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辽宁人民生活与物价百年史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辽宁人民生活与物价百年史料](https://www.shukui.net/cover/8/34964440.jpg)
- 黄锡,赵岐明主编;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沈阳出版社
- ISBN:754412740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56页
- 文件大小:159MB
- 文件页数:768页
- 主题词:生活水平-社会调查-史料-辽宁省-现代;价格-调查-史料-辽宁省-1890~200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辽宁人民生活与物价百年史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3
第一部分 人民生活调查工作百年沿革第一章 调查工作的百年历程一、晚清时期的调查3
二、民国时期的调查3
三、东北沦陷时期的调查3
四、新中国建立后的调查3
第二章 调查方法的百年演变一、民国时期的调查方法5
二、东北沦陷时期的调查方法5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调查方法5
第三章 调查组织的实施8
一、民国时期的调查组织实施8
二、东北沦陷时期的调查组织实施8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调查组织实施8
(一)管理体制8
(二)机构设置9
(三)人员编制9
(四)调查方案10
(五)数据处理11
第二部分 人民生活百年变迁第一章 城市人民生活的百年小康之路一、城市家庭结构的转型13
(一)民国时期城市家庭结构的转型13
(二)东北沦陷时期城市家庭结构的转型14
(三)新中国建立后城市家庭结构转型的三个特征14
二、城市家庭收入的变动态势15
(一)民国时期城市家庭收入的变动态势15
(二)东北沦陷时期城市家庭收入的变动态势16
(三)新中国建立后“一五”到“六五”时期城市家庭收入的变动态势16
三、城市家庭消费的变化趋向18
(一)民国时期城市家庭消费的变化趋向18
(二)东北沦陷时期城市家庭消费的变化趋向19
(三)新中国建立后“一五”到“六五”时期城市家庭消费的变动趋向20
四、新中国建立后“七五”时期城市家庭收入和消费的变动态势24
(一)收入状况24
(二)食品消费26
(三)衣着消费27
(四)用品消费28
(五)住房状况28
(六)营养状况29
五、新中国建立后“八五”时期城市家庭收入和消费的变动态势32
(一)收入翻番 差距拉大32
(二)饮食科学 注重营养33
(三)衣着舒适 体现自我35
(四)用品消费 领域拓宽36
(五)住房增加 条件改善39
(六)文化投资新变化 消费水平在提高40
六、新中国建立后“九五”时期城市家庭收入和消费的变动态势42
(一)收入稳步增长 差距继续扩大42
(二)饮食结构改善 消费质量提高43
(三)衣着消费时装化、个性化46
(四)用品消费再上新台阶48
(五)安得广厦千万间50
第二章 农村人民生活的百年小康之路一、农村家庭结构的转型53
(一)民国时期农村家庭结构的转型53
(二)东北沦陷时期农村家庭结构的转型53
(三)新中国建立后农村家庭结构的转型54
二、农村家庭收入的变动趋势55
(一)民国时期农村家庭收入的变动趋势55
(二)东北沦陷时期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动趋势55
(三)新中国建立后“一五”到“六五”时期农村家庭收入的两大变动趋势56
三、农村家庭消费的变动格局58
(一)民国时期农村家庭消费的变动格局58
(二)东北沦陷时期农村家庭消费的变动格局59
(三)新中国建立后“一五”到“六五”时期农村家庭消费的变动格局61
四、新中国建立后“九五”时期农村家庭收入和消费的变动趋势64
(一)农民收入起伏增长64
(二)生活消费水平稳步提高64
(三)食品消费结构更加合理64
(四)衣着消费质量不断提高65
(五)居住条件继续得到改善65
(六)耐用消费品数量明显增加65
(七)文化教育支出迅猛增长65
第三章 城乡居民家庭贫富程度和温饱小康进程一、城市居民家庭的贫富程度66
(一)民国时期城市居民家庭的贫富程度66
(二)东北沦陷时期城市居民家庭的贫富程度66
(三)新中国建立后城市居民家庭的贫富程度66
二、农村居民家庭的贫富程度67
(一)民国时期农村居民家庭的贫富程度67
(二)东北沦陷时期农村居民家庭的贫富程度67
(三)新中国建立后农村居民家庭的贫富程度67
三、城乡家庭温饱小康进程的分析69
(一)辽宁小康进程概况71
(二)辽宁小康总体描述72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尚需艰苦努力74
第四章 城乡人民生活的差距一、民国时期的居民生活差距75
二、东北沦陷时期的居民生活差异76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居民生活差距77
(一)居民之间的生活差距77
(二)区域之间的差距79
(三)城乡之间的收入消费差异79
第三部分 人民生活统计资料城市居民生活统计资料民国时期生活统计资料民国1年(1912年)与民国15年(1926年)奉天省城市居民家庭规模表83
民国与东北沦陷时期奉天省城市家庭类型表83
民国5年(1916年)与民国10年(1921年)奉天省城市居民家庭的年龄结构表83
民国4年(1915年)与民国15年(1926年)奉天省城市居民家庭收入与支出表84
民国4年(1915年)与民国15年(1926年)奉天省城市居民家庭收入与生活费支出的结构表86
民国时期奉天省城市居民高低收入户之间的差异表88
民国时期奉天省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的差异表88
民国5年(1916年)与民国10年(1921年)奉天省城市居民家庭结构、人口、年龄变化表88
民国15年(1926年)奉天地区满铁铁道、工场、炭矿中国人从业人员生计费调查表89
民国14—15年(1925—1926年)奉天、大连地区城市工人和农民家庭生计费调查表100
民国14—15年(1925—1926年)奉天、大连地区城市工人和农民家庭收入分配情况表100
民国14—15年(1925—1926年)奉天、大连地区城市工人和农民家庭食品和杂项结构分配情况表101
民国14—15年(1925—1926年)奉天、大连地区城市工人和农民家庭各类生活费分配情况表102
民国14—15年(1925—1926年)奉天、大连地区城市工人生活程度按生活费五大类百分比同各国比较表102
民国20年(1931年)奉天(南满铁路沿线)中国农民生活与当地日本农民生活比较表104
民国20年(1931年)奉天(南满铁路沿线)中国农民生活与当地朝鲜农民生活比较表104
东北沦陷时期生活统计资料东北沦陷时期(1936年与1942年)奉天省城市居民家庭规模表105
东北沦陷时期(1935年与1943年)奉天省城市居民家庭的年龄结构表105
东北沦陷时期奉天省城市居民家庭总收入表106
东北沦陷时期奉天省城市居民家庭总支出表106
东北沦陷时期奉天省城市居民高低收入户之间的差异表108
东北沦陷时期奉天省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的差异表108
伪康德2—3年(1935—1936年)奉天市城市职员家计调查表110
伪康德3—6年(1936—1939年)锦州市城市居民家计调查表120
1942年奉天市公教人员及公司职员每家每月平均收支比较表120
1942年奉天市各业工厂工人生活费及生活条件(男常工)表122
伪康德9—10年(1942—1943年)奉天市城市职员家计调查表122
伪康德9—10年(1942—1943年)奉天、安东、锦州三省75户职员家计调查表130
伪康德9—10年(1942—1943年)奉天、安东、锦州三省75户及奉天市10户职员家计调查表132
伪康德9—10年(1942—1943年)奉天、安东、抚顺、大连、锦州五市城市居民家计调查表142
伪康德8年(1941年)—伪康德9年(1942年)奉天工人家庭生活调查表154
伪康德元年(1934年)奉天市政公署和市立医院职工人数和工资表155
伪康德3年(1936年)—伪康德11年(1944年)奉天市各类生产部门中国工人平均日工资表155
伪康德3年(1936年)奉天市市民领到的配给品的种类和数量表156
伪康德8年(1941年)大连市及近郊季节产业工人家计调查表157
伪康德8年(1941年)抚顺炭矿177户矿工家计调查表174
伪满时期(1940年)东北境内的中日工人工资比较表177
伪满时期(1942年5月—9月)奉天市公教人员及公司职员每家每月平均收支比较表178
伪满时期(1943年)中央银行职员每家每月平均收支比较表180
新中国建立后“一五”到“六五”时期生活统计资料城市居民家庭人口及家庭规模资料城市居民家庭规模变化趋向分析表182
城市居民家庭不同收入水平规模整理表182
城市居民家庭按人口分组的家庭户数构成表183
城市居民家庭统一口径收入、支出增长速度和扣除物价因素增长速度表183
城市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表184
按人口年龄分组的人口总数及构成表186
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情况资料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现金收支情况表188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实际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与非工资性收入构成表192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实际收入中劳动性收入与非劳动性收入构成表192
城市居民家庭在全部劳动收入中职工收入与非职工收入构成表194
城市居民家庭在工资总额中标准工资与奖金津贴构成表195
城市居民家庭工资性收入构成表196
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情况资料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各项消费水平表198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各项消费水平构成表200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商品消费支出与非商品消费支出结构表202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商品消费支出与非商品消费支出构成表204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食品与非食品消费构成表205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总体消费结构表206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总体消费构成表206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表208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表210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食品消费构成表212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生活服务消费支出构成表212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文化生活消费支出构成表212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天从食品中摄取的营养素表213
城市居民家庭不同收入分组比较表214
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比较表214
其他相关资料215
沈阳市城市居民每人每月平均生活费收入水平分组表215
1972—1988年辽宁省城市居民粮食定量供应标准表215
1954—1988年城市居民食用植物油每人每月定量标准表216
1954—1983年城乡居民棉布票每人每年定量标准表217
1990—2000年辽宁省小康进程综合评价表218
辽宁省城镇小康进程综合评价表220
辽宁省农村小康进程综合评价表222
新中国建立后“七五”到“九五”时期生活统计资料“七五”时期城镇居民生活统计资料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表224
城镇居民家庭现金收支情况表225
城镇居民家庭生活费支出情况表226
城镇居民家庭购买主要商品数量表227
城镇居民家庭购买主要商品支出金额表228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表229
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条件及设施情况表230
“八五”时期城镇居民生活统计资料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表231
城镇居民家庭现金收支情况表232
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情况表234
城镇居民家庭购买主要商品数量表236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表237
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条件及设施情况表238
“九五”时期城镇居民生活统计资料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表240
城镇居民家庭现金收支情况表241
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情况表243
城镇居民家庭购买主要商品数量表245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表246
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条件及设施情况表247
农村居民生活统计资料249
民国时期生活调查资料249
民国时期奉天省农村家庭规模与年龄组合表249
民国时期奉天省盖平、庄河、岫岩三县农民家庭总收入表249
民国时期奉天省盖平、庄河、岫岩三县农民家庭总支出表250
民国时期奉天省盖平、庄河、岫岩三县农民家庭生活费支出表252
民国时期奉天省农村居民高低收入户之间的差异表253
民国4年(1915年)盖平、庄河、岫岩三县农民收支计算表254
民国4年(1915年)盖平、庄河、岫岩三县农民每人平均全年生活费计算表254
民国14年(1925年)盖平、庄河、岫岩三县农民家计调查表255
民国14年(1925年)盖平、庄河、岫岩三县农民食费品种调查表256
民国14年(1925年)盖平、庄河、岫岩三县人均年生活费调查表256
民国时期(1918—1919年)大连地区农村每村平均户数及每户平均人口数表258
民国时期(1918—1919年)辽南、辽北各县农村每村平均户数及每户平均人口数表258
民国时期(1918—1919年)辽南、辽北各县农村调查户数的人口年龄分组表259
民国时期(1918—1919年)辽南、辽北各县农村调查户各类平均人口数表259
民国时期(1918—1919年)农家调查经营收入、支出情况表260
民国14年(1925年)农家调查生计费总表261
民国14年(1925年)农民平均每人每年食费数量与金额表262
民国14年(1925年)农民平均每人每年分阶层食费数量与金额表263
民国14年(1925年)农家主食品谷物消费量与消费额表264
民国14年(1925年)农家主食品中细粮(大米、面粉)消费量表266
民国14年(1925年)农家副食品中蔬菜消费量表267
民国14年(1925年)农家副食品中肉类消费量表267
民国14年(1925年)农家调味品消费量表268
民国14年(1925年)农家嗜好品消费量表269
民国14年(1925年)农家衣着品(棉布、棉花)消费量表270
民国14年(1925年)农家所需房数、建筑费和修理费情况表271
民国14年(1925年)农家灯用费——石油消费量表272
民国14年(1925年)农家防寒费、炊用燃料——高粱秆消费量表273
民国14年(1925年)农家卫生费、医药费、教育费、娱乐费、婚丧费支出情况表274
东北沦陷时期生活统计资料276
东北沦陷时期奉天省农村家庭规模与年龄组合表276
东北沦陷时期(1943年)奉天农村家庭类型表276
东北沦陷时期奉天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表278
东北沦陷时期奉天农村居民家庭总支出表278
东北沦陷时期奉天农村居民家庭生活费支出表280
东北沦陷时期(1943年)奉天农村居民收支短缺户负债情况调查表280
伪康德元年(1934年)南满农村家庭按年龄人口分组的家庭构成状况表282
伪康德元年—4年(1934—1937年)大连地区农家经营调查表282
伪康德2年(1935年)海城、西丰、凌源三县乡村社会调查表286
伪康德2年(1935年)盖平县乡村社会调查表292
伪康德3年、4年(1936年—1937年)辽阳等十县农村居民生活调查资料表292
伪康德3年、4年(1936年—1937年)辽宁省农村居民生活调查资料表298
伪康德7—10年(1940—1943年)海城县9屯588户农家经济调查表306
伪康德7—10年(1940—1943年)盖县、海城、锦县、兴城、开原五县38屯2895户农家经济调查表308
伪康德7年(1940年)伪康德10年(1943年)辽宁农家经济概算资料表312
伪康德8年3月(1941年3月)—伪康德9年2月(1942年2月)铁岭县诸民屯13户71人农家经济调查概况表316
伪康德8年3月(1941年3月)—伪康德9年2月(1942年2月)铁岭县诸民屯农家调查表316
1941年3月—1942年2月铁岭县诸民屯农家收入构成表318
1941年3月—1942年2月铁岭县诸民屯农家生活费支出构成表322
1941年3月—1942年2月铁岭县诸民屯农家经济总收支情况表326
伪康德10年(1943年)安东、奉天、锦州三省农家负债调查表328
伪康德10年(1943年)安东、奉天、锦州三省农家负担调查表328
1925年—1940年奉天和大连地区工人生计费调查总表334
伪康德7年(1940年)奉天和大连地区生计费调查结构表335
伪康德7年(1943年)奉天和大连地区主食消费结构表335
伪康德7年(1940年)奉天和大连地区消费品种比较表336
新中国建立后“一五”到“六五”时期生活统计资料农村居民家庭人口及家庭规模资料农村居民家庭类型构成表338
农村居民家庭按不同人口分组的家庭户数构成表338
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表339
农村居民家庭按人口年龄分组构成表340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情况资料342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分组表342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生产性收入表342
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情况资料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总支出表344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生活消费支出表344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商品性和自给性生活消费品支出表346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主要消费品消费量表348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表348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分组表350
新中国建立后“七五”到“九五”时期生活统计资料350
1978—1990年农村居民生活351
新中国建立后“七五”到“九五”时期生活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表351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情况表352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情况表353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情况表354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主要消费品消费量情况表355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出售产品情况表356
“八五”时期农村居民生活统统计资料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表357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总收入和纯收入情况表358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表359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消费品消费量表360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出售产品情况表361
“九五”时期农村居民生活统计资料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表362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情况表363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情况表364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情况表365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支出情况表366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主要消费品消费量情况表367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出售产品情况表368
下篇371
第一部分 物价调查统计百年进程第一章 物价统计历史进程一、晚清时期(1870年—1911年)371
二、民国时期(1912年—1931年)371
三、东北沦陷时期(1932年—1945年)372
四、国民党统治时期(1946年—1948年)373
五、新中国建立以后(1949年—2000年)373
第二章 物价统计指标体系377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指标体系377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指标体系377
第三章 物价指数编制方法382
一、晚清和民国时期382
二、东北沦陷时期382
三、新中国建立后382
第四章 物价统计调查方法384
一、调查对象的选点方法384
二、调查资料的搜集方法385
三、采价方法386
第二部分 市场物价水平百年变动态势第一章 价格变动的总体态势389
第二章 工农比价的转换进程396
第三章 价格结构的调整格局407
一、各类消费品内部的交换比价407
二、工业生产资料内部的交换比价416
三、商品消费与服务收费的相关比价418
第四章 价格演变的相关影响420
一、物价变动与宏观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420
二、物价变动与人民生活的相关影响423
三、物价变动与货币购买力高低的相关影响426
第三部分 市场物价统计资料晚清和民国时期辽宁零售价格指数和银钱比价指数满清中期(1800—1850年)银钱比价指数和零售价格指数431
满清晚期(1870—1904年)银钱比价指数和零售价格指数433
晚清光绪33年(1907年)—民国7年(1918年)奉天谷物零售价格434
晚清光绪32年(1906年)大连、金州、旅顺40种商品零售价格438
晚清宣统元年(1909年)本溪、辽阳、海城、岫岩、盖县27种商品零售价格439
民国时期(1924—1931年)大连零售价格指数440
民国时期1930—1931年大连、旅顺、营口、抚顺、奉天、安东零售价格指数444
晚清和民国时期辽宁批发价格指数晚清时期(1906—1911年)大连批发价格总指数、类指数及品种指数446
晚清和民国初期(1906—1914年)大连批发价格和总指数449
晚清和民国时期(1906—1925年)大连、奉天、安东重要日用品批发价格和总指数450
民国时期(1920—1933年)大连批发价格指数452
民国时期1930—1931年大连、奉天、安东批发价格指数453
民国时期1930—1931年大连、奉天、安东各类商品批发价格指数454
民国时期(1912—1931年)大连批发价格总指数、类指数及品种指数456
民国时期1930—1931年辽宁零售价格指数462
民国时期1930—1931年沈阳零售价格指数463
民国时期(1914—1931年)大连及外国主要都市批发价格指数464
民国时期(1914—1927年)大连批发价格指数465
民国时期(1914—1927年)大连61品目批发价格指数466
民国时期(1914—1927年)大连61品目批发价格470
晚清和民国时期辽宁进出口价格指数和海关银两对金票价格指数晚清和民国时期(1907—1925年)大连32种主要输出商品价格指数474
晚清和民国时期(1907—1925年)大连32种主要输出商品价格指数加重平均计算表476
晚清和民国时期(1907—1925年)大连32种主要输出商品价格478
晚清和民国时期(1907—1925年)大连48种主要输入商品价格指数480
晚清和民国时期(1907—1925年)大连48种主要输入商品价格指数加重平均计算表484
晚清和民国时期(1907—1925年)大连48种主要输入商品价格488
民国时期(1914—1928年)大连生产品和输入品价格指数492
民国时期(1914—1928年)大连生产品和输入品分品种价格指数494
民国时期(1914—1931年)大连重要物资生产品和输入品价格指数498
晚清和民国时期(1907—1927年)大连海关两对金票指数502
晚清和民国时期“满洲”物价大势503
东北沦陷时期辽宁零售价格指数伪满时期(1937—1943年)奉天、营口、安东等七城市历年平均零售价格总指数及分类指数504
伪满时期(1937—1943年)各城市平均零售价格总指数504
伪满时期(1937—1943年)奉天、营口、安东、锦州等七城市平均零售价格505
伪满时期1943年12月、1942年12月奉天、锦州、安东、营口、本溪、阜新、开原74种零售商品价格506
伪满时期(1934—1943年)奉天、大连、营口、安东、锦县零售价格总指数及分类指数510
伪满时期(1939年)奉天、营口、安东零售价格指数及品种指数513
伪满时期(1934—1941年)奉天(沈阳)主要商品平均价格514
伪满时期(1934—1939年)大连主要商品平均价格515
伪满时期(1934—1941年)营口主要商品平均价格516
伪满时期(1934—1941年)安东(丹东)主要商品平均价格517
伪满时期(1934—1941年)锦县(锦州)主要商品平均价格518
东北沦陷时期辽宁批发价格指数 伪满时期(1937—1943年)奉天、安东、营口、大连批发价格总指数519
伪满时期1943年6月奉天、安东、营口、大连按用途划分的批发价格指数和品目指数520
伪满时期1943年6月奉天、安东、营口、大连按产业性质划分的批发价格指数和品目指数522
伪满时期(1937—1943年)沈阳、大连、营口、安东等八城市平均批发价格指数524
伪满时期(1937—1943年)各城市平均批发价格总指数524
伪满时期(1937—1943年)沈阳、大连、营口、安东等八城市按产品性质划分的批发价格指数525
伪满时期(1937—1943年)沈阳、大连、营口、安东等八城市平均批发价格526
伪满时期(1933—1943年)奉天批发价格总指数及分类指数528
伪满时期1943年、1942年奉天批发价格品目指数529
伪满时期1943年12月、1942年12月奉天品目批发价格530
东北沦陷时期辽宁各种比价指数 伪满时期(1934—1939年)辽宁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531
伪满时期(1934—1939年)辽宁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531
伪满时期(1934—1939年)辽宁农产品收购价格品种指数532
伪满时期(1934—1939年)辽宁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534
伪满时期(1936—1943年)农民贩卖品与购买品价格剪刀差534
伪满后期(1942—1944年)沈阳等城市黑市价格总指数535
伪满后期(1942—1944年)沈阳等城市黑市价格536
伪满后期(1942—1944年)沈阳等城市公定价格与黑市价格对比指数538
伪满时期沈阳、大连、安东等城市六种主要商品价格与各类商品价格比值540
东北沦陷时期辽宁生计费价格指数 伪满时期(1936—1943年)奉天(沈阳)生计费总指数及分类指数546
伪满时期1943年12月、1942年12月奉天(沈阳)生计费总指数及品目指数547
伪满时期(1934—1944年)奉天(沈阳)、大连生计费总指数及分类指数548
伪满时期1940—1941年奉天生计费品目指数549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1948年)辽宁国民党统治区价格指数1945—1947年沈阳市主要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550
1945—1948年沈阳市市场零售价格指数554
1946—1947年鞍山市简易工人生活费指数555
1946—1948年铁岭县简易工人生活费指数556
建国后(1950—2000年)各种价格指数全省各种价格总指数557
全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570
全省城市零售价格分类指数579
全省农村(国营商业)零售价格分类指数588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597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598
全省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602
全省农村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609
全省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614
全省集市贸易价格分类指数620
全省城市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分类指数626
全省农村集市贸易价格分类指数632
全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分类指数636
主要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642
各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720
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指数724
各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726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730
全国各种价格总指数731
全国及各省、区、直辖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732
全国及各省、区、直辖市国营商业零售价格指数735
全国及各省、区、直辖市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736
全国及各省、区、直辖市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指数738
全国及各省、区、直辖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740
全国及各省、区、直辖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742
全国及各省、区、直辖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745
全国及各省、区、直辖市集市贸易价格指数748
全国及各省、区、直辖市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749
全国及各省、区、直辖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752
附录753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