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外医学教育比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外医学教育比较](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899194.jpg)
- 梅人朗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701741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外医学教育比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中外医学教育比较研究的目的和任务1
二、中外医学教育比较研究的对象和内容1
前言1
三、研究方法3
(三)纯比较法4
(四)假说验证法4
(二)因素分析法4
(一)水平比较和垂直比较法4
(五)效果检验法5
四、医学教育比较研究的历史趋势9
五、比较医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12
第二章 美国的医学教育16
一、美国教育卫生制度的一般状况16
(一)教育制度16
(二)卫生服务17
二、医学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20
(五)药学教育21
(六)公共卫生和卫生管理教育21
(四)牙科教育21
(七)辅助卫生专业教育和护理教育21
三、医学教育全系统的基本结构21
(三)正骨医学教育21
(二)医学教育21
(一)预科教育21
四、招生和入学趋势23
(一)入学标准23
(二)入学趋势23
(三)学生构成和男女生比例25
(四)退学率27
(五)毕业生28
五、学制、学位和课程29
(一)学制和学位29
(二)课程计划30
(三)教学方法31
(五)课程评价33
(四)考试评价33
六、毕业后医学教育35
(一)组成35
(二)住院医师训练制度35
(三)医学研究生教育37
七、继续医学教育38
八、科学研究40
(一)组成42
九、医学院校的教师42
(二)专业和能级结构43
(三)教师的聘任和晋升46
(四)师生比47
十、教学医院48
十一、管理50
(一)内部管理51
(二)大学的教师组织51
(三)医学院的教师组织51
(五)医学院的认可53
(四)系的教师组织53
十二、经费54
(一)收入58
(二)支出58
(三)奖学金和教育贷款60
十三、美国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趋势61
(一)促进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动因61
(二)50年代以来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62
(三)趋势、问题和对策65
(一)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70
十四、中美医学教育发展和改革趋势的比较70
(二)医学教育过程结构的比较71
(三)医学教育专业结构和培养目标的比较71
(四)教学过程的比较72
(五)医学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比较73
(六)医学教育未来趋势的比较74
第三章 英国的医学教育75
一、英国简况75
二、英国的教育制度75
(二)初等教育76
(三)中等教育76
(一)学前教育76
(四)继续教育77
(五)高等教育77
三、英国医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79
四、英国的医学教育系统83
五、英国的医学院校教育84
(一)入学条件84
(二)学制与学年84
(三)课程设置85
(四)教学形式和方法86
(五)考核88
(六)学位授予89
六、英国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89
(一)医学研究生教育89
(二)临床专业培训92
(三)继续医学教育94
七、英国的医学职业技术教育94
(一)英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概况94
(二)英国医学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途径和课程设置95
(一)职称结构96
八、英国医学院校的教师96
(二)教师聘任97
(三)师生比例97
(四)兼职教师97
九、英国医学院校的行政管理和经费来源98
(一)行政管理98
(一)综合性教学100
(二)早期接触临床100
十、英国医学院校的课程改革100
(二)经费来源100
(三)选修课104
(四)课程改革的一个例证104
十一、中英医学教育比较106
(一)中英医学教育系统的比较106
(二)中英医学院校教育的比较106
(三)中英学位制度的比较106
(五)中英医学院校教师的比较107
(六)中英医学院校行政管理和经费来源的比较107
(四)中英医学职业技术教育比较107
(七)中英医学院校课程改革的比较108
第四章 法国的医学教育109
一、法国教育与卫生简况109
二、医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110
(一)纯大学教学阶段111
(二)大学教学与医学教学并存阶段111
(三)大学教学与医院教学一体化阶段111
三、医学教育全系统的结构111
(二)地方政府对医学教育的管理113
(三)非政府机构和专业团体在医学教育管理中的作用113
四、行政管理和经费113
(一)中央政府对医学教育的管理113
(四)医学院校的内部管理114
(五)医学院校的经费来源和使用115
五、专业设置和课程115
(一)医学专业115
(二)药学专业123
(三)口腔专业124
(四)公共卫生专业125
六、继续医学教育126
(一)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和目标127
(二)继续医学教育的组织机构127
(三)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127
(四)继续医学教育的经费128
(五)继续医学教育的问题和对策128
七、医学院的医学科学研究129
(一)概况129
(二)科研管理体制和科研工作方式129
(四)医学院教师的教学与科研130
(三)医学院和院外医学科研中心的关系130
(五)研究经费来源131
八、医学院的教师131
(一)教师的能级结构131
(二)教师的任务131
(三)教师的晋升准则131
(四)教师的培训132
(五)教师的工资待遇132
(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医学教育改革133
九、医学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般趋势133
(一)医学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时代背景133
(三)第三阶段医学教育的改革134
十、中法医学教育的比较137
(一)中法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137
(二)中法医学教育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与教学计划的比较139
(三)中法医学院校教师及其职责与晋升的比较139
(四)中法继续医学教育的比较140
一、联邦德国的卫生事业142
(一)卫生保健制度142
第五章 前联邦德国的医学教育142
(二)卫生行政机构144
(三)卫生人力及分布145
(四)卫生经费来源及分配146
二、联邦德国的的教育制度148
(一)管理体制148
(二)教育结构148
(三)教育经费150
(四)大学的管理150
(二)医学教育全过程的组织152
三、联邦德国的医学教育152
(一)大学医院的管理152
四、联邦德国医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和中德医学教育的比较159
(一)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159
(二)中德医学教育比较161
(三)从中德医学教育比较看深化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对策164
第六章 前苏联的医学教育166
一、苏联的文化教育背景166
(一)16世纪至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教育166
(二)十月革命后的苏联高等教育167
二、苏联医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69
(一)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医学教育169
(二)十月革命后至本世纪70年代期间的苏联医学教育173
三、80年代苏联的医学教育177
(一)苏联医学教育体系及其结构177
(二)苏联医学教育系统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179
(三)苏联医学院校的本科教学工作181
(四)苏联医学院校的招生与分配190
(五)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学衔制度193
(六)继续医学教育198
四、苏联医学教育的传统和特点199
(一)国家办学,集中统一199
(二)有计划,按比例和分专业地培养人才200
(三)重视临床实践教学,强调教学科研结合200
(四)教育管理法制化程度高,教育政策连续性强201
五、苏联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202
(一)促进苏联医学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动因202
(二)苏联医学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203
(三)苏联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206
六、中苏医学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比较211
(一)中苏医学教育的历史渊源211
(二)中苏医学教育的共性212
(三)中苏医学教育的差异213
第七章 日本的医学教育216
一、日本教育卫生制度的一般状况216
(一)文化教育216
(二)医疗卫生服务217
(三)学习和借鉴荷兰的医学教育218
(二)江户时代的汉和医学教育218
二、日本医学教育的发展与沿革218
(一)中国医学教育的传入218
(四)战前的德日医学教育219
(五)战后学习美国的医学教育219
三、日本医学教育全系统的结构220
四、日本的大学医学教育221
(一)入学考试221
(二)医学教育计划222
(一)日本学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23
五、学位制度223
(二)日本的医学学位制度225
六、日本的毕业后医学教育225
(一)临床研修教育226
(二)研究生教育227
(三)专科医师培训228
七、日本的继续医学教育228
(一)医学院校的继续医学教育228
(五)《日本医师继续教育制度化的指导方针》的指定和实施229
(四)医学讲座229
(二)利用广播电视进行的继续医学教育229
(三)通过各种专业杂志进行的继续医学教育229
八、日本的师资队伍建设231
(一)大学教师的任职条件232
(二)教师队伍的结构232
(三)大学教师的选聘和培养234
(四)教师的考核、晋升与聘任235
(五)教师的福利待遇235
九、大学医院和教学医院236
(一)大学医院236
(二)教学医院237
十、日本医学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般趋势238
十一、中日医学教育的比较240
(一)中日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240
(二)中日医学教育专业设置、教育计划和课程结构的比较241
(三)中日医学院校教师队伍结构之比较243
(四)中日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和校外教学基地的比较245
一、卫生服务发展对医学教育的需要247
第八章 发展中国家的医学教育247
二、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251
(一)传统医学与传统医学教育251
(二)本世纪50年代前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252
(三)战后时期医学教育的发展252
三、医学教育的结构254
四、管理制度257
(一)政府对医学教育的管理257
(三)医学院校的内部管理258
(二)大学对医学院校的管理258
(四)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的关系259
(五)经费和费用260
五、招生和毕业生增长趋势261
(一)招生政策261
(二)入学趋势262
(三)师生比例267
六、学制和学位267
七、专业设置和课程270
(一)专业设置270
(二)课程272
(三)住院实习期训练275
八、毕业后医学教育276
九、问题和对策279
十、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医学教育的比较284
(一)历史的比较:相同的历史背景284
(二)共同的目标和策略284
(三)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比较286
(四)优缺点对照290
第九章 国际医学教育和卫生人力发展与改革的趋势294
一、国际高、中等医学院校和卫生人力的增长294
二、国际医学教育和卫生人力政策的发展298
(一)发展各类卫生人员的数量298
(二)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299
(三)建立卫生人力教育培训的国际标准299
(四)改善卫生人力不平衡的地理分布299
(六)卫生人力需求的计划300
(七)医学教育同社会需求相适应300
(五)提高卫生人员培训和使用效率300
(八)卫生服务与卫生人力发展相协调301
三、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策略301
四、医学教育改革的国际趋势303
(一)医学教育同提高卫生人员素质目标相关连的趋势303
(二)医学教育同有效卫生服务模式相关连的趋势304
(三)医学教育同卫生服务需要相关连的趋势305
(四)课程改革的趋势307
(一)国际范围内医学教育和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309
五、国际医学教育和卫生人力的问题和对策309
(五)加强教师培训的趋势309
(二)各类卫生人员地理分布城市化的趋势仍很严重310
(三)部分国家开始出现医科毕业生供大于求的情况310
(四)卫生人力逆向流动的情况依然存在311
六、中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国际比较311
(一)医学院校的发展和卫生人力的增长311
(二)医学教育和卫生人力发展面临的问题314
(三)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般趋势316
后记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