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聂亚珍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4271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98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不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背景与方法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文献回顾及整理5
三、研究方法7
第二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16
第一节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与增长源泉16
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16
二、传统农业增长的源泉——土地扩张21
三、传统农业增长的源泉——劳动供给的增长24
第二节 现代农业增长的特征与源泉31
一、生产率增长——现代农业增长的基本特征31
二、现代农业增长的源泉35
第三节 农业剩余劳动37
一、农业剩余劳动的传统定义38
二、农业剩余劳动的新观点及其证据39
三、我国农业剩余劳动的状况41
第三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43
第一节 经验考察43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的相关关系45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地区经济差距的相关关系48
第二节 理论分析51
一、劳动力剩余与经济增长的负相关关系52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概率55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可持续发展58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新型工业化62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65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及困境70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70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及流入地区71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趋势76
第二节 阻碍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81
一、人口增长率81
二、经济因素83
三、制度因素84
第五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借鉴86
第一节 国外经验86
一、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86
二、国外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与城市化的经验89
三、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及启示91
第二节 国内经验94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关系94
二、现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就业空间96
三、现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100
第六章 农业产业化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104
第一节 理论分析104
一、产业间中间需求的波及105
二、投入产出表106
三、投入系数表106
四、逆阵系数表107
第二节 农产品加工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带动作用109
一、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110
二、农产品加工业增强农业的就业吸纳能力112
三、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118
第三节 现行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模式120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120
二、主导产业带动型124
三、市场带动型126
四、中介组织带动型128
第七章 规模化经营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130
第一节 规模化经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130
一、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矛盾130
二、“推—拉”与反“推—拉”模型分析133
第二节 规模化经营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136
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势在必行136
二、土地细碎化经营倾向138
三、规模化经营下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路径139
第八章 农村城镇化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142
第一节 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应142
一、城镇化对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效应143
二、城镇化对劳动力空间转移的效应144
三、城镇化发展对已经转移的劳动力的收入效应146
第二节 产业集聚化与农村劳动力城镇化转移149
一、产业聚集149
二、产业聚集的回归模型分析150
第三节 中小城市应该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154
一、必要性分析155
二、城镇化进程中市场与政府的作用158
三、城市建设必须与人口城市化速度相适应160
第九章 政府干预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63
第一节 基于能力视角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163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型分析163
二、能力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165
第二节 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167
一、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168
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模式173
第三节 打破资本瓶颈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177
一、提高涉农金融机构的支农能力177
二、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政策179
第十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181
第一节 工业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发展181
一、以农补工、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阶段182
二、二元工业化阶段183
三、新型工业化阶段184
第二节 构建失业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185
一、失业农民的形成原因186
二、建立失业农民保障机制188
第三节 农民工市民化 促进城市和谐190
一、农民工的地位与困境191
二、城乡统筹193
主要参考文献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