯章司马627
复蒲圻李南生大令628
与黎生警斋628
复张凯章司马629
复李迪庵都转629
复胡润芝中丞630
与岳州曹星槎太守巴陵黄东治大令631
与成静斋茂才632
与曾沅浦司马632
与易芝生茂才633
与胡达人广文633
复左季高先生634
与郭意诚孝廉634
复黎生警斋635
复张凯章司马635
复张凯章司马636
复李春醴观察636
卷十二637
书札五637
与巴陵黄东治大令637
与贺云舫孝廉638
复临湘周渭川大令638
复黎生警斋639
复张凯章司马639
复岳州曹星槎太守640
复巴陵黄东治大令640
复湘阴黄用侯大令641
与张凯章司马641
复文式喦方伯642
复胡润芝中丞642
复曾沅浦司马643
复李相堂参戎643
复赵玉班太守644
复岳州曹星槎太守645
复赖古愚大令645
与左季高先生646
复郭意诚孝廉647
复巴陵黄东治大令647
与刘兰舟秀才648
致贺云舫孝廉648
复岳州曹星槎太守648
与李迪庵都转649
复胡润芝中丞650
复郭宝田大令650
复咸宁黄师石大令651
复蒲圻李南生大令651
复贺云舫孝廉652
复临湘周渭川大令652
复岳州曹星槎太守653
复朱石翘观察653
复左季高先生654
复郭意诚孝廉654
复张凯章司马655
复左季高先生655
复蒲圻李南生大令656
复胡润芝中丞656
复武昌严渭春太守657
复蒲圻李南生大令657
复贺云舫孝廉658
复临湘周渭川大令658
复朱芳浦游戎659
与成静斋茂才659
复武昌严渭春太守659
复朱芳浦游戎660
与康斗山直刺660
复咸宁黄师石大令661
复李迪庵都转662
复胡润芝中丞662
复朱芳浦游戎663
复临湘周渭川大令663
复武昌严渭春太守664
复巴陵黄东治大令664
与胡润芝中丞664
致左季高先生665
致邢星槎太守666
致李迪庵廉访667
致曾涤生侍郎667
致邹叔明广文668
致左季高先生668
复邢星槎太守669
复李春醴观察670
致左季高先生670
复胡润芝中丞671
复义宁郭云友刺史672
复义宁州士绅672
卷十三674
书札六674
与朱芳浦游戎674
与邢星槎太守674
与左季高先生675
与崇阳诸兰谷大令675
复临湘周渭川大令676
复左季高先生676
与罗镇堃茂才677
与朱石翘太守677
与文式岩方伯678
与朱石翘太守679
复李迪庵廉访679
复崇阳诸兰谷大令680
复崇阳诸兰谷大令680
与桂庾楼观察681
复崇阳诸兰谷大令681
复左季高先生682
与吴翔冈682
复义宁郭云友刺史683
复胡润芝中丞683
复崇阳诸兰谷大令684
复澧州邹杏崖刺史685
复李迪庵廉访685
复庄渭生观察686
复临湘周渭川大令687
复崇阳诸兰谷大令687
复左季高先生688
与胡润芝中丞689
与刘荫渠廉访689
复崇阳诸兰谷大令690
与东安赖古愚大令690
与叶介堂孝廉691
与李春醴观察691
复左季高先生692
复胡润芝中丞692
致崇阳诸兰谷大令通城学沈蓝生广文693
复黄东治大令694
复刘荫渠廉访694
致黄超南守戎萧华林千总694
与刘峙衡太守695
与左季高先生695
复萧濬川观察697
与杨宝峰都戎697
复黄南坡赵玉班太守698
与连州张漪珊刺史698
与朱冈张霁堂参军699
复通城夏云舫大令699
与宜章李懋斋大令700
与吴羽臣701
与罗云浦茂才701
与罗镇堃茂才701
复黄生云岑702
复杨石泉茂才702
复刘霞仙先生702
与左季高先生703
复萧濬川观察703
复文辅卿大令704
与易芝生茂才704
与刘峙衡太守705
与李希庵太守705
复萧濬川观察706
复夏憩亭方伯706
复蒋芗泉太守707
与黄超南游戎708
复左季高先生708
复曾沅浦司马709
卷十四710
书札七710
复刘峙衡太守710
复左季高先生710
与刘养素观察711
与崇阳诸兰谷大令712
复通城夏云舫大令712
复通城沈蓝生广文713
与胡润芝中丞713
复恽濬生廉访714
与彭雪琴观察714
与杨厚庵军门715
与吴竹庄观察715
复刘峙衡太守716
复夏憩亭方伯717
与李迪庵方伯717
与李希庵观察718
与吴翔冈718
与黎生警斋719
复曹孟芳茂才719
与巴陵黄东治大令720
复郑镇磐参戎720
复刘荫渠廉访721
与李希庵观察721
与刘养素观察722
与刘荫渠廉访722
复文辅卿大令723
与李希庵观察723
致刘峙衡太守724
与黄超南游戎萧华林千戎725
与吴翔冈725
复文辅卿大令726
与刘荫渠廉访727
复刘荫渠廉访727
与崇阳诸兰谷大令727
复全州苏虞阶刺史728
与蒋芗泉太守729
与刘养素观察730
复吉安各营将730
与康友之大令731
与李希庵观察731
复通山孔大令732
复吉水杨月樵大令732
与刘荫渠廉访733
与胡达人广文733
复李笠山游戎734
复文辅卿大令735
复崇阳诸兰谷大令735
复刘荫渠廉访736
复刘荫渠廉访736
复刘峙衡太守737
与左季高先生737
与李黼堂观察739
复江华郭宝田大令739
复文辅卿大令739
复刘荫渠廉访740
与李笠山游戎740
与永丰章子清大令741
与刘荫渠廉访741
与吉水杨月樵庐陵黎友林大令742
与胡达人广文743
复左季高先生744
复朱石翘观察745
复黄南坡太守745
卷十五747
书札八747
与李希庵观察747
复彭雪琴观察748
复左季高先生749
与胡润芝中丞749
复李希庵观察750
复文辅卿大令750
与吉水杨月樵大令751
复勒怡田镇军751
复连州张漪珊刺史752
复朱冈张霁堂参军753
复萧濬川观察753
复赵玉班太守754
复吉安各营将754
与胡达人广文755
复崇阳诸兰谷大令756
复文辅卿大令757
复吉安各营将757
复刘荫渠廉访758
与左季高先生758
与李迪庵方伯希庵观察761
复李迪庵方伯762
复文辅卿大令763
复耆九峰中丞764
复刘养素观察766
复朱芳浦游戎767
复左季高先生767
复刘子云广文769
复耆九峰中丞769
复刘荫渠廉访770
复左季高先生771
复赵玉班太守773
复李乙生大令773
复黄南坡太守774
复左季高先生774
与李乙生大令775
复刘岘庄刺史775
复文辅卿大令776
复黄南坡太守776
与朱晋升都戎777
与胡达人广文777
复宜春徐南轩大令778
与乐安靳镇铭大令778
与广昌张腾霄都戎779
复赵玉班太守779
复刘荫渠廉访780
复峡江杨希之大令780
与胡达人广文781
与李乙生大令781
卷十六783
书札九783
复峡江杨希之大令783
复黄南坡太守783
复峡江杨希之大令784
与广昌张都司南丰孙大令784
复康友之大令785
复杨月樵大令786
与王惺原先生786
与刘岘庄刺史787
复永丰章子清大令787
复崇阳诸兰谷大令788
复泰和县士绅788
与李春醴观察789
与朱石翘观察790
致道州冯春皋刺史790
致永丰章子清大令792
与刘荫渠廉访刘养素观察793
与黎生警斋793
与吴翔冈794
与刘立庵丈795
与翁芸窗茂才796
致罗镇堃茂才797
致周健堂先生798
致朱铁桥大令799
致杨石泉茂才799
与黄生云岑800
复文辅卿大令800
复张凯章司马800
与南丰孙大令801
与张凯章司马802
复广昌张都戎803
复乐安靳镇铭大令803
复李乙生大令804
致永丰章大令吉水林大令804
复乐安靳镇铭大令805
复峡江杨希之大令805
复永丰章大令吉水林大令806
复乐安靳镇铭大令806
复刘荫渠廉访807
与萧濬川观察807
复刘养素观察808
复戚少云太守809
复文辅卿大令809
复峡江杨希之大令810
复巴陵黄东治大令810
与乐安靳镇铭大令811
复胡达人广文812
复乐安靳镇铭大令812
复张凯章司马813
复李乙生大令813
复江华郭宝田大令814
复刘荫渠廉访814
与广昌张都戎815
复朱晋升都戎815
复广昌张都戎816
复永丰章司马吴都戎816
与刘瞻岩殿撰817
复黄少铁大令817
复永丰章子清大令817
卷十七819
家书一819
咸丰三年正月二十九日819
三年二月初一日819
三年二月初六日820
三年二月初八日820
三年二月十一日821
三年二月十四日821
三年二月二十四日822
三年三月二十五日822
三年五月初八日823
三年六月初二日823
三年六月二十八日824
三年七月初四日825
三年七月十三日825
三年八月初五日826
三年八月十四日827
三年十月二十日828
三年十一月初六日828
咸丰四年正月 日829
四年六月十八日829
四年闰七月初六日830
四年闰七月二十四日830
四年八月二十三日831
四年八月二十九日832
四年九月初六日834
四年九月初十日834
四年九月十三日836
四年九月二十五日836
四年九月二十七日837
四年十月初六日838
四年十月十三日839
四年十月十八日843
四年十二月初五日847
四年十二月十一日848
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849
卷十八850
家书二850
咸丰五年二月初二日850
五年二月初十日851
五年二月二十五日851
五年三月初六日852
五年三月二十日853
五年四月二十二日854
五年五月十二日854
五年八月十三日855
五年八月十四日855
五年八月十八日856
五年九月十三日856
五年九月二十二日857
五年十月十一日858
五年十月十七日858
五年十一月初十日859
五年十一月二十日860
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860
五年十一月三十日861
五年十二月十七日862
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862
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863
六年正月初五日864
六年二月初八日864
六年二月十二日865
六年二月二十三日865
六年三月初二日865
六年七月 日866
六年八月初六日867
六年八月二十三日868
六年九月二十四日868
六年十月二十三日869
六年十月二十四日870
六年十一月十四日871
七年正月初十日871
七年正月二十日872
七年正月二十九日872
七年二月二十七日872
七年三月二十八日873
七年四月二十九日874
七年五月初十日875
七年五月三十日875
七年六月十七日876
七年六月二十日877
七年六月二十五日877
七年六月三十日878
七年七月十二日879
七年七月十三日880
七年七月十三日881
卷十九883
日记一883
咸丰丙辰日记883
卷二十915
日记二915
咸丰丙辰日记915
卷二十一940
日记三940
咸丰丁巳日记940
卷二十二984
日记四984
咸丰丁巳日记984
卷二十三1011
练勇刍言1011
营制一1011
每队之制1011
每哨之制1012
每营之制1012
长夫之制1012
随营之制1013
帐棚之制1013
响器之制1013
旗帜之制1013
号衣之制1013
腰牌之制1014
名册之制1014
结状之制1014
职司二1014
营官之职1014
帮办之职1015
正哨长之职1015
副哨长之职1015
什长之职1016
左伍长之职1016
右伍长之职1016
侍勇之职1016
壮勇之职1017
游勇之职1017
护勇之职1017
散勇之职1017
探勇之职1017
火勇之职1017
长夫之职1017
诸色随营人等之职1018
号令三1018
响器1018
旗帜1019
暗号1020
赏罚四1020
重献计1020
重侦探1020
刖战功1021
厚恤养1021
贵亲爱1021
明功罪1022
辨尊卑1022
禁骚扰1022
绝谣言1023
戒漏泄1023
止喧哗1023
严出入1023
明分数1024
定晨昏1024
申夜禁1024
勤操习1024
重军器1025
慎战斗1025
戒贪财1025
戒恃胜1026
练法五1026
练目之法1026
练耳之法1026
练口之法1027
练手之法1027
练足之法1027
练身之法1027
练心之法1027
练胆之法1028
练谋之法1030
练识之法1030
练气之法1031
练精神之法1031
练勇刍言自序1032
卷二十四1033
杂著1033
与心牧季弟论文书1033
四愿居士小引1038
答或问1039
书塾学约1039
洙津区乡约1041
团练说1044
代邑侯救荒示谕1049
约本邑同志击贼榜文1051
兴宁劝办团练示1053
郴州劝办团练堵剿示1054
劝办江永团练谕帖1055
劝办崇蒲各属团练示1055
崇阳设局办团谕札1057
江西劝办团练示1058
祭殉难羊楼司岳州城诸公文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