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震学中的例行数据处理 实例数据 练习和软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震学中的例行数据处理 实例数据 练习和软件
  • (丹)延斯·哈夫斯科夫;(德)拉斯·奥特莫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10991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地震数据-数据处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震学中的例行数据处理 实例数据 练习和软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地震1

1.2记录地震事件和检选震相5

1.3定位地震8

1.4震级9

1.5断层面解10

1.6进一步的数据分析11

1.7软件11

第二章 地球结构和地震震相13

2.1地球结构13

2.2地震射线15

2.3地震震相18

2.4走时26

2.5不同震中距的地震震相31

2.6结构确定40

2.7练习42

第三章 仪器和波形数据46

3.1地震传感器46

3.2地震记录仪50

3.3仪器响应校正53

3.3.1如何存储响应信息56

3.3.2现实中的响应57

3.3.3使用响应58

3.3.4如何制作响应文件58

3.4波形数据59

3.4.1 GSE60

3.4.2 SEED61

3.4.3 SAC62

3.4.4 SEISAN62

3.4.5 CSS62

3.4.6波形格式中需共同关注的问题63

3.4.7格式的使用65

3.5地震噪声66

3.6练习70

第四章 信号处理72

4.1滤波72

4.2谱分析与仪器校正74

4.3判读地震震相78

4.3.1第一个初至78

4.3.2滤波与震相漂移79

4.3.3绘图分辨率80

4.4相关80

4.5质点运动和分量旋转81

4.6重采样84

4.7软件85

4.8练习85

第五章 地震定位86

5.1单台定位87

5.2多台定位91

5.3计算机实现93

5.3.1格点搜索93

5.3.2迭代定位方法95

5.3.3均匀模型下定位实例97

5.4误差量化和统计98

5.4.1误差计算实例100

5.5相对定位法101

5.5.1主事件定位技术101

5.5.2联合震源定位103

5.5.3双差地震定位法104

5.6地震定位中的实际考虑106

5.6.1震相106

5.6.2震源深度107

5.6.3开始定位114

5.6.4远震事件P震相的识别117

5.6.5异常值和权重规则117

5.6.6时间误差118

5.6.7异常值和时间问题的例子118

5.7软件122

5.8练习123

第六章 震级128

6.1振幅与周期测量130

6.2近震震级ML130

6.3尾波震级Mc136

6.4体波震级mb139

6.5宽频带体波震级mB144

6.6面波震级Ms145

6.7宽频带面波震级Ms149

6.8 Lg波震级151

6.9矩震级Mw151

6.10能量震级Me152

6.11各种震级标度的比较153

6.12总结156

6.13震级平均和台站校正156

6.14在地方或区域条件下调整震级标度157

6.14.1从其他区域选择震级标度158

6.14.2导出ML标度158

6.14.3导出Mc震级标度160

6.14.4确定地方性衰减来计算Mw160

6.15 练习160

第七章 震源机制和地震图建模164

7.1断层的几何形态164

7.2源辐射166

7.3实用的断层面解168

7.4极性获取175

7.5使用区域数据和极性的断层面解177

7.6复合断层面解178

7.7使用全球数据的断层面解179

7.8利用振幅获得断层面解180

7.8.1利用振幅比182

7.8.2针对远震利用振幅比的例子184

7.8.3利用频谱振幅187

7.9矩张量189

7.10矩张量反演193

7.10.1近震和区域震距离的矩张量反演195

7.10.2远震距离198

7.11地震图建模200

7.11.1射线法201

7.11.2完整地震图的近似201

7.11.3运用射线法的全球事例201

7.11.4震源时间函数201

7.11.5使用射线法的近震例子203

7.11.6完整的地震图203

7.12软件204

7.13练习205

第八章 频谱分析208

8.1衰减208

8.2震源模型211

8.3几何扩散213

8.3.1近震和区域震距离213

8.3.2远震距离215

8.4自相似性和震源谱216

8.5近震和区域震距离上的频谱分析218

8.6远震频谱分析222

8.6.1衰减223

8.6.2几何扩散223

8.7 Q的确定225

8.7.1确定K225

8.7.2来自频谱建模的Q和K227

8.7.3尾波Q227

8.7.4确定Q的两台站方法232

8.7.5确定Q的多台站方法234

8.8土壤放大率236

8.9练习237

第九章 台阵处理241

9.1基本台阵参数241

9.1.1三个子台台阵计算P波的例子243

9.1.2利用地震台网作为一个台阵244

9.2聚束245

9.3频率-波数分析(fk)246

9.4台阵响应246

9.5处理软件248

9.5.1手动处理248

9.5.2 fk处理249

9.6利用台阵方法识别震相250

9.7练习251

第十章 运行253

10.1数据和数据存储253

10.2日常处理257

10.2.1检测筛选257

10.2.2事件分类257

10.2.3分析258

10.2.4震中和震源地图260

10.2.5有感地震260

10.2.6质量控制261

10.2.7地震目录265

10.3数据交换268

10.4地震统计270

10.5软件272

10.5.1用于日常操作的处理系统273

10.5.2绘制地图软件275

10.6练习276

参考文献280

软件参考292

索引翻译293

原著勘误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