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区域科学发展研究 以淮海经济区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区域科学发展研究 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 韩宝平,宋亚洲,马晓冬等著 著
  • 出版社: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60285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41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经济区-生态经济-经济发展-研究-江苏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区域科学发展研究 以淮海经济区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发展观的嬗变与生态文明建设1

1.1 国际上发展观的演进2

1.2 中国经济的“再崛起”与科学发展观20

1.3 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41

第2章 生态足迹理论及其评价方法48

2.1 生态足迹的理论基础48

2.2 生态足迹理论及其评价指标体系50

2.3 生态足迹测度的计算方法与步骤53

2.4 生态足迹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55

2.5 生态足迹模型的评价65

2.6 本研究意义、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66

第3章 淮海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69

3.1 淮海经济区溯源69

3.2 资源开发与利用73

3.3 淮海经济区生态环境状况78

3.4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79

3.5 经济运行效率比较84

3.6 社会经济发展分异88

3.7 淮海经济区城市商业发展环境94

第4章 淮海经济区生态足迹实证研究96

4.1 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96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98

4.3 指标的选取与计算过程98

4.4 淮海经济区生态足迹测度与分析102

4.5 淮海经济区生态承载力测度与分析113

4.6 淮海经济区生态供给与生态需求分析115

4.7 本章小结119

第5章 淮海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评价120

5.1 生态可持续指数评价120

5.2 生态资源利用效率评价123

5.3 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评价127

5.4 本章小结130

第6章 淮海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预测131

6.1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淮海经济区总人口预测131

6.2 淮海经济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灰色预测132

6.3 淮海经济区生态总供给与总需求预测分析138

6.4 本章小结140

第7章 淮海经济区与相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比较研究141

7.1 淮海经济区与苏、鲁、豫、皖四省的生态足迹比较研究141

7.2 淮海经济区与环渤海、长三角经济区的生态足迹比较研究143

7.3 淮海经济区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中国)典型城市的生态足迹比较研究144

7.4 本章小结146

第8章 淮海经济区区域发展竞争力综合评价147

8.1 区域发展竞争力相关概念的诠释147

8.2 区域发展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指标的构建149

8.3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153

8.4 区域发展竞争力子系统分析155

8.5 区域发展竞争力的综合分析159

8.6 本章小结160

第9章 淮海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与实现途径162

9.1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回顾162

9.2 淮海经济区区域科学发展的主体功能区划164

9.3 淮海经济区区域科学发展条件与制约因素166

9.4 淮海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研究169

9.5 区域科学发展的生态淮海建设途径研究180

9.6 本章小结202

附录1 淮海经济区生态足迹计算数据203

附录2 淮海经济区生态承载力计算数据216

附录3 相关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数据229

参考文献2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