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蛋白质组学研究 概念、技术及应用 原书第2版 典藏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蛋白质组学研究 概念、技术及应用 原书第2版 典藏版
  • (澳)M.R.威尔金斯,(瑞士)R.D.阿佩尔,(澳)K.L.威廉斯,(瑞士)D.F.霍赫斯特拉塞尔著;张丽华,梁振,张玉奎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7487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6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182页
  • 主题词:生命科学-研究;生物工程-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蛋白质组学研究 概念、技术及应用 原书第2版 典藏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蛋白质组学的10年1

1.1蛋白质组学导引1

1.1.1蛋白质组学的含义是什么?1

1.1.2事情是否会有所不同?2

1.2技术推动了蛋白质组学的发展3

1.2.1蛋白质分离3

1.2.2质谱分析4

1.2.3数据解析4

1.3蛋白质组学传达了什么信息?6

1.4什么尚不清楚?7

1.5本书内容和相关结论8

参考文献9

第2章 基于电泳的蛋白质组样品制备与预分级技术11

2.1引言11

2.2常规的样品制备12

2.3人为修饰13

2.3.1半胱氨酸的还原与烷基化13

2.3.2半胱氨酸的β-消除14

2.3.3赖氨酸的氨甲酰化15

2.4蛋白质组学的多元化研究方法16

2.5预分级技术18

2.5.1离心分级18

2.5.2色谱技术18

2.5.3电泳技术20

2.6用于样品预分级的其他方法22

2.6.1高丰度蛋白质的去除22

2.6.2均衡器颗粒23

2.7结论26

参考文献27

第3章 蛋白质组学中的蛋白质鉴定31

3.1引言31

3.2蛋白质鉴定中有用的属性31

3.2.1来源种类31

3.2.2蛋白质等电点32

3.2.3蛋白质分子质量32

3.2.4部分序列或序列标签32

3.2.5蛋白质氨基酸组成32

3.3蛋白质质谱鉴定技术34

3.3.1用于蛋白质鉴定的top-down和bottom-up策略34

3.3.2MS概述35

3.3.3基于肽质量指纹谱鉴定蛋白质38

3.3.4基于多级质谱的蛋白质鉴定42

3.4工具和网址列表49

3.5结语49

参考文献50

第4章 定量蛋白质组学52

4.1引言52

4.2非质谱定量分析方法53

4.3质谱相对定量方法55

4.3.1绝对定量还是相对定量?57

4.3.2利用化学标签引入稳定同位素57

4.3.3酶催化引入稳定同位素59

4.3.4通过生物学的代谢标记引入稳定同位素60

4.3.5不使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定量法60

4.3.6基于质谱的绝对定量法61

4.4分析已知的翻译后修饰61

4.4.1糖基化61

4.4.2磷酸化62

4.4.3泛素化64

4.5结语64

参考文献65

第5章 一个基因,多个蛋白质70

5.1引言70

5.2修饰总论:有哪些修饰?发生在哪里?72

5.3怎样发现翻译后修饰?73

5.3.1蛋白质异构体的分离73

5.3.2共翻译和翻译后修饰的检测74

5.3.3修饰分析的策略:top-down与bottom-up的比较75

5.3.4翻译时和翻译后修饰的MS分析75

5.4特定修饰的分析77

5.4.1乙酰化77

5.4.2磷酸化77

5.4.3泛素化和小泛素化78

5.4.4糖基化78

5.5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功能:比所见到的要多?79

5.6一些有趣的修饰故事81

5.6.1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故事81

5.6.2脱辅基脂蛋白E的故事81

5.6.3早衰症的故事83

5.6.4流感的故事83

5.7未来的方向84

参考文献84

第6章 蛋白质组成像技术89

6.1引言89

6.2 2-DE成像技术90

6.2.1凝胶成像分析的前期步骤91

6.2.2不同蛋白质组方法中的应用实例92

6.3液相色谱-质谱94

6.3.1液相色谱-质谱成像分析技术的前期步骤94

6.3.2不同蛋白质组学方法中的应用95

6.4分子扫描器97

6.5成像质谱101

6.5.1成像质谱技术101

6.5.2成像质谱应用102

6.6结语103

参考文献103

第7章 蛋白质组学的数据集成106

7.1引言106

7.2集成中信息的采集和交联108

7.2.1资源的选择和量化108

7.2.2生物学上的交联109

7.2.3蛋白质组学工作流程的集成单元111

7.2.4联合集成机制113

7.3信息融合集成115

7.3.1文本信息115

7.3.2本体116

7.3.3融合资源的可视化工具举例117

7.3.4从数据集成到系统生物学117

7.4结语118

参考文献119

第8章 蛋白质的相互作用123

8.1引言123

8.2人类疾病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的错误连接导致病变124

8.3探索蛋白质相互作用125

8.3.1表征生物体中所有编码序列127

8.3.2监测双向作用:酵母双杂交系统127

8.3.3亲和纯化和质谱方法分析蛋白质复合物129

8.3.4发光标记哺乳动物相互作用组定位方法130

8.3.5蛋白质生物芯片131

8.3.6数据质量131

8.4生物和生物医学应用132

8.4.1探索病理学和药理学相关的作用途径132

8.4.2从酵母相互作用全谱分析中得到的启示132

8.4.3一个新应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小分子抑制剂的发展134

8.5未来发展方向135

参考文献136

第9章 蛋白质组学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42

9.1引言142

9.2蛋白质组学在医学上的应用143

9.3基于体液的疾病诊断144

9.4血管疾病145

9.4.1简介145

9.4.2蛋白质组学在血管疾病和动脉硬化症中的应用145

9.4.3蛋白质组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146

9.4.4蛋白质组学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147

9.4.5结论148

9.5神经退行性疾病148

9.5.1脑蛋白质组148

9.5.2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蛋白质表达谱149

9.5.3脑脊液(CSF)蛋白质标记物150

9.6蛋白质组学与癌症151

9.6.1肿瘤蛋白质组学中生物标记物的筛选152

9.6.2肿瘤学中的蛋白质组表达谱153

9.6.3通过蛋白质组学确认组织学起源154

9.6.4结论154

9.7药理毒理学:以2型糖尿病为例155

9.7.1糖尿病概述155

9.7.2 2型糖尿病的病理学155

9.7.3 2型糖尿病的治疗156

9.7.4蛋白质组学筛选2型糖尿病治疗靶标156

9.8药物蛋白质组学的现状及将来方向157

9.8.1分析前的问题157

9.8.2分析过程中的问题158

9.8.3分析后的问题158

9.9目前和未来的方向159

参考文献159

第10章 蛋白质组学:下一步在哪里?163

10.1引言163

10.2组学与生物学的相关性164

10.3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164

10.3.1修饰表征165

10.3.2全组织分析165

10.4蛋白质组学的下一个阶段:诊断学和药学166

10.4.1诊断166

10.4.2药物167

10.5结语167

参考文献1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