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食品生物技术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姜毓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5627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生物技术-应用-食品工业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食品生物技术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1
第一节 食品生物技术概述1
第二节 食品中的DNA重组技术3
一、概述3
二、转基因植物5
三、转基因动物7
四、转基因微生物8
第三节 食品微生物技术9
第四节 食品生物技术检测10
第五节 食品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11
一、食品生物技术的争议11
二、食品安全12
参考文献13
第二章 食品生物技术的对象与方法15
第一节 细菌15
一、概述15
二、细菌的增殖15
三、细菌的生理多样性17
四、细菌的遗传学18
第二节 真菌21
一、概述21
二、真菌的应用23
第三节 病毒25
第四节 遗传信息的传递27
一、DNA27
二、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29
三、多肽的翻译后修饰29
四、生物技术与基因的相关性30
第五节 基因工程技术30
一、核酸的纯化30
二、凝胶电泳30
三、印迹和杂交31
四、DNA测序32
参考文献32
第三章 基因克隆和重组蛋白生产34
第一节 概述34
第二节 基因克隆一般过程和主要工具35
一、限制酶36
二、质粒载体37
第三节 互补cDNA41
第四节 聚合酶链反应42
一、概述42
二、PCR扩增的机制42
三、PCR技术的不足44
四、PCR技术的衍生类型44
第五节 pUC载体45
第六节 噬菌体载体47
一、Lambda载体47
二、柯斯质粒载体48
第七节 人工染色体与亚克隆50
第八节 重组凝乳酶50
一、凝乳酶与干酪的制作50
二、重组凝乳酶与包含体51
三、用酵母的重组体生产重组蛋白52
第九节 重组牛生长激素53
参考文献54
第四章 植物生物技术及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56
第一节 概述56
第二节 植物组织细胞培养58
一、植物生长调节58
二、离体生活周期58
三、离体繁殖59
四、植物组织培养与传统植物育种60
第三节 转基因植物的培育62
一、概述62
二、培育转基因植物的过程64
三、植物转化系统66
第四节 转基因植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73
一、转基因抗虫73
二、转基因抗病75
三、除草剂抗性77
四、延迟成熟78
五、高品质大米81
第五节 发展中的转基因植物84
一、农艺学性状84
二、贮存蛋白85
三、抗营养物和其他非期望的物质85
四、面包生产中重要的蛋白质88
五、淀粉质量88
六、甜味剂的替代品89
七、维生素与植物化学物质水平89
八、过敏原的减少与消除90
参考文献91
第五章 动物生物技术及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93
第一节 概述93
第二节 转基因动物的培育方法95
一、显微注射法95
二、逆转录病毒载体法96
三、精子载体法96
四、胚胎干细胞介导法97
五、体细胞核移植法98
第三节 转基因动物及其应用98
一、转基因鱼99
二、转基因哺乳动物104
三、转基因家禽112
第四节 克隆技术及其应用115
一、概述115
二、克隆的基本技术程序118
三、克隆技术的应用价值121
四、克隆技术存在的问题123
五、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25
第五节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126
一、无胚胎化成熟体细胞克隆技术127
二、成年干细胞与人体组织和器官培养128
三、发育主导基因与组织和器官培养129
四、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展望133
第六节 转基因生物与食品安全134
参考文献137
第六章 发酵技术及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41
第一节 概述141
第二节 啤酒酿造142
一、概述142
二、麦粒发芽144
三、捣碎145
四、初次发酵146
五、二次发酵148
六、代谢抑制的改善149
七、高密度的发酵150
八、联乙醯的消除150
第三节 发酵乳151
一、发酵剂152
二、噬菌体污染153
三、乳酸菌的重组154
第四节 氨基酸的生产156
一、概述156
二、微生物的选择157
三、脯氨酸的生产160
四、谷氨酸的生产160
五、天冬氨酸的生产162
第五节 微生物酶的应用163
一、概述163
二、淀粉酶164
三、脂肪酶167
四、多聚半乳糖醛酸酶169
第六节 微生物多聚糖的生产169
一、概述169
二、复合多聚糖170
三、黄原胶171
第七节 柠檬酸与维生素的生产173
一、柠檬酸的生产173
二、维生素的生产174
第八节 发酵技术的潜在问题与趋势175
参考文献176
第七章 工业化细胞培养及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77
第一节 大规模细胞培养177
第二节 影响大规模细胞培养的环境因素178
一、氧气178
二、pH182
三、温度182
四、营养供给183
第三节 生物反应器的类型186
一、搅拌型生物反应器186
二、连续培养型生物反应器188
三、固定床反应器190
第四节 下游加工处理193
一、下游加工处理的重要性193
二、细胞裂解194
三、悬浮细胞的分离194
四、产物的收集196
参考文献197
第八章 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198
第一节 食品安全检测的迫切性198
一、全球食品安全状况198
二、危害分析的关键控制点200
三、非病原体的检测202
第二节 生物检测技术203
一、核酸探针204
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206
三、DNA芯片与微阵列技术208
四、抗体检测系统209
五、荧光检测技术217
六、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218
参考文献221
第九章 伦理、安全和规范223
第一节 概述223
第二节 消费者的观点和食品生物技术224
第三节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估和规范226
一、评估方法226
二、实质等同性原则的争议227
三、新基因的风险评估228
四、转基因食品标注的意义230
五、检测评估的标准231
六、生物技术和发展中国家231
第四节 食品生物技术的未来232
参考文献233
附录234
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