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农民与农民工的教育培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型农民与农民工的教育培训](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4948659.jpg)
- 易红郡,谭建平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4385969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农民-素质教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型农民与农民工的教育培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新型农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1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及目标1
一、新农村建设的背景1
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新型农民的诉求6
一、新型农民的界定6
二、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型农民8
第三节 新型农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13
一、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13
二、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16
三、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18
四、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建设20
第二章 新型农民教育管理体制24
第一节 农民教育管理体制概述24
一、农民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25
二、建立农民教育管理体制的依据27
三、健全农民教育管理体制的意义28
第二节 农民教育管理的目标及原则30
一、农民教育管理的目标30
二、农民教育管理的原则31
第三节 农民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33
一、缺乏统一管理,职责不明33
二、不适应培养新型农民的需要34
三、师资队伍不合理36
第四节 农民教育管理体制的改进38
一、完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38
二、建立健全农民教育的运行机制40
三、完善教师职务与聘任制度41
四、拓展农民教育管理思路42
第三章 新型农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45
第一节 新型农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概述45
一、新型农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内涵46
二、建立新型农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必要性46
三、解决新型农民教育经费问题的理论依据48
四、建立新型农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基本原则49
第二节 新型农民教育经费保障的投入机制51
一、明确政府责任51
二、拓宽融资渠道52
三、增加农民收入56
第三节 新型农民教育经费保障的管理机制57
一、利用现有机构职能,承担农民教育的经费管理工作57
二、整合现有农村教育资源,缓解农民教育经费紧张问题59
三、完善新型农民教育经费管理的具体措施60
第四节 新型农民教育经费保障的监督机制60
一、法律监督61
二、行政监督62
三、舆论监督63
四、社会监督64
第五节 新型农民教育经费保障的评估机制65
一、建立新型农民教育经费保障评估机制的原则65
二、新型农民教育经费保障评估体系的建立67
三、经费保障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69
第四章 新型农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71
第一节 新型农民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71
一、流动性大,入口轻松72
二、业务能力低,专业性不强73
三、结构不合理,社会地位卑微74
四、职业压力大,政府关注不够75
第二节 新型农民教育师资队伍的特点76
一、复杂性76
二、创造性78
三、相对性78
四、发展性79
第三节 新型农民教育师资问题的原因80
一、心态不稳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80
二、教学业务能力滞后于学科专业发展82
三、业务培训与专业设置不合理85
四、专业课教师结构不合理87
第四节 新型农民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89
一、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力度89
二、加强新型农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91
三、加快新型农民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92
第五章 新型农民教育内容与方法95
第一节 传统农民教育的困惑96
一、传统农民教育的缺陷96
二、传统农民教育引发的问题99
第二节 新型农民教育的特征102
一、基础性103
二、广泛性103
三、实用性104
四、针对性105
五、时代性105
六、特色性106
第三节 新型农民教育的内容106
一、身心素质107
二、科技文化108
三、思想道德110
四、民主法制111
五、职业技能113
六、经营理念114
第四节 新型农民教育的方法115
一、榜样示范116
二、组织引导118
三、城乡互动119
四、远程培训120
五、职业训练班121
六、现场交流123
第六章 新型农民教育法制建设125
第一节 新型农民教育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25
一、新型农民教育法制建设的必要性127
二、新型农民教育法制建设的可行性130
第二节 我国新型农民教育的法规建设132
一、建国以来我国成人教育政策法规132
二、我国新型农民教育立法的原则135
三、国外农民教育法制建设及启示137
四、完善和加快新型农民教育立法141
第三节 新型农民教育法制建设的落实143
一、教育法制法规在农村实施的现状143
二、加强新型农民教育的普法工作145
三、加强新型农民教育执法监督力度148
第七章 新型农民工教育与转移培训152
第一节 农民工与新型农民工152
一、农民工的概念152
二、农民工的现状155
三、制约农民工发展的因素157
四、新型农民工159
第二节 新型农民工教育163
一、新型农民工教育的意义163
二、现行农民工教育的缺陷165
三、新型农民工教育的开展170
第三节 新型农民工转移培训176
一、新型农民工转移的意义及重要性177
二、当前农民工转移存在的问题180
三、制约农民工转移的因素182
四、促进农民工转移的政策建议186
第八章 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与创业培训190
第一节 返乡农民工产生的背景190
一、金融危机的冲击191
二、政府的惠农和支农政策191
三、农民工自身原因的影响194
第二节 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与创业培训的意义196
一、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196
二、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198
三、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199
第三节 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与创业培训的影响因素201
一、培训经费问题201
二、培训机制问题203
三、观念转变问题205
第四节 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与创业培训的对策207
一、建立多元化的职业培训成本分担机制208
二、完善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与创业培训体系209
三、转变职业培训观念213
四、健全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215
第九章 国际农民教育概况及启示218
第一节 韩国的农民教育218
一、韩国农民教育概况219
二、韩国“新村运动”及农民教育培训221
三、韩国农民教育培训的启示223
第二节 印度的农民教育224
一、独立后印度农民教育的发展225
二、20世纪后期印度农民教育的发展227
三、印度农民教育的启示231
第三节 法国的农民教育232
一、法国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232
二、法国农民教育培训的特点234
三、法国农民教育培训的启示236
第四节 美国的农民教育237
一、美国农业教育发展概况238
二、美国的农业科教体系239
三、美国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240
四、美国农业教育的启示241
结语 我国农民教育发展趋势246
一、巩固农民教育扫盲成果246
二、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249
三、推进农民社会化教育251
四、加强农民教育立法254
五、加快农民教育现代化256
六、构建农民教育创新体系258
七、促进农民教育终身化260
参考文献263
后记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