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现代生物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胡之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1761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生物技术-应用-中成药-生产工艺-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药现代生物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中药现代生物技术内涵1
第二节 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研究领域中的现状及发展前景2
主要参考文献4
第一章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6
第一节 概论6
一、基本原理6
二、基本操作8
第二节 技术与应用17
一、药用植物细胞培养17
二、药用植物快速繁殖22
三、药用植物的脱毒培养技术25
四、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27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29
主要参考文献30
第二章 药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技术32
第一节 概论32
一、原生质体培养技术32
二、体细胞杂交技术41
第二节 技术与应用46
一、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应用实例46
二、原生质体培养在药用植物高产细胞系筛选中的应用48
三、体细胞杂交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中的应用49
四、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技术用于药用植物遗传育种51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51
主要参考文献52
第三章 药用植物生物技术育种54
第一节 概论54
一、传统育种技术54
二、诱变育种56
三、多倍体育种60
四、其他育种方式62
第二节 技术与应用64
一、传统育种技术64
二、诱变育种68
三、多倍体育种69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73
主要参考文献75
第四章 药用植物抗性基因工程技术76
第一节 概论76
一、抗性基因工程原理77
二、目标基因83
第二节 技术与应用89
一、药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90
二、药用植物抗虫基因工程91
三、药用植物抗除草剂基因工程92
四、药用植物抗逆基因工程93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93
一、研究现状93
二、发展前景94
主要参考文献95
第五章 中药研究领域的分子标记97
第一节 概论97
一、基于Southern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98
二、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98
第二节 分子标记数据的处理与分析103
一、DNA指纹标记数据的处理与分析104
二、DNA序列标记数据的处理与分析105
第三节 分子标记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106
一、分子标记在药用植(动)物分类与中药鉴定中的应用107
二、分子标记在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与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113
三、分子标记在中药材道地性评价中的应用114
四、分子标记辅助药用植物育种115
第四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116
主要参考文献117
第六章 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119
第一节 植物功能基因组结构特点119
一、断裂基因120
二、基因家族120
三、基因簇120
第二节 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方法120
一、功能基因克隆策略120
二、功能基因的克隆方案123
三、植物功能基因组的结构研究131
四、基因功能研究134
五、生物信息学140
第三节 功能基因组学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143
一、药用植物功能基因克隆与分析实例144
二、药用植物cDNA文库研究实例145
三、丹参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146
第四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148
主要参考文献149
第七章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技术151
第一节 概论151
一、萜类及甾体化合物152
二、苯丙素及酚类化合物154
三、生物碱158
第二节 技术原理与方法164
一、次生代谢调控策略165
二、受体系统选择166
三、基因转化方法166
四、转基因植株的鉴定与检测169
第三节 技术与应用170
一、毛状根培养技术用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170
二、关键酶基因工程技术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171
三、转录因子应用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173
四、RNA干扰技术用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174
五、microRNA技术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中的应用175
第四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176
主要参考文献177
第八章 多肽类中药活性成分生产技术178
第一节 概论179
一、微生物表达系统179
二、转基因植物表达系统188
三、其他表达系统192
第二节 技术与应用194
一、动物来源中药活性多肽的生产194
二、植物来源中药活性多肽的生产198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200
主要参考文献204
第九章 发酵工程及其在中药中的利用205
第一节 概论205
一、基本概念及原理205
二、技术与方法207
第二节 发酵工程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212
一、药用植物组织培养与发酵工程212
二、发酵工程与药用菌生产220
三、内生菌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223
第三节 中药发酵工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233
一、药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233
二、药用菌发酵工程234
三、内生菌在中药研究中的问题与展望234
主要参考文献235
第十章 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237
第一节 概论238
一、生物转化的概念、特点238
二、生物转化的应用范围238
三、生物转化方法与技术关键241
第二节 生物转化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244
一、萜类与甾体化合物的生物转化244
二、苯丙素及酚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247
三、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249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251
主要参考文献254
第十一章 生物芯片技术255
第一节 概论255
一、基因芯片255
二、蛋白质芯片258
三、芯片实验室262
第二节 中药研究领域的生物芯片技术与应用265
一、生物芯片技术在中药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265
二、生物芯片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筛选与新药发现中的应用267
三、生物芯片技术在中药毒理与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268
四、生物芯片技术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270
五、生物芯片技术在生物多样性评价与中药材基原鉴定中的应用271
第三节 生物芯片技术在中药研究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272
主要参考文献273
第十二章 系统生物学274
第一节 概论274
一、系统生物学的概念和特点274
二、系统生物学的研究范围276
第二节 基本原理、技术与方法277
一、基因组学278
二、转录组学279
三、蛋白质组学280
四、代谢组学282
五、生物信息学284
第三节 系统生物学在中药创新研究中的应用285
一、中药新药及先导化合物的发现285
二、诠释中药效应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287
三、应用于中药毒性及其安全性评价288
四、系统生物学在植物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290
第四节 系统生物学在中药研究领域中的现状及发展前景290
主要参考文献292
附录294
一、常用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及缩略语294
二、常用植物组织培养基配方297
三、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反应器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