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测量实用技术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程测量实用技术手册
  • 张国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80227548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79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595页
  • 主题词:工程测量-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程测量实用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测量学概述1

第二节 测量工作的实质2

第三节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2

第四节 测量学的应用4

第五节 地面点位的确定5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5

二、地面点位置的确定6

三、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10

第六节 学习测量的注意事项12

第二章 水准测量13

第一节 水准测量原理13

一、水准测量原理13

二、转点、测站14

第二节 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15

第三节 水准仪的安装和使用18

第四节 水准测量方法20

一、水准点和水准路线20

二、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22

三、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与计算22

第五节 水准测量手簿的校核24

第六节 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25

一、水准仪应满足的条件25

二、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25

第七节 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27

一、仪器误差27

二、观测误差27

三、外界条件影响28

四、水准测量注意事项30

第三章 角度测量31

第一节 角度测量原理31

第二节 经纬仪的构造32

一、照准部32

二、水平度盘34

三、读数方法34

四、基座36

第三节 经纬仪的使用36

第四节 水平角观测37

一、测回法37

二、方向观测法38

第五节 竖直角观测40

一、竖盘的构造40

二、竖直角的观测41

三、竖直角的计算42

四、竖盘指标差42

五、竖盘指标自动归零补偿器43

第六节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44

一、经纬仪应满足的条件44

二、照准部水准管轴应与仪器竖轴垂直45

三、十字丝纵丝应与望远镜横轴垂直46

四、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46

五、横轴应垂直于竖轴48

六、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48

七、光学对中器的检验与校正49

第七节 角度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49

一、角度测量的误差来源49

二、角度测量的注意事项51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52

第一节 钢尺量距52

一、量距工具52

二、直线定线53

三、一般量距方法55

四、钢尺检定56

五、钢尺的精密量距57

六、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59

第二节 视距测量60

第三节 直线定向63

一、标准方向线63

二、直线表示方法64

三、罗盘仪的构造和使用65

第四节 坐标正、反算67

第五章 控制测量69

第一节 控制测量概述69

一、平面控制测量69

二、高程控制测量72

三、控制测量的一般作业流程72

第二节 导线测量73

一、导线的布设形式73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74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76

第三节 交会定点测量82

一、前方交会82

二、后方交会83

三、测边交会84

四、极坐标法84

第四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85

第五节 三角高程测量88

第六章 测量误差92

第一节 测量误差及其分类92

一、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92

二、测量误差的分类93

第二节 衡量精度的标准94

第三节 误差传播定律96

第四节 等精度观测值的平差98

第五节 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平差100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104

第一节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104

一、地形图比例尺的种类104

二、比例尺的精度106

三、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106

第二节 地物表示方法111

第三节 地貌表示方法115

第四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119

第五节 测图仪器的构造和使用121

第六节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碎部测量125

一、选择碎部点125

二、碎部点点位测定方法126

三、碎部测量方法127

第七节 地形图的绘制130

一、地物的描绘130

二、等高线的勾绘130

三、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131

第八节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132

第八章 地形图的应用135

第一节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135

一、在图上确定某点的高程和坐标135

二、在图上确定两点间的直线距离136

三、在图上确定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136

四、确定图上某直线的坡度137

五、确定图上任意区域的面积137

第二节 地形图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139

第三节 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141

第四节 地形图在平整土地中的应用142

一、方格网法142

二、断面法144

第五节 地形图的野外应用146

第九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152

第一节 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度的测设152

一、水平距离的测设152

二、水平角的测设153

第二节 已知高程的测设154

第三节 已知坡度直线的测设155

第四节 平面点位的测设157

第十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测量160

第一节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概述160

第二节 建筑场地上的施工控制测量161

一、施工控制网的特点及布设要求161

二、建筑方格网162

三、建筑地基165

四、高程控制测量165

第三节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166

一、测设前的准备工作166

二、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169

三、基础施工测量172

四、墙体施工测量173

第四节 工业厂房施工测量175

一、编制厂房矩形控制网测设方案175

二、厂房控制网的测设177

三、厂房柱列轴线的测设178

四、厂房基础施工测量179

五、厂房预制构件安装测量183

六、烟囱施工放样186

第五节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188

第六节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192

一、变形监测概述192

二、建筑物及深基坑垂直位移监测193

三、建筑物及深基坑水平位移测量198

四、建筑物的倾斜观测199

五、挠度和裂缝监测200

第七节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202

第十一章 公路工程测量204

第一节 公路测量概述204

第二节 圆曲线主点计算与测设204

一、圆曲线测设元素的计算204

二、圆曲线主点里程的计算205

三、圆曲线主点的测设205

四、圆曲线的详细测设206

第三节 复曲线与反曲线的测设210

第四节 缓和曲线的测设211

一、缓和曲线的特征及曲线方程211

二、缓和曲线主点元素的计算及测设213

三、带有缓和曲线的曲线的详细测设216

第五节 初测阶段的测量217

一、选点插旗217

二、导线测量217

三、高程测量219

四、带状地形图测绘220

第六节 定测阶段的测量220

一、定线测量220

二、中线测量224

三、水准测量226

四、横断面测量227

五、纵断面图的绘制230

第七节 道路施工测量232

一、道路施工复测232

二、路基放样233

三、路面放样236

四、竖曲线的测设237

五、公路竣工测量238

第八节 地下管线施工测量239

一、施工前的测量工作239

二、管道中线测量239

三、管道纵横断面测量242

四、管道施工测量244

五、顶管施工测量247

六、竣工测量248

第十二章 桥梁隧道工程测量249

第一节 桥梁施工测量249

一、桥梁施工控制网的技术要求249

二、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250

三、桥梁施工高程控制253

第二节 直线桥梁施工测量254

第三节 普通桥梁施工测量256

第四节 地下工程测量概述259

第五节 地面控制测量260

一、地面控制网布设步骤260

二、地面控制网布设形式和要求260

三、地面导线测量260

四、地面GPS测量261

五、地面水准测量261

第六节 地下控制测量262

一、地下导线测量262

二、地下水准测量263

第七节 竖井联系测量265

一、竖井定向测量265

二、竖井导入高程266

第八节 隧道施工测量268

第九节 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269

第十节 竣工图的测绘270

第十三章 水利工程测量272

第一节 地形测量272

一、一般规定272

二、图根控制测量273

三、地形图的测绘要求273

四、数字化成图274

五、水下地形测量274

第二节 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测量275

第三节 渠道测量277

一、选线测量277

二、中心导线测量278

三、中线测量279

四、纵横断面测量281

五、横断面面积与土方计算282

第四节 河道纵横断面测量285

一、河道横断面图的测绘285

二、河道纵面图的编制287

第五节 水位测量和水深测量288

第六节 大坝的放样289

一、土坝的施工放样290

二、拱坝的施工放样294

第七节 水闸的施工放样295

第八节 水库淹没界桩的测设297

第九节 水利工程施工期变形监测299

第十四章 园林工程测量302

第一节 园林测量概述302

第二节 平整土地测量303

一、方格水准测量法303

二、断面法305

第三节 园林建筑物定位306

第四节 园林建筑主轴线测设308

第五节 基础施工测量309

第六节 墙体施工测量312

第七节 地下管道施工测量313

一、准备工作313

二、地下管道中线测设314

三、地下管道施工测量314

第八节 纵断面测量及绘制316

第九节 横断面测量及绘制318

第十节 园路设计的准备318

第十一节 园路中线测设319

第十二节 园路路基测设319

第十三节 堆山与挖湖测设320

第十四节 园林植物种植测设321

第十五节 竣工测量322

第十五章 架空输电线路测量324

第一节 架空输电线路概述324

第二节 路径方案的选择和定线测量325

第三节 平断面测量326

第四节 杆塔定位测量328

第五节 线路施工测量328

一、施工基面测量328

二、拉线放样329

三、弛度放样331

四、线路竣工后检测332

第十六章 地质勘探工程测量334

第一节 勘探工程测量概述334

第二节 勘探矿区控制网测量和地形测量334

一、测设起始基点334

二、测设控制基点336

三、测设基线336

四、施测测线337

五、高程测量338

第三节 勘探网的设计与布设338

第四节 地质点、探井和钻孔的定位测量339

第五节 勘探线剖面测量340

第十七章 房产测量343

第一节 房产测量概述343

一、房产测量的目的和作用343

二、房产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343

第二节 房产平面控制测量344

一、一般规定344

二、水平角观测346

三、距离测量347

四、平面控制测量成果的检验和整理347

第三节 房产调查350

第四节 房产要素测量354

一、房产要素测量的主要内容354

二、野外解析法测量355

三、航空摄影测量356

四、全野外数据采集359

五、测量草图359

第五节 房产图绘制360

一、房产分幅图的绘制361

二、房产分丘图的绘制363

三、房产分户图的绘制364

四、房产图的绘制方法365

第六节 房产面积测算366

一、一般规定366

二、房屋建筑面积测算的规定366

三、用地面积测算367

四、面积测算方法与精度要求368

第七节 变更测量369

一、一般规定369

二、变更测量的方法369

三、房地产编号的变更与处理370

第八节 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370

第十八章 现代测量仪器的应用372

第一节 数字化测量概述372

一、几何信息与属性信息372

二、信息的采集与数字化373

三、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375

四、数字化测绘成果375

第二节 测量仪器的发展趋势376

一、测量仪器发展的基本方向376

二、测量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378

第三节 数字水准仪381

一、条形码技术381

二、CCD扫描器385

三、基本原理387

四、使用方法395

五、精度问题及解决办法403

第四节 光电测距仪404

一、光电测距仪的基本类型404

二、光电测距仪的构造405

三、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406

四、相位测量的方法412

五、观测值的改正和换算425

六、测距仪的误差分析434

七、测距仪的检验方法442

八、测距仪的辅助设备444

第五节 激光垂准仪446

第六节 激光扫平仪448

第七节 激光经纬仪449

第八节 电子经纬仪452

一、光电角度读数装置452

二、电子经纬仪的组成456

三、电子经纬仪的使用465

四、电子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469

第九节 陀螺经纬仪471

一、陀螺经纬仪的作用471

二、陀螺定向的基本原理472

三、陀螺经纬仪的使用476

四、陀螺经纬仪的精度与检校487

第十节 全站仪491

一、基本结构与原理491

二、全站仪的使用494

三、苏一光OTS全站仪510

四、宾得R—100系列全站仪522

五、伺服型全站仪527

第十一节 卫星全球定位系统533

一、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建立533

二、GPS卫星系统的基本原理537

三、GPS网络RTK技术542

四、GPS控制测量数据处理544

五、GPS接收机的使用546

六、GPS接收机的检校561

七、GPS观测量误差分析561

第十九章 测绘作业人员安全防范572

第一节 一般要求572

第二节 内业生产572

第三节 外业生产573

一、出测、收测前的准备573

二、行车安全防范573

三、饮食安全防范574

四、住宿安全防范574

五、外业作业环境575

参考文献5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