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汉魏晋之道家思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两汉魏晋之道家思想
  • 陶建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津出版社
  • ISBN:9579400210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两汉魏晋之道家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壹编 绪论1

第一章 前言2

第二章 老子之学术思想4

第一节 老子本传4

第二节 老子学术思想之渊源7

一、渊源于史官7

二、渊源于上古文化9

三、渊源于楚文化16

第三节 老子学术思想之特色26

一、本体论26

二、修养论30

三、政治论34

第三章 庄子之学术思想39

第一节 庄子本传39

第二节 老庄学术之关系41

第三节 庄子学术思想之特色48

一、本体论48

二、修养论53

三、政治论68

第四章 老庄思想对先秦学术思想之影响71

第一节 诸子出于王官论71

第二节 老庄思想与诸子之关系74

一、儒家75

二、阴阳家79

三、墨家83

四、纵横家87

五、小说家90

六、农家92

七、名家93

八、法家97

九、杂家102

一○、兵家104

一一、道家108

附注115

第贰编 老庄思想对两汉学术思想之影响119

第一章 黄老思想之产生及其发展119

第一节 黄老思想产生之政治背景119

第二节 黄老思想之渊源124

一、渊源于老庄125

二、渊源于黄帝126

三、渊源于法家135

四、渊源于齐学137

第三节 黄老思想之特色142

第四节 黄老思想在西汉之功用145

一、早期发展146

二、鼎盛时期154

三、黄老没落174

第二章 道教思想之产生及其发展186

第一节 上古宗教思想略述186

一、庶物之崇拜186

二、鬼神之崇拜189

三、巫觋祝史192

第二节 道教与道家之关系194

一、与黄帝之关系195

二、与老庄之关系197

三、与齐学之关系210

第三节 汉代道教之创立及发展213

一、方士与道士213

二、道教之创立及发展227

第三章 两汉学术家之老庄色彩234

第一节 杂家中之老庄思想234

一、吕氏春秋235

二、淮南子247

第二节 儒道学术之交融265

一、陆贾266

二、贾谊272

三、董仲舒285

第三节 史家与道家之关系301

一、司马谈302

二、司马迁305

三、班固312

第四节 自然主义之觉醒318

一、扬雄320

二、王充336

三、桓谭361

四、王符367

五、仲长统374

六、张衡382

七、荀悦394

第四章 佛教初传与老庄思想之关系406

第一节 佛教之初传406

第二节 汉朝佛教与老庄思想之关系411

第三节 牟子理惑论424

附注431

第叁编 老庄思想对魏晋学术思想之影响443

第一章 魏晋学术思想之背景443

第一节 政治背景——战乱频仍、民生凋敝443

第二节 社会背景——奢侈浮华,道德败坏451

第三节 学术背景——儒术中衰,经学式微460

第四节 时代趋势——老庄复兴,玄学盛行474

第二章 魏晋名士与老庄之关系481

第一节 名士之形成481

第二节 正始名士486

一、夏侯玄486

二、王弼488

三、何晏490

第三节 竹林名士495

一、阮籍496

二、嵇康500

三、山涛504

四、向秀507

五、刘伶509

六、阮咸512

七、王戎515

第四节 中朝名士523

第三章 老庄思想对魏晋清谈思想之影响534

第一节 清谈早期之发展534

一、汉人之谈论534

二、清议与清谈538

三、汉末之人物品评544

第二节 魏晋名理派清谈之学术思想551

一、名理释义551

二、傅嘏、钟会才性论555

三、刘劭人物志561

四、裴頠崇有论568

五、孙盛排老论576

六、王坦之废庄论581

第三节 魏晋玄论派清谈之学术思想588

一、玄论释义588

二、何晏之道家思想594

三、王弼之道家思想604

四、阮籍之道家思想623

五、嵇康之道家思想636

六、向秀、郭象之注庄652

七、列子及张湛注673

八、鲍敬言之道家思想688

第四章 老庄思想对魏晋文学之影响692

第一节 对纯文学之影响692

第二节 对文学理论之影响695

第三节 对厌世文学之影响700

第四节 对游仙文学之影响704

第五节 对玄理文学之影响707

第六节 对隐逸文学之影响710

第五章 魏晋道教之发展与老庄思想之关系719

第一节 魏晋道教之发展719

第二节 魏晋道教之学术家724

一、魏伯阳724

二、许逊728

三、郭璞730

四、葛洪732

第六章 老庄思想对魏晋格义佛教之影响746

第一节 魏晋佛教之发展746

第二节 佛教与清谈755

第三节 格义与老庄762

第四节 般若与玄学769

附注780

第肆编 结论789

第一节 全文综览793

第二节 分析老庄思想于两汉魏晋兴盛之原因793

一、老庄思想兴盛之客观因素796

二、老庄思想兴盛之主观因素800

第三节 老庄思想对两汉魏晋学术思想之贡献803

第四节 老庄思想于两汉魏晋所造成之流弊806

第五节 魏晋以后老庄思想之余波810

附注811

主要参考书目8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