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与交际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与交际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9/35032104.jpg)
- 陈新仁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38518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41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与交际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1.1 身份的定义1
1.2 身份建构的语用学视角2
1.3 各章内容简介4
第一部分 身份建构的语言表征与话语实现9
第二章 称呼语的身份标记功能9
2.1 引言9
2.2 理论背景10
2.2.1 身份表征10
2.2.2 作为元语用策略的称呼语10
2.3 称呼语的元语用特征11
2.3.1 个体身份12
2.3.2 人际身份14
2.3.3 群体身份15
2.4 结语16
第三章 说话人自指方式的身份建构:以《红楼梦》为例17
3.1 引言17
3.2 《红楼梦》人物说话人自指的实现方式19
3.3 自指方式的社会语用价值分析22
3.4 非指示性自指方式的语用修辞分析27
3.5 结论30
第四章 民事审判话语中人称指示语的变异与身份建构32
4.1 引言32
4.2 庭审中人称指示语的变异33
4.2.1 人称指示语变异的类型34
4.2.2 个体内部的人称指示语变异34
4.2.3 主体之间的人称指示语变异35
4.3 人称指示语变异:身份建构的重要途径37
4.3.1 权益身份的建构37
4.3.2 情感伦理身份的建构38
4.3.3 权势身份的建构40
4.3.4 机构身份的建构41
4.4 结语42
第五章 告辞场景中身份建构的会话分析44
5.1 引言44
5.2 文献综述45
5.3 研究设计47
5.3.1 身份分类47
5.3.2 分析方法47
5.4 身份策略:语料分析49
5.4.1 建构好客主人身份的策略49
5.4.2 配合建构好客主人身份的策略56
5.5 结语62
第六章 诈骗者虚假身份的话语建构64
6.1 引言64
6.2 谎言研究回顾64
6.3 分析框架66
6.4 语料收集与分析67
6.5 不同类型虚假身份的建构:案例分析68
6.5.1 受害者身份68
6.5.2 老同学身份69
6.5.3 电信工作人员身份70
6.5.4 司法局工作人员身份72
6.5.5 后门身份73
6.6 诈骗者虚假身份选择的负顺应75
6.6.1 对物理世界的负顺应76
6.6.2 对社交世界的负顺应76
6.6.3 对心理世界的负顺应76
6.7 结语77
第七章 广告劝说中身份建构的元话语资源79
7.1 引言79
7.2 元话语的界定及功能79
7.3 合作原则视角下的元话语分类模式80
7.4 广告商建构的两种身份82
7.4.1 个体层面:建构诚信的人品83
7.4.2 人际层面: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85
7.5 广告商的身份建构偏好87
7.6 结语88
第二部分 不同语境话语中的身份建构策略91
第八章 称赞应答中的身份选择及其表征91
8.1 引言91
8.2 理论概述92
8.3 数据收集93
8.4 称赞应答的身份表征及面子94
8.4.1 个体身份94
8.4.2 人际身份96
8.4.3 群体身份98
8.4.4 文化身份101
8.5 结语104
第九章 相亲类电视节目话语中的身份建构策略105
9.1 引言105
9.2 研究背景106
9.2.1 自我介绍与身份建构106
9.2.2 谦逊与礼貌106
9.3 研究设计108
9.3.1 研究问题108
9.3.2 语料收集109
9.3.3 分析框架109
9.4 研究结果和讨论109
9.4.1 自我形象提升的个人特质面子109
9.4.2 个人身份建构的修辞特征112
9.4.3 个人身份建构动机115
9.5 结语116
第十章 学术口语互动中专家建议者的身份建构策略118
10.1 引言118
10.2 文献回顾120
10.2.1 学术口语互动中的身份建构研究120
10.2.2 建议行为及建议行为中的交际者身份研究121
10.3 研究方法123
10.3.1 研究问题123
10.3.2 语料收集123
10.3.3 语料分析126
10.4 专家建议者的身份类型及其建构策略128
10.4.1 专家身份及其建构策略128
10.4.2 教师身份及其建构策略137
10.4.3 建议接受者身份及其建构策略140
10.4.4 研究者身份及其建构策略142
10.4.5 外行身份及其建构策略144
10.5 专家建议者身份建构的动态性146
10.6 专家建议者建构不同身份的语用动因149
10.7 结语152
第十一章 学术论文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与作者身份建构154
11.1 引言154
11.2 文献回顾155
11.2.1 学术论文的互动性研究155
11.2.2 学术论文中作者身份的建构研究155
11.3 理论框架156
11.4 研究方法159
11.4.1 研究问题159
11.4.2 研究语料159
11.4.3 数据收集与分析160
11.5 结果与讨论161
11.5.1 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161
11.5.2 第一人称代词建构的身份情况162
11.5.3 建构不同作者身份时的人称代词使用情况163
11.6 结语167
第十二章 汉语新闻标题中的身份诉诸策略168
12.1 引言168
12.2 研究背景169
12.3 新闻标题中的身份表达170
12.4 研究方法170
12.4.1 研究问题171
12.4.2 语料来源171
12.4.3 数据分析171
12.5 结果与讨论172
12.5.1 新闻标题中的身份表达分布频率172
12.5.2 新闻标题中的身份类型173
12.5.3 新闻标题中的身份表达的态度类型174
12.5.4 新闻标题中身份表达的社会心理语用分析175
12.6 结语178
第十三章 女性广告中的身份预设策略179
13.1 引言179
13.2 调查设计180
13.3 女性广告中的预设类型180
13.3.1 女性广告中的身份预设180
13.3.2 女性广告中的需求预设181
13.3.3 女性广告中不同类型预设的分布及分析183
13.4 结语184
第十四章 商业会话中咨询顾问的语用身份建构186
14.1 引言186
14.2 研究设计187
14.2.1 研究问题187
14.2.2 语料收集187
14.3 咨询顾问不同语用身份的建构188
14.3.1 咨询顾问专家身份的建构188
14.3.2 咨询顾问同伴身份的建构198
14.3.3 咨询顾问销售代表身份的建构201
14.4 咨询顾问语用身份建构在会话中的分布情况203
14.4.1 医药电话咨询会话的整体结构203
14.4.2 咨询顾问语用身份的分布及转换动因205
14.5 咨询顾问语用身份选择的语境制约207
14.5.1 专家身份建构对权势关系的顺应207
14.5.2 同伴身份建构对亲疏关系的顺应209
14.5.3 销售代表身份建构对角色关系的顺应209
14.6 结语211
第十五章 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中的身份建构213
15.1 引言213
15.2 文化层面的语用分析213
15.3 词汇层面的语用分析215
15.4 句法层面的语用分析217
15.5 结语219
参考文献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