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学键的本质 兼论分子和晶体的结构 现代结构化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化学键的本质 兼论分子和晶体的结构 现代结构化学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4896918.jpg)
- (美)L.鲍林著;卢嘉锡等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3119·693
- 出版时间:1966
- 标注页数:62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化学键的本质 兼论分子和晶体的结构 现代结构化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共振和化学键1
1-1 价键理论的发展1
1-2 化学键的类型3
化学键的定义3
离子键和其他的静电型键3
共价键4
金属键;分数键6
1-3 共振的观念6
1-4 氢分子离子和单电子键9
基态氢原子10
氢分子离子10
维里(Virial)定理14
Hellmann-Feynman定理15
单电子键形成的条件16
Condon对氢分子的处理17
1-5 氢分子和电子对键17
氢分子的Heitler-London处理法18
部分离子性和变形作用19
生成电子对键的条件21
第二章 原子的电子结构和形成共价键的形式规则24
2-1 线光谱的解释24
2-2 定态;Bohr频率原理27
2-3 氢原子的定态28
2-4 碱金属原子的电子结构32
l的选择定则34
2-5 自旋的电子和谱线的精细结构35
2-6 多介电子原子的电子结构38
2-7 Pauli不相容原理和元素周期系40
2-8 Zeeman效应与原子和单原子离子的磁学性质51
杂化的原子状态52
2-9 关于共价键形成的形式规则54
第三章 共价键的部分离子性和原子的相对电负性58
键型的连续变化59
3-1 从一种极端键型向另一种极端键型的过渡59
键型的不连续变化61
3-2 键型和原子排列63
3-3 在双原子的卤化物分子中键的性质65
3-4 卤化物分子的键能;正常共价键的能量69
几何平均的假设72
3-5 单键键能的经验值73
3-6 元素的电负性标度79
电负性标度的订立79
3-7 化合物在标准状态下的生成热;完整的电负性标度82
3-8 与其他性质间的关系86
3-9 原子的电负性和键的部分离子性87
3-10 有机物重排反应中的热函变化和电负性标度92
3-11 颜色和价键性质的联系94
4-1 原子轨道的性质和成键能力101
第四章 定向的共价键;键的强度和键角101
4-2 杂化键轨道;四面体型碳原子105
关于四面体型轨道的一些结果的推导108
四价碳原子的量子力学描述110
4-3 未共享电子对对杂化作用的影响112
未共享电子对对分子电偶极矩的贡献115
4-4 不完全З-p层的轨道115
4-5 键轨道的集中117
4-6 满填电子层中的电子分布119
4-7 绕单键的内阻旋转120
具有未共享电子对的原子间绕单键的内阻旋转124
4-8 重键的轨道和键角126
4-9 重键的部分离子性131
4-10 未共亨电子对对键能和键长的影响131
5-1 包含d轨道的键137
第五章 络合键轨道;键型的磁性判据137
5-2 八面体型键轨道138
5-3 正方型键轨道144
5-4 键型的磁性判据151
5-5 八面体型络合物的磁矩152
5-6 四面体型和正方型配位络合物的磁矩158
5-7 电中性原理和八面体型络合物的稳定性161
5-8 配位场理论163
5-9 包含d轨道的其他构型165
5-10 具有未共享电子对的原子的构型168
第六章 分子在几个价键结构间的共振175
6-1 一氧化二氮和苯中的共振175
6-2 共振能180
重键的键能值180
离子共振能和重键的部分离子性181
氮-氮叁键182
共振能的经验值183
6-3 芳族分子的结构189
芳族分子中共振的定量处理193
芳族分子中取代基的定位效应195
共振对分子电偶极矩的影响199
6-4 烃类自由基的结构及其稳定性200
6-5 共振论的本质204
第七章 原子间距离及其与分子和晶体结构的关系212
7-1 正常共价分子中的原子间距离:共价半径212
7-2 对电负性差值的校正217
7-3 双键和叁键的半径219
7-4 原子间的距离和键的弹力常数220
7-5 原子间的距离和共振221
芳烃中的键长225
7-7 单键:叁键共振228
7-6 键级和键长;在两个等效结构中共振所引起的键长的改变228
7-8 键的等效性或非等效性的条件230
7-9 四面体型和八面体型共价半径232
四面体型半径232
八面体型半径240
其他的共价半径240
锰的反常半径242
7-10 分数键的原子间距离243
7-11 单键金属半径的数值244
7-12 原子的范德华半径和非键合半径246
第八章 分子中共振的类型256
8-1 简单的共振分子的结构256
一氧化碳和一硫化碳256
二氧化碳及相关的分子257
腈类和异腈类259
8-2 邻近电荷规则和电中性规则260
氰酸盐与硫氰酸盐263
8-3 硝基和羧基;酸和碱的强度264
8-4 酰胺和肽的结构270
8-5 碳酸根、硝酸根和硼酸根离子及相关的分子271
8-6 氯乙烯和氯苯的结构及其性质276
8-7 共轭体系中的共振278
过挤分子284
含叁键的共轭系285
8-8 杂环分子中的共振286
8-9 超共轭作用294
第九章 含有部分双键性的化学键的分子和络离子的结构301
9-1 四氯化硅及有关分子的结构301
9-2 四氟化硅及有关分子304
9-3 氟氯甲烷和有关分子;键型对化学反应性能的影响304
9-4 较重非金属原子间所成键的部分双键性306
9-5 卤化硼308
9-6 较重元素的氧化物和含氧酸310
氯酸根离子和有关离子313
含氧酸的强度314
硫酰氟和有关分子317
较重元素的氧化物318
9-7 过渡金属的羰基化合物及其他共价络合物的结构和稳定性320
过渡元素的氰基和硝基络合物324
第十章 单电子键和三电子键;缺电子物质331
10-1 单电子键331
稳定的三电子键的生成条件332
10-2 三电子键332
氦分子离子333
10-3 氮的氧化物和它们的衍生物334
氧化氮334
二氧化二氮335
亚硝酰卤化物336
亚硝基-金属络合物337
二氧化氮339
四氧化二氮339
10-4 超氧化物离子和氧分子341
臭氧化物离子343
10-5 其他含三电子键的物质344
半醒和有关物质的结构345
10-6 缺电子物质351
10-7 硼烷的结构355
10-8 与硼烷有关的物质365
10-9 含有桥式甲基的物质367
作为反应中间物的正碳离子368
烯烃和银离子的络合物369
10-10 二茂铁和有关的物质370
二茂铁的共振键处理371
11-1 金属的性质384
第十一章 金属键384
11-2 金属价385
11-3 金属轨道389
11-4 金属的原子间距离及其键数391
11-5 球体的最紧密堆积394
等效球体的立方与六方最紧密堆积395
含有非等效球体的最紧密堆积结构397
11-6 金属元素晶体中的原子排列399
最紧密堆积的结构399
与最紧密堆积结构有关的金属结构402
立方体心排列404
11-7 过渡金属的电子结构404
13-1 离子间作用力与晶格能405
11-8 金属半径和杂化键轨道407
Born-Haber热化学循环409
11-9 金属互化物的键长411
11-10 基于简单基本结构的金属互化物的结构414
11-11 二十面体型结构415
11-12 γ-合金;Brillouin多面体419
11-13 金属互化物中的电子迁移421
11-14 金属与硼、碳和氮之间的化合物425
11-15 含有金属--金属键的分子和晶体427
11-16 硫化矿物的结构432
第十二章 氢键442
12-1 氢键的性质442
12-2 氢键对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影响445
12-3 含有氟原子的氢键450
12-4 冰和水;内包化合物453
内包化合物457
水459
12-5 醇和有关物质460
12-6 羧酸464
两个氧原子之间的对称氢键470
生成强氢键的化合物471
12-7 氢键的光谱研究471
分子内弱氢键的生成473
影响氢键生成的因素479
12-8 蛋白质中的氢键482
12-9 核酸中的氢键486
第十三章 离子的大小与离子晶体的结构495
13-2 离子的大小:一价半径与晶体半径501
13-3 碱金属卤化物的晶体508
阴离子的接触与双重排斥力509
氯化铯型的排列511
离子相对大小对碱金属卤化物性质的影响的详细讨论512
碱金属卤化物的气体分子518
碱土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硒化物与碲化物520
13-4 其他简单离子晶体的结构520
一些具有金红石型与荧石型结构的晶体;不对称价型物质的离子间距离521
配位数对离子间距离的影响525
在决定不同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时半径比的影响528
13-5 在离子晶体中大离子的最紧密堆积530
13-6 确定复杂离子晶体结构的原则531
配位多面体的性质532
共顶点多面体的数目:静电键规则535
多面体顶点、棱边和平面的共用546
第十四章 关于共振及其在化学上的意义的总结554
14-1 共振的本质554
14-2 共振与互变异构现象的关系555
14-3 共振体系的组成结构的真实性558
14-4 共振概念的将来发展和应用559
附录Ⅰ 物理常数的数值562
附录Ⅱ Bohr原子563
附录Ⅲ 类氢轨道565
附录Ⅳ 为Pauli不相容原理所允许的原子的Russell-Saunders状态569
Zeeman效应570
Paschen-back效应571
极端Paschen-Back效应572
两个等效的p电子573
Landé g-因子574
附录Ⅴ 共振能578
附录Ⅵ 价键结构的波函数581
附录Ⅶ 分子光谱583
电子能量曲线;Morse函数583
分子的振动和转动585
悬波谱587
电子分子光谱587
联合散射光谱589
附录Ⅷ Boltzmann分配定律590
经典力学中的Boltzmann分配定律591
附录Ⅸ 原子、离子和分子的电极化率和电偶极矩593
电极化和介电常数593
电子极化率595
介电常数的Debye方程595
附录Ⅹ 物质的磁性598
抗磁性598
顺磁性599
铁磁性600
反铁磁性602
铁酸盐磁性603
附录Ⅺ 氢卤酸的强度605
附录Ⅻ 键能和键离解能609
英汉译名对照及索引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