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羊草生物生态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羊草生物生态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34991315.jpg)
- 祝廷成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843036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48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664页
- 主题词:儿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羊草生物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羊草的细胞与遗传特性1
1.1 细胞特性1
1.1.1 染色体核型分析1
1.1.2 小孢子发育及雄配子体的形成5
1.1.3 双受精,胚胎发育和胚乳发育12
1.1.4 远缘杂交及杂种的细胞学14
1.2 分子遗传特性16
1.2.1 遗传距离分析18
1.2.2 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分析19
1.2.3 分子变异和种群大小分析19
第二章 羊草的个体发育与生理生态特性20
2.1 生物生态学特性20
2.1.1 生物学特性20
2.1.2 生态学特性22
2.2 个体发育24
2.1.1 种子萌发24
2.2.2 生长节律26
2.2.3 穗分化过程28
2.2.4 开花习性30
2.2.5 结实特性37
2.2.6 叶龄与生长发育49
2.3 生理生态特性57
2.2.1 水分生理58
2.2.2 光合作用65
2.2.3 逆境生理72
2.2.4 无性系分株的生理整合82
第三章 羊草种群生物生态特性90
3.1 种群结构90
3.1.1 种群结构的研究方法90
3.1.2 冬、春性分蘖株的结构95
3.1.3 营养分蘖株与生殖分蘖株结构96
3.1.4 分蘖株的年龄结构99
3.1.5 根茎的年龄结构104
3.1.6 芽库组成及芽的年龄结构108
3.1.7 分蘖株生物量的空间结构115
3.1.8 生物量的空间结构116
3.2 种群动态121
3.2.1 天然草地种群数量变化121
3.2.2 人工草地种群数量变化122
3.2.3 放牧退化演替中的种群消长规律125
3.2.4 水淹恢复演替中的种群消长规律125
3.2.5 实验无性系营养繁殖的季节动态126
3.2.6 羊草草甸水淹恢复演替过程中羊草无性系的空间扩展规律127
3.2.7 扰动环境下羊草无性系生长格局128
3.3 种群的物质生产129
3.3.1 天然草地不同龄级分蘖株的生产力130
3.3.2 实验无性系不同龄级分蘖株的生产力131
3.3.3 种群生物力与气候因子的关系132
3.4 种群生殖生态133
3.4.1 利用方式对种子生产数量性状的影响134
3.4.2 生殖分蘖株的分化对生境及气候波动的响应135
3.4.3 生殖器官数量性状的生态可塑性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139
3.4.4 结实数量的生态可塑性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144
3.4.5 种子生产生态可塑性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149
3.4.6 群落环境和气候条件对种子生产的影响151
3.4.7 生殖分配154
3.5 种群调节160
3.5.1 繁殖力调节160
3.5.2 生产力的调节162
3.6 生态场164
3.6.1 生态场的研究意义164
3.6.2 生态场的特征模型165
3.6.3 个体的生态势变化166
3.6.4 个体的生态场梯度变化169
3.6.5 种群的生态场强度变化172
3.6.6 生态场作用的图形173
3.6.7 应用生态场理论对种群相互作用过程的解释175
第四章 羊草群落生态特征177
4.1 群落生态地理特征177
4.2 群落种类组成177
4.3 群落类型181
4.3.1 羊草草甸草原183
4.3.2 羊草草甸185
4.3.3 群落各类型关系188
4.4 群落动态188
4.4.1 波动189
4.4.2 演替190
4.5 群落种子雨与种子库209
4.5.1 种子雨209
4.5.2 种子库210
4.6 主要群落类型的植物多样性212
4.6.1 植物多样性组成212
4.6.2 盐碱化对植物多样性影响214
4.6.3 水淹对群落植物多样性影响218
4.6.4 放牧对群落植物多样性影响219
4.7 群落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221
4.7.1 生态位理论的发展221
4.7.2 生态位特征的计测方法222
4.7.3 不同种群的生态位宽度223
4.7.4 不同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228
4.8 羊草与主要伴生种竞争与共存的格局236
4.8.1 交错区种群频度分布237
4.8.2 种群的数量分布格局238
4.8.3 格局强度239
4.9 群落土壤动物241
4.9.1 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组成241
4.9.2 土壤动物分布246
4.9.3 土壤动物的多样性248
4.9.4 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动物群落的比较249
4.9.5 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土壤动物的比较251
第五章 羊草草地生态系统特性255
5.1 微气候特征255
5.1.1 微气候的定义与研究内容255
5.1.2 羊草草地微气候的变化256
5.1.3 现状与问题260
5.2 生物生产特征260
5.2.1 第一性生产261
5.2.2 草地第一性生产力的常用测定方法262
5.2.3 气候因子对羊草群落地上部生产量的影响263
5.2.4 地下生物量268
5.2.5 第二性生产270
5.3 能量流特征273
5.3.1 能量环境273
5.3.2 羊草草地的能量代谢287
5.3.3 羊草草地的能量含量307
5.3.4 羊草草地的能量流动314
5.3.5 分解者亚系统能量流动318
5.4 物质量特征319
5.4.1 水分生态319
5.4.2 碳循环333
5.4.3 氮循环343
5.4.4 磷循环354
5.4.5 化学特征368
5.5 凋落物生产与分解378
5.5.1 枯枝落叶的生产378
5.5.2 枯枝落叶分解380
5.5.3 凋落物的生态作用393
5.6 土壤微生物生态401
5.6.1 生物生态特征401
5.6.2 人为因素对土壤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的影响409
5.6.3 土壤微生物的呼吸速率413
5.6.4 微生物在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417
第六章 羊草草地的管理423
6.1 放牧423
6.1.1 放牧对植被的影响423
6.1.2 放牧对土壤的影响438
6.1.3 适宜放牧率444
6.2 割草446
6.2.1 割草强度447
6.2.2 割草时间455
6.2.3 割草技术462
6.2.4 牧草凉晒技术463
6.2.5 牧草贮藏技术464
6.2.6 割草制度465
6.3 施肥466
6.3.1 微量元素466
6.3.2 石油助长剂469
6.3.3 化肥470
6.3.4 施肥制度477
6.4 灌溉478
6.4.1 灌溉时间478
6.4.2 灌溉制度478
6.5 水淹481
6.5.1 水淹对植物功能群组成的影响481
6.5.2 水淹对禾草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485
6.5.3 主要草本植物的种间关系及其对水淹干扰的响应487
6.5.4 水淹对羊草草地植被的影响机制489
6.6 火烧492
6.6.1 草原火的研究方法493
6.6.2 草原火的发生与存在规律493
6.6.3 草原火管理498
6.7 病虫害505
6.7.1 病害505
6.7.2 虫害509
6.8 有毒植物519
6.8.1 种类与分布519
6.8.2 有毒植物的毒物成分520
6.8.3 家畜采食有毒植物的原因521
6.8.4 防止家畜中毒的方法与策略521
6.8.5 有毒植物研究存在的问题523
6.9 植物资源523
6.9.1 利用方式523
6.9.2 保护方式528
第七章 羊草草地的生态建设539
7.1 植被恢复与重建基本理论539
7.1.1 恢复的理论基础539
7.1.2 恢复与重建的机理540
7.1.3 恢复的基本原则与过程540
7.1.4 羊草草地碱化原因541
7.2 植被恢复重建技术542
7.2.1 围栏封育542
7.2.2 松土545
7.2.3 生物措施547
7.2.4 施枯草549
7.2.5 铺沙552
7.2.6 施石膏553
7.3 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及实践553
7.3.1 围栏禁牧与植被的进展演替553
7.3.2 恢复改良措施的比较558
7.4 优化模式561
7.5 内蒙古羊草草原及其退化与恢复演替563
7.5.1 典型草原的基本性质563
7.5.2 退化草原群落的基本性质567
7.5.3 退化草原群落的恢复演替过程573
7.5.4 退化与恢复演替机理579
7.6 土壤退化579
7.6.1 土壤退化的概念579
7.6.2 土壤退化的影响因素580
7.6.3 放牧强度对土壤的影响580
7.6.4 土壤酶活性587
7.7 羊草育种及栽培594
7.7.1 育种技术594
7.7.2 栽培技术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