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车阀动机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殿执编撰 著
- 出版社: 人民铁道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52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车阀动机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一般概念1
1-1阀动机关的定义及功用1
1-2行动机关的组织1
1-3鞲鞴与曲拐的相关动作1
1-4鞲鞴与曲拐的相关位置互求法2
1-5D形滑阀3
1-6外余面5
1-7导程7
1-8内余面7
1-9乏汽余隙8
1-10滑阀行程8
1-11过行程8
1-12汽情8
1-13偏心轮9
1-14D形滑阀汽缸铸件10
1-15正汽路和乏汽路11
1-16爱林氏滑阀12
1-17威鲁逊氏滑阀12
1-18平均压力阀13
1-19鞲鞴阀14
1-20阀套17
1-21鞲鞴阀汽缸铸件18
1-22双口鞲鞴阀18
1-23跳动阀19
1-24汽口的计划和鞲鞴阀直径的大小21
1-25摇杆倾斜对于鞲鞴速度的影响22
1-26摇杆倾斜对于停汽的影响23
1-27偏心轮杆倾斜对于进汽和停汽的影响23
1-28补救摇杆和偏心轮杆倾斜弊病的方法24
1-29滑阀动作图25
1-30仲氏滑阀动作图26
1-31仲氏滑阀动作图有用的几种性质27
1-32毕氏滑阀动作图28
1-33滑阀行程和外馀面的求法30
1-34滑阀动作楕圆图31
第二章 斯氏阀动机关34
2-1阀动机关的分类34
2-2斯氏阀动机关的演进34
2-3前进后退的理由34
2-4单偏心轮回动机关35
2-5钩形阀动机关36
2-6斯氏阀动机关36
斯氏阀动机关各部份构造动作和理论37
2-7偏心轮37
2-8偏心轮套与偏心轮杆37
2-9滑环与滑块38
2-10滑环鞍39
2-11传动杆40
2-12摆轴与摆臂40
2-13阀杆与阀框41
2-14回动轴与回动臂43
2-15均重弹簧或均重锤43
2-16回动桿44
2-17回动杠杆与弧形齿板44
2-18滑环升降对于滑阀行程的影响44
2-19行车停汽点44
2-20滑环提起滑阀行程缩短的理由(指滑块在滑环上部工作而言)45
2-21滑环提起各种汽情发生较早的原因46
2-22想像偏心轮46
2-23偏心轮杆的排列方法47
2-24滑环动作使鞲鞴进程与退程同种汽情发生不在同一之点的原因48
2-25悬环销位置的求法51
2-26回动轴的位置和举臂长短的求法52
2-27滑块在滑环内上下滑动的原因53
2-28弯摆臂54
2-29偏心轮与曲拐的相关位置55
顾氏阀动机关56
艾氏阀动机关56
安氏阀动机关57
第三章 华氏阀动机关59
3-1华氏阀动机关各部份动作的理由59
华氏阀动机关各部份构造动作和理论63
3-2偏心曲拐64
3-3偏心轮杆65
3-4滑环65
3-5半径桿67
3-6合并杠杆68
3-7连环68
3-8十字头臂69
3-9阀柄十字头与导床70
3-10半径桿吊杆和销71
3-11回动轴72
3-12回动杆72
3-13回动螺旋73
3-14动力回动机关73
3-15华氏阀动机关机件的排列方法81
3-16合并杠杆长短两段的比及其计算法83
3-17半径杆前端前后的行动距离84
3-18偏心曲拐销与主曲拐相关的正确位置测定法86
3-19滑环足向后的原因87
3-20机车前进滑块在滑环上部或下部工作的利弊88
3-21滑块在滑环上部工作滑环轴受力较大的原因88
3-22滑块在滑环上部工作滑块滑动较大的原因89
3-23变化导程的装置90
3-24华氏阀动机关各部份长短比例的规定92
3-25长滑阀行程92
3-26回动轴的位置和举臂与半径杆吊杆等的长度93
3-27华氏阀动机关应用于三汽缸机车的排列方法93
3-28华氏阀动机关机件长短的配合方法101
3-29华氏阀动机关的特殊装置111
第四章 贝氏阀动机关113
4-1贝氏阀动机关各种性质113
4-2回动部份各机件的功用114
4-3回动理由和回动方法115
4-4外进汽的排列方法116
4-5贝氏阀动机关各部份的构造117
南方阀动机关120
4-6南方阀动机关的排列方法121
4-7半径杆121
4-8传动轭121
4-9弯拐123
4-10辅助回动杆123
4-11南方阀动机关各部份的动作123
4-12偏心轮杆长短两段的比和其计算法125
A型杨氏阀动机关125
4-13杨氏阀动机关各部份的动作125
4-14杨氏阀动机关与华氏阀动机关的比较129
4-15左右两阀动机关机件位置的互相关系130
B型杨氏阀动机关131
黑氏阀动机关132
马氏阀动机关133
教氏阀动机关134
克氏阀动机关135
范氏阀动机关136
高氏阀动机关136
奥氏阀动机关137
来氏阀动机关138
跳动阀阀动机关139
第五章 阀动调整146
5-1调整的必要和应注意之点146
5-2调整的目的和利益146
调整应用于斯氏阀动机关的滑阀146
5-3汽口和馀面等的校正147
5-4机件的按装147
5-5求死点的目的和用具148
5-6死点的求法149
5-7汽口记号的求法150
5-8求D形滑阀汽口记号应注意之点151
5-9阀杆长度的校正151
5-10回动杆长度的校正152
5-11偏心轮杆长度的校正152
5-12偏心轮位置的校正154
5-13后退偏心轮杆的长度和偏心轮位置的校正154
5-14左右滑阀行程的考验154
5-15行车停汽点的校正155
5-16变更偏心轮杆长度的方法155
5-17键槽位置的求法156
调整应用于华氏阀动机关的滑阀158
5-18死点和汽口记号158
5-19滑环和回动轴位置高低的校正158
5-20回动杆长度的校正158
5-21半径杆吊杆长度的校正159
5-22合并杠杆动作的校正159
5-23导程记号的求法159
5-24导程的校正159
5-25校正部分的研讨160
5-26半径杆长度的校正160
5-27偏心曲拐位置的校正162
5-28偏心轮杆长度的校正162
5-29回动杠杆挡销位置的求法163
5-30调整应用于华氏机关的滑阀程序摘要164
5-31滑阀动作报告164
5-32早进汽的求法165
5-33导程的求法165
5-34汽口开度的求法165
5-35停汽点的求法166
5-36放汽点的求法166
5-37放汽关闭点的求法166
5-38求指定的停汽点回动杠杆应在的位置166
5-39校正锅炉生火后回动杠杆的长度167
调整应用于华氏阀动机关的滑阀第二方法167
5-40滑环的固定方法167
5-41合并杠杆动作的校正168
5-42偏心曲拐位置的校正168
5-43偏心轮杆长度的校正168
5-44半径杆与偏心轮杆同时校正方法168
5-45半径杆、偏心轮杆和偏心曲拐同时校正方法171
调整应用于贝氏阀动机关的滑阀172
5-46回动轭中心位置的校正172
5-47合并杠杆动作的校正173
5-48偏心曲拐位置的校正173
5-49调整应用于贝氏阀动机关的滑阀程序摘要173
调整应用于贝氏阀动机关的滑阀第二方法174
5-50固定阀动连杆方法174
5-51考验合并杠杆的动作和阀杆的长度174
5-52偏心曲拐位置的校正174
5-53偏心轮杆长度的校正175
调整应用于南方阀动机关的滑阀175
调整应用于A型杨氏阀动机关的滑阀176
5-54调整滑阀不求死点方法176
5-55调整滑阀求死点方法177
5-56对于调整应用于A型杨氏阀动机关的滑阀应有之注意178
调整应用于B型杨氏阀动机关的滑阀179
调整应用于教氏阀动机关的滑阀180
拖引方法180
5-57导程的考验和均等方法181
5-58偏心轮杆长短的校正182
5-59汽情不规则的原因和其应注意之点183
5-60停汽点的重要184
5-61行车停汽点定为25%的原因184
5-62停汽点的调整184
5-63结果的分析185
5-64滑阀行程的考验186
均等汽口开度方法186
5-65三汽缸机车阀动调整方法187
第六章 阀动机关故障的处理方法188
斯氏阀动机关故障的处理方法188
6-1偏心轮滑动的处理方法188
6-2前进偏心轮、偏心轮套或偏心轮杆损坏的处理方法189
6-3后退偏心轮、偏心轮套或偏心轮桿损坏的处理方法189
6-4悬环销、滑环吊杆或举臂折断的处理方法189
6-5滑块销或下摆臂折断的处理方法190
6-6传动杆折断的处理方法190
6-7传动杆吊杆折断的处理方法190
6-8上摆臂或阀杆折断的处理方法190
6-9回动杠杆故障的处理方法190
华氏阀动机关故障的处理方法191
6-10偏心曲拐、偏心轮杆或滑环足损坏的处理方法191
6-11半径杆(在滑环前方部份)、合并杠杆、连环或十字头臂折断的处理方法191
6-12半径杆后端(透出滑环后面部份)、半径杆吊杆、回动轴臂或回动杆折断的处理方法191
6-13前汽缸盖损坏的处理方法192
贝氏阀动机关故障的处理方法192
6-14偏心曲拐、偏心轮杆、阀动连杆、半径杆或弯拐平臂损坏的处理方法192
6-15阀杆、合并杠杆或连环损坏的处理方法192
6-16回动轭(在半径杆以上部分)、辅助回动杆、回动臂(在主回动杆以上部分)损坏的处理方法192
6-17主回动杆或回动臂在主回动杆以下部分折断的处理方法192
南方阀动机关故障的处理方法193
6-18偏心曲拐或偏心轮杆折断的处理方法193
6-19半径杆折断的处理方法193
6-20传动轭或弯拐平臂折断的处理方法193
6-21弯拐立臂折断的处理方法193
6-22主回动杆、辅助回动杆或回动轴臂折断的处理方法193
A型杨氏阀动机关故障的处理方法193
6-23鞲鞴、鞲鞴杆、汽缸盖或阀杆损坏的处理方法193
6-24外摆轴或外摆轴左方摆臂折断的处理方法193
6-25外摆轴右方摆臂、右方合并杠杆或合并杆损坏的处理方法193
6-26内摆轴或内摆轴右方摆臂损坏的处理方法194
6-27内摆轴左方摆臂、左方合并杠杆或合并杆损坏的处理方法194
6-28半径杆折断的处理方法194
6-29滑环足、连环或滑块销损坏的处理方法194
6-30回动轴、回动臂或上回动杆折断的处理方法194
6-31回动弯拐或下回动杆损坏的处理方法194
6-32摇杆折断的处理方法194
第七章 总论195
现今通用的阀动机关和有关蒸汽分配部份的研究195
7-1应用于现代机车的阀动机关必需条件195
7-2华氏和贝氏阀动机关196
7-3滑阀从阀动机关所得的动作196
7-4平均有效压力为测量机车能力的大小和运转是否经济之用197
7-5蒸汽分配的管理198
7-6满位时的导程不能阻止机车的起动力199
7-7背压与压缩200
7-8行车停汽点定为25%的原因201
有限停汽和长滑阀行程对于机车能量的影响201
7-9蒸汽分配的改进202
7-10高速度运转已成为当今的急务203
7-11在高速度时有限停汽对于能力出量的影响205
现时所用的构鞴阀大小、限度、能力和保养方法210
7-12鞲鞴阀直径的大小210
7-13双口鞲鞴阀211
7-14鞲鞴阀的汽口面积211
7-15跳动阀将为鞲鞴阀的代替者212
7-16鞲鞴阀的保养方法212
7-17阀套磨耗的原因和其补救方法212
7-18阀套的窜动213
7-19汽室歪扭现象213
7-20因阀动机关所生的机车故障213
结论214
第八章 问答215
附录一 我国机车阀动部份主要尺寸226
附1-1滑阀行程表226
附1-2鞲鞴阀机套尺寸表227
附1-3鞴鞲阀尺寸表228
附1-4两心距(即偏心圆直径)比滑阀行程表229
附1-5主要型机车阀动机关尺寸图229
附录二 苏联机车阀动部份主要尺寸234
附2-1苏联机车鞲鞴阀主要尺寸和各种停汽时汽口的开度表234
附2-2苏联机车进汽和放汽时汽口的平均开度表235
附2-3苏联机车阀动机关各部份主要尺寸表236
录附三 各种阀动机关调整标准238
附3-1华氏阀动机关阀动调整标准表238
附3-2华氏阀动机关8″滑阀行程阀动调整标准表239
附3-3华氏阀动机关8 1/4″滑阀行程阀动调整标准表240
附3-4华氏阀动机关8 1/2″滑阀行程阀动调整标准表241
附3-5贝氏阀动机关阀动调整标准表242
附3-6贝氏阀动机关长滑阀行程阀动调整标准表242
附3-7斯氏阀动机关阀动调整标准表243
附3-8杨氏阀动机关阀动调整标准表244
附录四 公英制换算245
附4-1公制英制换算对照表245
附4-2公厘与吋的对照表245
附4-3吋与公厘的对照表246
附4-4公斤与磅的对照表247
附4-5磅与公斤的对照表248
附4-6每平方公分公斤数与每平方吋磅数的对照表249
附4-7每平方吋磅数与每平方公分公斤数的对照表250
附录五 中英名词对照表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