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然气成烃、成藏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及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天然气成烃、成藏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及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4910720.jpg)
- 刘文汇,陈孟晋,关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5255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1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气藏-形成-示踪分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天然气成烃、成藏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及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天然气来源的多种途径及研究方法1
第一节 天然气成因类型的多样性1
第二节 天然气成气过程的多样性2
一、生物化学作用3
二、脱羧作用3
三、催化作用3
四、力化学作用4
五、缩聚作用4
六、加氢作用4
七、热解作用5
八、裂解作用5
第三节 天然气成气母质赋存状态的多样性5
一、生物可利用物质6
二、分散型不溶有机质6
三、聚集型不溶有机质7
四、聚集型可溶有机质7
五、分散型可溶有机质8
第二章 天然气形成的动力学10
第一节 甲烷碳氢同位素动力学10
一、同位素分馏建模的理论基础10
二、碳同位素动力学分馏模型的讨论12
三、用于神山煤矿模拟实验甲烷的生烃动力学模型13
第二节 天然气氢同位素地球化学20
一、天然气氢同位素组成基本特征20
二、天然气氢同位素的母质继承效应25
三、水在气态烃形成演化中的作用及其对天然气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26
第三章 形成天然气的微生物作用39
第一节 生物成因天然气的生成途径39
第二节 生物成因天然气的鉴别指标40
第三节 我国典型生物成因气的地球化学特征41
一、柴达木盆地41
二、云南陆良、保山盆地41
第四节 生物气生气强度研究43
一、碳酸盐岩碳同位素指标43
二、产甲烷菌群的MPN计数43
第五节 地层中微生物活动的生标遗迹44
一、涩北地区第四系有机碳、氯仿沥青“A”族组成特征44
二、涩北地区第四系气源岩中饱和烃生标特征46
三、柴达木盆地涩北地区气源岩中脂肪酸(甲酯)生标特征58
第四章 天然气中轻烃的生成及后生变化的分馏作用62
第一节 轻烃形成机制62
一、正十六烷和胆甾醇单体轻烃生成对比62
二、轻烃生成的热裂解和热催化实验模拟对比68
三、轻烃形成的机制分析75
第二节 运移过程中轻烃变化特征75
一、天然气运移示踪轻烃指标的理论基础76
二、天然气水溶运移的轻烃组成变化特征80
三、运移过程中轻烃的示踪指标83
第三节 轻烃碳同位素地球化学84
一、轻烃碳同位素的影响因素84
二、轻烃碳同位素指标85
第五章 稀有气体地球化学89
第一节 轻稀有气体同位素与壳幔关系89
一、氦同位素组成及分布89
二、氩同位素组成及分布90
三、氦、氩同位素组成及成因模式93
第二节 氩同位素源岩时代效应95
一、不同类型烃源岩钾含量丰度分布特征95
二、天然气稀有气体氩同位素特征和在气源综合对比中的应用98
第三节 天然气氦同位素特征的混源研究及其构造学内涵100
一、中国不同构造区块盆地构造动力学条件101
二、天然气氦同位素特征及其构造学内涵102
第六章 天然气成藏过程的示踪108
第一节 地球化学变化的原因108
一、天然气扩散作用108
二、天然气溶解作用109
三、微生物降解作用110
四、天然气的再充注110
第二节 地球化学变化的定量描述110
一、天然气的扩散分馏模型110
二、天然气的溶解分馏模型115
三、天然气再充注-散失模型118
第七章 新技术、新方法与新指标119
第一节 天然气轻烃分析新技术与新指标119
一、天然气轻烃组成分析技术119
二、各类新指标的提出120
第二节 稀有气体氩同位素新指标126
一、稀有气体38Ar判识断裂规模126
二、稀有气体K-Ar关系对气源岩的判识128
第八章 天然气成藏的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132
第一节 地球化学示踪体系的建立132
一、稳定同位素132
二、稀有气体及其同位素134
三、天然气中轻烃化合物137
四、天然气形成-成藏的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建立138
第二节 三元地球化学系之间的相互关系139
一、互相印证、强化求证139
二、互相衔接、互为补充140
第三节 指标应用优先原则141
第四节 小结142
第九章 混源气的综合定量判识143
第一节 混源气研究现状与常见类型143
一、混源气的研究现状143
二、常见混源气类型146
第二节 端元气地球化学模型150
一、煤成气地球化学模型150
二、油型气地球化学模型152
三、Ⅰ型与Ⅱ型油型气地球化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153
第三节 混源气的动态定量判识156
一、思路和方法156
二、混源气定量判识模型157
三、混源气定量判识实例159
第十章 典型气藏示踪解剖172
第一节 中国重要的生物气田——涩北气田172
一、气田形成条件172
二、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174
三、地球化学特征恢复175
四、生物气成藏和保存的综合定量分析177
第二节 四川盆地——川东气田180
一、川东罗家寨气田地质特征180
二、川东罗家寨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181
三、成气过程判识187
四、罗家寨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的成藏过程188
第三节 鄂尔多斯中部气田示踪解剖190
一、天然气甲烷、乙烷碳同位素分布特征与气源的关系190
二、天然气和水溶气轻烃组成分布特征与气源的关系193
三、天然气中稀有气体同位素分布特征与气源的关系196
四、混合比例估算197
五、成藏过程分析198
第四节 克拉2气田示踪解剖199
一、克拉2气田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199
二、克拉2气田成气过程实验模拟200
三、克拉2气田天然气混合比例计算200
第五节 和田河气田示踪解剖201
一、天然气组分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201
二、天然气轻烃地球化学示踪202
三、成因综合探讨204
主要参考文献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