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5015487.jpg)
- 石骏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1658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职业技术教育-教育实习-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第一节 什么是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1
一、实习与顶岗实习1
(一)实习1
(二)顶岗实习2
(三)普通实习与顶岗实习的关系5
二、顶岗实习的特点6
(一)兼具教育性与职业性6
(二)国家政策导向的强制性7
(三)强调实践教学与工作过程相结合7
(四)贯穿实践阶段(至少半年)的始终7
(五)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综合能力训练8
(六)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8
(七)学习内容更有针对性8
(八)学生管理的复杂性9
(九)途径的多样化9
三、顶岗实习的类型9
(一)集中顶岗实习和分散顶岗实习10
(二)教学顶岗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11
第二节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意义12
一、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12
(一)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作用12
(二)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13
二、顶岗实习与职业教育发展15
(一)顶岗实习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15
(二)顶岗实习是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模式15
三、顶岗实习与学生的职业发展16
(一)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17
(二)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17
(三)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17
(四)开阔学生的视野18
(五)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18
第三节 若干国家职业技术院校的顶岗实习18
一、顶岗实习在德国18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18
(二)“双元制”背景下顶岗实习的发展轨迹20
(三)“双元制”实施过程中顶岗实习的特征22
二、顶岗实习在美国23
(一)美国合作教育发展的背景与模式23
(二)合作教育背景下顶岗实习发展的历史轨迹25
(三)合作教育实施过程中顶岗实习的特征27
三、顶岗实习在日本28
(一)日本产学合作的历史背景与模式28
(二)日本产学合作背景下职业技术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特征29
四、顶岗实习在澳大利亚30
(一)“TAFE”学院概述30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TAFE”学院顶岗实习的发展30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TAFE”学院顶岗实习的类型31
(四)校企合作背景下“TAFE”学院顶岗实习的特征31
第四节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在我国的沿革32
一、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在我国的提出32
二、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在我国的演变34
三、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在我国的趋势37
(一)政府主导化37
(二)内容合理化38
(三)形式多样化38
(四)管理规范化38
(五)管理网络化39
(六)管理人性化39
第二章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理论基础41
第一节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研究概述41
一、合作教育与职业院校顶岗实习41
(一)合作教育的形成与发展41
(二)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标准42
(三)合作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及模式解析44
(四)合作教育与顶岗实习48
二、工学结合与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48
(一)工学结合的内涵48
(二)工学结合的基本类型50
(三)实施工学结合的基本思路51
(四)工学结合理念下的顶岗实习54
第二节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理论基础58
一、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实践认识论基础58
二、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教育学基础59
(一)凯辛斯泰纳的劳作教育理论59
(二)黄炎培的“做学合一”教育思想60
(三)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教育思想60
三、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心理学基础61
(一)建构主义理论61
(二)多元智能理论62
第三节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相关主体62
一、职业技术院校62
二、企业64
三、政府66
四、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及其家长68
(一)职业技术院校学生68
(二)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家长71
第三章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准备73
第一节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课程开发73
一、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课程目标73
(一)课程目标的内容73
(二)目标构建的原则74
(三)顶岗实习目标构建示例75
二、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课程结构和内容76
(一)专业理论知识76
(二)职业素养76
(三)专业技能77
三、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校本教材编写79
(一)顶岗实习校本教材建设的必要性79
(二)顶岗实习校本教材的组成80
(三)顶岗实习校本教材的编写原则80
第二节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教学87
一、职业技术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前要达到的知识和技能标准87
(一)基本文化知识87
(二)专业基础知识87
(三)专业技能87
(四)职业资格证书的准备88
二、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教学的心理准备88
(一)挫折教育88
(二)人际关系教育88
(三)角色心理教育89
(四)从基层做起的期待教育89
(五)职业道德教育89
(六)保守商业机密教育89
(七)安全教育90
三、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教学的时间和空间90
四、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教学的形式90
第三节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制度安排91
一、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规章制度的意义91
(一)顶岗实习制度是学生完成顶岗实习的保障91
(二)顶岗实习制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指导92
(三)顶岗实习制度是学生成绩考核的依据之一92
二、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规章制度的内容93
(一)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和要求93
(二)确定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和活动方式93
(三)完善顶岗实习的体系94
(四)明晰各方的主要职责94
(五)规定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96
三、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协议的内容97
(一)顶岗实习企业、学校和学生享有的权益和应履行的义务97
(二)顶岗实习中的请假问题97
(三)顶岗实习中意外伤害的责任问题97
第四章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实施118
第一节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管理人员职责118
一、学院顶岗实习领导小组职责118
二、教务处的职责118
三、院系职责119
四、专业导师职责120
五、职业导师职责121
第二节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124
一、顶岗实习问题频出的原因简析124
(一)政府政策层面125
(二)学校层面125
(三)企业层面126
(四)家长层面126
(五)学生层面127
二、顶岗实习经常出现的问题类型127
(一)政府指导力度弱化128
(二)学校监督职责淡化128
(三)企业被动对待顶岗实习学生129
(四)学生离岗现象严重130
三、顶岗实习中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132
(一)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事故132
(二)顶岗实习中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132
(三)顶岗实习中安全事故的法律责任问题138
第三节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142
一、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学生进入岗位142
(一)规范顶岗实习行为142
(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142
二、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纪律与职责145
三、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工作管理151
(一)完善工作管理制度151
(二)以人为本,实施柔性过程管理152
(三)加强质量监控153
四、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生活管理158
(一)学校与实习单位沟通,对学生的生活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158
(二)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159
第五章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考核163
第一节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过程考核163
一、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考核的时间、形式、方法、内容163
(一)顶岗实习考核的时间163
(二)顶岗实习考核的方法与形式164
(三)顶岗实习考核的内容167
二、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日志的模板与写作168
(一)顶岗实习日志要符合顶岗实习的总体任务与目标168
(二)顶岗实习日志的写作意义168
(三)顶岗实习日志的记录要求169
(四)顶岗实习日志的记录内容170
(五)顶岗实习日志的记录方法170
(六)顶岗实习日志的记录模板170
三、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报告的模板与写作181
(一)实习报告的前期准备工作181
(二)实习报告的格式要求182
(三)实习报告的写作模板及范例183
第二节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结果考核196
一、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成绩的考核196
(一)顶岗实习成绩考核概述196
(二)顶岗实习成绩的考核办法196
二、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结果的认定201
三、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过程的反思与校正203
(一)职业素养有待提高203
(二)技术素养需要增强204
(三)管理素养应当提升204
附录207
附录一 教育部、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2007)207
附录二 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通知》(2009)209
附录三 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2012)212
参考文献216
索引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