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翻译与修辞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翻译与修辞新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35004138.jpg)
- 陈小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ISBN:978751352781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翻译-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翻译与修辞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本书缘起2
一、翻译为何需“修辞”2
二、本书“修辞”的工作定义5
第二节 翻译与修辞的跨学科研究现状10
一、国内外翻译与修辞的跨学科研究概述10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18
第一章 西方翻译研究概述22
第一节 语言学前时期22
一、古典译论23
二、近代译论25
三、近现代译论28
第二节 语言学时期及其超越30
一、语言学翻译理论31
二、解构主义翻译理论37
三、功能翻译理论40
四、文学翻译理论44
五、描写翻译理论47
六、文化一社会学翻译理论54
第三节 继承、发展与创新65
第四节 本章小结70
第二章 西方“新修辞”理论概述72
第一节 “新修辞”的历史源头72
一、修辞的发端72
二、中世纪一文艺复兴时期77
三、18世纪一近现代时期78
四、新亚里士多德主义时期80
第二节 新修辞——当代西方修辞学82
一、“新修辞”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84
二、新修辞的主要特征92
第三节 新修辞主要概念和关键词解读96
一、象征与象征力量96
二、受众中心98
三、说服与认同104
四、修辞情势108
五、戏剧五元模式112
六、事实与呈现114
第四节 本章小结119
第三章 “新修辞”与翻译研究的相关性120
第一节 翻译与修辞的契合点120
一、目的性121
二、交际性123
三、语言性124
四、受众性125
五、语境性127
六、现实性129
七、跨学科性130
第二节 “新修辞”对翻译的认识论意义132
第三节 “新修辞”对翻译的实践指导意义136
第四节 本章小结139
第四章 在“新修辞”框架内对翻译的理论再认识140
第一节 对翻译定义的再思考140
一、主要翻译定义列举分析142
二、在新修辞框架内对翻译重新定义151
第二节 对翻译参加者的重新审视152
一、翻译参加者的戏剧五元模式152
二、译者与受众的互动合作关系157
第三节 对翻译过程的重新认识169
一、理解——把握原作的修辞动机170
二、译语受众面临的局限173
三、再现——语境重构180
第四节 本章小结188
第五章 在“新修辞”框架内对翻译的实践再认识189
第一节 语言的象征力量189
第二节 译文话语的修辞力量192
一、事实与情感的不同呈现192
二、译文话语对现实生活的正面影响195
三、译文话语对现实生活的负面影响197
第三节 翻译实践中的修辞意识200
一、确保译文内容真实可信202
二、得体运用诉求策略205
三、精心构建话语方式211
四、恰当运用美学手段218
第四节 本章小结222
第六章 对当代翻译理论话语和现实问题的修辞思考223
第一节 对“功能目的论”的修辞反思223
一、“功能目的论”简述225
二、“功能目的论”产生的修辞环境226
三、从当代修辞角度重新审视“功能目的论”230
第二节 韦努蒂“异化”理论话语的修辞分析237
一、“异化”理论简述237
二、话语一:“存异伦理”240
三、话语二:“抵抗性翻译”242
四、话语三:“好的翻译是少数化的”245
五、话语四:“促进译语文化更新与变化”249
第三节 解决外宣翻译质量问题的突破口251
一、培养和加强翻译受众意识252
二、加强对英汉修辞传统差异的了解和对比260
三、有效利用象征资源,与受众建立“认同”264
第四节 《于丹〈论语〉心得》英译本的修辞解读274
一、《心得》译本的“修辞形势”275
二、翻译因应之策279
第五节 本章小结285
参考文献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