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
  • 张兴武著(杭州师范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6527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文学史-研究-中国-961~1057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以问题为先导的艰难求索1

第一章 百废待兴的文学环境6

第一节 图书的搜集、整理、刊刻与编纂7

第二节 宋初作家的地域分布11

第三节 学校废兴与人才的培养16

第二章 宋初文坛的冲突与对话25

第一节 南北文臣政治地位的悬殊差异25

第二节 科举取士过程中的重北抑南30

第三节 南文北进与文坛风气的转移37

第四节 北道南移与儒学精神的回归45

第三章 文道传统的缺失与修复52

第一节 儒道衰替与宋初经学家的艰难探索53

第二节 文学创作走出乱世阴影的漫长历程60

第三节 文道传统得以修复的基本标志68

第四章 文学变革的人格及情感动因75

第一节 创作主体人格内涵的丰富与扩大75

第二节“文士”情怀的传承与超越82

第三节“复合型主体”的价值判断及情感境界88

附论《庆历圣德诗》与北宋中期政治文化的转型95

第五章 示范性经典的更替与宋初文学之转型109

第一节 诗效“元白”:“次韵相酬”的艺术需求109

第二节 宗尚玉溪:风雅遽变的艺术契机112

第三节“《文选》烂”而“秀才半”115

第四节“韩、柳”承尊与诗文艺术之转型117

第五节“杜诗”经典价值的最终确立120

第六章 溪流灌注,百川归海——宋初诗歌发展三个阶段的艺术考察125

第一节 五代遗音及王禹偁诗歌艺术的超越126

第二节 重学之风与“崑体诗”的兴盛142

第三节“欧梅”新声再变风雅的艺术功绩158

第七章“崑体”文学生态及其创作主体的文化特征175

第一节 皇权重建过程中的赋颂需求176

第二节 南方士人以文学为进身之阶的必然选择181

第三节 望族文化心理的成熟与“西崑余绪”188

第八章 骈散并驰,文质兼修——宋初文章由衰到盛的艺术演进轨迹195

第一节 北宋文章初兴于骈体195

第二节 道学家的“古文”理论与创作实践210

第三节“古文”艺术的继承与超越225

第九章 北宋“太学体”文风新论237

第一节“太学体”并非“古文”237

第二节“太学体”应试文风的形成与蔓延243

第三节“庆历之学”与“太学新体”249

第十章 欧阳修诗文革新的对象及任务255

第一节欧、梅不与“西崑”为敌255

第二节 科考改革并非革新诗文之手段260

第三节 欧阳修诗文革新的对象及任务265

第十一章 宋初隐君的人格变迁与诗风走向277

第一节 世风与隐风277

第二节 经义之学与文章之士285

第三节 隐逸诗风的南北差异294

征引书目3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