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背诵英语课文 现代中国高等院校中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丁言仁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31179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07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英语-学习方法-高等学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背诵英语课文 现代中国高等院校中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问题:背诵课文的合理性1
1.2历史回顾:中国传统教育3
1.2.1中国古代的范文背诵4
1.2.2强调记忆的缘由5
1.2.3其他国家的背诵实践6
1.2.4关于儒家思想的现代评述8
1.3现状9
1.3.1课本要求的背诵10
1.3.1.1汉语课本11
1.3.1.2英语课本13
1.3.2教师观念15
1.3.3学生意见17
1.3.4国外学者看法20
1.3.5重新评价的必要性23
1.4研究目的24
第二章 有关语块的研究27
2.1导言27
2.2语块的定义28
2.2.1从学习者角度来看的意义单位28
2.2.2变异性等级29
2.2.3分类尝试30
2.3理论问题33
2.3.1语块的作用33
2.3.1.1语言的记忆基础34
2.3.1.2语料库语言学的支持38
2.3.1.3二语习得中的语块39
2.3.1.4二语习得教学理论中的语块41
2.3.2“注意力”的作用42
2.3.2.1“注意力”假设43
2.3.2.2实证数据44
2.3.2.3对二语习得的启示45
2.4实证研究:语言发展中语块的功能45
2.4.1定量研究46
2.4.2定性研究50
2.4.2.1个案研究50
2.4.2.2以交互为基础的研究52
2.5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55
2.6研究问题58
第三章 研究方法61
3.1导言61
3.2研究背景61
3.3调查对象62
3.3.1背景与水平63
3.3.2对研究的了解64
3.3.3被试人数65
3.4研究方法65
3.4.1实验一66
3.4.1.1实验材料66
3.4.1.1.1阅读讲义67
3.4.1.1.2试卷67
3.4.1.2步骤71
3.4.1.3分析74
3.4.1.3.1第一部分74
3.4.1.3.1.1测试正确性74
3.4.1.3.1.2错误辨别75
3.4.1.3.1.3评分与测量相关性75
3.4.1.3.2第二部分77
3.4.2实验二79
3.4.2.1步骤79
3.4.2.2分析81
3.4.3实验三83
3.4.3.1步骤83
3.4.3.2分析85
3.4.4实验四87
3.4.4.1学习者的理解程度87
3.4.4.2步骤88
3.4.4.3分析88
3.5本研究的局限性90
第四章 阅读中对语块的注意程度93
4.1导言93
4.2第一部分的结果与存在问题93
4.3注意力水平的测试95
4.4学生报告98
4.4.1学生掌握的语块99
4.4.2学生未掌握的语块99
4.4.2.1内容重要的语块100
4.4.2.2位置关键的语块101
4.4.2.3值得学习的语块103
4.5语言水平较低的学习者108
4.6小结111
第五章 写作中的语块运用115
5.1导言115
5.2实验二:作文中的语块115
5.2.1借用语块的记忆时效115
5.2.2借用语块的来源118
5.2.2.1阅读文章118
5.2.2.2可能的渠道119
5.2.2.3注意事项120
5.2.3作者差异122
5.2.3.1两个案例122
5.2.3.2动机因素124
5.2.4“新”、“旧”语块的差异126
5.2.4.1首次与二次借用的语块127
5.2.4.2多次借用的语块128
5.2.4.3观察131
5.3实验三:写作过程中的语块133
5.3.1写作流利性133
5.3.2学生回想135
5.3.2.1放慢135
5.3.2.2加速140
5.3.2.3观察143
5.4小结144
第六章 学生的观念与策略147
6.1导言147
6.2背诵课文148
6.2.1总体评价:“苦口良药”148
6.2.2背诵课文的益处151
6.2.3注意事项154
6.3学生想学的语块157
6.3.1感兴趣的语块158
6.3.2有意义的语块159
6.3.3教学中被强调的语块160
6.3.4观察161
6.4学习语块的策略161
6.4.1学习困难161
6.4.2运用策略163
6.4.3词汇记忆问题165
6.5写作策略之一:运用语块167
6.5.1写作中主要难点168
6.5.2解决“sillymistakes”的方法170
6.6小结172
第七章 结论175
7.1主要发现175
7.1.1阅读中对语块的注意176
7.1.2写作中的语块运用177
7.1.3把握善于学习的理念178
7.2对未来研究的建议179
7.3启示182
7.3.1对理解语言的启示182
7.3.2对理解语言学习的启示184
7.3.3对理解语言与篇章建构的启示186
7.3.4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189
7.3.5结束语192
参考文献194
附录一:实验一的具体操作步骤200
附录二:实验一中第一部分的原始数据(N=38)201
附录三:实验一中第一部分完形填空成绩与单词错误率的相关性(N=38)实验一中第一部分完形填空成绩与T-单位正确率的相关性(N=38)202
附录四:实验一中第二部分完形填空的原始成绩(N=14)203
附录五:学生在实验二中对关于中国“灰姑娘”的作文中辨认的语块204
附录六:实验三中第二部分收集的学生作文样本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