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长治之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长治之最](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4921654.jpg)
- 王连成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306307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93页
- 文件大小:235MB
- 文件页数:564页
- 主题词:长治市-概况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长治之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建置1
传说人类历史上最早建立的国家之一——耆国1
史载最早建立的诸侯国——古黎国1
上党郡最早设立时间——春秋晚期2
最早建立的县——铜鞮县2
山西省唯一未更改过县名的县——襄垣县2
最早的壶关治所址——长治市区2
潞州最早设置时间——公元578年3
潞州治所设在今长治城最早始于——公元590年3
沁州最早设立时间——公元596年3
辖区范围最大时期——唐代3
建置最晚的县——平顺县、长治县4
山西省建立的第一个市——长治市4
长治市首次升地级市——1946年6月4
长治专区最早成立时间——1949年9月4
首次实行县、乡、村三级管理体制时间——1956年5
首次实行人民公社化体制——1958年5
长治市首次设立城区和郊区建置——1976年2月5
长治市首次辖县时间——1983年5
撤销人民公社建制时间——1984年5
首次实行市管县体制时间——1985年6
第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兴建时间——1992年6
长治市属第一个县级市——潞城市6
乡镇最多的县——武乡、沁源县6
村民委员会最多的县——长子县、武乡县6
自然村最多的县——平顺县6
自然村最少的县区——城区7
辖行政村最多的乡镇——长子县石哲镇7
辖行政村最少的乡镇——沁源县景凤乡7
辖自然村最多的乡镇——平顺县东寺头乡7
辖自然村最多的行政村——壶关县鹅屋乡黄崖底村7
位置 地貌8
距长治市周边最近的市——晋城市8
距长治市区最近的县城——壶关县8
距长治市区最远的县城——沁源县8
距省城太原最近的县城——沁县8
距省城太原最远的县城——黎城8
山西地形最高的地市——长治市8
最大的盆地——上党盆地9
最大的峡谷——太行山大峡谷9
山西拥有名山最多的地区——长治市10
拥有1500米以上的山最多的县——平顺县10
平均海拔最高的县——沁源县10
最高的山峰——沁源平顶山10
境内太行山上的最高峰——黎城全榆洼顶10
居海拔最高点的村庄——沁源茶房沿村10
居海拔最低点的村庄——平顺县石城镇马塔村10
关隘要塞11
最著名的关——上党四关11
上党通往冀鲁豫三省的第一大门——潞城市微子镇11
现唯一保存良好的关隘——平顺县虹梯关12
晋豫两省的咽喉要塞——平顺县玉峡关12
面积 人口13
土地面积最大的县——沁源县13
土地面积最小的县区——城区13
土地面积最大的乡镇——长子县石哲镇13
土地面积最小的乡镇——黎城县西仵乡和郊区西白兔乡13
人口最多的县——长子县13
人口最小的县——沁源县14
人口密度最大的县区——城区14
人口密度最小的县——沁源县14
人口最多的乡镇——郊区黄碾镇14
人口最少的乡镇——沁源县景凤乡14
人口最少的行政村——平顺县武安庄村14
人口最少的自然村——壶关县消和山村14
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回族15
资源16
中国煤炭储量较多和煤质量最好的地区——上党地区16
煤储藏量最多的县——沁源县16
铁储藏量最多的县——黎城县16
铝土矿储量最多的县——沁源县16
熔剂白云岩和石灰岩储量最多的县市——潞城市17
硫铁矿储量最多的县——长治县17
石膏储量最多的县——潞城市17
耐火粘土储量最多的县区——沁源、长治县17
铁矾土储量最多的县——沁源县17
硅石矿储藏量最多的县——平顺县17
山西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治市18
降雨量最多的地方——东西部山地丘陵区18
降雨量最少的地区——东北部山地区20
拥有水资源最多的县市——沁源县、潞城市20
水资源最缺乏县区——壶关、长治县20
最大的河流——浊漳河20
境内第一大泉——辛安泉20
北方光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治市21
拥有天然林最多的县——沁源县21
气候22
全国气候最宜人的地区之一——长治市22
历年平均气温最高最低的月份——7月和1月22
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县——黎城县22
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县——沁源县22
气温最低的区域——武乡县花儿脑和沁源县花坡、鱼儿泉一带22
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区域——平顺县马塔村和壶关县桥上乡一带22
自然灾害24
最严重的旱灾24
最大的风灾24
最大的洪灾25
最大的雹灾26
最大的雪灾27
最大的虫灾27
最大的山崩28
最严重的滑坡28
史载最早的一次地震——公元前70年28
史书记述上党最早地震的时间——公元167年29
地震面积最大的一次——公元1303年上党地震29
时间最长的一次地震——1830年平顺地震29
最大的一次地震——1890年武乡地震29
最近期发生的一次地震——2005年10月29
名胜古迹纪念地30
全国第一个系统展出八路军抗战史实的纪念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30
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30
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31
朱德作《太行春感》诗址——八路军总部北村旧址31
“太岳区小延安”——阎寨32
邓小平题写匾名的旅游胜地——黄崖洞32
炎帝遗迹最多的山——长子羊头山33
境内神话第一山——长子发鸠山33
拥有溶岩洞窟最多的县——平顺县34
华夏第一高瀑——天泉瀑布34
最具江南风光的景区——太行水乡34
最古老的井——神农井35
上党战役最主要的战场——老爷山35
北方最大的天然桥景观——壶关鹅屋天桥36
抗战胜利后,全国最早修建的烈士陵园——太行太岳烈士陵园36
镶碑最多的塔——北高庙烈士纪念塔37
全国唯一的决死队纪念馆——沁县“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37
亚洲第一铜像——老顶山炎帝铜像38
太行天险胜景——板山38
素有“宝垴”之称的旅游景点——广志山38
第一避暑胜地——灵空山39
人参最早产地——紫团山39
最早的佛教圣地——仙堂山40
最尊贵的山——百谷山41
最大的水溶洞——紫团洞41
最大的石灰岩溶洞——白云洞41
华北最大的溶洞——太行龙洞42
全国宋元以前古建筑最多的市——长治市4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兴寺4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寺4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起寺45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惠大师塔45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台庵45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云院46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庆寺4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天圣母庙4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嵕庙4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潞安府城隍庙4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音堂49
最大的石刻艺术陈列馆——南涅水石刻馆4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灯寺4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党门5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泽宫5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皇观5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济院51
全国唯一的山区城隍庙——天下都城隍51
最早的寺院——离相寺52
最早的道观——祥鹿观52
最早的清真寺——黄野齐村清真寺52
最早的天主教堂——安口天主教堂52
最大的天主教堂——潞安府天主教堂53
现存最高的古塔——千佛塔53
全国纪念炎帝最早的建筑物——羊头山神农城、百谷山神农庙53
出土文物最多的地方——市区分水岭54
首次发现金棺银椁和金钵时间——1959年54
出土级别最高的墓葬——诸侯级墓54
最大的古墓——鲍宣墓55
山西唯一的砖雕多室古墓——平顺县张家凹村北宋砖雕多室墓55
填补国内考古发掘项目空白的墓——元代古墓55
全国拥有石碑最多地区之一——长治地区55
全国记载炎帝活动最早的石碑——百谷山《神农庙碑》和黎城《宝泰寺碑》55
最大的古石碑——“三晋第一丰碑”55
山西省第一批古脊椎动物化石重点保护单位——武乡县楼则峪古脊椎动物化石遗址56
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合室村遗址56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里村新石器遗址56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遗址——合室村遗址56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壁头村新石器遗址56
最大的新石器龙山文化遗址——小神村57
最大的商代文化遗址——南村和故驿遗址57
最早的金彩釉器窑址——八义窑遗址57
亚洲最大的树化石群——长子树化石群57
最大的森林公园——沁源太岳山森林公园58
世界第一油松——沁源灵空山“九杆旗”58
我国北方最罕见的树木——红豆杉58
华北第一木瓜树址——武乡东良村洪济院59
最有象征意义的树——武乡王家峪村红星杨59
山西最高的榆树——沁源王陶村一榆树59
最高的杨树——沁源葫芦沟村的水叶杨树59
最古老的槐树——郊区二贤庄国槐树59
最高的古槐树——潞城市千年古槐60
最古老的柳树——屯留唐代“鸳鸯柳”60
最罕见的松榆合一树——平顺县九天玄女庙内的“龙松”60
最罕见的松柏合一树——平顺县南耽村“松裹柏”60
最稀奇的梨树——壶关县罗掌村棠梨树61
最古老的花卉——襄垣县邢村沟、平顺县黑虎村、潞城市南舍的牡丹61
工业62
煤炭工业62
全国煤炭开采和利用最早的地区之一——长治地区62
第一座使用蒸汽机的煤矿——襄垣道沟坪煤矿62
第一家使用机器开采的煤矿——峙峪煤矿62
第一个现代焦化厂——长钢焦化厂63
第一个机械化矿井——五阳煤矿63
全国煤炭战线上艰苦创业、勤俭办矿的一面旗帜——石圪节煤矿63
山西省最大的乡办煤矿——长治县西山煤矿63
最大的煤炭集运站——西苗煤炭集运站63
山西省唯一半无烟煤出口基地——襄垣县64
中国第一个煤炭工业现代化矿区——潞安矿务局64
全国第一个特大型矿井——王庄煤矿65
全国首座“四一型”高产矿井——漳村煤矿65
我国第一座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兴建的现代化特大型矿井——常村煤矿65
第一个民营现代化焦化厂——襄垣五阳焦化厂66
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煤矿工人培训基地——国家煤矿技术工人培训中心66
第一座现代化大型地方煤矿——南寨煤矿66
全省地方矿井中开采最深,规模扩张最快的县营矿井——屯留郭庄煤矿67
填补潞安矿煤种空白的特大型矿井——屯留煤矿67
最大的优质主焦煤生产企业——沁新煤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7
电力工业67
最早使用火力发电时间——1939年67
第一个发电厂——长治西关发电厂68
长治解放后兴建的第一个发电厂——西白兔公益电厂68
第一条35KV线路——西白兔至西关输电线路68
第一座小型水力发电站——源庄水力发电站68
最小的水力发电站——沁县后泉水力发电站68
第一座城市公用变电站——长治35千伏城北变电站68
第一条110千伏线路——长治巴公110千伏线路69
第一个大型小水电站——平顺候壁水电站69
山西省最大的小火力发电厂——武乡发电厂69
第一条220千伏线路——霍县至长治220千伏线路69
地理位置最高的水电站——沁源高棱水电站69
山西省第一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平顺县69
第一座大型火力发电厂——漳泽电厂70
全省电力基建史上工期最短、效益最高的工程——220KV长东二回和漳潞KV线路工程71
山西省第一座村级火电厂——郊区王庄村火电厂71
小水电发电量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时间——1990年71
填补省内空白的产品——高压真空断路器等71
首家实现电网调度自动的县市——潞城市71
农村电网改造单项投资最高的工程——西沟110千伏输变电工程71
全市最大的民营电厂——襄垣王桥镇官道村发电厂72
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王曲电厂兴建72
最大的变电站——沁源李元变电站72
我国首条特高压输变电示范工程72
冶金 铸造73
冶炼最早开展时间——商代73
最早最大的钢铁企业——长治钢铁厂73
填补我国冶金行业空白的产品——铁精矿粉低湿固球团74
填补我省冶金工业空白的一项产品——“3205型钢”74
全国最大的粉末冶金生产基地——黎城县74
亚洲最大的硅厂——平顺硅厂74
闻名中外的铁制品——长治荫城铁货75
获轻工业部铁锅质量评比第一名的企业——长丰工业公司75
机械工业76
山西省第一批缝纫机诞生之地——长治市76
山西省首家缝纫机专业生产企业——长治缝纫机厂76
山西省首家自行车专业生产企业——长治自行车厂76
山西省最大的衡器制造企业——长治市衡器厂77
山西省首家洗衣机生产企业——长治洗衣机厂77
最早生产电冰箱的厂家——长治县冷冻机厂78
填补国内空白的计量检衡车的生产企业——清华机械厂78
首家生产自动温控水床的企业——长治市家具工业公司78
全国唯一生产装药机械的定点企业——长治矿山机械厂78
获全国矿车评比冠军的产品——屯留矿机厂生产的固定式矿车78
全国规模最大的粮食机械生产企业——长治粮食机械厂78
山西省首家生产车轮总成、变速器总成的专业厂——长治市工农汽车配件厂79
填补山西省矿用机械的空白产品——DZ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79
全国最大的煤矿纵采设备液压定点生产企业——惠丰机械厂79
我国第一台振动棒磨机生产企业——长治市煤化机械厂79
获全国交通展览会“优秀产品金杯奖”的产品——汽车后半轴79
超过世界节油水平的产品——三星牌节油器80
山西省首家微型发动机生产企业——淮海发动机公司80
填补国内煤炭行业空白的产品——液压支架自动喷雾装置80
全国最大的健身器材生产企业——澳瑞特健身器材有限公司80
亚洲规模最大的锯条生产企业——太行锯条厂81
全国规模最大的弯曲整形机械专业企业——长治锻压机床厂81
“AAA”级企业——长治液压件厂81
山西省最大的轴承企业——长治轴承厂82
山西省电气检测中心——山西防爆电机厂82
山西省唯一生产手拉葫芦的厂家——山西潞城公建厂83
山西省最早的电焊条厂——长治电焊条厂83
华北地区生产潜水电泵品种最多的企业——屯留发电设备厂83
机电工业部定点生产空压机的企业——长治县通用机械厂83
获国家“金狮奖”的产品——注塑机84
山西省唯一生产5—75吨起重设备的企业一长治起重设备厂84
山西省最大的微型电机厂——长治微型电机厂84
填补山西省阀门空白产品——“宇立牌”衬胶隔膜阀84
全国首选节能产品——黎城县水泵厂IS型和D型两个系列水泵84
国家首批颁发锅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长治锅炉厂85
填补国家空白的锅炉——三炉膛常压锅炉85
第一台型煤环保锅炉生产时间——2000年85
填补国内空白的锅炉——热水自动循环炉85
填补省内空白产品——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85
全国最大的钻夹头生产企业——山西省惠丰电动工具有限责任公司86
我国第一个仿人机器人“惠童”及它的外衣制造地——长治市86
最早生产粉碎机的企业——壶关县机械厂86
居国内领先地位的碾米机生产企业——潞城县红旗机械厂87
第一批拖拉机生产时间——1968年87
获国家专利的农具——小型联合收割机87
全国首台小四轮还田机——4TA-60型还田机87
居国内领先水平的多功能播种机研制成功——2000年88
第一个兵工厂——鼙山铁厂88
华北抗日根据地最大的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88
电子工业88
最早发展电子工业时间——20世纪60年代后期88
最早生产电视机时间——1981年89
获省优产品称号的产品——超级恒温水浴仪89
建材工业89
最早生产陶砖瓦时间——周代89
硫璃砖瓦最早生产时间——唐代前90
最早最大的国营建材企业——长治市建材厂90
创全国新纪录烧窑法——窑底空心法90
最早生产水泥时间——1958年90
最早的水泥制品企业——长治市予制厂90
第一个生产粉煤灰水泥的企业——安昌水泥厂91
全国首家塑钢门窗企业——惠丰异性材厂91
华北最大的纸面石膏生产企业——潞城市南岗水泥(集团)有限公司91
填补省内建材工业空白的产品——聚氯乙稀塑料天花板91
荣获全国专利技术金奖的砖——爱民砖91
山西省生产钢门、窗型材的唯一厂家——壶关县龙丽庄型钢厂92
华北地区最大的白水泥厂——黎城县振华白水泥厂92
获山西省优质产品称号的产品——白色陶质釉面砖92
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山西水泥厂(晋牌水泥集团有限公司)93
全国最大的建筑涂料生产厂家——山西奥泰克涂料有限公司93
第一条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生产线93
国内最大的新型矿渣水泥生产线93
山西省最大塑料型材生产企业——山西中德塑钢型材有限公司93
世界最大规模煤矸石制砖生产线——潞安矿业集团煤矸石制砖生产线94
化学工业94
第一个现代化工企业——南石槽化工厂94
第一个化学工业专门管理机构——硝磺局94
第一批现代化工厂建立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94
第一个橡胶生产企业——长治市橡胶厂94
填补我国化工行业的一项空白产品——硫磺粉95
第一批化肥企业兴建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95
全国唯一定点生产少数民族香皂企业——长治回民化学厂95
全国最大的地方专业雷管生产企业——壶关县化工集团有限公司96
轻工部定点的新型综合性轻化工企业——长治市合成化学厂96
山西省唯一生产无毒橡胶制品的专业厂——长治市第二橡胶厂97
填补国内空白产品——葡萄糖酶97
亚洲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97
填补山西省化工行业的空白产品——石灰氮97
填补山西化工行业的空白产品——复合皂粉97
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山西潞华音乐制品工业有限公司98
填补山西省化工空白的产品——醇醚系列产品98
获国家大奖的化工产品——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98
最早的制药厂建于——1939年98
建国后第一个生产中药的生产厂家——长治市药材公司药材加工厂99
建国后第一个西药制药厂——晋东南“6·26”制药厂99
全国第一家农村医药物流配送示范企业——昂生医药集团公司99
规模最大的药业集团基地——屯留县李高乡99
最大的专门生产中成药的制药企业——山西开元制药有限公司99
山西省唯一的生物制品企业——山西康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100
山西最大的兽药生产基地——山西双鹰动物药业有限公司100
最大的中药生产、制剂系统化工程——太行药业公司中药现代化屯留示范项目100
山西省唯一生产活菌制剂企业——沁县山西东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01
填补山西省化工空白的产品——乙醇胺101
中国第一条连续化柔性石墨生产线——壶关化工集团总公司石墨生产线101
全国火工行业一颗“安全明星”——潞安矿务局化工厂101
我国唯一的合资生产胶带的企业——山西凤凰胶带有限公司102
填补省内肥料空白的产品——高效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102
全国最大的甲醇生产项目——60万吨煤制甲醇102
我国最大的生物杀虫剂生产企业——潞城华大公司102
全省最大的精苯生产基地——潞城市103
山西省最大的润滑油生产企业——山西宏达集团魏仕高级润滑油公司103
陶瓷工业103
陶瓷最早生产时间——新石器时代103
最大的陶瓷企业——壶关清流陶瓷厂104
中国五彩瓷器最早产地——长治县八义镇104
全国断面最大的首家隧道窑陶瓷厂——壶关县集店镇陶瓷厂104
结构陶瓷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高新区瑞克新材料公司105
造纸 印刷105
造纸最迟开展时间——唐代105
最早最大的造纸厂——黎城县造纸厂105
木刻印刷最迟时间——唐代105
最早的大型石印机印刷单位——翰林墨书局106
第一个铅印印刷厂——长治解放印刷厂106
第一个彩印印刷厂——五四三厂106
纺织 服装 刺绣106
纺织业最早开展时间——夏代106
我国北方最大的纺织业中心——潞州106
毛织业最迟开展时间——清代107
现代纺织工厂最早兴建时间——20世纪20年代107
第一个毛纺织厂——沁县道学院毛织厂107
第一个公有纺织厂建立时间——1937年107
解放后建立的第一个国营纺织企业——义合成棉织厂108
规模最大的纺织企业——长治市色织厂108
第一个现代化丝织厂——长治市丝织厂108
皮革生产时间——明永乐年间108
最早使用缝纫机加工服装的缝纫铺——长治市区徐家和申家成衣铺108
生产皮衣最早的企业——长子县皮革厂109
获全国防寒服装评比第一名的企业——潞城县特种防护服装厂109
山西省规模最大的童装企业——长治市童装厂109
山西省最大的绣品出口企业之一——山西长雷工艺绣品有限公司110
最畅销的布制工艺品——“黎侯虎”110
食品工业111
磨粉量最大的县——长子县111
第一家机械面粉加工企业——潞丰面粉公司111
最早最大的国营面粉加工企业——长治面粉厂111
山西省首家大型快餐厂——长钢快餐厂111
第一个油脂加工厂——长治油脂化工厂112
全省最大的色拉油加工企业——山西玉花油脂有限公司112
首家核桃油生产基地——黎城县112
最早酿酒时间——春秋时期112
山西名酒之一——潞酒112
潞酒中的珍品——珍珠红113
第一家啤酒企业——长治市啤酒厂113
中国公认明星啤酒——鹤翔牌啤酒113
最有名的醋——壶关辛寨老陈醋113
最有名的黑酱——襄垣黑酱113
填补长治市醋业空白的产品——七星陈醋114
第一个蛋厂——同益厚蛋厂114
全国独具特色的蛋制品——襄垣“黄土蛋”114
第一座现代化大型肉食加工厂——长治肉类联合加工厂114
国内一流的现代化驴肉加工企业——山西世龙食品有限公司115
山西省优质奶粉第一名——西门塔尔全脂奶粉115
最大的奶业生产企业——长治市牧村乳业有限公司115
获全国运动营养金奖产品——杏仁奶116
最早的大型国营食品企业——长治市综合食品厂116
我国第一条油炸玉米片生产线投产之地——沁县116
首家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商业企业——溢香食品厂116
唯一的花椒加工企业——平顺大红袍开发有限公司117
荣获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的产品——玉米笋罐头117
连年夺“金奖”的矿泉水——沁县矿泉水117
荣获山西省和国家金奖产品——唯思可达酸枣果汁饮料118
获全国优秀产品金奖的保健产品——“顺”字牌党参口服液118
唯一被列入山西省“最具潜力产品备选项目”的保健饮品——武乡苦荞系列饮品119
其他工业119
全国最著名的铜器——潞城铜器119
填补山西省环保设备空白的产品——除尘器119
国内首创产品——等比例活水采样器120
获国际金奖的环保产品——汽车尾气净化器120
获国家金奖的环保产品——电石炉烟气净化装置120
山西最早的铜乐器产地——长子县西南呈村120
天下第一锣——长治市乐器厂120
第一个国营木材加工企业——长治市纤维板厂121
全国出口钢木家具定点生产企业——长治市林化厂121
长治最早生产灯泡时间——1970年121
填补山西矿用防爆灯具空白的产品——矿用防爆安全白炽灯121
山西省唯一定点生产矿灯的专业企业——长治矿灯厂121
山西省第一条50MM挂锁生产线——长治市锁厂121
山西省最早的大型首饰定点企业一长治市首饰厂122
规模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企业——长治市塑料工业公司122
山西省第一个的生产蚕沙保健枕之地——沁县蚕桑站122
闻名世界的“中国白”——潞城草帽辫122
乡镇(民营)企业123
乡镇企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1994年123
首批市级乡(镇)企业工业小区(1996年定)123
首批市级乡(镇)企业集团(1996年定)123
山西省发展乡镇企业十强县(市、区)之一——潞城市123
最大的村办企业——常平集团公司123
最大的民营企业——潞宝集团公司124
第一个兼并国有企业的民营企业——郊区长信集团124
最大的生态工业园区——潞城工业园区125
华北地区首家私营企业买断国有企业的业主——潞城市刘小生125
最早拍卖乡镇企业产权——2000年125
农业 林业 养殖 水利126
第一次农业资源调查——1979至1986年126
首次系统地对土地进行规划——1994年126
首创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组——郊区马庄大队李旭则组126
山西省最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县份——沁县127
拥有耕地面积最多的县——长子县127
拥有耕地面积最少的县区——城区127
人均耕地面积最多的县——沁县127
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县区——城区、郊区128
最早的土壤肥料工作站128
第一本土壤科学专著——《长治土壤》128
最早推广旱地玉米秸秆覆盖——1990年128
第一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稀土农用推广项目128
全省首创化肥深施技术129
首次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大奖项目——农作物补钾技术推广项目129
第一个新型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山西肥老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29
全省玉米制种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地区——长治市129
全国最大的玉米杂交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0
玉米种植最早更换品种时间——1952年130
全国最早培育良种的县——沁县130
第一个获省技术监督局认证的种子质量检验站——长治市种子站131
玉米种植首次推广包衣技术时间——1990年131
赔偿数额最大的种子案——市种子公司赔偿郊区马厂乡种子款案131
全国最早实施了农药市场管理制度的地区——长治市131
全省最大的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基地——长治市131
山西省第一个实行无公害蔬菜市场准入制度的地区——长治市132
全省率先建立了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检测体系的地区——长治市132
全国首家开展大规模的植保技术宣传培训活动的地区——长治市133
北方机械化旱作典范市——长治市133
全国机械化旱作农业发源地和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村——屯留县王公庄村133
机收小麦最早开展时间——1990年前后134
全国唯一的机械化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县——屯留县134
全市农机装备水平最高的县——屯留县134
全国最早承担农业部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的县——屯留县135
全国最著名的麻皮——潞麻135
中国米类中第一个绿色食品——沁州黄136
获山西省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的小米——武乡汾州香小米136
玉米亩产收入超美国的村庄——屯留县王公庄136
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亿公斤年份——1989年137
玉米总产量首次突破10亿公斤大关年份——1998年137
全年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5亿公斤年份——2004年137
菇中“皇后”——沁源香菇137
最早进行蔬菜设施栽培时间——1955年137
最早反映科学种菜的科教片——牛外仁黄瓜栽培技术137
第一个由长治人培育的甘蓝品种——“潞青一号”138
中国青椒之乡——长子县138
华北最大的尖椒生产基地——黎城县138
华北地区第一“土豆强县”——武乡县138
第一个县级农业生产园区——长子卉懋农业种植技术开发园区138
第一个农业示范园区——中日友好农场139
获绿色认证最多的县——长子县139
山西省唯一有机食品生产试点县——屯留县139
全市最大的绿色产品基地——沁源县139
绿色产品认证创造了全国三个第一的地区——长治市140
山西省最大的绿色经济区——长治市140
全省规模最大的菊花培育基地——郊区关村140
最早的村级农科站——平顺县西沟农科站140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最早推广时间——1980年141
旱地“西西田”的最早开发点——襄垣县善福乡141
全国首创“土窑洞贮藏青椒保鲜技术”——韩书才141
最早在全国推广的谷子高产典范——晋庄千斤种谷经验141
填补山西省旱地蔬菜生产空白的技术——长治旱地西红柿综合栽培技术142
山西省最早的量化栽培研究——旱地农作物模式栽培技术142
进行最早、面积最大的条带式立体种植县——黎城县143
第一个市县联合实施的双千工程——林移示范区143
山西省第一个使用国际农发基金贷款项目——太行中段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43
山西省首次获得农牧渔业部丰收奖二等奖的项目——太行山区旱地立体种植栽培技术144
最早获得山西省旱地农作物高效奖的项目——长治市旱地玉米套种尖椒项目144
最早获得山西省水浇地高效奖的项目——长治市玉米套种三樱椒144
第一位农业科研国家级女专家——陈玉香145
第一位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韦锁屯145
向国家售粮最多的人——刘丙玉145
林业145
长治市拥有森林面积最多的县区——沁源县145
首家平原绿化县——屯留县146
全省第一个林业专业户——武乡高庭朝146
全国唯一的“一条龙”工程造林标准化建设示范县——壶关县146
山西省第一个无荒山的乡——平顺县杏城乡146
全省第一个扶贫“股份合作制林场”——沁县西汤乡林场147
山西省唯一获“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的县区——壶关县147
山西省生态防护林精品工程之一——黎城县华山生太防护林工程147
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最多、投资最大、速度最快、质量最高年——2002年147
创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壶关森林防护墙148
全国首创天然林保护“家庭托管制”经验的县——沁源县148
中国大红袍花椒之乡——平顺县148
最早种植苹果树时间——1949年149
第一个国营果树场——长治市果树场149
获山西省第一名的苹果——长治红星苹果149
红富士苹果最早引进时间——1984年149
第一批获省级示范果园的果园——武乡大有果树场等150
最早成立的蚕桑专门机构——桑局150
华北最早建立桑树品种库的地区——长治150
阳坡油松移栽造林技术发明者——王五全150
全国首创花椒卧苗栽植法的农民——桑林虎151
养殖业151
山西省最早建立的蚕业科研机构——晋东南地区桑树试验场151
蚕桑生产第一县——沁县151
华北蚕桑第一村——屯留县西贾乡五里庄村152
填补山西省养蚕的空白技术——以草代桑技术152
最早进行黄牛改良的县——沁源县152
第一个奶牛场——城区新华奶牛场152
最新规模化肉牛养殖示范区——沁县故县镇马连道村肉牛养殖小区153
马的改良繁育工作最早开展时间——1949年153
第一个现代化养驴场——壶关县宏洲绿色养殖有限公司153
牧草资源最丰富的县——沁源县154
绵羊最早改良基地——襄垣县154
第一个国营大青羊场——黎城县大青羊场154
山西省最早饲养波尔山羊的县——黎城县154
第一个大型良种羊圈养基地——武乡县绿垣养殖有限责任公司155
第一个大型民营养猪场——黎城县康宏养殖公司155
最大的养猪场——壶关县西街富民养殖场155
最大的种猪养殖基地——平顺县种猪基地155
养鸡最多的县——长子县156
第一个规模大、设备先进的鸡场——长子兰村禽牧饲养场156
第一位自费出国考察学习养鸡技术的农民——郭玲玲156
第一家珍稀山禽养殖场——长子县山禽养殖场156
全国第一个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长子县索广娥牌营养蛋157
养鸡第一村——长子县丹朱镇南川村157
第一个综合禽蛋企业——长治市大山禽业有限公司157
华北地区最大的土鸡养殖基地——屯留县老庄沟村158
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禽业食品公司——长治市瑞强禽业食品有限责任公司158
全省最大的番鸭场——壶关县集店鸭场158
最大的养鹅企业——屯留联众养鹅基地158
华北地区最大的兔业公司——山西建民兔业公司159
最大的梅花鹿良种繁育基地——沁县漳滨梅花鹿养殖中心159
第一个渔场——晋东南渔场159
全省最大的水产养殖企业——山西晋沁渔业(集团)有限公司159
水利160
第一次水资源评价时间——1983年160
解决饮水困难人口最多的年份——2000年至2002年160
水力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县——平顺县160
首次实施跨省市调水时间——2001年160
最早兴建的水库——壶关县洪掌水库和长子县雍河水库160
全国第一座运用“水中倒土筑坝法”修建的水库——沁县月岭山水库161
山西省自流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库——屯绛水库161
最大的水库——漳泽水库161
最大的蓄水池——壶关县城北池等161
第一眼砂岩深井——黎城县西柏峪村砂岩井162
最深的砂岩深井——黎城县龙王庙乡秋树垣村深井162
壶关县第一次深井钻探出水——1995年162
首家利用煤矿废水灌溉农田的县——长治县162
抗日政府最早修筑的引水渠——武乡监漳村引水渠162
八路军最早修的引水渠工程——“圣人泉”、漳南渠、漳北渠等162
第一条自流灌溉渠——清洪两用“万益渠”163
第一条自流灌溉面积达万亩的水渠——沁源县丁城灌渠163
面积最大的自流灌溉工程——黎城县勇进渠163
规模最大的一项水利工程——后湾水库灌区扩建工程164
山西省第一个“吨粮灌区”——黎城县漳北渠灌区164
最早修建的扬水站——屯留南岗扬水站164
最大的提水工程——壶关七里栈提水工程165
华北地区第一个滴灌千亩工程——平顺县千亩滴灌工程165
最大的喷灌工程——壶关川底千亩灌区165
最大的节水园区——长子县南漳节水园区166
荣誉166
中国地图20世纪50年代唯一标名的行政村——平顺县西沟村166
中央领导人视察最多的村庄——平顺县西沟村、留村166
全省第一个文明村——屯留县东史村167
最早被评为全省“改革红旗村”——屯留县王公庄167
第一个亿元村——襄垣县五阳村167
人均收入最高的村——潞城市黄沙岭村167
首家高标准农民住宅区——长治县永丰村168
人均纳税最高的村——郊区霍家沟村168
全市最富的村——壶关县常平村169
全省十大“改革明星村”——潞城市北村169
“退耕还林”最好的村——黎城县前贾岭村169
“中国特色村”——壶关县百尺镇河西庄170
首家总收入亿元乡——城区常青农工商公司170
全市五个贫困县中的第一个小康乡——武乡县墨镫乡170
三晋第一镇——潞城市店上镇171
第一个达小康县区——城区171
首家跨入全国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行列——潞城市171
全省“当代十大杰出农民”——连福有171
农产品营销171
最早从事潞麻、蔬菜产品营销经纪人——韩书才171
首家解决残疾人就业并进行蔬菜营销的大户——武乡县丰洲镇综合福利厂172
最大的乌鸡、乌鸡蛋营销大户——张爱新172
最大的黑麦、杂粮营销大户——李林高172
最大的青椒营销大户——郭何根173
最大的蔬菜营销经纪人——申喜堂173
最大的大葱、马铃薯营销经纪人——原文周173
最大的花椒、核桃、中药材营销经纪人——刘广生173
最大尖椒、核桃、花椒营销大户——黎城县金华农副产品购销公司174
最大的生猪营销经纪人——苗玉萍174
最大的马铃薯营销经纪人——石锦唐174
财贸175
商业 供销175
最早的烟草经营机构——公卖栈175
最早的公营商业——大兴贸易货栈175
最早经营中西药的公营机构——太行药庄175
最早的公营糖酒经营机构——太行太岳区酒业经营处175
最早的国营石油专营机构——中国石油公司长治推销小组175
长治百货公司最早成立时间——1949年176
第一家经营外国商品的百货商店——光道成176
最大的买办商号——祥记石油公司176
最早专营纸烟的店铺——秦记纸烟庄176
晋东南根据地最早的公营商店——沁源县大胜兴商店177
最早成立的基层供销合作社——东岭供销合作社177
全国第一家公私合营商业企业——长治市义合源177
建国后,全市唯一经营古旧商品的商店——市十字街寄售商店177
最早的公营日杂商店——长治市东风路日杂商店178
第一家肉食商店建立时间——1957年178
第一个设有劳保用品专柜商店——反帝商店178
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商场——长治市英雄路百货商场178
最大的五交化商场——长治市五交化商场178
山西省第一个大型国有鞋帽专营大楼——长治鞋帽大楼179
第一家国营烟草专卖店建立时间——1984年179
第一座联营加油站——延安南路加油站179
首家大型工商联营企业——潞州大厦179
第一座现代化大型综合购物中心——长治商厦179
商业系统率先推行股份制的单位——潞城市百货商场179
第一家大型副食超级市场——潞州副食果品商场179
全省第一家集国有、私营和个人资本为一体的商业股份制企业——长治市正大日化有限责任公司180
首家全日制古玩商店——市十字街古玩商店180
规模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金威商贸集团180
功能最全的购物休闲中心——昌盛商业街180
第一家大型室内蔬菜市场——长治市立兴蔬菜商城180
最大的单层大型购物超市——博源超市181
最大的电器商城——达洋电器有限公司181
最大的民营药店——南洋平价大药房181
最大的电动车卖场——市国家粮食储备库电动车中心181
上党第一店——嘉汇广场182
经营高档家具最多的卖场——炫美名家具城182
山西省首座甲醇示范加油站——长治一运加油站182
首家网上购物超市——中国e通上党超市182
第一家书画文化企业——墨香阁182
古代全国最大的铁货交易市场之一——长治县荫城镇182
最早的晚市——天晚集183
最大的集贸市场——英雄台集贸市场183
最大的县级蔬菜市场——潞城市蔬菜市场183
最大的县级集贸市场——襄垣天鹅市场183
第一个大型时装批发市场——义合源时装城184
第一个古玩集散市场——市城隍庙市场184
全省最大的皮革市场——长子县大堡头皮革城184
山西省率先启动绿色无公害蔬菜入场制度的市场——市区紫坊综合交易市场184
最大的县级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沁县西渠上村交易市场185
最大的建筑装饰市场——市区万博建筑装饰广场185
第一个由农民办的产地市场——长子县大青椒维尔康营销集团185
山西省最大的鞋城——长治市莲花池鞋城185
功能最全的商品交易中心——毅博百货纺织批发市场185
第一座现代化花市建成——2003年元旦186
最大的染坊——天成公染坊186
第一家照相馆——光道成186
最早的洗澡堂——玉生池186
第一个国营理发馆——红旗理发馆186
第一家国营饭店——长治市第一饭店186
规模最大的国营清真饭店——长治市回民饭店186
第一家国营旅馆——长治旅馆186
第一个设施先进的洗染店——津移洗染店187
第一个国营大型澡堂——人民澡堂187
最大的国营饭店——长治饭店187
最早的干洗店——西街和英雄街干洗店187
第一家开展彩色业务的照相馆——雅美图片社187
最早出口的商品——麻皮、人参、铁货等187
外贸出口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时间——1988年187
第一个境外贸易企业——蒙古国中国贸易商场188
首家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长治市进出口公司188
唯一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县级外贸企业——黎城县外贸总公司188
首家拥有外贸流通权的民营企业——黎城联发实业有限公司188
粮食188
粮食最早被调往外地时间——秦汉时期188
上党最大的粮食集散中心——鲍店镇188
第一家公营粮店——大兴粮店189
第一个专门从事公粮的征收、保管机构——长治区粮库189
城市居民最早实行粮食供应时间——1953年底189
地方粮票最早发行时间——1953年189
首次发现假全国粮票时间——1989年189
全省粮食部门最早经营饲料业务的地区——长治市189
最大的粮食库——长子县中央直属粮库190
首次实行粮价放开——1992年190
最大的粮油批发市场——太行东路粮油交易市场190
财税190
第一个实现财政突破亿元的县(市)——潞城市190
全市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年190
沁源财政收入增幅首次荣登全市榜首190
全市行政事业单位首次清产核资190
财政收支首次突破25亿元191
财政收入最高的乡镇——潞城市店上镇191
财政收入首次突破70亿元大关191
地方税务局正式成立时间——1994年191
山西省开通首条“网络办税”快车道单位——长治市国税一分局191
全省审计系统唯一获十二连冠的审计机关——长治市审计局191
国有资产192
首次开展国有资产登记——1992年192
山西省首家企业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市场——长治市企业国有资产权交易市场192
首家综合性国有资产经营企业——长治市国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192
首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6月192
金融 保险192
最早的货币——贝币192
最早铸有上党古地名的货币——平首方足布币193
出土最早的铸钱铁范——西汉时铁范193
唯一发现“丰货”币的地方——上党地区193
全国罕见的一枚牛角形古钱币——大通观宝193
最早的铸钱遗址——长治市内炉坊巷194
北方最早纸币发行机构——潞州交子务194
最早的交钞版——“潞州省库”交钞版195
我国最大的金锭——“潞州洪武五十两金锭”195
最早的钱庄(钱行、钱铺)——潞城恒泰公钱庄195
山西最早的钱票——麻纸钱票196
长治城内最大的当铺——同裕当铺196
最早成立的银行——山西省银行长治分行196
第一张抗日货币诞生——1938年4月196
专署创办的银号——上党银号197
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之一——冀南银行197
山西省第一个信用社——太行太岳信用社197
第一座股份制银行——瑞华银行长治分行197
人民银行成立暨首次发行人民币时间——1948年12月198
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最早成立时间——1952年、1954年198
全国农村信用社的一面红旗——壶关县百尺信用社198
中国农业银行长治专区中心支行最早成立时间——1955年198
工商银行最早成立时间——1984年198
中国银行长治分行最早成立时间——1985年198
建国后兴办的首家典当行——潞城晋阳春典当服务商行199
全国首家开通金卡工程微机网络单位——长治市工商银行199
建国后第一个股票交易市场199
首家拍卖行兴建时间——1995年199
首家金融超市——农行长治市分行营业部199
第一家女子银行——市建行广南分理处女子银行199
地方银行——长治市商业银行199
最早的保险业务——1950年200
山西省第一家保险业务营业所——侯堡营业所200
最大企业财产理赔案——五阳煤矿理赔案200
全省首家为职工集体购买保险的乡镇企业——黎城县西井铁合金厂200
交通201
最早的古道201
古代长治境内最早的驿站、递铺201
山西迄今出土的最早最好的战车——长治分水岭出土的战国车辆201
最早使用轿子时间——隋唐时期201
最早修建的公路——白(圭镇)晋(城)公路202
山西最早修建的高档次公路——长邯公路202
最早修建的油路——长治郊区马厂至故县段202
工程最艰巨的县级公路——张河线202
第一条二级汽车专用公路——长晋路(国道)202
规模最大、里程最长、投资最大的公路——208国道长治段二级汽车专用公路203
最长的跨县县级公路——新石线203
第一条高速公路——长邯路203
全国公路建设史上的第一首路歌——《跨越太行的握手》203
第一条“红色”旅游公路——武乡东庄到黎城西井公路203
全省率先实施“村村通”公路建设的地市——长治市204
长太高速公路首次正式通车——2005年11月8日204
第一条高等级环保公路——太行北路204
山西最早的石柱梁桥——潞城市石梁桥205
山西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襄垣永惠桥205
建国后山西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混凝土桥——长治县北呈桥205
唯一的一座双曲拱钢丝扁壳桥——长治县高河桥205
全国第一座小曲线半径预应力混凝土弯箱梁桥——平顺试验弯桥205
最长的公路桥梁——余庄漳河大桥206
山西首次应用钢筋等强度剥肋滚压直螺纹边接技术建筑的桥梁——潞城石梁桥206
最长的公路隧道——平顺老洞沟隧道206
最宽的公路隧道——武乡司庄隧道207
最高的公路隧道——壶关石河林隧道207
长治最早出现汽车的时间——1922年207
最早出现自行车时间——1924年207
最早出现摩托车时间——20世纪30年代207
最早出现客运汽车时间——1929年207
最早出现人力车和三轮车时间——20世纪30至40年代207
最早用拖拉机耕地时间——1948年207
国营运输企业最早用客车进行客运的时间——1952年207
首辆豪华大巴客车投入运行——2001年8月208
第一条用客车载客的跨省客运线——长邯线208
首次开辟的公交线路——故驿至北董208
首次开辟北京客运线——1991年208
山西通往上海的第一条客运线——长治至上海208
抗日政府最早建立的运输机构——太行运输栈208
第一个大型汽车站——长治汽车站208
山西省面积最大、设施最先进的一级汽车站——长治客运中心209
山西最大的洗车服务中心209
第一条铁路——东潞铁路209
第一条厂矿铁路专用线——故(县)枣(臻)线209
全国第一条地方准轨铁路——西安里铁路长集段210
国家干线铁路太焦线全线通车——1979年4月1日210
邯长铁路全线正式开通——1985年5月1日210
太焦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长治北至大辛庄段首次开通——1986年1月1日211
太焦线大高段复线电气化工程正式开通——1995年12月211
武墨地方铁路第一期工程首次运营时间——1998年211
首次开通长治至天津的直快列车——1985年211
长治至北京的直快列车首次开通——1996年211
长治直达杭州旅客列车首次开通——2001年11月1日211
首趟远程旅游专列——长治至海南212
太焦线在长治境内最长的桥梁——武乡涅河桥212
填补国内桥梁建设空白的桥梁——邯长铁路石梁桥212
最长的铁路桥——武墨铁路蟠洪河大桥212
最长的铁路隧道——邯长铁路皇后岭隧道212
最大的火车站——长治北站212
最北的火车站——武乡东河站213
最南的火车站——长子东田良车站213
最东的火车站——黎城南站213
第一个飞机场——长治飞机场213
共产党在华北地区修建的第一个飞机场——黎城县长宁飞机场213
山西第二大空港——长治机场214
第一个航空机构——长治民航站214
第一个飞行大队落户长治——中国民航第21飞行大队214
山西唯一一家通用航空企业——山西三晋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在长治落户214
波音737客机首次落长治——2004年11月215
山西最早开通的省内航线——长治至太原215
长治至省外航线最早开通时间——1960年215
长治至郑州航线首次开通——1975年215
长治至北京航线首次开通——1990年215
长治至武汉航线首次开通——1998年215
长治至上海航线首次开通——2003年9月215
长治至广州航线首次开通——2004年8月215
长治至西安航线首次开通——2005年12月215
飞机首次播种造林成功——1964年216
首次开展空中旅游——1984年216
飞机人工增雨首次成功——1990年9月216
第一个女司机——李金榜妻子216
第一代汽车驾驶员——岳长有等216
邮电217
最早成立的邮政局——沁州邮政局217
第一个电信机构——长治电信局217
首次成立长治邮电局——1952年4月217
长治移动通信公司成立——1999年7月217
中国联通长治分公司成立——2000年8月218
铁通公司成立——2001年9月218
网通公司成立——2002年10月218
第一辆投递自行车——1952年218
第一辆邮用汽车投入运行——1957年218
第一辆邮运摩托车——1967年218
山西最后一辆邮政马车光荣退休——沁县邮政马车218
最早发行地方邮票时间——1942年218
长治停用各解放区发行分区邮票时间——1950年9月1日219
全国第一枚黎侯虎生肖邮票219
最早开办邮政储蓄时间——1986年6月5日219
长途电话最早开通时间——1917年219
建国后开通的第一条长途电话线路——长治至涉县219
长途电话进入全国自动交换网时间——1988年219
全市程控电话首次联网开通时间——1995年12月219
民用市话正式开通时间——1949年220
自动市话首次开通——1968年12月220
市话首次进入全国自动电话直拨交换网时间——1988年220
全市首次实现电话自动化时间——1992年220
农村电话最早安装时间——20世纪30年代221
农村电话正式开通时间——20世纪50年代221
电报通信最早开办时间——民国年间221
第一条民用长途有线电报电路开通——1952年221
首次实现县县通人工报路时间——1962年221
第一个无线寻呼台——126数字寻呼台221
“160”信息台首次开通——1993年220
“127”、“168”信息台首次开通——1994年220
无线寻呼首次联网时间——1994年9月20日220
“大哥大”首次开通——1993年220
山西省移动电话第一乡——潞城市石窟乡220
城建223
长治城最早兴建时间——周代223
晋之明珠——潞安城223
长治城内现存最古老的门庭建筑——上党门223
长治城内唯一的皇城——沈王府223
长治城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群——潞安府城隍庙224
最早的自来水厂224
最早修筑水泥街道时间——1941年224
最早供热时间——1956年225
长治市区第一次引水工程——1966年225
全市最大的饮用水引水工程——辛安引水工程225
长治市区煤气工程首次供气——1992年3月25日225
首次实施集中供热——2004年225
长治市区第一个住宅小区——英华小区226
第一个商品住宅楼——大北街195号楼226
第一个解困解危住宅小区——天晚集小区226
第一个特色居民小区——颐圣苑生态居住区226
首次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2001年226
第一高层住宅区——金德利大厦227
第一座公园——西郊公园227
山西最大的城市广场——长治八一广场227
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太行公园228
第一座街心游园——北关街心游园229
第一个大型俱乐部——市东街工人俱乐部229
第一个群众综合文化娱乐中心——莲花池工人文化宫229
第一个大礼堂——专署礼堂230
山西石头文化第一城——长治市230
长治市区首次安装健身器械——2002年230
最早安装路灯时间——1945年231
第一个交通岗——十字街交通岗231
第一个公交车站建立时间——1958年231
出租车最早出现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231
长治城内第一个高杆灯——八一桥街心花坛内的高杆灯231
最宽的街道——潞泽街232
无人售票公交车首次开通——1999年10月1日232
最早的区外环路——1992年232
市区最高标准的街道——解放西街232
首趟旅游公交车投入运行——2002年6月232
最大的十字环岛——市区南大街十字环岛232
最早兴建的宾馆——长治专署宾馆233
第一座具备现代化设施的宾馆——长治宾馆233
第一个四星级大酒店——鹏宇国际大酒店233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长治市233
在全省率先实施拆墙透绿工程单位——长治市233
最早实施“黄土不见天”工程时间——2001年234
首次冬季植树——2001年234
市区“三河一渠”治理全线贯通——2002年234
国家园林城市——长治市234
最早兴建的城池——丹朱城235
春秋时期规模最大的宫城——铜鞮城235
设过国都的县城——黎城、潞城、长子235
石勒在上党最早修筑的城堡——平顺石头城235
最晚建的县城——长治县城236
最早兴建的县级人民大礼堂——武乡、潞城县人民大礼堂236
建筑面积最大的县级人民大礼堂——长子县和襄垣县大礼堂236
最早使用电灯照明的县城——武乡县城236
最早饮用自来水的县城——长子、襄垣县城236
三晋第一煤气县——襄垣县236
最早兴建城市居民小区的县——襄垣县和潞城市236
唯一通电车的城镇——襄垣王桥镇237
首通公共汽车的县城——襄垣县城238
面积最大的县级公园——长治县黎都公园238
山西第一家欧式庄园——黎城县黎侯庄园238
拥有植物大观园的第一个县城——黎城县238
最早集中供热的县城——武乡县城238
环境保护239
市区街道垃圾清运工作最早开展时间——1949年239
大气污染防治最早开展时间——1973年239
全省“三废”治理重点城市——长治市239
首次将治理污水列入国民经济计划——1975年239
最早开展大气、水质监测——1981年239
第一个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漳泽电厂污水处理工程240
最早对土焦炉改造——1986年240
全省第一家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壶关县240
全国第一家利用古护城河氧化塘的城市——长治市240
市区垃圾中转站首次启用——1999年241
华北首家垃圾处理综合利用工程投入试运行——2005年5月241
10万吨污水处理工程首次投入试运行——2004年6月241
山西唯一被列入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的县——壶关县241
科技242
最早成立的科技行政管理机构——长治市科工委242
首次召开全市科学大会时间——1978年242
唯一的省驻市研究所——谷子研究所242
山西省第一个具有专利调处权的地市——长治市242
全国首家与美国西北理工大学确立科技合作协议的地市级科技主管单位——长治市科委243
首次跨入科技兴市国家队行列的时间——1993年243
首届科技宣传月——1996年1月243
第一个科技示范园区——屯留上村科技示范园区243
山西省唯一科技执法责任制试点城市——长治市244
科教兴市工作居全国先进行列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