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培林,张双喜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2838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一 哲学1
(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5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历史演变8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1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14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6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19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2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20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26
四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30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30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32
本章纲要及阅读思考35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38
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38
(一)物质范畴的历史演进38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41
(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43
(四)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46
二 意识与物质世界48
(一)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48
(二)人的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把握49
三 人的实践与物质世界55
(一)实践是人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55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59
四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党的思想路线63
(一)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63
(二)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64
本章纲要及阅读思考66
第三章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辩证发展70
一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70
(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70
(二)世界的普遍联系71
(三)世界的辩证发展74
二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77
(一)质量互变规律77
(二)对立统一规律83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92
三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范畴97
(一)对事物进行侧面认识的范畴98
(二)对事物进行过程认识的范畴102
(三)对事物进行系统分析的范畴109
本章纲要及阅读思考114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118
一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118
(一)认识的基础118
(二)认识的本质120
二 认识的辩证运动124
(一)一般认识展开的过程125
(二)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33
(三)认识的辩证思维方法141
三 认识过程的动力机制142
(一)真理过程的相对与绝对的矛盾143
(二)实践过程的真理与价值的矛盾148
(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153
本章纲要及阅读思考157
第五章 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161
一 社会历史观及社会生活的本质161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61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64
二 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性167
(一)劳动是连接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纽带167
(二)劳动在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171
(三)劳动是理解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172
三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173
(一)地理环境及其作用173
(二)人口因素及其作用177
(三)生产方式及其作用179
(四)社会交往及其形式180
本章纲要及阅读思考183
第六章 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187
一 社会的经济结构187
(一)生产力的构成188
(二)生产关系的构成190
(三)阶级与阶层192
二 社会的政治结构194
(一)政治结构及其功能195
(二)国家的本质和职能196
三 社会的观念结构198
(一)社会观念结构的构成198
(二)社会观念结构的特性201
(三)社会观念结构的功能202
四 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204
(一)社会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204
(二)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206
(三)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209
本章纲要及阅读思考212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216
一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16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17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19
(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形态的发展221
(四)“生产力标准”理论及其实践意义222
二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24
(一)阶级斗争的实质224
(二)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25
三 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26
(一)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26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228
四 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30
(一)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30
(二)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231
(三)新科技革命促使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235
五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237
(一)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37
(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45
(三)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250
本章纲要及阅读思考253
第八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257
一 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57
(一)社会进步是客观必然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257
(二)社会进步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62
(三)社会进步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66
二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272
(一)人的本质272
(二)人的价值276
三 人的全面发展280
(一)人的发展及其历程280
(二)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互动性284
(三)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286
本章纲要及阅读思考292
后记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