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产业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胡联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1417760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4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1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产业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研究背景1
1.1.1 世界减贫任务艰巨,中国扶贫责无旁贷,贡献巨大1
1.1.2 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贫困形势依然严峻,反贫困事业任重道远5
1.1.3 经济增长对我国减贫的促进作用很大,但其作用有下降趋势7
1.1.4 剩余贫困人口分散,但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8
1.1.5 反贫困难度加大,致贫因素日益增多9
1.1.6 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新的阶段9
1.2 研究意义11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11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11
1.3 研究概念界定12
1.3.1 经济增长12
1.3.2 产业发展12
1.3.3 贫困12
1.3.4 产业发展的减贫效应14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14
1.4.1 研究假说14
1.4.2 研究目标16
1.4.3 研究内容17
1.5 研究方法18
1.6 数据来源及调查方法20
1.7 本书可能的创新之处20
第2章 文献综述21
2.1 贫困的概念与衡量的研究21
2.1.1 关于概念界定及其演变的研究21
2.1.2 关于贫困分类和衡量的研究23
2.2 贫困形成机理的研究24
2.2.1 经济视角的贫困形成机理24
2.2.2 社会视角的贫困形成机理26
2.2.3 文化视角的贫困形成机理29
2.2.4 制度视角的贫困形成机理29
2.2.5 地理环境视角的贫困形成机理30
2.2.6 个体视角的贫困形成机理30
2.3 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的研究32
2.3.1 认为经济增长促进贫困减少的观点32
2.3.2 认为经济增长对贫困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的观点33
2.4 产业发展与贫困减少的研究34
2.5 益贫式增长与农业发展35
2.5.1 益贫式增长定义36
2.5.2 益贫式增长策略37
2.5.3 农业发展与益贫式增长37
2.6 反贫困思路的研究38
2.7 我国扶贫模式的研究41
2.8 评述42
第3章 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43
3.1 引言43
3.2 我国农村反贫困历程44
3.2.1 第一个阶段是1949~1977年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广义扶贫阶段44
3.2.2 第二个阶段是1978~1985年为制度性变革推动大规模缓解贫困阶段45
3.2.3 第三个阶段是1986~2000年为高速经济增长背景下以区域瞄准为主的开发式扶贫阶段45
3.2.4 第四个阶段是2001~2010年以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扶贫开发阶段46
3.2.5 第五个阶段是2011~2020年我国扶贫开发新的历史阶段47
3.3 经济增长对农村贫困减少影响机制分析48
3.3.1 经济增长促进了农村贫困的减少48
3.3.2 经济增长不是促进农村贫困减少的唯一因素56
3.4 经济增长与农村贫困减少的实证分析58
3.4.1 文献回顾58
3.4.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59
3.4.3 数理模型的建立59
3.5 实证结果及分析60
3.6 本章小结61
第4章 产业发展与农村贫困减少63
4.1 引言63
4.2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64
4.2.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相关理论64
4.2.2 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及其特征66
4.3 产业发展与农村贫困减少的实证分析74
4.4.1 文献回顾74
4.4.2 数理模型及变量说明75
4.4.3 数据来源76
4.4.4 实证结果及分析76
4.4 进一步分析79
4.5 本章总结80
第5章 产业发展的减贫效应的解释81
5.1 引言81
5.2 研究假说82
5.3 产业劳动力密集程度与产业发展的减贫效应的实证分析83
5.3.1 文献回顾83
5.3.2 计量模型84
5.3.3 数据来源85
5.3.4 实证结果85
5.3.5 实证结果分析87
5.4 案例90
5.5 本章总结93
第6章 不同地区间产业发展减贫效应比较95
6.1 引言95
6.2 分地区实证分析的必要性95
6.2.1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自然因素差异很大96
6.2.2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社会和经济因素差异很大96
6.2.3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特点差异很大97
6.3 分地区实证结果99
6.4 分地区实证结果分析101
6.5 本章总结104
第7章 总结与展望106
7.1 本书的主要结论106
7.1.1 产业发展对农村贫困减少的效应是不同的,第一产业的效应最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效应相差不大106
7.1.2 产业的劳动力密集程度影响着该产业发展的减贫效应大小113
7.1.3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减贫效应有所差别113
7.1.4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影响了第三产业发展的减贫效应114
7.1.5 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农村贫困减少114
7.1.6 我国各省域的人力资本增长没有促进农村贫困的减少115
7.2 对策含义115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116
7.3.1 从多维贫困的角度研究我国产业发展的减贫效应117
7.3.2 劳动流动弹性与产业发展减贫效应之间的关系117
7.3.3 对三次产业内部更细分的产业发展减贫效应的研究117
参考文献118
后记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