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邻接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邻接权研究
  • 孙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80219569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知识产权-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邻接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邻接权的概念和本书的探讨范围1

第二节 邻接权的特征5

一、作为知识产权所具有的特征5

二、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关系11

1.两者的区别12

2.两者的联系13

第二章 表演者权18

第一节 源起及发展概况18

第二节 客体23

一、表演24

二、表演的非作品属性27

三、数字表演31

第三节 主体34

一、作品表演者35

二、民间文学艺术表演者37

三、杂技、魔术、马戏和艺术体育表演者40

四、法人组织是否是表演者44

第四节 权利内容47

一、表演者的精神(人身)权利47

(一)作者的精神权利48

(二)表演者精神权利的主要内容49

1.表明表演者身份51

2.表演得到尊重56

二、表演者的经济权利58

(一)对现场表演(未录制表演)的权利59

1.录制(固定)权59

2.广播和向公众传播权63

(二)对已录制表演的权利70

1.复制权70

2.发行权74

3.出租权与出借权80

4.向公众提供权82

5.获取报酬权88

三、已录制视听表演上权利的转让或授权90

(一)国际条约的有关规定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方面的进展91

(二)法国的做法95

(三)德国的做法96

(四)英国的做法96

(五)美国的做法97

(六)其他一些国家的做法98

(七)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做法99

(八)小结及建议102

第五节 保护期限105

第三章 录音制品制作者权107

第一节 源起及发展概况108

第二节 客体109

一、传统意义上的录音制品110

二、声音表现物111

三、录音制品与音乐作品114

四、登记与标记的效力115

第三节 主体117

第四节 权利内容120

一、复制权121

二、发行权124

(一)涵盖范围125

(二)权利用尽原则与进口权126

三、出租权与出借权128

四、向公众提供权129

(一)权利的设定130

(二)提供录音制品的情形135

(三)与表演者向公众提供权的一些共性问题138

1.“公众”的定位138

2.“提供”的涵义141

3.权利用尽原则是否适用147

(四)P 2P软件提供者的侵权责任152

1.P2P技术简介152

2.相关案例评述154

(1)Napster案和Grokster案154

(2)Sharman案163

(3)Kazza案166

3.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做法167

4.小结及建议169

五、获取报酬权173

(一)传统适用情形173

(二)在网播情形下的适用174

(三)在网络同步播放情形下的适用176

(四)网络环境下的集体管理与跨境许可179

(五)小结及建议182

六、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与作者网络传播权之比较183

(一)WCT与WPPT相关规定之比较184

(二)欧盟著作权和相关权指令中的有关规定186

(三)美国版权法中的有关规定187

(四)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做法190

(五)小结及建议193

第五节 保护期限194

第四章 广播组织权196

第一节 源起及发展概况196

第二节 客体199

一、广播信号vs广播节目199

二、广播前信号202

三、有线广播203

四、网播204

五、广播的网络同步播放206

六、小结208

第三节 主体209

第四节 权利内容210

一、转播权211

(一)《罗马公约》语义下的转播211

(二)有线转播212

(三)网络转播213

1.iCrave TV案和Jump TV事件214

2.设定网络转播权之必要215

(四)小结217

二、公开播放权218

三、录制(固定)权221

四、复制权222

五、发行权225

六、录制后播送权226

七、向公众提供权228

八、与著作权、表演者权和录音制品制作者权的关系231

第五节 保护期限233

第五章 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235

第一节 技术措施235

一、定位236

(一)限制使用的技术措施236

(二)控制访问的技术措施237

(三)双重涵盖的技术措施238

(四)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技术措施的定位239

(五)小结及建议240

二、保护方式241

三、保护的限制245

四、与相关设备的关系250

(一)设备的技术标准问题250

(二)兼容问题——以录音制品为例253

(三)可否要求相关设备采用技术防范措施255

(四)小结257

第二节 权利管理信息258

一、定位258

二、保护方式261

三、保护的限制264

四、小结及建议266

第六章 邻接权的例外与限制268

第一节 总体趋势270

第二节 主要例外和限制情形及设定标准274

一、邻接权的例外——合理使用274

(一)《罗马公约》和《Trips协议》规定的主要情形275

(二)各国立法中的主要情形278

二、邻接权的限制——法定许可283

三、设定标准287

第三节 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看邻接权的限制289

一、“避风港”的设定289

(一)暂时复制290

1.美国的做法291

2.欧盟的做法292

3.荷兰的做法293

4.我国的做法294

5.小结294

(二)代理缓存296

(三)提供存储空间299

(四)提供信息定位工具301

(五)通知+移除机制309

二、披露用户信息的义务311

(一)问题的提出312

(二)美国版权法中的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做法312

(三)欧盟指令中的相关规定及德国司法实践中的做法315

(四)我国相关法律规定317

(五)意见和建议318

第四节 录音制品下载的法律定位319

一、问题的提出及背景320

二、侵权论323

(一)Napster案323

(二)Cecilia Gonzalez案325

三、合理使用论328

四、适用补偿金论330

(一)法定许可式补偿金331

(二)可选择式补偿金333

(三)用户直接支付式补偿金333

五、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做法334

六、评析和结论336

(一)驳合理使用论336

(二)补偿金制度在网络空间的不适用性338

七、建议341

第七章 邻接权保护国际条约344

第一节《罗马公约》344

第二节《录音制品公约》352

第三节《布鲁塞尔公约》356

第四节《Trips协议》359

第五节WPPT362

参考文献370

后记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