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铁岭市税务志 1664-199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铁岭市税务志编纂委员会主编 著
- 出版社: 铁岭市税务志编纂委员会
- ISBN: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97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9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铁岭市税务志 1664-199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述1
第二篇 大事记29
第三篇 机构沿革与人员构成84
第一章 满清赋税机构85
第一节 税捐机构沿革85
第二节 赋税官吏组成与管理91
1.赋税职官与人员构成91
2.吏员待遇及考成管理94
第二章 民国时期税捐机构99
第一节 税捐机构沿革99
1.国家税捐征收机构99
2.地方税捐征收机构101
第二节 人员构成与考成管理114
1.税捐职官与人员构成114
2.征收官的任用、待遇及考成116
第三章 日伪时期税捐机构131
第一节 税捐机构沿革131
第二节 人员构成与管理137
第四章 国民党时期税捐机构144
第一节 税捐机构沿革144
1.国税管理机构144
2.地方税征收机构145
3.田赋征收机构146
第二节 人员构成及管理149
第五章 新中国税收机构157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税收机构157
1.税收机构的建立157
2.干部组成与管理162
第二节 建国后税收机构167
1.税收机构沿革167
2.干部构成与组织管理178
本篇历史文献辑存211
一、满清时期211
二、民国时期212
三、国民党时期213
四、解放战争时期219
第四篇 税制税种222
第一章 清代租税222
第一节 田赋224
1.旗地田赋224
2.民地田赋231
第二节 清代田赋税率、征收方法之沿革244
第三节 丁赋254
第四节 田房契税259
第五节 牙纪行帖税263
第六节 烟税、烟斤加价税265
第七节 酒税、参票银及酒斤加价税267
第八节 木税、木植新税271
第九节 当税272
第十节 牛马税273
第十一节 盐税277
第十二节 矿产税280
第十三节 茧丝及剪课税282
第十四节 洋、土药税及土药亩捐284
第十五节 关税、常关税及海关税286
第十六节 厘金税291
第十七节 斗称税293
第十八节 车牌税295
第十九节 硝磺税298
第二十节 期粮税298
第二十一节 统税——出产税与销场税300
第二十二节 船捐309
第二十三节 地方杂捐311
亩捐311
人力车捐312
平车捐313
本城商会捐314
乡屯商铺捐314
粮捐314
杠用捐315
粮船捐315
斗纪用捐315
盐秤用捐316
石灰窑捐316
炭窑捐316
驴马锅口捐317
客囤捐317
经纪用捐317
山林捐317
道捐318
婚书捐318
庙产捐318
山石场捐319
戏园捐319
桥捐320
屠兽检验捐320
妓馆捐320
妓馆规费捐321
附:旗署防守尉衙门经征捐种321
第二章 中华民国税制与税种324
第一节 田赋328
第二节 税捐335
统税335
木税343
茧丝税346
牲畜税348
帖税354
当税363
酒特税387
印花税388
矿税404
盐税407
登记税409
验契税410
注册费410
营业税411
煤油特税413
卷烟统税414
麦粉统税416
棉纱、火柴、水泥统税416
第三节 地方杂捐、亩捐418
第三章 日伪税制426
第一节 田赋429
第二节 契税432
不动产登录税436
不动产登记税439
矿业登录税439
矿业财团登录税441
工厂财团登记税441
商业登记税442
特许登录税443
意匠登录税443
铁道财团登录税444
船舶登录税444
房屋税445
出产粮石税447
营业税450
自由职业税453
事业所得税453
资本所得税454
法人营业税455
法人所得税456
不动产所得税457
勤劳所得税457
矿业税459
矿区税460
木税460
禁烟特税460
通行税461
酒税462
烟税467
卷烟税469
三种统税470
油脂税473
砂糖税474
游兴饮食税474
特别卖钱税475
清凉饮料税477
取引税477
交易税477
印花税479
第三节 地方各税481
第四章 国民党政府租赋495
税制495
所得税507
遗产税514
特种过分利得税514
印花税516
营业税520
特种营业税522
货物税523
矿产税525
地方税捐527
田赋528
五种自治税530
其他地方捐税535
第五章 新中国税制、税种539
第一节 解放初期税收(1948—1949)539
货物产销税539
营业税539
工商所得税539
摊贩营业税540
行商税540
牲畜交易税541
屠宰税541
第二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税收(1950—1952)548
货物税548
工商业税548
牲畜交易税550
屠宰税550
车船使用牌照税550
房产税551
印花税552
利息所得税552
特种行为消费税553
特产货物税554
棉纱统销税554
第三节 国民经建设时期税收560
商品流通税560
贷物税560
工商业税560
特种行为消费税561
牲畜交易税561
屠宰税561
城市房地产税561
印花税562
文化娱乐税562
第四节 大跃进时期的税收569
第五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税收577
第六节 十年动乱时期的税收583
第七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税收595
1.产品税595
2.增值税595
3.营业税596
4.盐税596
5.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597
6.人人所得税597
7.外国企业所得税598
8.烧油特别税598
9.建筑税599
10.资源税599
11.国营企业奖金税603
12.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603
13.国营企业调节税604
14.城市维护建设税605
15.国营企业所得税606
16.集体企业所得税607
17.事业单位奖金税608
18.集体企业奖金税608
19.城乡个体业户所得税610
20.个人收入调节税610
21.私营企业所得税615
22.印花税616
23.城镇土地使用税617
24.筵席税617
25.特别消费税618
26.房产税619
27.车船使用税620
28.牲畜交易税622
29.屠宰税623
30.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624
31.国家予算调节基金625
32.教育费附加626
附表628
第五篇 税收管理668
第一章 旧中国赋税管理668
第一节 清代赋税管理668
1.专设机构、严密管理制度669
2.以严罚取代管理669
3.改章税则、多头控制670
第二节 民国时期税捐管理671
1.稽查制管理671
2.护照凭证及特定制管理672
3.铁路协同代收管理673
4.保证人及执照制管理673
5.印花税强制搭放管理674
第三节 日伪时期税捐管理674
1.纳税告知督促制度675
2.缴纳连带承继制度675
3.纳税管理人制度676
4.滞纳处分制度676
5.纳税组合与代理店制度676
6.设置驻站、驻厂员制度677
第四节 国民党时期税捐管理677
1.特定国税征收权677
2.特殊情况提前征收678
3.征收查定制度678
4.控制行商税源管理办法678
5.延纳督促处分制度679
第二章 新中国税收管理679
第一节 城乡企业税收管理680
税务登记680
纳税鉴定682
纳税申报683
纳税辅导684
纳税检查685
货运管理689
征管档案690
稽管形式692
征收方式696
集财管理699
监利管理700
第二节 私企、个体户税务管理703
1.稽征管理形式703
2.私企征收方式704
3.个体征管制度709
第三节 城乡集贸税务管理712
1.市场管理形式713
2.市场征管方法714
第四节 发货票管理715
第五节 税收管理体制719
1.税收管理体制的调整719
2.现行税收管理体制722
重要文献辑存736
第六篇 税收调控与经济发展740
第一章 旧中国捐税与经济740
第一节 清代赋税与经济740
第二节 民国税收与经济745
第三节 日伪税捐与经济749
第四节 国民党税捐与经济753
第二章 新中国税收与经济755
第一节 集聚资金平衡财政予算755
第二节 税收促进三大改造756
第三节 税收配合各项经济政策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757
第四节 放宽税收政策适应改革759
第五节 税收活动促进企业生产762
第六节 帮贫扶困减轻社会负担764
本篇附录——长芦盐务密参案777
第七篇 税收计划、会计、统计、票证779
第一章 税收计划779
第二章 税收会计781
第三章 税收统计784
第四章 税收票证784
第八篇 职工教育与税收理论研究第一章 职工专业教育793
一.岗前培训793
二.短期培训794
三.业务竞赛795
四.文化教育796
五.珠算竞赛797
第二章 税收理论研究798
第九篇 人物 货币803
一.人物传介803
二.货币流通简史819
附录890
附录一890
附录二900
附录三938
结后语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