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职业危害控制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职业危害控制技术
  • 崔政斌,聂幼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5166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职业病-防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职业危害控制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 1

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危害因素1

一、职业卫生问题的特点2

二、职业危害因素2

第二节 职业病和非职业病3

一、概念3

二、职业病的特点6

三、职业卫生的三级预防原则7

第二章 职业中毒及其预防控制技术 8

第一节 工业毒物概述8

一、工业毒物的分类8

二、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9

三、毒物在体内的作用过程10

第二节 工业毒物的毒性与影响因素11

一、工业毒物的毒性与危害性11

二、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12

第三节 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危害程度分级14

一、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14

二、常见工业毒物15

第四节 化学中毒的医疗急救18

一、化学中毒事故的特点18

二、突发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20

第三章 化学灼伤及防治技术 25

第一节 化学灼伤25

一、化学灼伤的定义和范围25

二、化学性致伤物26

三、化学灼伤的预防33

四、化学灼伤的急救39

第二节 几种化学物质灼伤的急救办法48

一、化学性皮肤灼伤的处理原则48

二、酸灼伤的急救49

三、碱灼伤的急救50

四、氢氟酸灼伤的急救51

五、氯磺酸灼伤的急救52

六、黄磷灼伤的急救52

七、溴灼伤的急救53

八、三氯化磷灼伤的急救54

九、三氯化锑灼伤的急救54

十、苯酚灼伤的急救55

十一、乙二酸灼伤的急救55

十二、硫酸二甲酯灼伤的急救56

十三、铬酸盐灼伤的急救56

十四、氯化钡灼伤的急救57

十五、二硫化碳灼伤的急救58

十六、二甲基甲酰胺灼伤的急救58

十七、汽油浸渍伤的急救59

十八、沥青灼伤的急救59

十九、氯乙酸灼伤的急救60

二十、化学性眼灼伤的急救60

第四章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其控制技术 62

第一节 粉尘的概念和分类62

一、粉尘的概念62

二、粉尘的分类63

第二节 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65

一、粉尘的理化性质与危害性的关系65

二、粉尘在肺内的沉积和排出67

三、粉尘引起的疾病69

第三节 粉尘爆炸性危害73

一、粉尘爆炸现象及其条件73

二、粉尘爆炸机理及特点73

三、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74

四、粉尘爆炸危险76

第四节 工厂防尘的综合措施78

一、厂房位置和朝向的选择78

二、工艺方法和工艺布置合理化79

三、粉尘扩散的控制80

四、静电消尘与湿法除尘81

五、通分除尘83

六、消除二次尘源84

七、个体防护85

八、维护管理86

第五节 除尘设备简介87

一、重力沉降室87

二、惯性除尘器88

三、旋风除尘器88

四、袋式除尘器90

五、电除尘器92

六、湿式除尘器95

第五章 物理因素危害的控制技术 97

第一节 噪声97

一、声波的性质及生产性噪声97

二、噪声危害的影响因素99

三、噪声对人体的危害99

四、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100

第二节 振动101

一、振动的基本概念101

二、振动的分布101

三、振动对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102

四、振动病102

五、预防措施103

第三节 高温105

一、高温作业的类型及分布106

二、高温对人体的影响106

三、中暑108

四、中暑分级109

五、防暑降温措施109

第四节 高频与微波110

一、高频与微波的概念110

二、非电离辐射111

三、对人体的危害113

四、防治措施113

第五节 物理因素伤害的急救117

一、中暑的急救117

二、冷冻伤的急救118

三、鼻外伤的急救119

四、眼睛碰伤的急救119

五、鼓膜破裂的急救120

六、眼球伤的急救120

七、电光性眼炎的急救121

八、沙尘进眼的急处理121

九、突发性耳聋的急救122

十、外耳道异物的急救123

十一、放射病的急救与诊治123

十二、放射复合伤的诊治要点133

第六章 劳动防护用品简介 141

第一节 头部和手部的防护141

一、头部防护141

二、手(臂)防护144

第二节 呼吸器官的防护147

一、呼吸器官的伤害因素及其防护装备分类147

二、防尘、毒呼吸用具155

第三节 眼、面部的防护200

一、眼、面部的伤害因素及其防护用具分类200

二、眼部防护用具202

三、面部防护用具210

第四节 听觉器官的防护214

一、噪声的危害214

二、防噪声用品217

第五节 躯体的防护224

一、躯体的伤害因素和防护服装分类224

二、一般防护服227

三、防静电工作服229

四、防酸工作服232

五、阻燃防护服238

六、抗油拒水防护服242

第六节 皮肤的防护243

一、皮肤的伤害因素和保肤用品的作用243

二、皮肤用品246

附录 249

附录一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险程度分级及其行业举例249

附录二 几种常见化学毒物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250

附录三 常用解毒药257

附录四 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260

参考文献 2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