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食品免疫化学与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胥传来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5201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食品卫生学:免疫化学-化学分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食品免疫化学与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免疫学与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史1
1.1.1 经验免疫学时期1
1.1.2 经典免疫学时期2
1.1.3 近代免疫学时期6
1.1.4 现代免疫学时期7
1.2 免疫学技术的广泛应用10
1.2.1 免疫学与医学10
1.2.2 免疫学与生物学10
1.2.3 免疫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11
1.3 免疫学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11
1.3.1 免疫学在分子水平上的深化与发展11
1.3.2 免疫系统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12
1.3.3 免疫学向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渗透12
1.3.4 免疫学的应用研究促进生物技术的发展12
1.3.5 免疫学近期内的发展趋势13
参考文献13
第2章 抗原抗体反应基本原理14
2.1 抗原抗体结合的一般原则14
2.1.1 抗原14
2.1.2 抗体21
2.1.3 抗原抗体结合的一般原则30
2.1.4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32
2.2 影响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因素34
2.2.1 抗体方面34
2.2.2 抗原方面35
2.2.3 电解质35
2.2.4 酸碱度35
2.2.5 温度35
2.3 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主要应用35
2.3.1 补体检测35
2.3.2 免疫球蛋白检测36
2.3.3 免疫复合物检测36
2.3.4 细胞因子检测37
参考文献37
第3章 抗体的制备与分离纯化技术39
3.1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39
3.1.1 原理39
3.1.2 动物的选择39
3.1.3 抗原的处理40
3.1.4 动物的免疫40
3.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40
3.2.1 原理40
3.2.2 动物的选择与免疫42
3.2.3 细胞融合42
3.2.4 选择杂交瘤细胞及抗体检测42
3.2.5 杂交瘤的克隆化43
3.2.6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43
3.2.7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生产43
3.2.8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44
3.3 抗体的分离纯化技术45
3.3.1 原则45
3.3.2 方法45
参考文献46
第4章 抗体工程48
4.1 细胞工程抗体48
4.1.1 动物免疫48
4.1.2 细胞融合48
4.1.3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48
4.2 基因工程抗体49
4.2.1 嵌合抗体50
4.2.2 人源化抗体51
4.2.3 完全人源化抗体51
4.2.4 小分子抗体和抗体融合蛋白52
4.2.5 双特异性抗体54
4.3 抗体库技术54
4.3.1 抗体库的应用价值55
4.3.2 噬菌体呈现人抗体库57
4.3.3 噬菌体人抗体库的构建58
4.4 抗体分子的应用63
参考文献64
第5章 免疫标记技术65
5.1 放射免疫技术65
5.1.1 技术进展66
5.1.2 原理66
5.1.3 基本试剂和技术方法69
5.2 酶免疫技术73
5.2.1 概述73
5.2.2 酶标抗体的制备75
5.2.3 酶免疫分析中的放大作用78
5.2.4 酶免疫分析的应用及发展趋势80
5.3 免疫荧光技术85
5.3.1 概述85
5.3.2 标记方法88
5.4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88
5.4.1 原理88
5.4.2 方法类型89
5.4.3 应用及展望92
参考文献96
第6章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98
6.1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98
6.1.1 原理98
6.1.2 应用100
6.2 多标记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101
6.2.1 原理101
6.2.2 应用104
6.3 酶放大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105
6.3.1 原理105
6.3.2 应用106
参考文献106
第7章 分子免疫及免疫遗传学的技术与方法108
7.1 DNA的分离与纯化108
7.1.1 概述108
7.1.2 几种常用方法109
7.2 核酸分子探针标记技术114
7.2.1 核酸探针的种类114
7.2.2 探针的标记物114
7.2.3 探针标记常用的方法116
7.3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117
7.3.1 原理和类型117
7.3.2 应用120
7.4 cDNA文库的构建及筛选121
7.4.1 cDNA文库及其构建121
7.4.2 cDNA文库筛选128
7.5 HLA基因配型及分型技术132
7.5.1 HLA基因配型132
7.5.2 HLA-Ⅱ类基因配型方法135
参考文献138
第8章 免疫印迹技术139
8.1 概述139
8.1.1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39
8.1.2 电转移141
8.1.3 酶免疫定位142
8.1.4 免疫印迹技术的注意事项145
8.2 分子印迹技术145
8.2.1 分子印迹技术概述146
8.2.2 甲基睾酮与分子印迹技术153
8.2.3 分子印迹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展望155
8.3 免疫学检测156
参考文献156
第9章 免疫电镜技术160
9.1 概述160
9.1.1 组织固定与取材160
9.1.2 免疫染色160
9.1.3 包埋161
9.2 免疫铁蛋白技术163
9.2.1 基本原理163
9.2.2 铁蛋白的提取和纯化163
9.2.3 铁蛋白与免疫球蛋白的结合164
9.2.4 电镜标本的制备方法164
9.3 其他免疫电镜技术165
9.3.1 免疫电镜胶体金标记法165
9.3.2 扫描免疫电镜技术167
9.3.3 冷冻蚀刻免疫电镜技术168
9.4 电镜水平原位杂交169
9.4.1 应用同位素标记cRNA探针电镜原位杂交技术于染色体制片170
9.4.2 应用生物素标记DNA探针电镜原位杂交技术170
9.4.3 应用地高辛标记rRNA探针的电镜原位杂交技术173
参考文献174
第10章 农药免疫分析176
10.1 有机磷类农药176
10.1.1 概述176
10.1.2 分析方法181
10.2 有机氯类农药187
10.2.1 概述187
10.2.2 分析方法194
10.3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196
10.3.1 概述196
10.3.2 分析方法203
10.4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207
10.4.1 概述207
10.4.2 分析方法215
10.5 除草剂类农药220
10.5.1 概述220
10.5.2 分析方法230
10.6 其他类农药235
10.6.1 三唑类农药235
10.6.2 苯并咪唑类农药239
10.6.3 植物激素类农药240
10.6.4 分析方法241
10.7 农药的多残留分析245
参考文献251
第11章 兽药免疫分析254
11.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254
11.1.1 概述254
11.1.2 分析方法257
11.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60
11.2.1 概述260
11.2.2 分析方法263
11.3 氯霉素类药物265
11.3.1 概述265
11.3.2 分析方法267
11.4 β-内酰胺类抗生素269
11.4.1 概述269
11.4.2 分析方法275
11.5 硝基呋喃类药物280
11.5.1 概述280
11.5.2 分析方法282
11.6 喹诺酮类药物284
11.6.1 概述284
11.6.2 分析方法291
11.7 磺胺类药物298
11.7.1 概述298
11.7.2 分析方法300
11.8 四环素类药物303
11.8.1 概述303
11.8.2 分析方法305
11.9 驱(蠕)虫药物307
11.9.1 概述307
11.9.2 分析方法310
11.10 抗球虫药物310
11.10.1 概述310
11.10.2 分析方法312
11.11 同化激素类药物313
11.11.1 概述313
11.11.2 分析方法323
11.12 β-兴奋剂类药物332
11.12.1 概述332
11.12.2 分析方法333
11.13 其他药物334
11.13.1 苯二氮卓类药物残留分析334
11.13.2 巴比妥类药物残留分析336
11.13.3 聚醚类药物残留分析336
11.13.4 喹乙醇及其代谢物残留分析340
11.14 兽药多残留免疫分析341
参考文献342
第12章 生物毒素免疫分析348
12.1 动物毒素348
12.1.1 概述348
12.1.2 分析方法350
12.2 真菌与真菌毒素351
12.2.1 概述351
12.2.2 分析方法356
12.3 细菌与细菌毒素360
12.3.1 概述360
12.3.2 分析方法363
12.4 植物毒素365
12.4.1 概述365
12.4.2 分析方法367
12.5 藻类与藻类毒素371
12.5.1 概述371
12.5.2 分析方法373
参考文献375
第13章 其他残留物免疫分析377
13.1 二噁英377
13.1.1 概述377
13.1.2 分析方法379
13.2 多溴联苯醚380
13.2.1 概述380
13.2.2 分析方法380
13.3 苏丹红和对位红381
13.3.1 概述381
13.3.2 分析方法383
13.4 孔雀石绿386
13.4.1 概述386
13.4.2 分析方法387
13.5 三聚氰胺387
13.5.1 概述387
13.5.2 分析方法388
13.6 邻苯二甲酸酯(酞酸酯)389
13.6.1 概述389
13.6.2 分析方法389
13.7 有机氟化合物390
13.7.1 概述390
13.7.2 分析方法391
13.8 双酚A392
13.8.1 概述392
13.8.2 分析方法393
13.9 减肥药394
13.9.1 概述394
13.9.2 分析方法396
13.10 重金属污染396
13.10.1 概述396
13.10.2 分析方法398
参考文献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