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各家学说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各家学说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4871784.jpg)
- 鲁兆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7800130371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18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1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各家学说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四、明代著名医家1
(一)薛己1
一、重视后天脾胃2
二、重视先天肾命3
【原著选读】4
论疮疡五善七恶主治4
论疮疡当明本末虚实5
(二)方有执6
一、错简重订论6
二、风寒中伤营卫说9
【原著选读】10
卫中风10
荣伤寒10
荣卫俱中伤风寒10
(三)张介宾11
一、阴阳一体思想12
二、阳非有余论13
三,真阴不足论15
四、命门学说的阐发16
五、杂病的治疗17
【原著选读】19
三焦包络命门辨19
大宝论22
真阴论24
(四)趟献可27
一、命门的位置28
二、命门为一身之主28
三、肾命水火的关系29
四、相火龙雷论30
五、对六味、八味丸的阐发30
六、命门学说的临床应用31
【原著选读】32
郁病论32
阴虚发热论34
(五)孙一奎35
一、命门动气说36
二、论三焦相火38
三、君火相火论39
【原著选读】40
张刘李朱滑六名师小传40
命门图说42
(六)缪希雍43
一、对伤寒温病的见解44
二、杂病治疗特点46
三、对本草学的贡献48
【原著选读】50
中风治法大略50
治法提纲50
论吐血三要法51
(七)吴有性51
一、温疫病因、病机的阐发52
二、表里分消的温疫治法53
三、温疫与伤寒的鉴别55
【原著选读】56
原病56
(八)绮石57
一、虚劳致病六因说59
二、虚劳的病机60
三、虚劳的治法61
四、虚劳的预后与鉴别63
五、虚劳的预防与调养63
【原著选读】65
治虚有三本65
治虚二统65
阳虚三夺统于脾66
阴虚之症统于肺66
(九)喻昌67
一、倡导伤寒三纲学说,主张错简重订68
二、秋燥论70
三、大气论71
四、对医案学发展的贡献72
【原著选读】73
大气论73
秋燥论74
与门人定议病式75
(十)李中梓76
一、兼取众家之长,不偏执一家之说77
二、强调治病求本,重视先后二天78
三、重视水火阴阳,强调阳气重要79
四、分类研究《内经》,著成《内经知要》80
【原著选读】80
乙癸同源论80
四大家论81
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82
水火阴阳论83
五、清代著名医家84
(一)张志聪84
一、集注《内经》,阐发医理85
二、研究《伤寒论》,注重气化理论86
【原著选读】89
辨血89
辨气90
(二)柯琴91
一、注重《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精神91
二、以六区地面释六经92
三、强调伤寒六经为百病立法93
四、阐发三阴合病之说94
【原著选读】95
全论大法95
六经正义97
(三)张璐100
一、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观点101
二、对血证的发挥103
三、对痢疾的认识105
【原著选读】107
诸见血证107
(四)叶桂108
一、创立卫气营血辨证,阐发温热病病机109
二、充实温病的诊断,阐发辨舌验齿111
三、强调脾胃分论,创立胃阴学说112
四、阐发肝风病机113
五、奇经辨证论治的发挥114
六、久病入络的理论与临床应用116
七、补虚扶正重视先后二天,主张中下兼顾117
【原著选读】118
中风论118
脾胃分论119
(五)薛雪120
一、湿热病的病因病机121
二、湿热病的辨证治疗122
【原著选读】126
论湿热病属太阴阳明126
论湿热有三焦可辨127
(六)余霖128
一、疫疹之病因在于淫热,侵及肺胃,布散十二经128
二、疫疹与伤寒的鉴别129
三、对斑疹的辨识130
四、创立清瘟败毒饮131
【原著选读】132
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132
疫疹穷源132
(七)吴瑭133
一、对寒温水火阴阳的辨析134
二、温病的三焦辨证135
三、对清热养阴治法的贡献136
【原著选读】137
汗论137
温病起手太阴论138
(八)王清任138
一、强调实践,重视解剖139
二、注重气血理论140
三、益气活血,独创新方140
【原著选读】142
半身不遂论142
半身不遂辨143
半身不遂本源143
(九)王泰林144
一、肝病证治的发挥145
二、研究方剂学的成就149
【原著选读】150
辨证概述150
温病151
(十)吴师机153
一、外治法的源流154
二、外治法的理论基础154
三、外治法的三焦分用155
四、膏药的运用156
【原著选读】158
略言158
(十一)王士雄160
一、对温病学说的阐发161
二、六气属性辨析162
三、对霍乱病的发挥164
【原著选读】166
六气辨166
霍乱热证166
霍乱寒证167
(十二)唐宗海167
一、血的生理169
二、血证病机170
三、血证治法172
四、汇通中西医学174
【原著选读】176
阴阳水火气血论176
脏腑病机论178
(十三)张寿颐181
一、对中风病机的认识182
二、内风治疗的方法183
【原著选读】185
仲景法主存津液185
膏黄参附羚石之能起死回生185
论方案186