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亚洲金融角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亚洲金融角逐
  • 宋运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09262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金融(学科: 概况 地点: 亚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亚洲金融角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际金融变革的大趋势1

战后西方金融体制的基本特征1

前言1

西方经济的重要变化及其对金融业的影响2

西方国家金融变革的主要内容5

国际金融变革对西方经济的深刻影响8

伴随金融自由化的金融危机10

国际金融变革的总趋势12

第二章 亚洲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17

日本经济实力及其对金融发展的影响17

台湾、南朝鲜的经济起飞和金融发展19

东盟国家的外来投资热和金融发展24

亚洲地区的经贸合作和金融发展29

香港确立亚洲金融中心地位38

第三章 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38

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及其基本条件44

日本金融中心的成长和东京离岸市场的创建47

亚洲金融竞争格局与态势49

第四章 日本金融业的深刻变革57

战后金融管制的基础发生变化57

企业融资方式的特点及其变化59

金融海外拓展的背景和显赫成果63

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和放松管制67

金融业竞争加剧和大银行集团的发展趋势71

在自由化过程中维持金融秩序和加强必要的监管73

第五章 香港金融的发展与演变76

银行业的素质在整顿中不断提高76

适应金融中心地位的金融结构性变革79

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84

金融监管结构的演变及其成熟92

汇丰银行在香港金融制度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变化97

实行联系汇率的货币制度107

第六章 金融发展的新加坡模式113

金融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过程113

鼓励本地银行的合并和业务多元化115

以优惠政策扶植亚元市场的建立确立国际金融中心地位117

积极扶植,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多元化119

金融期货交易所的创设和发展123

宏观金融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126

金融竞争和金融创新128

金融业的结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131

第七章 台湾准备角逐国际金融中心131

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发展变化135

股市暴涨暴跌的原因及其机制调整138

推动金融自由化的背景和主要内容145

金融自由化将对台湾经济带来深刻影响150

第八章 南朝鲜金融发展的基本特征152

金融体系的发展和结构特征152

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化规划156

金融管制的利弊得失160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167

第九章 外来投资加速泰国金融的发展与变革174

经济发展和外国投资的迅速增加174

泰国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177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兴盛及其业务发展186

金融竞争的大体格局和发展态势191

80年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196

第十章 处在结构性变革中的马来西亚金融196

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市场结构197

金融管理体制和市场结构的巨大变革202

金融变革对外国投资者的影响204

证券市场的特点和新发展207

第十一章 印度尼西亚的金融改革211

结构性的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211

经济调整中的金融改革及其影响216

股票市场的发展与变革220

附章 菲律宾的外债和资本市场227

外债加重的原因及改善措施228

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230

两地推行金融国际化的背景233

第十二章 台湾和南朝鲜金融国际化程度比较233

两地金融国际化的主要阶段及其特征235

非银行金融机构向国际化发展241

外资金融机构在当地市场的参与程度243

两地推行金融国际化的影响及前景展望246

第十三章 新加坡和香港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比较251

两个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比较251

两地财政税务制度的异同253

货币金融制度的主要区别255

两地金融市场比较260

互相补充互相竞争的未来发展格局266

第十四章 亚洲主要证券市场的基本特征269

内部持股比重较高269

股票流通市场迅速膨胀271

亚洲证券市场的结构性问题275

亚洲股市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向277

第十五章 亚洲各种金融发展模式的特征和总体发展格局281

香港模式的基本特征281

新加坡金融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284

日本金融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286

台湾、南朝鲜金融发展模式的异同290

东盟国家的金融发展模式293

亚洲金融发展的总体格局和态势294

第十六章 维护和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298

香港面临的挑战和困扰298

在竞争中求创新和发展302

金融监管的适度性与贴现窗之争304

华商银行公会研究小组的政策建议307

中银集团在香港金融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311

香港和内地金融的依托和互补314

第十七章 在新的国际环境中加快我国金融改革步伐319

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成绩和面临的课题319

健全金融立法,强化宏观监控,试行政策性融资分流322

在改革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325

完善货币市场,培育外汇市场和各类期货市场329

利用浦东开发契机,将上海建成远东国际金融中心332

第十八章 亚洲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思考339

金融实力和金融发展模式是一国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特殊表现339

货币金融变革对现实经济运动的巨大反作用341

货币市场均衡与商品市场均衡的内在联系与特殊表现345

企业结构、企业产权关系与企业融资方式变革的相互影响347

金融摩擦的根子在于各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和科学技术力的相对差异3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