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世纪逻辑 语言与意义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世纪逻辑 语言与意义理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4999799.jpg)
- 胡龙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80206838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148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逻辑史-世界-中世纪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世纪逻辑 语言与意义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引1
第一节 中世纪逻辑概览1
一、逻辑史上没有黑暗时期 1
二、中世纪逻辑的发展阶段3
第二节 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 5
一、研究的意义5
二、基本观点6
三、研究方法11
第二章 中世纪逻辑学的基石——古代逻辑与范畴意义理论14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逻辑14
一、对中世纪的影响 14
二、范畴逻辑的内容及悬而未决的问题 14
第二节 麦加拉-斯多亚学派的命题逻辑19
一、论逻辑学的性质与地位19
二、逻辑上的主要建树21
第三节 第奥多鲁斯的模态逻辑及其影响22
一、关于模态逻辑22
二、第奥多鲁斯对基本模态概念的解释及与亚里士多德的分歧 23
三、古代逻辑学家对第奥多鲁斯的质疑25
四、中世纪和现代对第奥多鲁斯的中立和支持28
第四节 范畴逻辑的古代注释与传播——罗马时期的逻辑学29
一、西塞罗30
二、阿弗罗迪西亚斯的亚历山大 30
三、波菲利及波菲利树 31
四、维克多里努35
五、奥古斯丁36
第三章 中世纪与古代逻辑的对接——波爱修斯的范畴理论与命题学说 39
第一节 波爱修斯对古代逻辑著作的研究39
一、波爱修斯对《工具论》的翻译与注释39
二、波爱修斯为何仅翻译了逻辑著作《工具论》 42
第二节 波爱修斯的范畴意义理论45
一、论划分45
二、论《范畴篇》的地位和存在的问题53
三、论十范畴56
第三节 波爱修斯的命题理论 60
一、与命题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60
二、直言命题的性质及对当关系 63
三、谓词的性质及分类66
第四节 假言命题和假言推理68
一、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 68
二、假言三段论72
第五节 波爱修斯对逻辑学的贡献 76
第四章 黑暗时期的自由艺术——通往智慧之路78
第一节 自由艺术的历史及其在通往智慧中的地位78
一、古代自由艺术78
二、波爱修斯对自由艺术的最终界定79
三、自由艺术在通往智慧中的地位 80
第二节 波爱修斯论“四艺”的著作82
一、《论算术原理》 82
二、《论音乐原理》 84
三、《论几何学》与《论天文学》 85
第三节 波爱修斯的自由艺术理论87
一、“四艺”研究的起点 88
二、数的本质与数的和谐比例关系 89
三、论音乐 92
四、论几何与天文 95
第四节 加罗林文化复兴时期自由艺术的推广与自由艺术教育98
一、文化复兴前期的自由艺术 98
二、阿尔琴对自由艺术的推广和教育的贡献 99
三、文化复兴晚期的自由艺术与教育 102
第五章 逻辑的半寸曙光——加罗林文化复兴时期的论辩术与意义理论 105
第一节 概况105
第二节 阿尔琴论论辩术及其在哲学系统中的地位106
一、语法学与论辩术(逻辑学)在理论上是一致的 106
二、基于论辩术和语法学的哲学理论107
第三节 阿尔琴的意义理论109
一、阿尔琴对亚里士多德《解释篇》的注释 109
二、关于名词110
三、关于动词112
四、关于语句113
五、范畴理论114
第四节 《创世记》中的意义理论114
一、阿尔琴对《创世记》中上帝造物的解释 114
二、弗雷德基修斯论无物116
三、阿尔琴语言逻辑与奥古斯丁主义传统的一致性 118
第五节 论辩术与反论辩术的最初较量 119
第六章 共相论与语义学——中世纪逻辑与哲学的核心理论123
第一节 共相问题的历史由来123
一、共相问题的出现123
二、古典哲学对共相问题的处理126
第二节 共相理论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波爱修斯的共相论128
一、波爱修斯论共相的本质128
二、波爱修斯的共相论究竟是柏拉图主义还是亚里士多德主义134
三、波爱修斯共相学说的后果137
第三节 中世纪早期共相论的代表学说——阿伯拉尔基于语义学的共相理论137
一、论辩术的斗士阿伯拉尔137
二、理解而后信仰的世界观——一切教义的可靠性都必须借助于论辩术140
三、阿伯拉尔对共相的一般看法——基于逻辑语义学的共相学说 142
四、对波菲利问题的回答——共相是逻辑概念 149
五、阿伯拉尔的共相论与语言转向 154
第四节 奥卡姆论普遍的东西160
一、什么是普遍的东西160
二、普遍的东西不是心外实体,而是心灵意向——共相的本质 162
三、奥卡姆对斯各托的批判165
第七章 信仰的合理性——中世纪神学家对基督教经典教义的逻辑证明172
第一节 “三位”何以“一体”——波爱修斯基于范畴意义理论对三位一体的证明 172
一、波爱修斯再论三位一体的原因 173
二、基于逻辑证明的基督论 175
三、基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意义理论证明三位一体是一个上帝而不是三个上帝180
第二节 波爱修斯论上帝预知与人的自由意志的一致性——基于模态逻辑的证明183
一、问题的来源183
二、波爱修斯证明的工具——模态逻辑187
三、波爱修斯对上帝的预知与人的自由意志一致性的逻辑论证 194
四、波爱修斯的证明的历史影响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204
第三节 安瑟尔谟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及其历史影响 216
一、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一般逻辑过程及其历史渊源 216
二、安瑟尔谟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220
三、上帝存在本体论的证明在近代哲学中的影响 226
四、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在现代分析哲学中的影响 234
第四节 托马斯·阿奎那对上帝存在的范畴论证明 241
一、托马斯·阿奎那证明上帝存在的原因 241
二、托马斯·阿奎那对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 244
第八章 指代理论与自然语言逻辑——中世纪逻辑与语义学的顶峰 248
第一节 指代理论概述 248
第二节 奥卡姆指代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内容 249
一、语词的多义 249
二、指代及其类型252
三、命题中词项指代的区分及指代的语义规则 257
四、奥卡姆对三种指代之反对意见的反驳 260
第三节 奥卡姆关于心灵语言中的指代263
一、心灵语言中也有不同类型的指代 263
二、心灵语言中指代问题所面临的困难 264
三、心灵语言中指代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法 269
第四节 对奥卡姆指代理论的评价273
一、奥卡姆的指代理论激发了哲学史上对心灵语言的深入思考 273
二、奥卡姆的指代理论预示了现代逻辑之自然语言逻辑的萌芽 275
第九章 中世纪的真理论 277
第一节 中世纪真理论的核心问题及其历史渊源278
一、亚里士多德关于真的论述278
二、柏拉图关于真的论述280
三、中世纪真理论的异类及其核心问题282
第二节 中世纪早期真之理论285
一、坎特伯雷的安瑟尔谟285
二、阿伯拉尔288
第三节 中世纪繁荣时期真之理论290
一、托马斯·阿奎那290
二、基于指代理论的真之理论293
三、十四世纪真之语义学理论——不可解命题296
参考文献300
主题术语译名对照表315
人名、地名索引320
后记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