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
  • 刘国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 ISBN:7806322868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679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693页
  • 主题词:经济体制改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代序: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及模式转换的若干问题&刘国光1

上篇 改革的目标模式论50

第一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总体设想50

第一节 研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意义和别提50

第二节 从比较中看我国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选择58

第三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基本框架74

第四节 对目标模式的归结和进一步的思索88

第二章 所有制结构94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的模式比较94

第二节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现状和问题103

第三节 我国所有制结构目标模式的选择113

第三章 经济决策体系130

第一节 传统经济决策体系的特征和改革的两条线索132

第二节 影响分层决策的基本结构要素和行为规则147

第三节 决策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161

第四章 经济利益体系179

第一节 对我国传统的经济利益体系的再认识179

第二节 经济改革过程中经济利益体系的演变192

第三节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经济利益体系208

第五章 经济调 体系(上)——在计划指导下有宏观控制的市场调节219

第一节 经济调节 体系及其功能219

第二节 经济调节 体系的理论模式比较224

第三节 我国原有经济调节 体系模式的基本特点和改革的必要性233

第四节 经济调节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239

第六章 经济调节体系(下)——经济杠杆的运用259

第一节 价格杠杆261

第二节 税收杠杆270

第三节 信贷杠杆279

第四节 汇率杠杆286

第五节 工资杠杆293

第七章 经济组织体系303

第一节 经济组织体系在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目标模式的比较和选择304

第二节 微观经济组织结构:企业的专业化、联合化、群体化312

第三节 中间经济组织的重组与创新321

第四节 改进部门管理,加强行业管理327

第五节 从行政区管理为主转向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管理337

第六节 精兵简政,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349

下篇 双重体制的转换论354

第八章 我国体制模式转换的特殊道路354

第一节 对现阶段转换进程的估量354

第二节 模式转换的两个基本方面368

第三节 推进模式转换中的“三位一体”关系375

第四节 经济改革和模式转换的长期性及其步骤381

第九章 我国经济模式转换过程中的双重体制问题390

第一节 双重体制的由来390

第二节 双重体制的积极作用398

第三节 双重体制下的矛盾和摩擦402

第四节 对各种可能解决办法的分析405

第五节 积极创造从双重体制向目标模式转换的条件412

第十章 经济发展模式转换与经济体制模式转换419

第一节 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体制模式的一般关系419

第二节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体制模式的演进427

第三节 发展模式与体制模式的转换及其摩擦438

第四节 促进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449

第十一章 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的环境与供需总量平衡462

第一节 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困难、问题和刘景462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472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与需求膨胀480

第四节 实现供需总量平衡的战略与对策选择491

第十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506

第一节 传统结构与传统体制507

第二节 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体制改革518

第三节 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转换与经济体制改革532

第十三章 企业体制模式的转换543

第一节 独具特色的企业体制改革道路543

第二节 深化企业改革形式的比较552

第三节 企业改革:从多样化走向规范化563

第十四章 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571

第一节 经济运行由行政协调向市场协调转换的条件571

第二节 经济运行机制转换过程中的双重经济参数577

第三节 双重经济参数条件下的宏观调控588

第四节 理顺经济关系,从双重经济参数转入一重经济参数594

第五节 经济运行机制转换中的市场体系形成601

第十五章 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612

第一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和任务612

第二节 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紧迫要求617

第三节 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重要前提623

附录643

第十六章 中国经济体制模式演变的回顾643

第一节 建国初期经济体制模式的形成643

第二节 1958~ 1976年间的演变650

第三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初步改革659

第四节 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进展666

第五节 “七五”期间的设想和展望6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