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治病法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雨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978750773389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05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脉诊-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治病法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2
唐序5
秦序6
何序8
自序11
治病法轨上卷13
辨阳盛阴虚、阳虚阴盛13
辨气血虚实15
平则无病,不平则病论17
权衡图说20
论望问闻切21
内经分配脏腑诊候图22
脉法刍言24
辨脉形与主病25
左右两手脉候用药补泻法26
脉之部位相生相克28
附李士材四言脉诀29
验舌33
外感内伤辨并治法35
论外感风寒不可泻肺40
治病须顾元气42
毋盛盛,毋虚虚,而遗人夭殃;毋致邪,毋失正,绝人长命论44
辟虚不受补45
辟补牢其邪48
论治寒与热49
论治风寒不可用寒凉50
论治病必求其本50
论至虚有盛候51
论人参之功效52
论附桂八味丸之功效52
舌黑与烦躁医必以为实火辨53
口燥与大便秘,小便赤,医皆以为实热论55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说56
产后伤寒论57
小儿纯阳之体论58
白?忌用表药说59
论治湿非独利小便可去60
论急则治其标之非61
牛蒡子枳实枳壳并论62
甘温与苦寒并论63
论用热度表验病人之寒热65
论十剂缺少升降二法66
论吴鞠通误认风温温热等症在肺,用泻肺以害人67
气有余便是火辨70
世人误以回生再造丸作人参再造丸以为补药说72
医说73
治病法轨中卷74
(一)论中风74
中风治验75
风痱危证治验75
瘫痪宿病治验76
火旺血枯类中治验76
中风寒湿以成痹症治验77
中痰类中治验77
(二)论劳损77
劳损症治验79
五脏俱损之极危症奇验79
童子痨之危症治验80
又童子痨之危症治验81
久咳吐血致成劳损危症奇验81
久咳成劳危症奇验82
(三)论鼓胀82
鼓胀治验84
单腹鼓危症奇验84
又单腹鼓危症治验85
气虚胀满致成单腹鼓危症治验85
血鼓单腹鼓治验86
(四)论噎嗝86
噎嗝症治验88
痰嗝宿病奇验88
酒嗝病治验89
又酒嗝危症治验89
痰饮成嗝奇验90
水逆成嗝奇验90
(五)论阴盛格阳、阳盛格阴90
阴盛格阳治验93
心如热油煎之大热证用大热药奇验93
亡阳危症奇验94
阴盛格阳证误治致死94
阴不恋阳,阳亡于外之治验95
肾虚真阳散越之危症治验95
误治阴盛格阳证之因果96
阳盛格阴证治验97
四肢厥冷,呃逆,气将断绝之危症,奇验97
战栗腹痛昏晕之危症奇验98
热深厥亦深之危症治验99
阳盛格阴证死而复活之奇验99
(六)论通因通用、塞因塞用100
通因通用法治验100
久泻危症用神奇法治愈100
盗汗用神奇法治愈101
久泻用大承气汤奇验102
十余年之休息痢奇验103
身热多汗用发汗药奇验103
崩久不止用活血去瘀法奇验104
塞因塞用法治验104
胸膈满闷,得食即胀,用大补治愈危症奇验104
又胸脘突起用大温补治验105
大便秘结用温补法治验106
又大便秘结之奇治法106
(七)论上病治下、下病治上107
上病治下法108
双目年久失明奇验108
耳鸣如开炮之危症奇验108
头顶凸起之危症奇验109
阴虚头痛误服辛散药,目珠突出寸许,奇验110
阴虚头痛服辛散致死110
咽喉闭塞危症用温补下元奇验111
神昏不语之危症奇验111
下病治上法112
关格症用清上法奇验112
小便不通用升提补上药奇验113
两足痿废用清上法奇验113
(八)论怪症114
怪症治验114
胸腹间有鼠奔窜奇验114
嗳气如爆竹声奇验115
胁间若有蕉叶扇煽动危症奇验116
视物颠倒危症奇验116
腹中蚓鸣鼠奔之奇症治验117
骨节鸣响之奇症治验117
又骨节鸣响之奇症治验118
胸有冰块之奇症治验118
鼠舐龟头奇症治验119
心如捶击刀割危症奇验119
治病法轨下卷120
证治扼要120
风寒之证120
暑湿之证121
燥证121
火证121
心与包络火122
心与包络经之泻火药122
肝胆火122
肝胆经之泻火药122
脾胃火123
脾胃与大肠之泻火药123
肺与膻中火123
肺与膻中之泻火药124
肾与小肠膀胱之火124
肾与小肠膀胱之泻火药124
食积发热124
气虚发热125
阴虚发热125
阴盛格阳125
头痛126
外感内伤辨126
头晕127
中寒127
中暑128
中暍(即中热)129
霍乱129
瘟疫(瘟疫瘪螺瘟 大头瘟虾蟆瘟)130
大头瘟131
虾蟆瘟131
泄泻132
自汗132
盗汗133
黄疸133
痰饮134
痧疹(见小儿科门)135
咳嗽135
疟疾论治137
湿温症139
痢疾139
目疾141
目翳遮晴141
耳聋142
头脑鸣响142
头顶心胀或痛142
鼻塞鼻流清涕同治143
鼻渊即鼻流臭涕不止143
鼻衄143
口甘143
口苦143
吞酸144
口渴144
吐涎145
猝然不语145
失音145
气急(即喘)146
烦躁147
谵语(附癫狂)147
舌缩短并伸不能缩149
喉症149
吐血150
颈项强151
头面肿(参见大头瘟)151
颈项肿(参见虾蟆瘟俗名鳗鲤蛊)151
瘰疬152
噎嗝(参阅前噎嗝论治)152
关格症(参阅下病治上法汪子先治验)153
呕症154
吐症154
哕症155
呃逆155
左手不举(左半身不遂参治)156
右手不举(右半身不遂参治)156
臂痛156
胸膈胀满157
心痛(参见胃气痛并胸痹痛肝气痛)158
心悸158
不寐159
胃病160
食不消化160
能食易饥160
饥不能食161
胃气痛(见后胸痹痛门再参见肝胃痛门)161
胁痛162
胸痹(即俗名肝胃气痛参阅肝气痛治法)162
腰痛162
少腹痛163
腹痛及盘脐痛164
疝气165
痿症165
痹症166
脚气167
肿胀167
痞168
疟母168
奔豚169
小便不通169
小便不禁170
淋171
赤白浊171
遗精172
大便秘173
交肠174
脱肛174
便血174
痔漏175
妇人杂症175
调经175
肝胃气痛176
血崩漏经通用177
带下177
猝然不语178
产后各症治法178
小儿科(论初生时服三黄汤之害)179
预防脐风180
惊风180
疳积182
肺风痰喘182
痧疹183
代替贵药说184
人参184
羚羊角185
犀角185
伽?香185
西洋参185
肉桂186
肉苁蓉186
川贝母186
鹿茸186
琥珀186
熟地186
应用诸方 凡擅改古方及丸散分量之原因请阅凡例第八条187
治病法轨跋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