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杨适文集 4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杨适文集 4](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0411007.jpg)
- 杨适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7320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725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752页
- 主题词:哲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杨适文集 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古希腊哲学探本1
前言 学习希腊哲学的意义1
绪论3
第一章 希腊哲学研究的历史:一个简要的回顾3
第一节 希腊哲学家本身的研讨3
第二节 中世纪的希腊哲学研究4
第三节 西方近现代希腊哲学研究6
第四节 中国学者研究希腊哲学的成就10
第二章 当代希腊哲学研究的新问题17
第一节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学者提出的问题19
第二节 当代西方学者对传统哲学的挑战和对ontology研究的新发展38
第三章 梵语相关词的知识和翻译问题48
第一节 印度古梵语语法在研究印欧语中的意义48
第二节bhu和as在梵语词中的核心地位50
第三节bhu和as在语义上既同一又对立的关系53
第四节 作为印度哲学和佛教宇宙观关键术语的sattva和bhava55
第五节 梵语词as和bhu语义的同一和差异给我们的重要参考意义57
第四章 汉语相关词知识和中译问题60
第一节 汉语“是”字的古今含义和研究方法60
第二节 汉字“是”的意义系统的词源研究66
第二节 汉字“是”与希腊及印欧语es的相似和差别72
第五章 探讨ον的哲学原义的方法论问题75
第一节 哲学范畴与科学概念的重大分别76
第二节 希腊人关于知识和逻辑的观念 归纳和演绎78
第三节 希腊哲学寻求本原中所创造的辩证推理归纳方法85
第四节 考察ov的哲学含义的方法从根本上说就是考察它在希腊哲学全部对话中的“位置”和作用88
第六章 希腊哲学史的轮廓、主要线索和分期90
第一节ον和?υσι?以及它们和“神”的关联90
第二节 研究中心从?υσι?-αρχη转换为ον-ουσια的意义:希腊哲学“求真”的严格逻辑思维方式的形成93
第三节 在人事和伦理问题上能否求真或求真与求善能否结合:希腊哲学求真含义的更高层次是“求真善”96
第四节 出没于神话宗教和神学的希腊哲学及其概念99
第五节 希腊哲学发展历史的分期问题101
第一部分 希腊哲学的开端:原始素朴哲学107
第一章 希腊文明的兴起和哲学的前史107
第一节 希腊世界的繁荣和城邦民主制度的兴起107
第二节 哲学的前史:神话中的宇宙起源、世界秩序和灵魂意识114
第二章 米利都学派121
第一节 泰勒斯121
第二节 阿那克西曼德127
第三节 阿那克西美尼133
第四节 米利都开创哲学的贡献136
第五节 哲学从米利都向伊奥尼亚各地的扩展139
第三章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140
第一节 毕达哥拉斯的生平及其时代140
第二节 哲学与生活 毕达哥拉斯派的宗教意识和活动144
第三节 毕达哥拉斯派哲学的基本面貌和主要问题149
第四节 数作为本原的范型含义和质料含义154
第五节 数和对立面160
第六节 数作为本原的范型或原理的意义及其局限性162
第四章 赫拉克利特:原始素朴哲学的光辉顶点164
第一节 生平、时代和著作文献164
第二节 自然“秩序”:永恒活火166
第三节 赫拉克利特“逻各斯”的语义:对自然秩序的智慧言说170
第四节 从认识论角度看“逻各斯”的思想层次174
第五节 自然永恒流变:对立统一是根本的普遍法则178
第六节 论人和神185
第五章 塞诺芬尼:希腊神观念的转变及其对哲学的意义188
第一节 对传统神话的神观念的攻击189
第二节 希腊的第一个唯一神论或纯“真”纯“善”的观念191
第三节 从原始素朴哲学向ontology过渡的又一重要环节192
第二部分 希腊古典时代的哲学:ontology197
第一章 古典时代的希腊人和希腊精神197
第一节 希腊进入古典时代的主要标志198
第二节 希腊人的自由和作出重大决定的民主机制200
第三节 希腊古典时代哲学发展的划分和线索203
第二章 巴门尼德和爱利亚派205
第一节 巴门尼德的生平和他的哲学诗205
第二节 巴门尼德残篇2的εστιν语句解读208
第三节 巴门尼德的真理学说:εστιν哲学解读之一215
第四节 巴门尼德的存在学说:εστιν哲学解读之二论争和问题220
第五节 芝诺论证226
第六节 麦里梭的发展和修正231
第三章 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哥拉233
第一节“一”、“多”问题233
第二节 恩培多克勒的生平和著作234
第三节“四根”和“爱与斗”235
第四节 恩培多克勒对认识和真理的研究239
第五节 阿那克萨哥拉:把哲学引入雅典的重要人物241
第六节 阿那克萨哥拉“种子”学说的精微和辩证特点243
第七节 阿那克萨哥拉关于“心灵”的学说251
第四章 普罗泰哥拉、高尔吉亚及智者们关于“自然”和“人为”之争254
第一节 人本思潮的兴起和智者254
第二节 普罗泰哥拉的生平及其“人是万物的尺度”命题259
第三节 普罗泰哥拉的新社会历史观和人论263
第四节“人是万物的尺度”在普罗泰哥拉这里的认识论含义268
第五节 高尔吉亚对巴门尼德命题的逻辑分析批判271
第六节 影响深远的关于“自然”和“人为”的争论277
第五章 留基波和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285
第一节 生平著述和思想来源285
第二节 留基波:原子论基本观念的产生287
第三节 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本体学说289
第四节 德谟克里特的认识学说295
第五节 德谟克里特伦理思想大略302
第六章 苏格拉底直指哲学的核心:什么是真正的善304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生平、使命和命运304
第二节“认识你自己”:人之为人在于灵魂的求善309
第三节“自知其无知”:论人和神315
第四节“善是目的”和“美德即知识”问题318
第五节 苏格拉底的方法:归纳论证和寻求普遍定义323
第六节 希腊哲学为什么要经常返回苏格拉底327
第七章 所谓小苏格拉底各学派331
第一节 古典城邦时代后期的百家争鸣331
第二节 麦加拉派332
第三节 居勒尼派339
第四节 犬儒派341
第八章 柏拉图的前期相论哲学344
第一节 生平和思想发展344
第二节 柏拉图著名的政治伦理著作:πoλιλτεíα349
第三节 柏拉图的前期相论353
第四节 两个世界的划分和柏拉图的辩证法360
第五节 作为最高科学的“辩证法”:归纳和演绎的雏形365
第六节 柏拉图哲学中的最高的相——善370
第九章 柏拉图哲学的高峰:新相论及其逻辑方法373
甲、《巴门尼德篇》:柏拉图对自己前期相论的自我审查批判374
第一节 对前期相论的驳难和批评375
第二节 改造相论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84
第三节 示范性的八组推论388
乙、《智者篇》:柏拉图哲学成熟时期的ontology398
第一节《智者篇》是柏拉图对ov作系统研究的主要著作398
第二节《智者篇》的主题:“不存在/不是”何以能“存在/是”400
第三节 柏拉图对希腊哲学以往发展的回顾和检讨404
第四节 通种论:“存在—是”必须和“动”“静”相通及其逻辑法则412
第五节 对于必须考虑的几个最普遍和重要的相(种)的选定415
第六节 通种论及其“辩证法”的精义417
第七节 哲学史上最早的具体(辩证)否定观422
第八节 对巴门尼德的再批判和对思维过程辩证本性的研究423
第十章 亚里士多德429
第一节 生平、著述和学术思想概述429
第二节《范畴篇》:亚里士多德早期的本体论和逻辑研究441
第三节 自然哲学和“四因”研讨449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上)459
第五节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下)478
第六节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497
第七节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学和伦理哲学510
第三部分 希腊化时期的哲学523
第一章 希腊化哲学的特点和时代的巨大变化523
第一节 历史的巨变和人的命运524
第二节 新时期人类所感受的痛苦和精神需求529
第三节 希腊化哲学的大致线索532
第二章 皮浪怀疑主义哲学536
第一节 生平及其思想的由来与发展536
第二节 怀疑主义哲学要旨539
第三节 怀疑派论证的基本前提:彻底的现象主义和感觉主义540
第四节 达到悬疑的论证542
第五节 皮浪主义对希腊哲学主流ontology的批判545
第三章 伊壁鸠鲁547
第一节 生平、团体、著述和学派流传547
第二节 学说宗旨和概貌555
第三节 人的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学说562
第四节 伊壁鸠鲁的准则学565
第五节 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原子论的重要突破与新解578
第六节 伊壁鸠鲁的历史人学和伦理学598
第四章 斯多亚派哲学610
第一节 产生与源流610
第二节 斯多亚派的自然哲学618
第三节 论人和人性627
第四节 斯多亚派的心学——行为心理学645
第五节 爱比克泰德:从奴隶生活体验到的对自由的理解和追求655
第六节 再一次从头说起:什么是哲学660
第七节 爱比克泰德学说的中心命题和心学提要665
第八节 如何在生活行为中实践善688
附录一 地图714
附录二 希腊语字母及其发音716
附录三 参考文献718
附录四 哲学及其相关学术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称谓(希、英、中对照)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