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冷空调原理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制冷空调原理及应用
  • 韩宝琦,李树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4400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71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5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制冷空调原理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章 热力学基础3

1.1 工质的热力状态参数3

1.2 热量与比热容4

1.3 基本热力过程及状态方程5

1.4 热力学基本定律在制冷技术中的应用6

1.4.1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稳定流动能量方程6

1.4.2 热力学第二定律7

1.5 具有恒温热源的理想制冷循环——逆卡诺循环8

1.5.1 无温差传热的逆卡诺循环8

1.5.2 有温差传热的逆卡诺循环8

1.6 具有变温热源的理想制冷循环——劳伦兹循环10

1.7 溶液的基本性质11

1.8 溶解与结晶、吸收与解析12

1.9 稳定流动下溶液的混合与节流12

第2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14

2.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14

2.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及其计算14

2.2.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14

2.2.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及其计算17

2.3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19

2.3.1 液体过冷循环19

2.3.2 蒸气过热及回热循环20

2.3.3 换热及压力损失对循环性能的影响23

2.4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25

2.5 两级压缩及复叠式制冷循环29

2.5.1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29

2.5.2 双级压缩制冷机的热力计算34

2.5.3 复叠式制冷机循环39

2.6 热泵循环41

第3章 制冷剂与载冷剂44

3.1 对制冷剂的要求及制冷剂的分类44

3.1.1 对制冷剂的要求和选用原则44

3.1.2 制冷剂的种类及分类45

3.1.3 制冷剂的编号表示方法45

3.2 常用制冷剂的性质46

3.2.1 氨(R717)46

3.2.2 氟利昂47

3.2.3 碳氢化合物49

3.3 混合制冷剂50

3.3.1 共沸混合制冷剂50

3.3.2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51

3.4 CFC、HCFC的限用、禁用与替代51

3.4.1 问题的提出51

3.4.2 CFCs、HCFCs的限用与禁用52

3.4.3 替代制冷剂的研究动向54

3.5 载冷剂57

3.5.1 对载冷剂的要求57

3.5.2 常用的载冷剂57

第4章 其它制冷方式61

4.1 吸收式制冷61

4.1.1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62

4.1.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64

4.1.3 吸收式热泵72

4.2 蒸汽喷射式制冷74

4.3 吸附式制冷75

4.4 热电制冷76

4.5 气体制冷机78

4.6 涡流管制冷80

第5章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82

5.1 概述82

5.2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热力性能84

5.2.1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工作过程84

5.2.2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85

5.3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95

5.3.1 总体结构95

5.3.2 零部件结构99

5.4 制冷压缩机的输气量调节108

5.4.1 压缩机的间歇运行109

5.4.2 顶开吸气阀片调节输气量109

5.4.3 利用多台压缩机的台数调节109

5.5 制冷压缩机的润滑系统109

5.5.1 润滑的作用109

5.5.2 润滑方式及润滑系统109

5.5.3 润滑设备111

5.5.4 对润滑油的性能要求及冷冻油规格113

第6章 其它型式的制冷压缩机115

6.1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115

6.1.1 构造与工作原理115

6.1.2 输气量调节118

6.1.3 特点119

6.2 滚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123

6.2.1 工作原理123

6.2.2 结构与特点124

6.3 斜盘式制冷压缩机127

6.3.1 工作原理127

6.3.2 总体结构127

6.4 涡旋式制冷压缩机128

6.4.1 结构及工作原理128

6.4.2 特点130

6.5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130

6.5.1 工作原理与结构130

6.5.2 特性及制冷量的调节133

6.5.3 特点134

第7章 制冷换热设备135

7.1 概述135

7.2 冷凝器的种类、构造和工作原理136

7.2.1 水冷式冷凝器137

7.2.2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140

7.2.3 蒸发式冷凝器142

7.3 冷凝器的传热分析145

7.3.1 影响制冷剂侧蒸气凝结放热的因素145

7.3.2 影响冷却介质侧放热的因素146

7.4 冷凝器的选择计算147

7.4.1 水冷式冷凝器的选择计算147

7.4.2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的选择计算150

7.4.3 蒸发式冷凝器的选择计算151

7.5 蒸发器的种类、构造和工作原理153

7.5.1 卧式壳管式蒸发器153

7.5.2 干式壳管式蒸发器156

7.5.3 水箱式蒸发器156

7.5.4 板片式蒸发器158

7.5.5 冷却空气的蒸发器159

7.6 蒸发器的传热分析164

7.7 蒸发器的选择计算166

7.7.1 冷却液体载冷剂的蒸发器选择计算166

7.7.2 冷却空气的蒸发器选择计算167

7.8 其它换热设备169

7.8.1 气液换热器170

7.8.2 中间冷却器171

7.8.3 过冷器172

7.8.4 冷凝蒸发器172

第8章 节流机构与辅助设备174

8.1 节流机构174

8.1.1 手动节流阀174

8.1.2 浮球节流阀175

8.1.3 热力膨胀阀176

8.1.4 热电膨胀阀181

8.1.5 毛细管182

8.2 辅助设备183

8.2.1 润滑油的分离及收集设备183

8.2.2 制冷剂的贮存及分离设备187

8.2.3 制冷剂的净化设备189

8.2.4 安全设备192

8.2.5 其它辅助设备194

第9章 湿空气的性质和焓湿图197

9.1 湿空气的组成及状态参数197

9.1.1 湿空气的组成197

9.1.2 状态参数197

9.2 湿空气的焓湿图及其应用200

9.2.1 h-d图的构成200

9.2.2 h-d图的应用201

9.2.3 几种典型的空气状态变化过程207

第10章 空调房间热、湿负荷与送风量的确定211

10.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的确定211

10.1.1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211

10.1.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212

10.2 空调房间热、湿负荷的计算212

10.2.1 室外热源形成的负荷212

10.2.2 室内热源形成的负荷214

10.2.3 室内湿源的湿负荷216

10.2.4 计算空调房间冷负荷时应注意的问题217

10.2.5 夏季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218

10.3 空调房间送风量和送风状态的确定218

10.3.1 夏季送风状态及送风量218

10.3.2 冬季送风状态及送风量219

10.4 空调送风中的新风量221

第11章 空气处理设备223

11.1 集中式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设备的类型223

11.2 喷水室224

11.2.1 普通喷水室的构造和种类224

11.2.2 双级和高速喷水室226

11.2.3 喷水室中空气与水热、湿交换的基本概念227

11.2.4 喷水室的热工性能228

11.2.5 普通单级喷水室的计算230

11.2.6 填料式喷水室和喷淋盘管232

11.3 表面式换热器233

11.3.1 表面式换热器的构造233

11.3.2 表面式换热器的工作特性234

11.3.3 表面式换热器的选择计算234

11.4 空气热湿处理的其它方法及设备242

11.4.1 电加热器242

11.4.2 空气加湿处理及设备242

11.4.3 空气的减湿处理245

11.5 空气净化处理及设备248

11.5.1 空气净化的目的和净化的标准248

11.5.2 空气过滤器的滤尘机理249

11.5.3 过滤器的特性249

11.5.4 常用过滤器的种类和构造250

11.5.5 过滤器净化能力的计算252

11.5.6 除臭和离子化252

第12章 空气调节系统254

12.1 空调系统的分类254

12.2 集中式空调系统254

12.2.1 一次回风式空调系统256

12.2.2 二次回风式空调系统267

12.2.3 一次回风式和二次回风式的应用条件270

12.2.4 空调系统的分区处理272

12.2.5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机组274

12.3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278

12.3.1 风机盘管机组的构造、类型和特点278

12.3.2 风机盘管系统新风供给方式和供水形式279

12.3.3 风机盘管机组的室温控制281

12.3.4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281

12.4 全空气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282

12.4.1 新风状态变化时的运行调节282

12.4.2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285

12.5 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286

12.5.1 侧面送风286

12.5.2 散流器送风287

12.5.3 孔板送风288

12.5.4 喷口送风288

12.5.5 条缝送风289

12.6 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290

12.6.1 空调系统的噪声源290

12.6.2 噪声评价标准291

12.6.3 降低噪声的措施291

12.6.4 空调设备的减振294

第13章 冷藏用制冷装置295

13.1 食品的冷藏保鲜原理及冷负荷的计算295

13.1.1 食品的冷藏原理及冷藏装置的发展295

13.1.2 冷藏装置冷负荷的计算297

13.2 冰箱302

13.2.1 冰箱的种类302

13.2.2 冰箱的结构303

13.3 冷藏库308

13.3.1 冷藏库的种类及其组成308

13.3.2 冷藏库的建筑特点309

13.3.3 冷库容量的确定311

13.3.4 冷库的冷却方式313

13.3.5 冷库的制冷系统及机房系统315

13.3.6 冷库制冷系统的融霜317

13.3.7 冷库技术的发展319

13.4 运输式冷藏装置323

13.4.1 铁路冷藏车323

13.4.2 冷藏汽车324

13.4.3 冷藏船325

第14章 制冰装置和试验用制冷装置327

14.1 制冰装置327

14.1.1 冰的物理性质及用途327

14.1.2 制冰原理328

14.1.3 几种制冰装置330

14.2 试验用制冷装置333

14.2.1 试验装置的用途和种类333

14.2.2 试验装置的特点和结构335

14.2.3 试验装置的冷却方式及制冷系统337

14.2.4 试验装置的加热及真空系统342

第15章 空调用制冷装置及冷冻站344

15.1 空气调节装置344

15.1.1 空调器344

15.1.2 恒温恒湿空调器348

15.1.3 特殊用途的空调器和空气降湿机350

15.2 空调用冷水机组352

15.2.1 活塞式冷水机组353

15.2.2 螺杆式冷水机组355

15.2.3 离心式冷水机组356

15.2.4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359

15.2.5 模块式冷水机组361

15.3 空调用冷冻站362

15.3.1 制冷系统362

15.3.2 冷却水系统及循环水冷却设备364

15.3.3 冷水系统370

15.4 制冷管道直径的确定及管道与设备的隔热373

15.4.1 制冷管径的选择373

15.4.2 管道与设备的隔热377

第16章 制冷装置的安装、运行及工况分析382

16.1 制冷装置的安装382

16.1.1 压缩式制冷装置的安装382

16.1.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安装386

16.2 压缩机的试运行及气密性试验387

16.2.1 压缩机的试运行387

16.2.2 系统吹污与气密性试验388

16.2.3 制冷剂的充注与取出390

16.3 制冷装置的操作与工况分析391

16.3.1 压缩式制冷装置的操作392

16.3.2 压缩式制冷装置工况分析与调整394

16.3.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调试及开、停机操作397

第17章 制冷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399

17.1 制冷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及标志399

17.1.1 制冷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399

17.1.2 各组成设备的性能良好及正常运行的标志400

17.2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故障分析和排除401

17.3 离心式和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故障分析及排除404

17.3.1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故障分析和排除404

17.3.2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故障分析和排除405

17.4 制冷系统运行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406

17.4.1 系统运行中的故障分析和排除406

17.4.2 全封闭式制冷机的故障检查408

17.5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故障分析和排除409

第18章 制冷装置的定期检修411

18.1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拆卸和清洗411

18.1.1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定期检修411

18.1.2 压缩机拆卸的基本要求及方法412

18.2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拆卸后的测量413

18.2.1 对测量的要求413

18.2.2 测量与记录413

18.3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零部件的检修与调整415

18.3.1 维修工具及材料415

18.3.2 滑动轴承的检修416

18.3.3 轴封的检修416

18.3.4 阀板组的检修418

18.3.5 润滑系统的检修420

18.3.6 机体的检修420

18.3.7 卸载装置的检修420

18.3.8 气缸套划痕拉毛的修理421

18.3.9 活塞的检修421

18.3.10 联轴器的修理421

18.3.11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装配与调整421

18.4 辅助设备及阀件的检修425

18.4.1 换热器与其它辅助设备的检修425

18.4.2 油分离器的检修426

18.4.3 管路及阀件的检修426

18.4.4 氨泵的检修428

18.5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保养与检修428

18.5.1 短期停机的保养428

18.5.2 长期停机的保养428

18.5.3 定期检查和检修429

第19章 空调机组与空调器的安装431

19.1 空调机组的安装431

19.1.1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安装和运行维护431

19.1.2 整体式空调机组的安装、使用及维护管理433

19.2 空调器的安装434

19.2.1 立柜式空调器的安装434

19.2.2 窗式空调器的安装435

19.2.3 分体式空调器的安装436

19.2.4 空调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438

19.3 风机盘管机组的安装439

19.3.1 风机盘管的供水系统439

19.3.2 风机盘管机组的控制和调节440

19.3.3 风机盘管机组的安装、使用与维修440

19.3.4 风机盘管机组常见故障及排除441

第20章 水泵、通风机与通风管道的安装443

20.1 水泵443

20.1.1 离心水泵和管道泵443

20.1.2 水泵的性能特性445

20.1.3 水泵的安装448

20.1.4 水泵的故障排除及其保养449

20.2 通风机450

20.2.1 空调系统用的离心和轴流通风机451

20.2.2 通风机的选择453

20.2.3 通风机的安装和维护455

20.2.4 通风机的运行和调节457

20.2.5 通风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458

20.3 通风管道和配件459

20.3.1 通风管道的材质与选用范围459

20.3.2 风道的制作460

20.3.3 各类风口和阀门463

20.3.4 风道测定孔和检查孔465

20.3.5 风道系统的防腐与保温466

20.4 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467

20.4.1 工业和低层民用建筑的防火467

20.4.2 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和防排烟469

第21章 空调系统的测定和调整473

21.1 测试常用仪表473

21.1.1 测温仪表473

21.1.2 测湿仪表473

21.1.3 测风速仪表473

21.1.4 测压仪表474

21.2 风管内风量与风压的测定474

21.2.1 测定截面位置的选择474

21.2.2 测点位置和数目475

21.2.3 风管内平均动压与平均风速476

21.2.4 风管流量477

21.3 送风口和回风口风量测定477

21.3.1 送风口风量测定477

21.3.2 回风口风量测定477

21.4 通风机性能的测定477

21.5 空气加热器和表冷器性能测定479

21.5.1 空气加热器性质测定479

21.5.2 表冷器性能测定480

21.6 空调系统的运行与调整481

21.6.1 系统风量调整的基本原理481

21.6.2 风量调整的几种方法482

第22章 制冷与空调常用的自动控制设备484

22.1 概述484

22.2 温度测量与模拟控制器486

22.2.1 压力式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486

22.2.2 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487

22.2.3 热电阻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488

22.3 压力、压差传感器与模拟控制器490

22.3.1 压力和压差传感器490

22.3.2 压力和压差控制器491

22.4 湿度传感器与模拟控制器494

22.4.1 氯化锂电阻湿度传感器与变送器494

22.4.2 电容湿度传感器与变送器495

22.5 执行器496

22.5.1 电磁阀496

22.5.2 主阀497

22.5.3 恒压阀497

22.5.4 电动调节阀及电动调节风门499

22.5.5 调功器与电流阀500

第23章 制冷空调自动控制501

23.1 蒸发器的控制502

23.1.1 热力膨胀阀供液调节502

23.1.2 库温调节502

23.1.3 蒸发压力的控制503

23.2 制冷压缩机的安全保护控制505

23.2.1 压力保护控制505

23.2.2 断水保护控制506

23.2.3 电动机保护控制506

23.3 空调系统模拟仪表自动控制系统506

23.3.1 风机盘管自动控制系统506

23.3.2 新风机组自动控制系统506

23.3.3 空调机组自动控制系统509

23.4 中央空调的集散控制系统509

23.4.1 概述509

23.4.2 空调机组DDC控制系统511

23.4.3 空调冷站DDC控制系统512

23.4.4 制冷空调集散控制系统514

23.5 制冷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试515

23.5.1 自动控制系统调试的准备515

23.5.2 系统调试的内容及方法518

23.5.3 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524

23.6 制冷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故障与维修524

23.6.1 冷库制冷自动控制系统的故障与维修525

23.6.2 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的故障与维修527

附录530

附表1 饱和水及饱和水蒸气的热力性质530

附表2 NH3饱和液体及蒸气的热力性质531

附表3 R12饱和液体及蒸气的热力性质533

附表4 R22饱和液体及蒸气的热力性质536

附表5 R134a饱和状态下的热力性质538

附表6 R142b饱和液体及蒸气的热力性质539

附表7 R600a饱和液体及蒸气的热力性质540

附表8 氯化钙水溶液的热物理性质542

附表9 氯化钠水溶液的热物理性质543

附表10 乙二醇水溶液的热物理性质544

附表11 湿空气的密度、水蒸气压力、含湿量和焓546

附表12 民用建筑空调室内空气计算温度548

附表13 我国主要城市空调室外空气计算参数548

附表14 外墙(中等热容)冷负荷计算温度tif549

附表15 屋顶(中等热容)冷负荷计算温度tif550

附表16 冷负荷计算温度tif的修正值td550

附表17 夏季通过单层3mm厚普通玻璃进入室内太阳辐射热551

附表18 玻璃性质、厚度和层数不同时的修正系数Cs553

附表19 窗内侧有遮阳设施时的修正系数Cn553

附表20 不同温度时成年男子散热量和散湿量553

附表21 某些公共建筑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554

附表22 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554

附表23 喷水室换热效率实验公式的系数和指数555

附表24 部分空气加热器的传热系数和阻力计算公式556

附表25 部分水冷式表面冷却器的传热系数和阻力试验公式557

附表26 水冷式表面冷却器的ε2值558

附表27 SRZ型空气加热器技术数据558

附表28 JW型表面冷却器技术数据559

附表29 室内噪声允许值559

附表30 制冷设备检修图例及记录格式560

附图1 NH3的p-h图564

附图2 R12的p-h图565

附图3 R22的p-h图566

附图4 R134a的p-h图567

附图5 R142b的p-h图568

附图6 R600a的p-h图569

附图7 水冷式表面冷却器的ε1值的线算图570

参考文献5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