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阎占定;陈静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3109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研究-民族学院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
一 历史与现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3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革命3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6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9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1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11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性13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社会发展14
三 民族高校的历史使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民族教育的结合16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阵地16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
(三)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民族教育的现实结合22
第二章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和必要性25
一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25
(一)高校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源头26
(二)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阶段28
二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30
(一)民族高校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对象31
(二)教职工是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对象35
三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37
(一)民族高校发展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7
(二)民族高校大学生的特殊性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40
(三)民族高校特殊的文化环境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43
(四)民族高校神圣的政治使命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46
第三章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分析50
一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50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51
(二)形成了一定规模和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研究队伍52
(三)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平台54
(四)提高了民族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接受度56
二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58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58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改革开放实践的结合60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当今世界发展的结合63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的组织型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65
(五)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中内容与形式的结合67
三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70
(一)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认识亟待提高70
(二)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主渠道亟待优化72
(三)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队伍建设亟待加强77
(四)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方式亟待创新78
(五)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制度机制亟待完善79
第四章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体系构建81
一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取向81
(一)从师生个人的角度分析82
(二)从民族高校的角度分析83
二 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体系构建原则85
(一)整体性原则85
(二)差异化原则86
(三)时代性原则88
三 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体系89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思想的宣传教育9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96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102
(四)形势与政策的宣传教育105
第五章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109
一 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的必要性109
(一)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是民族高校办学宗旨的要求110
(二)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是现实的需要111
(三)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需要113
(四)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114
二 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现状分析115
(一)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构成116
(二)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规模分析119
(三)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结构分析121
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的对策和措施122
(一)加强组织领导,理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机制123
(二)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的选拔、培训制度123
(三)着力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的综合素质126
(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130
(五)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的建设133
(六)培植大学生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骨干力量136
第六章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平台建设141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学平台建设141
(一)课堂教学平台建设142
(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146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平台建设148
(一)依托校园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平台建设148
(二)依托高校图书资源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平台建设152
三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平台建设155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队伍建设155
(二)完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主体平台建设158
四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平台建设160
(一)通过理论研究建设来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60
(二)突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研究162
第七章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方式166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方式的内涵和意义167
(一)实践方式的内涵167
(二)实践方式的意义169
二 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方式的类型170
(一)课堂教学方式170
(二)第二课堂活动方式172
(三)实践教学方式175
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方式的创新优化179
(一)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179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方式的创新优化183
(三)积极拓展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途径、新方式188
第八章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机制建设195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机制195
(一)组织机制的涵义196
(二)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组织机制的作用196
(三)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组织机制的构建197
二 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行机制199
(一)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规划机制200
(二)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协调机制201
(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激励机制202
三 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机制203
(一)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保障机制204
(二)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保障机制204
(三)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物质保障机制205
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评价机制206
(一)评价的涵义和功能206
(二)评价的目的209
(三)评价的指标体系212
(四)评价的实施方法213
第九章 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型模式分析218
一 读书研讨模式218
(一)读书研讨模式的内容、运行218
(二)实例分析219
二 宣传讲座模式224
(一)宣传讲座模式的内容、运行224
(二)实例分析225
三 校园文化传播模式229
(一)校园文化传播模式内容、运行230
(二)实例分析231
四 社会实践模式233
(一)社会实践模式内容、运行234
(二)实例分析235
参考文献244
后记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