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用统计方法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用统计方法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4946198.jpg)
- 金丕焕,陈峰编著(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6530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61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776页
- 主题词:医学统计-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用统计方法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统计方法在医学科学研究及疾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1
第二节 统计研究的对象1
第三节 几个基本概念2
第四节 正确运用统计学的观点与思想方法4
第五节 统计方法的正确应用4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5
第一节 统计资料的来源5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记录和贮存8
第三章 平均数与变异指标19
第一节 算术均数和几何均数19
第二节 中位数和百分位数23
第三节 标准差26
第四节 正态分布31
第五节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计35
第四章 均数的抽样误差与t分布39
第一节 均数的抽样误差39
第二节 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与t分布40
第五章 两均数差别的统计学意义检验44
第一节 统计学意义检验的基本步骤44
第二节 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差别的统计学意义检验45
第三节 配对样本差值均数的t检验46
第四节 两样本均数差别的统计学意义检验50
第五节 方差不齐时两样本均数差别的统计学意义检验(t′检验)52
第六节 两种检验与两类错误53
第七节 正态性检验56
第六章 方差分析(一)62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62
第二节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63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66
第四节 均数间的相互比较68
第五节 几个处理组均数与一个对照组均数比较70
第六节 拉丁方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72
第七节 方差齐性检验75
第八节 近似F检验78
第九节 方差分析中的数据转换79
第七章 方差分析(二)84
第一节 2×2析因实验设计84
第二节 “23设计”或“2 ×2 ×2设计”86
第三节 次级组样本含量不相等的实验89
第四节 不同模型资料的F检验95
第八章 正交试验设计方差分析98
第一节 两水平正交试验98
第二节 三水平及其他正交试验104
第三节 正交试验中的一些应用问题110
第九章 直线回归与相关113
第一节 直线回归113
第二节 直线回归分析中的误差及区间估计116
第三节 回归系数和截距的统计学意义检验121
第四节 直线相关128
第十章 协方差分析131
第一节 协方差分析法的意义和应用131
第二节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协方差分析132
第三节 协方差分析方法简化算法136
第十一章 相对数138
第一节 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定义138
第二节 医学统计中各种率的属性139
第三节 相对指标与统计推论141
第四节 构成比的应用142
第五节 频率指标的应用144
第六节 率的差别的统计学意义检验145
第七节 率的标准化法147
第八节 重复检验结果总阳性率的计算155
第十二章 卡方检验(一)158
第一节 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158
第二节 四格表精确检验法161
第三节 名义变量行乘列表的X2检验——Pearson X2检验164
第四节 列变量为顺序变量的列联表——行平均分差检验168
第五节 行列变量的相关检验171
第六节 多层列联表的分析172
第七节 配对分类资料的X2检验174
第十三章 卡方检验(二)177
第一节 2×c表的X2检验和X2值的分割177
第二节 组内分组资料的X2检验179
第三节 内部构成不同的两个率差别的统计学意义检验181
第四节 分表理论数合并法184
第五节 行×列表的分割187
第六节 2×c表线性回归的统计学意义检验190
第十四章 二项分布195
第一节 概述195
第二节 二项分布的条件197
第三节 二项分布的性质197
第四节 二项分布在医学上的应用198
第十五章 Poisson分布203
第一节 概述203
第二节 Poisson分布的性质204
第三节 Poisson分布的拟合及拟合适度检验206
第四节 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208
第五节 聚集性分析210
第六节 Poisson平均计数差别的假设检验210
第七节 细菌数及平均细菌存活时间的估计214
第十六章 非参数统计(一)218
第一节 配对资料的检验218
第二节 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资料的检验221
第三节 完全随机设计多样本资料的检验223
第四节 等级分组资料的检验227
第五节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检验228
第十七章 非参数统计(二)233
第一节 等级相关233
第二节 Kolmogorov-Smirnov检验238
第十八章 Ridit分析242
第一节 样本与总体比较242
第二节 两组平均Ridit值比较246
第三节 多组平均Ridit值比较248
第十九章 半数效量250
第一节 基本概念250
第二节 目测法251
第三节 加权直线回归法253
第四节 Karber法259
第五节 序贯法260
第六节 半数效量估计的回归模型方法261
第七节 半数效量的有关应用262
第二十章 诊断方法与诊断指标的评价265
第一节 敏感度和特异度265
第二节 预测值266
第三节 似然比267
第四节 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269
第五节 联合试验273
第六节 诊断方法与诊断指标评价应注意的问题274
第二十一章 观察值的一致性275
第一节 二分类资料275
第二节 有序分类资料278
第三节 连续性资料280
第二十二章 生存率统计288
第一节 小样本资料的生存率分析288
第二节 生存率差别的统计学意义检验293
第三节 分组资料的生存率分析299
第四节 分组资料生存率差异的时序检验302
第二十三章 序贯检验308
第一节 序贯检验的意义308
第二节 单一处理效果的检验——单向检验309
第三节 两种处理的配对比较——双向检验313
第四节 闭锁型序贯检验317
第五节 成组序贯检验320
第二十四章 圆分布资料分析327
第一节 基本概念327
第二节 位置、时间变换为角度328
第三节 平均角及其假设检验329
第四节 两样本的比较331
第五节 多样本的比较333
第二十五章 多元线性回归和曲线回归335
第一节 多元线性回归335
第二节 多重共线性343
第三节 曲线回归346
第二十六章 自变量筛选与逐步回归355
第一节 自变量筛选准则355
第二节 逐步回归分析358
第三节 逐步回归分析注意点364
第二十七章 logistic回归分析365
第一节 logistic回归的基本概念365
第二节 两分类反应变量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367
第三节 条件logistic回归372
第四节 多分类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374
第二十八章 Cox回归模型378
第一节 Cox回归模型的构造378
第二节 Cox回归模型的拟合步骤379
第三节 偏似然函数及参数估计的计算方法381
第四节 回归系数的统计学意义检验及解释383
第五节 用Cox回归模型估计病人的生存概率385
第二十九章 对数线性模型388
第一节 概述388
第二节 二维列联表的对数线性模型388
第三节 三维列联表的对数线性模型393
第四节 logistic回归模型与对数线性模型的联系398
第三十章 一般线性模型与广义线性模型400
第一节 一般线性模型400
第二节 广义线性模型408
第三十一章 随机效应模型412
第一节 随机效应模型412
第二节 广义估计方程414
第三节 多水平模型421
第三十二章 主成分分析427
第一节 概述427
第二节 二维主成分分析428
第三节 主成分分析的一般步骤432
第四节 主成分分析应用举例433
第三十三章 因子分析435
第一节 概述435
第二节 因子分析的步骤437
第三节 因子得分442
第四节 证实性因子分析443
第五节 因子分析应用举例446
第三十四章 聚类分析449
第一节 概述449
第二节 指标聚类450
第三节 样品聚类453
第三十五章 判别分析460
第一节 判别分析的基本概念460
第二节 距离判别461
第三节 Fisher判别468
第四节 B ayes最小损失判别473
第五节 k最临近判别475
第六节 逐步判别分析477
第三十六章 典型相关分析481
第一节 基本概念481
第二节 典型相关变量与典型相关系数的求法482
第三节 典型变量的性质及其实际意义的解释485
第四节 典型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486
第三十七章 研究设计488
第一节 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488
第二节 不同场合的研究设计491
第三节 研究设计的类型及随机化方法493
第三十八章 调查设计500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概念500
第二节 常见的随机抽样方法502
第三节 调查研究设计方法507
第四节 调查研究资料分析511
第三十九章 临床试验设计540
第一节 概述540
第二节 随机双盲对照设计541
第三节 临床试验的种类544
第四节 各种试验的统计检验545
第五节 样本大小的估计547
第六节 数据管理和分析集550
第七节 交叉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551
第八节 临床试验中动态设计简介552
第九节 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558
第四十章 样本量的估计560
第一节 样本量估算的意义与影响因素560
第二节 均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的样本量估算561
第三节 率的估计与假设检验的样本量估算566
第四节 病例-对照与队列研究中的样本量估算569
第五节 生存分析中样本量的估算574
第六节 抽样调查中样本量估算577
第四十一章 极端值与缺失数据处理580
第一节 极端值的处理580
第二节 缺失数据的处理582
第四十二章 Bayes统计简介590
第一节 基本概念590
第二节 Bayes定理591
第三节 经验Bayes方法在判别诊断中的应用595
第四节 先验概率的选择600
第五节 现代Bayes统计方法的应用603
第四十三章 常用计算统计方法简介608
第一节 Monte Carlo模拟608
第二节 Bootstrap估计617
第三节 permutation检验621
第四节 机器学习方法625
第四十四章 医学论文中统计学内容的报告630
第一节 医学论文中统计学内容表达的一般要求630
第二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633
附录一 统计用表643
附表3-1 正态分布表643
附表4-1 t值表644
附表5-1 百分率与概率单位对照表645
附表5-2计算统计量W所必需的系数αi值645
附表5-3 W检验统计量W的P分位数647
附表5-4 D检验统计量y的P分位数647
附表6-1 F值表(方差齐性检验用)648
附表6-2 F值表(方差分析用)649
附表6-3 F值表(方差分析用)650
附表6-4 各均数间相差有统计学意义时所需的Q值651
附表6-5 Dunnett t表(单侧检验)652
附表6-6 Dunnett t表(双侧检验)653
附表6-7 X2值表654
附表6-8 相当于百分比的角度655
附表8-1 m=2的正交表657
附表8-2 m=3的正交表661
附表8-3 m=4的正交表663
附表9-1 r值表664
附表9-2 由r转Z值表665
附表12-1 lgn!数值表665
附表12-2 四格表的统计学意义检验用表(C值表)666
附表14-1 百分率的可信区间678
附表15-1 普哇松分布用的上下可信区间681
附表16-1 符号等级检验表(Wilcoxon成对比较用)681
附表16-2 等级总和数临界值(双侧检验)682
附表16-3 H值与概率对照表683
附表16-4 M值的界限值685
附表17-1 等级相关系数的统计学意义界限表685
附表17-2 样本与总体比较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临界值表686
附表17-3 两样本比较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临界值表687
附表19-1 概率单位与权重系数对照表688
附表19-2 作业用概率单位的极小值、极大值及全距688
附表23-1 计数资料单向序贯检验边界系数表690
附表23-2 计量资料单向序贯检验θ1-θ12/σ值表692
附表23-3 配对计数资料序贯检验边界系数表693
附表23-4 配对计量资料序贯检验边界系数表693
附表23-5 计数资料闭锁型序贯检验边界(U, L)和中间线(M,M′)坐标693
附表23-6 计量资料序贯检验闭锁线坐标n′, y ′n数值694
附表24-1 Rayleigh’s Z的临界值表695
附表24-2 Watson and Williams检验中校正因子696
附表24-3 WatsonU2检验的临界值表696
附表37-1 随机数字表699
附表38-1 SMR的95%可信区间系数表700
附表40-1 对平均数作抽样调查,S/δ取不同的数值时所需样本大小(n)700
附表40-2 对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别作统计学意义检验时所需样本大小(n)701
附表40-3 对两个样本均数的差别作统计学意义检验时所需样本大小(n)702
附表40-4 ψ值表(多个样本均数比较时所需样本例数的估计用)703
附表40-5 对率作抽样调查时所需样本大小(n) (α=0.05)704
附表40-6 对率作抽样调查时所需样本大小(n) (α=0.01)704
附表40-7 对两个率的差别作统计学意义检验时每组所需样本大小(n)705
附表40-8 λ值表(多个样本率比较时所需样本例数的估计用)706
附表41-1 TN1的临界值表(极端值处理用)707
附表41-2 TN2的临界值表(极端值处理用)707
附表41-3 TP1的0.05水平临界值707
附表41-4 TP1的0.01水平临界值708
附表41-5 TP2的0.05水平临界值708
附表41-6 TP2的0.01水平临界值708
附表41-7 TB1的0.05 , 0.01水平临界值708
附录二 统计符号表709
附录三 常用统计公式证明714
附录四 求逆矩阵的计算方法721
附录五 关于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的说明723
附录六 希腊文字母表725
附录七 汉英名词对照表726
附录八 英汉名词对照表742
参考文献与参考书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